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奧數】3年級幾何,周長和角度計算問題,非常經典,考試中常常出現在附加題和壓軸題上

2021-02-08 秒懂奧數

我是一枚奧數老師,在北京海澱,從事奧數培訓11年,專注孩子數學思維的提升,希望通過自己的一點點努力,讓更多孩子學習更輕鬆,改善孩子與父母一提到學習就關係緊張的局面。


每一個孩子都是可塑的,數學不難,掌握方法,跟對老師,普通孩子也能輕鬆變學霸。


每天在我的朋友圈分享最新的奧數知識,不定期還會在讀者群分享我精心整理的學習資料。可以加我微信30773503 免費領取


↑↑↑ 長按上方二維碼加我個人微信

免費領取資料


公眾號整理的知識,是系統的從3年級到6年級的內容,大多數都是例題和解析,沒有多餘的廢話。


你可以把文章收藏,然後列印出來,建議先看例題,讓孩子嘗試自己做一遍,做完後看看答案解析。這樣比直接看答案效果要好很多。


各種計算線段、折線的長度,直線形周長的幾何問題.求解時線段的平移通常發揮著重要的簡化作用.多邊形內角與外角、對頂角等基本概念和相關性質,涉及角度的計算與構造問題.





1.如圖19-1,在直線上兩個相距l釐米的點A和B上各有一隻青蛙.A點的青蛙沿直線跳往關於B點的對稱點Al,而B點的青蛙跳往關於A點的對稱點Bl;然後B1點的青蛙跳往關於Bl點的對稱點A2,Bl點的青蛙跳往關於Al點的對稱點B2.如此跳下去,兩隻青蛙各跳了7次後,原來在A點的青蛙跳到的位置距離B點有多少釐米?



[分析與解]


兩隻青蛙各跳一次,距離增加為原來的3倍,所以A7B7=37×1=2187(寸),而且A7在右,B7在左(跳奇數次時,A點的青蛙在左.跳偶數次時,B點的青蛙在左).


顯然有B7A=BA7,所以BA7=(B7A7-AB)÷2=(2187-1)÷2=1093,即答案為1093.






2.如圖19-2所示,8個同樣大小的小長方形拼成了一個大長方形.已知大長方形的周長是84釐米,求小長方形的周長.



[分析與解]


我們稱小長方形的短邊為寬,長邊為長,有8寬+4長=84,又3寬=2長,所以8寬+6寬=84,所以寬=6,長=9.


於是小長方形的周長為2×(9+6)=30(釐米).






3.如圖19-3,正方形的樹林每邊長1000米,裡邊有白楊樹和榆樹.小明從樹林的西南角走入樹林,碰見一株白楊樹就往正北走,碰到一株榆樹就往正東走,最後他走到了東


北角上.問小明一共走了多少米的距離?



[分析與解]


小明往正北走路程可能分許多段.不管是多少段,各段距離的和正好是正方形南北方向的一條邊長1000米;同樣小明往正東方向走若干段距離的和也正好是東西方向的一條邊長1000米.


所以,小明一共走了1000+1000=2000(米).






4.如圖19-4所示,其中所標數值的單位都是釐米.問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分析與解]


如下左圖所示,我們假設一隻小蟲從A點開始沿箭頭方向順時針的爬行一周後回到A點,那麼小蟲向右爬了3+2+3+2+1+2=13釐米,那麼向左也爬行了13釐米,所以橫向共爬行了13×2=26釐米.


     


如上右圖所示,我們再假設這隻小蟲從A點開始沿另一個箭頭方向逆時針的爬行一周後回到A,那麼小蟲向上爬行了6+6+EF+2=14+EF,其中EF=CD=5,所以向上爬行了19釐米,於是向下也爬行了19釐米,所以豎向共爬行了19×2=38釐米.


那麼這隻小蟲橫、豎兩個方向共爬行了26+38=64釐米,即這個圖形的周長為64釐米.






5.把長2釐米、寬1釐米的若干個長方形擺成圖19-5的形式,那麼該圖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分析與解] 


如下圖,我們以最寬部分分界,將原圖形分為上、下兩個部分.



有上面部分的橫向長度和為2×12=24釐米,豎向長度和為1×12×2=24釐米;


下面部分的橫向長度和為2×12=24釐米,豎向長度和為1×4=4釐米;


所以,該圖形的周長為24+24+24+4=78釐米.






6.圖19-6中AB的長度是20釐米,任意相鄰兩圈的距長離都是l釐米.那麼圖中所有線段的長度和是多少釐米?



[分析與解] 


有該圖形的豎向部分長度為20+20+19+18+17+…+1=230釐米;


橫向部分長度為20+19+18+17+…+1=210釐米;


圖中所有線段的長度和為230+210=440釐米.






7.如圖19-7,陰影部分是正方形,最大的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分析與解] 


設正方形的長為x釐米,則長方形的長為9-x+6=15-x釐米,而寬為x釐米,所以長方形的周長為2×(x+15-x)=30釐米.


顯然,當x不大於6時,長方形的周長恆為30釐米,那麼最大的長方形的周長也是30釐米.






8.圖19-8、圖19-9是兩個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大長方形.在每個大長方形內放入4個如圖19-10所示的小長方形,斜線區域是空下來的地方.已知大長方形的長比寬多6釐米,問:圖19-8、圖19-9中畫斜線的區域的周長哪個大?大多少釐米?




[分析與解] 


為了方便敘述,在原圖中標上字母,如下圖所示:



圖19-8中畫陰影區域的周長恰好等於大長方形的周長,圖19-9中畫陰影區域的周長顯然比大長方形的周長小,兩者之差是2AB.


從圖19-9中的豎直方向看,AB=a-CD.


再從圖19-9的水平方向看,大長方形的長是a+2b,寬是2b+CD.已知大長方形的長比寬多6釐米,所以


(a+2b)-(2b+CD)=a-CD=6(釐米),從而AB=6(釐米).


因此圖19-8中畫斜線區域的周長比圖19-9中的畫斜線區域的周長大2AB=12(釐米).






9.如圖19-11,有一個八邊形,任意相鄰的兩條邊都互相垂直.為確定這個八邊形的周長,最少需要知道其中幾條邊的長度?



[分析與解]


我們利用例4的方法,放一隻小蟲使它沿八邊形的邊緣爬行一周回到原出發點,有向左的長度等於向右的長度,向下的長度等於向上的長度,而爬行一周的路程即為圖形的周長,所以只用量出向上,向左的長度,在下圖中(實際小蟲是在八邊形的邊上爬行,而不是沿示意線爬行),即為AB,ED,AG的長度.



顯然只用量出3條線段的長度,即可求出八邊形的周長.






10.有一個長20釐米,寬15釐米的長方形,沿兩條平行於長方形邊界的直線將其劃分成3個或4個小長方形.問這些小長方形周長之和最大是多少釐米?


[分析與解] 


本題共有如下三種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有方法一分出的3個小長方形的周長之和為20+20+20+20+20+20+15+15=150釐米;


方法二分出的3個小長方形的周長之和為15+15+15+15+15+15+20+20=130釐米;


方法三分出的4個小長方形的周長之和為15+15+15+15+20+20+20+20=140釐米.


所以,這些小長方形周長之和最大為150釐米.






11.圖19-12為某郵遞員負責的郵區街道圖,圖中左下角處橫線與豎線的交叉點為郵局,其餘交叉點為郵戶,每個小長方形的長為180米、寬為150米.如果郵遞員每分鐘行200米,在每個郵戶停留半分鐘,那麼他從郵局出發走遍所有郵戶,再回到郵局,最少要用多少分鐘?



[分析與解]


此題關鍵是,求出最佳路徑;顯然不滿足一筆畫的條件,但是我們也只需將每個交點走過.


觀察下列走法:




第1種方案,郵遞員所需行走的路程為(180×5)×4+(150×3)×2=4500米;


第2種方案,郵遞員所需行走的路程為(180×5)×2+(3×150)×6=4500米;


第3種方案,郵遞員所需行走的路程為(180×5)×2+(150×3)×2+(150×2)×4=3900米;


第4種方案,郵遞員所需行走的路程為(180×5)×2+(180×4)×2+(150×3)×2=4140米;


所以,第3種方案所行路程最短,即至少需走3900米,有6×4-1=23個郵戶,所以所需時間為:


3900÷200+(6×4-1)×0.5=19.5+11.5=31分鐘.






12.如圖19-13,一個長方形被分成6個正方形,其中最小的正方形的邊長是1.那麼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分析與解] 


如下圖所示,我們設左下角的正方形邊長為x,則其他四個正方形可以用x表示如下:


有大長方形的兩個長相等,有(x+1)+(x+2)=(x)+(x-1)+(x-1),即x+x+3=x+x+x-2,所以x=5,於是長方形的長為(5+1)+(5+2)=13,長方形的寬為(5+1)+5=11,所以這個長方形的周長為(13+11)×2=48.







13.一個人從某點出發步行,前進20米就向右轉15度,再前進20米又向右轉15度,……,這樣走了一圈後回到了出發點.那麼當他回到出發點時一共走了多少米?


[分析與解] 


這個人轉了一圈回到原出發點,則轉了360°,於是轉了360÷15=24次,所以共走了24×20=480(米).






14.如圖19-14,紙板上已經畫有一個60°的角.請你用一個正方形模板做工具,在紙板上畫出一個75°的角.



[分析與解] 


注意到75°=60°+(60°-45°),其中的45度角可通過連接正方形的對角線而得到.


所以,可以如下操作:







15.如圖19-15,∠1+∠2+∠3+∠4+∠5等於多少度?



[分析與解] 如下圖所示:



∠1+∠2+∠3+∠4+∠5


=∠1+∠3+∠5+∠7


=∠1+∠3+∠6


=180°


更多內容(點擊下面標題↓↓↓↓


3年級加減法速算技巧          3年級經典應用題

3年級和差倍問題一             3年級盈虧與比較

3年級數列與比較                 3年級加減法數字謎

3年級乘除法數字謎              3年級幾何圖形技巧

3年級枚舉法應用技巧           3年級趣題巧解

3年級乘除法計算技巧           3年級等差數列技巧

3年級和差倍問題二               3年級雞兔同籠

3年級間隔與方陣                  3年級特殊數字謎

3年級特殊運算                      3年級數陣圖


關注「秒懂奧數」公眾號

↑↑↑ 長按上方二維碼加我個人微信

免費領取資料


相關焦點

  • 【秒懂奧數】5年級與圓和扇形的周長、面積相關的幾何問題,利用分割或拼補的方法以簡化計算
    與圓和扇形的周長、面積相關的幾何問題,將所求的對象進行適當的移動,分割或拼補以簡化計算是常用的方法.更多內容(點擊下面標題↓↓↓↓)3年級加減法速算技巧          3年級經典應用題3年級和差倍問題一
  • 【秒懂奧數】6年級幾何綜合之一(上),幾何圖形的設計與構造較為複雜的直線形和圓的周長與面積計算問題,小升初必考題
    幾何圖形的設計與構造.涉及比例與整數分解,需要添加輔助線、尋找規律或利用對稱性解的較為複雜的直線形和圓的周長與面積計算問題.3年級雞兔同籠3年級間隔與方陣                  3年級特殊數字謎3年級特殊運算                      3年級數陣圖3年級幾何周長和角度           3年級抽屜原理4年級整數與數列                  4年級和差倍問題4年級還原問題
  • 【秒懂奧數】6年級比例與百分數的應用題,成本、利潤、價格小學6年級最容易出錯的題,搞清楚,再也不怕出這種題型了
    3年級和差倍問題一             3年級盈虧與比較3年級數列與比較                 3年級加減法數字謎3年級乘除法數字謎              3年級幾何圖形技巧3年級枚舉法應用技巧           3年級趣題巧解3年級乘除法計算技巧          3年級等差數列技巧3年級和差倍問題二
  • 六年級奧數五大重難點解析
    鄭州奧數網11月19日 為了備考2013鄭州小升初,奧數的學習必不可少。對於六年級的同學們來說,六年級的奧數有哪些重難點?   一、分數百分數問題,比和比例   這是六年級的重點內容,在歷年各個學校測試中所佔比例非常高,重點應該掌握好以下內容:   對單位1的正確理解,知道甲比乙多百分之幾和乙比甲少百分之幾的區別;   求單位1的正確方法,用具體的量去除以對應的分率,找到對應關係是重點;   分數比和整數比的轉化,了解正比和反比關係
  • 【秒懂奧數】5年級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高頻考點,非常重要,一定要想辦法弄明白,非常重要,一定要想辦法弄明白
    正方形格點陣中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出現在各種形狀的格點陣中的直線形的面積問題,以及藉助構造格點陣求解的幾何問題.通過恰當地分割與拼補進行計算的面積問題.更多內容(點擊下面標題↓↓↓↓)3年級加減法速算技巧          3年級經典應用題3年級和差倍問題一             3年級盈虧與比較3年級數列與比較                 3年級加減法數字謎3年級乘除法數字謎              3
  • 小學三四年級的奧數知識點匯總
    三四年級起步學習奧數,算是比較不錯的階段,在此說說三四年級孩子學習奧數應該掌握的知識點。   計算類   計算是數學學習的基本知識,也是學好奧數的基礎。能否又快又準的算出答案,是歷年數學競賽考察的一個基本點。三年級的計算包括:速算與巧算、數列規律、數列求和、等差數列的和等。
  • 小學五六年級奧數題,巧求周長面積,你會快速解答出來嗎?
    在小學五六年級奧數和平時的考試中,圖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是經常會考到的內容,為了讓同學們能更熟練地掌握有關求面積周長的方法技巧,我今天給出三道經典例題及詳細解答過程,同學們可以先不看答題過程,自己動手做一遍,看看要花多少時間能做出來,希望同學們每天練習幾道這樣的數學題
  • 【秒懂奧數】6年級最值問題,均值不等式,即和為定值的兩數的乘積隨著兩數之差的增大而減小.
    解析:因為平均值的和是一定的,所以五個平均值如果相等那麼乘積將最大,更多內容(點擊下面標題↓↓↓↓)3年級加減法速算技巧          3年級經典應用題3年級和差倍問題一             3年級盈虧與比較3年級數列與比較
  • 【秒懂奧數】6年級數論綜合之二②進位,n這個數字,即為幾進位.對於進位制注意本質是:n進位就是逢n進一.作為數論的一部分,
    3年級盈虧與比較3年級數列與比較                 3年級加減法數字謎3年級乘除法數字謎              3年級幾何圖形技巧3年級枚舉法應用技巧           3年級趣題巧解3年級乘除法計算技巧          3年級等差數列技巧3年級和差倍問題二               3年級雞兔同籠
  • 小學數學1-6年級口算能力訓練
    想要孩子數學成績好,計算能力就必須過關,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因為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教學所佔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
  • 六年級奧數第四章《圓的周長和面積》第一節 圓的周長
    探究目標1.能正確求圓的周長、弧長和扇形的周長,會求組合圖形的周長。2.能夠運用作圖的方法解決平面圖形在運動過程中某個點經過的軌跡長度。3.能抓住題目中問題的本質,建立所求問題和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繫,以便解決問題。4.了解圓的周長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培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秒懂奧數】5年級等比數列的概念與求和公式 具有規律性或綜合性較強的數列與數表的問題 小學必考內容
    更多內容(點擊下面標題↓↓↓↓)3年級加減法速算技巧          3年級經典應用題3年級和差倍問題一             3年級盈虧與比較3年級數列與比較                 3年級加減法數字謎
  • 專題解析:初中數學12道經典幾何探究題(附答案)
    一直以來,在數學學科的學習掌握過程中,很多同學都表示這門學科是相對較難的一門學科。特別是在初中幾何問題的學習掌握上,很多同學拿到一道幾何問題,根本不知道應該從哪裡入手去解決,但是初中幾何問題的考點,一直以來在初中數學考試中都是一大重點,常常以壓軸題的形式出現在考試試卷中,如果這部分的知識內容掌握不到位,那麼註定與數學高分無緣了。因此想要在數學學科上取得一個高分,就必須把這部分內容拿下。
  • 小學奧數中的八大問題
    一、計算問題這類問題主要包括數的運算和技巧、解方程、數列數表等問題。運算和技巧,主要指的是小學數學中的簡便算法和一些超綱的計算公式。比如,裂差、裂和、甚至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等等諸如此類。只要是上過初中的都知道這些知識都是初中才會學到的知識。解方程,在小學裡只是簡單的介紹,只是會做極其簡單的要求。
  • 小學三年級數學周長計算,數學老師教你45分鐘學會
    一個圖形的周長是指圍成它的所有線段長度的總和。我們已經在數學課本中學過了標準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在解答一些比較複雜的關於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問題時,生搬硬套公式往往行不通,這時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在解題中非常重要。
  • 鄭州小升初經典奧數題十道
    鄭州奧數網12月11日   奧數是鄭州小升初肯定會涉及的科目,同學們可以通過做一些經典題目,來進行查漏補缺。   1.(10分)計算:12345 + 23451 + 34512 + 45123 + 51234   2.(10分)有一個多位數1523a4除以6沒有餘數,求數字a是多少?
  • 二年級數學寒春班課程大綱
    會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會解答有餘數的除法的應用題。 計算 2 幾何計數問題進階 通過觀察和找規律來數複雜平面圖形的個數,及通過動手切割研究簡單的染色問題,進而培養空間感。
  • 寧波小升初不拼奧數拼什麼?口奧!
    三是練速度與準確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快與準,畢竟面試的時間是非常短的,一套面試題,分給口奧題的時間一般在五至六分鐘,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對題目做到分析、切入、計算。其次考四五年級奧數結合一部分三年級奧數知識點。
  • 長沙小升初1—6年級奧數天天練——5月28日
    長沙小升初1—6年級奧數天天練——5月28日   長沙小升初奧數天天練每日1-6年級各精選一道題,每天堅持做天天練,輕鬆應對長沙小升初。   每周試題都由長沙奧數網名師徐麗老師親自出題、解析,以保證試題質量。   每周早上10點前出題,次日下午2點公布試題答案。
  • 六年級學生如何學好奧數
    3、每天進步一點   時間目前已經非常寶貴,利用的好就能在接下來的各種比拼中取得先機。每天都想一下,今天我學到了些什麼東西,我在哪個方面有所提高。只要你每天能找到一個進步的地方,我想你會就覺得數學越來越簡單了。切記不要每天只是忙於上課,考試。一定要有消化知識的過程,否則很難取得好成績,或者說即使突擊成功,上了中學也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