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傳統習俗。每當快要到端午節的時候,大家肯定會提前買很多粽葉和糯米,然後包上很多粽子到端午節那天吃!我的媽媽包粽子特別好吃,每次到端午節,她都會包很多粽子,每一次,我都會吃好多個!本來,我還以為,所有的粽子的味道都是一樣的,可是直到某天,我品嘗到了別人做的粽子,我才意識到,原來,我的媽媽包粽子那麼好吃。
隨後,我就問媽媽,為什麼她包出來的粽子特別好吃,媽媽跟我說,那是因為她在包粽子之前加了一步。有了這一步的加入,粽子才會變得那麼好吃,那麼軟糯可口!我覺得,好的東西要跟大家一起分享,所以,我今天來就是為了把我的媽媽包粽子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的,這樣的話,大家也能吃到軟糯可口的粽子了!
首先,大家要到超市去購買糯米和粽葉。大家去購買糯米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挑選,因為有的糯米質量不太好,用這種糯米做出來的粽子,不僅是味道不夠好,口感也不太好!把糯米跟粽葉買回家之後,先把它放到盆子當中,在盆子當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浸泡的時間不用太長,兩個小時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也是我媽媽包粽子所加的那一步。把糯米放到清水當中浸泡好了之後,把糯米取出來,然後把盆子當中的水去掉,再把糯米放回盆子當中。與此同時,我們要在盆子當中加入胡椒粉和一點點的食鹽。有網友抱怨,自己吃的粽子口感確實很棒,但是味道不是很香。有了這兩樣調味品的加入,粽子的味道也會變得特別香的,大家盡可放心!在糯米當中放入這兩樣調味品後,用筷子對它們進行攪拌,攪拌十五分鐘即可。
接下來,我們把粽葉放到水中清洗乾淨,然後把它捲成一個漏鬥狀,再把糯米放到漏鬥當中。如果大家喜歡吃大棗或者肉食的話,可以同時把幾個大棗或幾塊肉放到粽葉當中,跟糯米摻和在一起。最後,我們只需要把粽葉包好,用繩子把它捆起來就可以了,粽子就做好了!
說起來,再煮粽子的時候也要一個小細節大家要注意,那就是煮粽子所需要的時間。如果大家時間比較緊張的話,只煮一個小時就可以了。但是大家時間夠用的話,一定要煮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這樣出來的粽子,味道更香,口感也更好!大家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