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從抑鬱走向重生,感謝抑鬱症讓我懂得了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2021-01-08 騰訊網

8年!從抑鬱走向重生,感謝抑鬱症讓我懂得了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曾經是一個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曲線測量表明,抑鬱、焦慮、強迫都有一些,一般情況下焦慮佔主導地位,有些時期抑鬱佔主導地位。

症狀是頭痛、頭蒙、心慌心悸,思想很極端,思維判斷能力很弱,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在與症狀作鬥爭上,沒有停下來理性思考的能力。驚恐發作的時候,瀕死,大汗,嘗試過自殺,但見血又怕死,住精神病院封閉心理病房兩次,每次分別半個多月、一個多月。症狀這個東西沒有止境。時間長達5年4個月,吃過多少種抗抑鬱、焦慮的藥已經記不清楚了。時間斷斷續續達三年。當噩夢醒來後,感覺和患病前相比,換了個人。 治療過程很曲折。

剛開始是心理分析,效果不大。後來相信藥物,只能控制。偶然網上一次機會,接觸到了李宏夫老師《情緒自救》書中的治療方法。

治療關鍵是練習。李老師教了我二個方法:一是「觀息法」(觀呼吸)。這是基礎,非常重要。我一開始把觀息法當氣功練,沒效果;後來又把觀息法當修佛練,效果很不錯,但發現很難達到那個境界,太難。

真正的觀息法,一方面是鍛鍊關注當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觀呼吸五十分鐘左右,你潛意識中的一些思維死結會逐漸暴露出來,很長時間暴露一次,暴露的時候我會哭泣,全身抖動,但當死結解開的時候效果非常好。這個是科學,當顯意識靜下來之後,潛意識我們能夠逐漸觀察到,不過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是「誓言法」。這個能夠很好的培養正確的思維觀念,幫助構建健康有益的思維方式。誓言法內容的核心是自然法則,這個效果非常好。

三是「隨時觀呼吸」。這個對於幫助我們接納自己、接納現實,對於治療焦慮、強迫思維效果也非常好。

找到自己思維的死結很重要。通過書中「觀息法」練習,我認識到我的死結是「我把母親生病住院前的自己認為是自己,是最好的狀態;把母親住院後的自己認為是個錯誤,是個災難,正是因為當時的錯誤導致了母親的去世,所以我一定要聽爸爸的話,一定要取悅所有人,一定要不能犯任何錯誤,否則就要狠狠收拾自己、苛責自己。」導致自己不愛自己,不接納自己。

當然了,還有生活中很多的其餘經歷。因為不幸經歷是可以互相吸引的。 樹立符合自然法則的信念。在治療過程中,我逐漸建立了一些新的信念,如無條件的愛自己、接納自己;相信自己、相信生活,我被愛包圍,一切順利、如我所願;我值得擁有更好。這些信念漸漸的變成了一種感覺,一種心態。

好了話不多說,下面我給病友們著重分享一下「觀息法」和「誓言法」的練習,相信大家只要去練習一定會獲得效果。

觀息法練習步驟:摘選《情緒自救》一書

1、盤腿靜坐,手舒服的放好,合上嘴,閉上雙眼,將心(注意力)專注在鼻孔處,如實的去觀察(覺知、感覺)鼻孔的呼吸進出。

2、除了呼吸的進出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去管它。無論頭腦產生什麼想法,無論內心產生什麼感受,還是身體產生什麼感覺。不管它們是愉悅的,還是不愉悅的,都只是保持平等心(不評判、不抗爭、不參與),也就是說不去管它們。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持續地觀察呼吸的進出。練習中除非疼痛難忍,否則儘可能不打開手腳,不睜眼。

3、不在練習中試圖想清、解決、消除任何的問題,你所要做的就只是持續的專注呼吸的進出。

4、每天練習至少2次,每次至少20分鐘,練習一個月後,增加到40分鐘每次。

誓言法練習:節選《情緒自救》書中的一個主題練習「我要換個活法」

我要換個活法

我會產生各種不好的念頭,

但我知道,念頭只是念頭,它不代表我,它產生又會消失,

我會產生各種不好的情緒,

但我知道,情緒只是情緒,它不代表我,它產生又會消失,

當我處在不好的狀態時,我知道這只是一種狀態,它不代表我,

它是暫時的,它是無常的,只要我不糾纏它、不對抗它,它自會消失的,

因為,我知道,一切皆是無常變化。

經由學習,我深深知道,內心的真正強大,

不在於能夠消除什麼、掌控什麼,

而是不論有多麼不好的想法的產生,

多麼不好的情緒的產生,

也都可以允許它,接受它,不糾纏、不對抗,就只是保持平等心。

我正在改變,

做事情時,我可以放鬆、放慢,

講話時,我可以放鬆、放慢,

與人相處時,我可以放鬆、放慢,

總之,不管我在生活中何種情況下,

我都可以放鬆、放慢來增強我的覺知,

我已經感受到了喜悅,

最重要的是,

我不再需要為了讓別人認同自己,去刻意做些什麼,

我也不再害怕自己表現不夠好,影響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人生的真理是接納自己,愛自己就足夠了。

是的,我接納我自己,我愛我自己。

誓言法練習的注意事項

1、誓言練習時可以默念、讀出聲或是大聲讀出來,儘可能符合你當下自身的感受。

2、儘可能用心誦讀,儘量避免口裡在讀心裡卻想著別的事情。

3、也許某個句子並不符合你當下的狀況,不要忽略它,只需對你有感受的句子更投入去念即可。

4、不對這些句子進行邏輯思考和判斷,就只是投入情感去誦讀。

5、不去尋求某種效果或感受,讓一切順其自然。

6、不可在觀息法或是其他練習中摻雜此練習。

7、每天練習時間累加30分鐘以上,越多越好,且每次練習持續時間越長越好。

結語:

感謝上天能讓我遇到這個離苦得樂的正念療法「觀息法」。同時也希望身處焦慮、抑鬱及心靈困擾中的朋友去嘗試這個方法,只要堅持一段時間你一定會獲得好的益處。願大家都能睜眼便看見陽光。

相關焦點

  • 8年!從抑鬱走向重生,感謝抑鬱症讓我懂得了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從抑鬱走向重生,感謝抑鬱症讓我懂得了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時間長達5年4個月,吃過多少種抗抑鬱、焦慮的藥已經記不清楚了。時間斷斷續續達三年。當噩夢醒來後,感覺和患病前相比,換了個人。 治療過程很曲折。剛開始是心理分析,效果不大。後來相信藥物,只能控制。偶然網上一次機會,接觸到了李宏夫老師《情緒自救》書中的治療方法。 治療關鍵是練習。
  • 抑鬱症是上天給我的恩賜,10年抑鬱症,我懂得了什麼才是人生
    焦慮型抑鬱,5年前發作第一次,那次我沒有去醫院,沒有吃藥,沒有疏導,只是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培養了一個健身愛好,硬生生撐過去的,病發半年後,症狀才逐漸緩解,可沒想到還是在5年後復發了。轉機說起來,我覺得冥冥中自有緣,檢查前曾嘗試給我做心理諮詢的同事給我推薦《生命的重建》這個書,我在網上買這本書時,下面的推薦就出現了李宏夫老師寫的《情緒自救》這個書,我不能不說看到這本書的名字,多少讓我產生了些許希望,而書中介紹的實操法也讓我在茫茫的黑暗中見到了星星點點的亮光,至少它具體告訴了我抑鬱症並不可怕,在什麼也不想做、感覺自己什麼也做不了的情況下該做點什麼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每個人活著的意義不盡相同,我活著的意義,是因為這個世上還有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因為心裡有覺得重要的人,所以我活著。下面謹以此文說說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也希望有讀者能夠相互探討,每個人都為活著努力,而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著。
  • 你是容易抑鬱的人嗎?
    一個患抑鬱症3年的朋友,曾這樣描述自己得了抑鬱症的感受:它來之前毫無預兆,來的時候悄無聲息,來了之後人瞬間就會被難過的情緒淹沒,對任何事的衝動和興趣都突然消失殆盡。你隨時隨地都可能會情緒崩潰,完全不需要任何理由。你會開始對自己的人生產生質疑,反反覆覆地問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忍受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麼。
  • 我抑鬱症的成長之路!抑鬱症讓我學會了愛和感恩!
    抑鬱症,這個字眼在普通人看來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是對於那些身陷其中的患者來說,這種痛苦,真是不知用什麼語言表達,我覺得人間煉獄也不過如此了。永遠也忘不了2007年3月的一天,積壓許久的抑鬱在沒有絲毫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終於像火山噴發一樣突然爆發了,整個人一下子崩塌了,極度的恐慌,就像小孩子被嚇破了魂一樣。如坐針氈,感到世界末日,不敢出門,不敢見人,度日如年,簡直就是生不如死。
  • 17-41歲,我的抑鬱症經歷|重生
    還有一次去買菜,我遞給店主一張錢,我看了很久竟然無法判斷它是五塊還是五毛。每天都給自己加油打氣逼自己振作但是又每天都灰心絕望鄙視自己,因為我實在做不到。很重的愧疚感,虧欠,覺得自己對不起所有人,沒有活著的意義和價值,似乎也沒有活下去的欲望。每天都在想我要不要去死,要怎麼死才不會讓親人朋友難過又不給他們添麻煩。覺得時間過得好慢,活著好累,生命太漫長了。
  • 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 有患者每天自問「活著的意義」
    【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今後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隨即「抑鬱症納入高中和大學體檢」引起全社會熱議。此舉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會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哪些影響?
  • 很感謝抑鬱症帶來的痛苦,讓我可以看清這個世界
    就像是抑鬱症,明明你沒有抑鬱症,體會不到那是怎樣的痛苦,卻偏偏站在旁邊說風涼話。「不就是抑鬱症嘛!還還沒有呢,有什麼大不了的,看你那個矯情的樣子」這是我老公說的話。因為他覺得我有病,受不了我整日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最後我們離婚了離婚後,我辭了工作,回了老家,是冬天。
  • 經歷抑鬱之後,我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救贖自己、療愈他人
    一年的抑鬱經歷,讓我明白了活著的不易 一年多的抑鬱經歷,讓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是的,活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對有些人來說,卻拼盡全力也不一定做得到。對抑鬱症患者來說,活著,真的是太難了。 雖然活著很難,但是痊癒不是夢。我的偶像吳青峰就是一名痊癒的抑鬱症患者,是音樂治癒了他,在痊癒之後,他又用自己的歌聲治癒了千萬粉絲。而作為青峰葛格粉絲的我,也沒給他丟臉,我也即將痊癒。我把痊癒稱之為重生,是的,我和我的偶像都重生了。
  • 經歷抑鬱之後,我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救贖自己療愈他人
    ,讓我明白了活著的不易一年多的抑鬱經歷,讓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但其實我潛意識裡最強烈的欲望是痊癒,就像那個修補翅膀的天使一樣。有人說過:在生命中,死並不難,活下去,才是更困難的事。是的,活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對有些人來說,卻拼盡全力也不一定做得到。對抑鬱症患者來說,活著,真的是太難了。雖然活著很難,但是痊癒不是夢。
  • 人活著有什麼意義?
    疫情期間,從開始的驚慌失措,到之後的無所事事,再到後來的時間不夠用,讓我對人活著的意義有了更具體和深刻的認識。「人活著有什麼意義?」這段話曾激勵了無數熱血兒女,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熱情拼搏奮進著,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而也正因為有了這些人的「活著」,才有了歷史文明的進步!偉人如此,優秀者如此,就是普通百姓也是如此!
  • 「這一次,我確信我的抑鬱症不會反覆了」,感謝這個方法拯救了我
    「這一次,我確信我的抑鬱症不會反覆了」,感謝這個方法拯救了我爆發從2017年3月19日確診抑鬱症,到開始吃藥到至今已經快4年了。其實我懷疑我從16歲時就開始就已經抑鬱了,只是不自覺而已。因為那個時候我就已經出現了失眠、早醒的現象,只是斷斷續續,但從17年3月開始就變得越來越嚴重,每天都只能最多睡3小時,白天整個人非常焦慮、煩躁、頭痛。加上工作上發生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徹底崩潰了。去醫院去看,被診斷為確診為輕度焦慮伴隨著中度抑鬱。這期間我想了很多也盡力調整自己。
  • 為什麼我的孩子突然抑鬱了?||謹防兒童抑鬱症
    爸爸:老師啊,我家孩子以前可不是這樣的,我們全家僅他吃好喝好,都很寵她,只要他好好學習,為什麼還會抑鬱呢?既然如此,為什麼本該享受快樂童年無憂無慮的孩子們會崩潰大哭,情緒持續低落,不想去學校,會覺得活著那麼累、那麼辛苦呢?
  • 抑鬱症:即使我知道痛苦也許會伴我終生,但是我也會活得很精彩
    抑鬱症,當我們不自主陷入抑鬱的情緒時,就像掉入一個無邊的黑暗中,而不能自拔,不僅自己出不來,別人也救不你,那種絕望和灰暗,看什麼都只有唯一的灰色。自己的一切都糟透了,包括名校畢業的身份,體面的工作,姣好的容顏都糟糕透了,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不感興趣。自罪和自責。
  • 告別心靈上的感冒,從抑鬱走向自愈
    而如今,抑鬱症幾乎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時代病」。社會的高速運轉帶來了更多的煩惱和壓力,很多人突然發現,身邊得抑鬱症的人就像蘑菇,從世俗眼光的陰影裡一批批冒了出來。現代社會,「抑鬱」 is everywhere...
  • 「微笑抑鬱」,這種新型抑鬱症比重度抑鬱還可怕,患者讓人心疼
    作者:心理盧先生抑鬱症到底是什麼?沒換抑鬱症的人很不理解,抑鬱症到底是什麼,或是不清楚抑鬱症到底什麼症狀,或是好奇自己有沒有患上抑鬱症。如果用不專業的術語來講,那麼準確的說,抑鬱症就是一種負面情緒。這些痛苦的表現和感受,就是你抑鬱的開始,你抑鬱的程度,取決於你愛他有多深。甚至有些人3-4年都走不出失戀的陰影,進入抑鬱負面情緒的怪圈無法自拔,這就是失戀造成的抑鬱。同樣,事業的打擊,也會給人帶來很嚴重的抑鬱症,比如你突然破產了,你本來擁有了一切,可是一夜之間,一無所有了。
  • 最近比較火的抑鬱症測試題,感覺抑鬱了快來測測吧!
    下面我們來說說第一個問題關於抑鬱症的測試題,抑鬱症的測試題其實有很多種,比較準確的就是貝克抑鬱自評量表(BDI),是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Beck AT 制於20世紀60年代,後被廣泛運用,因為這樣的測試題需要去醫院,所以很多網友都想在網上進行測試,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測試題,但是此測試題僅供參考不作為確診依據,如果確診的話還是需要面診的。
  • 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治癒過程:抑鬱期間是我最灰暗的時候
    起初只是一入先前的定不定時頹廢,放空,討厭自己,厭惡自己,對生活毫無興趣,到後來演化成了控制不住地流淚不斷,注意力完全無法集中,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生活毫無意義,活得像行屍走肉。最痛苦的是我的爭強好勝,我父親從小教育我的「毅力」「向上」使我強迫自己不可以浪費時間難過,不可以頹廢,不可以停下來,不可以沉淪,使得我的抑鬱症進入了一個「發作」「強行振作」「再次抑鬱」「再次振作的」死循環之中。。。。。最終我選擇求助了專業支持(其中我父母那一關就非常曲折,一度我痛苦到了極點,但要感謝我媽和我哥選擇相信我幫助我)。
  • 想自殺無數次,終於知道,抑鬱症可以被治癒
    「我很抱歉,當我沉默的時候,有很多相信我的人,所以我想變得有點光。」泫雅自曝2016年時已患有抑鬱症和恐慌症。消息一出,很多人紛紛留言:謝謝你,從未放棄生的希望,謝謝你現在還活著。2019年,似乎大家過的都很傷心。
  • 抑鬱症:在工作中療愈抑鬱症,我懂得了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活下去
    工作到實在撐不住了只能徹底投降了,投降了以後我再上醫院找醫生,雖然她不是專科,但也挺專業的,我不怨她給我多做了檢查項目,雖然窮點的人都抱怨上醫院看不好,花費得多,因為就算普通的感冒都要檢查項目,驗血什麼的。但站在醫生角度去看,其實他就是為病人更多的負責,生怕重病沒有得到及時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