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堅持去做一件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遇到了時間與實踐的考驗,突然間感到力不從心、心力交瘁,那個時候自己應該怎麼辦?
那個時候的自己,會心煩,會孤單徘徊,會體驗等待的焦灼,會感受現實的苦澀。一旦迷茫,一旦沉默,仿佛空氣已經凝重了美好如初的美夢,仿佛溫度已經冰涼了柔軟溼潤的內心。
那個時候的自己,會難過,會手足無措,會遺忘開始時的喜悅,會翻開手機呆呆地看著通訊錄、好友名單。一旦時間停滯,一旦喧囂襲來,仿佛早早鑄造的信心被一瞬間吹散,仿佛早早惦念的希望被一瞬間揉爛。
追逐自己所選擇的道路,真的會體驗到揪心的痛,徹夜無眠。
打發完自己的情緒之後,我們介紹今天推薦的經濟學家,巴斯夏先生。
弗雷德裡克·巴斯夏,1801年6月30日出生,1850年12月24日去世。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一位倔強而富有才華的經濟學家。
作為19世紀法國古典自由主義理論的先驅,他一生都堅持主張「政府對於個人和私人財產及產業的控制會造成多麼嚴重的效率低落、經濟負面影響、以及道德上的非法性。」
每一位捍衛自由的經濟學家,都是一個時代的脊梁。
學習經濟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也是熱愛經濟學這門學科的人的自我選擇與人生堅持。自由不易,堅持不易,思考不易,捍衛不易,表達不易,前行不易;即使如此,自由是天生的信仰,堅持是追逐的夢想,思考是一直的習慣,捍衛是久遠的傳承,表達是個性的倔強,前行是永恆的主題。
巴斯夏有一本書,叫做《經濟謬誤》,對於這個九歲便成為孤兒、十七歲便離開學校開始接觸出口貿易、年輕時代正是拿破崙戰爭的時候、親眼目睹又親身經歷了當時政府大量幹預經濟領域造成的苦果的人來說,他在自己的這本書裡勇敢而強烈地表達著自己的思考,既有分明的條理、也有有力的論述,當然引人入勝的還有機智、犀利的、一針見血的諷刺。
1850年,雖然生命已是垂暮,但這時的他發行了自己最為著名的一本小冊子,《The Law》。「一個正義而自由的司法體系應該如何發展?這樣的法律又將如何施行在一個自由的社會上?」晚年的巴斯夏,在這本書裡,思考著、表達著......
巴斯夏先生說,「一個經濟學家應該同時考慮『什麼是可以觀察到的、而什麼又是沒能觀察到的』。」經濟決策需要考慮全盤結果,應該觀察其長遠的影響而非短期的成果。因此除了檢驗經濟決策直接帶來的利益和缺憾之外,還要檢驗其長期的影響。
謬誤在溫暖的陽光下張牙舞爪,謬誤在熱鬧的會議裡瘋狂歡笑,謬誤在昨天的記憶裡駐足停留。但願明天過後,細雨如絲,清涼了時間煩惱,謬誤慢慢凋零,如同風吹塵起、雨過塵落。
在《The Law》這本小冊子裡,巴斯夏先生說:
「當法律以友愛為藉口、規定市民們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來造福所謂的公共利益的時候,本就根深蒂固的人性並不會因此而消失。相反所有人都會試圖貢獻的比別人少一點兒、拿過來的比別人多一點。這樣的法律下,那些在鬥爭中獲得利益最多的人,都是些最具權勢而且耍盡心機的傢伙。」
「生命、行動力和生產力,換句話說,就是個人、自由和財產。儘管世界有多如牛毛的奸詐而狡猾的政客,但是,這三樣與生俱來、天賦人權的禮物是高於並且優於人類法律的。生命、自由和財產並不是因為人類制定了法律之後才存在的,生命、自由和財產在人類制定法律之前便已經存在。」
時光慢慢悠悠,人生何其短暫,又何其美妙!
堅持獨立思考,觀察世界,留意邊緣,關注角落,明晰視線,遇見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巴斯夏。
這就是今天的推送,感謝你的閱讀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