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在抑鬱症治療中的作用系列二」心理諮詢有副作用嗎?

2020-12-10 鬱金香抗抑鬱

當值編輯 | 識無邊

配圖來源 | 鬱金香繪畫療愈成長營


心理諮詢或治療就是通過「話聊」進行心理疏導,竟然還會有副作用?!很多人是擔心精神類藥物對身體有副作用,轉而尋求心理諮詢,原來心理諮詢也不是包治百病的。

在大家的理解裡,心理諮詢或治療不是打針、吃藥、做理療,只是雙方的心理溝通交流,最多只能說有用或者沒用,竟然還會有「副作用」?


01 針對青少年的心理諮詢


有研究表明,對於青少年患者來說,他們需要的是高效、快速地康復,這樣能更快地回歸正常的成長軌道。但精神分析、人本主義等心理諮詢時間慢。長期堅持下來卻效果甚微,青少年患者甚至因此可能會產生偏執認知,認為心理諮詢和治療根本沒有用,都是忽悠、瞎扯和講大道理,盲目地對所有心理諮詢和治療產生排斥。

也有業內人士反對青少年患者選擇精神分析治療,分析有可能會給青少年帶來二次傷害,容易將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礙簡單歸咎於童年及父母的錯誤養育,導致親子關係嚴重惡化。

孩子青春期叛逆本來就屬於生命過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之所以孩子會叛逆除了和父母家庭有關係以外,還和身體極速發育而產生的階段性混亂是有很大關係的,不要孩子稍微有點叛逆家長就心急慌忙的去找心理諮詢師尋求解決方案,試圖通過心理諮詢讓孩子回到」乖巧、聽話」的狀態,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自己來成長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做徹底的方法。



02 針對長期的心理諮詢


我們每個人都有人生最迷茫的階段和低谷時期,在這個時期生活會變得不規律,頭腦會變得不清晰,遇事容易退縮,害怕和沮喪。這個時候諮詢一下有經驗的專業人士進行一些認知上的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心理諮詢不能成為精神嗎啡,否則時間長了,人的內在自我力量會逐漸被吞噬,依賴心變重,自我承受能力越來越弱,最後變得敏感、脆弱、不能經事兒!在這種狀態下,人會漸漸失去自我承擔的力量,這是非常危險的!

心理諮詢也不是用來逃避痛苦精神的古柯鹼。只有相當嚴重的心理疾病患者才適合非長期使用,治療一段時間後一定要讓患者進入自我成長領域,學會去和痛苦面對面的本領,這樣才是根本之道。



03 治療是對創傷的激活,有成功也有失敗


一個專業的諮詢師,在與患者初步溝通時,要告知風險。心理諮詢也是如同看病動手術一樣,目的當然是為了康復,但結果並不一定是痊癒。你也要告訴患者:心理治療是有副作用的。

有些東西被打開的時候,它需要一個非常安全的空間才會不被感染。一個動力學取向的治療師,她在非常中立的原則上工作,一個動力學取向的治療,它是會激活創傷的。你說你要回顧童年,來訪者說了那麼多,可能會讓你感覺到了無助、破碎,這說明Ta就已經通過這種方式來呈現早年的創傷了。


所以,治療也是一個激活創傷的過程。像有些有經驗的治療師,首先會跟來訪者講的是治療的副作用,123點,你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不會跟來訪者打包票說一定能治好,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痛苦、艱難的過程。打破、再重塑。當然,不是每次重塑都會成功,做好心理建設會有更多的承受力。



心理諮詢不是包治百病,當然諮詢師會比你有更多的經驗,去尋找問題所在。


上世紀60年開始,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就發現,心理治療並非總是讓人變好,也會讓人變差,這被稱之為「惡化效應」。此後,有關心理治療可能帶來傷害的現象逐漸受到關注。遺憾的是,有關心理治療不良反應的現象尚未得到系統化和規範化的醫學研究。


迄今為止,最大規模(n=14587)有關心理治療負性結果的研究是英國皇家學院精神科醫師學院開展的一項全國性調查,結果於2016年發表在《英國精神病學雜誌》上(Crawford,2016)。


該調查顯示,5.2%的患者報告了持續存在的心理治療不良反應,非老年人、性少數人群和非白種人的發生率高。其中,患者「不確定所接受的心理治療類型」和「治療前對治療信息了解少」是不良反應發生的危險因素。



本文的目的也不是說要矯枉過正,讓大家害怕做心理諮詢,而是想讓大家以更客觀的、更成熟的心態去面對心理諮詢。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諮詢這個行業在現代社會也會迎來蓬勃的發展。希望大家都有健康的心理,能隨時有效地調整心態,更快樂地生活。

相關焦點

  • 答疑解惑|心理諮詢對於治療抑鬱症真的有效嗎?
    文/心之愛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來訪者問:心理諮詢在抑鬱症的治療中通常能夠起到哪些作用?心理治療對抑鬱症有用嗎?能達到怎樣的治療效果?心之愛諮詢師答:抑鬱症通常需要藥物和心理治療聯合進行。藥物的作用是調節神經功能,從而改善情緒,為心理治療提供生理基礎。通常強烈的抑鬱情緒會影響來訪者思維和語言,對於單方面開展心理治療有些困難,更好的效果是與藥物相結合。
  • 「心理諮詢之抑鬱治療的作用一」如何選擇合適的心理諮詢師?
    諮詢師判斷訪客是什麼樣的心理問題。但是,在我國法律中,是不允許心理諮詢師對訪客下診斷報告的。如果心理問題不是很嚴重,就像有了抑鬱情緒,可以直接找心理諮詢師。若已發展到抑鬱症,從一個心理疾病上升到了生理疾病,出現軀體症狀,這時候僅靠諮詢、情感疏通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那還是要尋找專業的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診治,靠藥物控制病情,在病情穩定後,再進行心理諮詢,畢竟心病還需心藥醫。
  • 心理諮詢是中產智商稅嗎|大象公會
    美國在精神衛生領域每 10 萬人口有 30 名心理師(2016),中國則只有 2 名左右更何況,每個咬著牙花著每小時幾百到幾千元的價格,一周跟「那個人」聊上兩次的中國中產,都不得不面對靈魂之問:這玩意到底有用嗎?科學,還是玄學?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並沒有本質區別。
  • 「聽說?我說!」在心理諮詢過程中,諮詢師可以流淚嗎?
    聽說上周我們發起了一次投票,關於「在心理諮詢過程中,諮詢師可以流淚嗎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遠遠多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大多數人都覺得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是可以流淚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 「心理諮詢在抑鬱症治療中的作用三」諮詢師究竟對你起了什麼作用
    諮詢的起點和終點在哪裡?諮詢中療愈發生的機制到底是什麼?人生指南的市場上那麼多買家和賣家,就對人類精神的理解而言,心理諮詢與文學、哲學又有什麼根本區別?讀一本《安娜·卡列尼娜》,看幾季《情事》,與做一段優秀的婚姻諮詢之間,到底有什麼本質差異呢?
  • 大數據:抑鬱症的「心理治療」VS「藥物治療」,解釋非常全面
    心理治療心理諮詢比藥物治療更為古老,經典的精神分析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但世界上第一種抗精神病藥「氯丙嗪」,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問世的。而且心理諮詢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對藥物的依賴度,關於心理諮詢能夠對抑鬱症起效的研究也越來越多。
  • 一定要有病才能看心理諮詢嗎?
    嚇得我趕緊拉了一個朋友:33,一位心理諮詢師,同時也是一位b站科普視頻up主聊聊心理諮詢這件小事,看看我們對心理諮詢這件事的誤解,到底有多深,也抓著33,問了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個問題。這也反映了心理諮詢行業的一個現狀,我們進入了「無靠譜證書」時代,甚至「二三級心理諮詢師考試」本身,我覺得也特別有問題。2.Yeye: 原來的二三級心理諮詢證書有問題?33: 對。
  • 心理諮詢幫抑鬱症患者擺脫病魔
    抑鬱症的表現孫萍長期致力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心理諮詢工作,對抑鬱症的治療和康復頗有經驗。她介紹,抑鬱症患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病情嚴重時,他們每天生不如死、情緒低落,不想動,不想和人交流、也怕和人交流,即使和家人也是如此。內心充滿了恐懼和焦慮,害怕集體生活,害怕被冷落、被孤立,每天努力假裝地讓自己開心,沒人的時候卻在流淚。
  • 卉卉女王性心理諮詢工作室簡介
    我們相信,性與人生有密切的關係,完善的性教育是全人教育的一環,有助兒童及青少年建立健全人格並發展和諧的人際關係,促進個人的性與生殖健康。卉卉女王性心理諮詢工作室性教育的工作,覆蓋到幼兒園、中、小學及大專院校及社會各類人士舉辦各式性教育活動,為教師、社會工作者、家長、醫護人員等提供訓練課程,為性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支持。
  • 患了抑鬱症的朋友,一定要重視心理諮詢
    大多數抑鬱都是因為長時間的壓抑煩惱痛苦,根源都是心裡打結,或經歷了創傷,或長時間處於難受壓抑的狀態,或對一些事情認識不到位處理不到位……這些都是心理層面的東西,如果僅靠藥物去調整身體作用是極其有限的。心理諮詢對於抑鬱症的治療和恢復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現在很多省份都有精神病三甲醫院,這樣的醫院我估計都有心理諮詢科室吧。
  • 孩子有心理問題,家長會尋求心理諮詢嗎,做心理諮詢就是失敗?
    孩子有心理問題,尋求心理諮詢幫助,家長就是失敗者嗎?這是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尤其是在中國,大家都特別愛面子,如果一個家庭因為孩子教育問題而去尋找心理諮詢專業幫助,那絕對是一種弱者的表現,表明父母沒有能力,家長的教育失敗了。
  • 「心理健康」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
    心理治療當然也有宣洩、開導、安慰的作用,但是上面這種觀點忽視或未意識到心理問題是需要專門治療的,否定了諮詢的專業性。心理治療行業中有著眾多的學科流派,這些都是有學理基礎的,決非簡單的聊天或者宣洩。心理諮詢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規程,有專門的測試量表和測試手段,有專門的交談答問的技巧。
  • 直播上新|有心理困擾,每周二和心理諮詢師「簡單聊聊」
    無論是現實中身邊有抑鬱情緒的朋友變多了、自己偶爾也有點小抑鬱了,還是網絡上一輪輪的熱搜的席捲……這些都在將心理健康問題不斷推到大眾視野中。甚至很多音樂、舞蹈、真人秀等電視節目,都能看到「抑鬱」、「雙相情感障礙」、「產後抑鬱」等字眼。
  • 石家莊中小學心理諮詢室中的心理器材主要有哪些?「銘心心理」
    作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場所,心理諮詢室的強大作用真的不容忽視,但是你不要以為心理諮詢室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教室。心理諮詢室有其建設標準,有多種功能單元模塊,一般來說,根據建設地點的不同、建設者的實際情況和條件不同,其建設的功能模塊標準、大小和數量等都不太一樣,但各個功能單元模塊發揮的作用基本是一致的。
  • 寫給正在接受心理諮詢的抑鬱症來訪者
    正在接受心理諮詢的抑鬱症:你好!不知道你此時此刻是處於充滿希望的躁點,還是處於充滿絕望的鬱點,亦或是處於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平臺期。無論你處於哪個狀態,請相信,從我一個曾經的抑鬱症患者以及我對抑鬱症患者的諮詢經驗來看,抑鬱症的療愈,的確不是直線的,但肯定是向上的,不是直線向上,是螺旋向上的,看上去反反覆覆,但每一次反覆都已經不再單純的重合,重複。
  • 原來這就是心理諮詢!9個特徵看心理諮詢全貌
    我們還會有一系列的擔心:我要向一位陌生人說出秘密嗎這些疾病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能覺察到自己有心理問題,並願意尋求專業幫助。在中國大陸的「心理治療師」一般在醫院心理科工作,但是目前在衛生系統還沒有專門的職業設定,心理治療師屬於衛生系統的「技師」系列,與放射科技師類似。
  • 怎麼說服父母帶我去心理諮詢?
    方面還沒有完全的科普,例如很多人並不能理解抑鬱症患者為什麼那麼難過,為什麼不看開點。他們不理解是因為他們是正常人,抑鬱症已經是一種異常的心理,是正常人無法理解的痛楚,不然怎麼說是一種病症呢,不然怎麼要去開醫生呢。再加之文化的影響,還是有部分人對於看心理疾病有可恥心。這也是心理諮詢很難普遍的原因之一。其實,就像我們生理上的感冒發燒一樣,我們每個人也可能得上心理上的病症。
  • 高校心理諮詢,能否解救被抑鬱症裝在套子裡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約四分之一的中國大學生承認有過抑鬱症狀。不久前,網紅李雪琴向媒體透露,自己在北大讀書期間罹患抑鬱症,在學校心理諮詢中心治療時,雖然她曾殷切地懇請心理老師為她保守秘密,但老師最終還是將她的情況告知了學校,致使她對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徹底失去信任。這個故事,再次引起了公眾對於大學生抑鬱群體和高校心理諮詢工作的廣泛關注。
  • 心理治療與諮詢是否應該收費
    ,「我同事二大爺最近抑鬱,你和他聊聊吧!」、「看病掛號才幾塊,心理諮詢憑什麼這麼貴?!」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心理諮詢中的諮費問題——心理治療與諮詢是否應該收費,為什麼要收費?--------->>付費對心理諮詢的療效有促進的作用<<---------心理諮詢付費是通過來訪者適當的經濟付出,使他看重和珍惜諮詢過程,調動內在動力,
  • 「聽說?我說!」心理諮詢是奢侈品嗎?
    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遠遠多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大多數人都覺得心理諮詢是昂貴的,在生活中是比較稀有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那麼,心理諮詢具備奢侈品的屬性嗎?答案是否定的。當人們軀體出現不適的時候,比如罹患感冒、肺炎或新冠病毒等,人們就會選擇去看醫生,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從而使身體恢復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