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競生態圈再升級:立足高校教育,完善人才產業鏈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去年年底,上海打造全球電競之都的設想和目標提出後,對於產業是一個極大的刺激,而作為行業裡的龍頭企業尤其是國企更感到責任巨大。

日前,在東方明珠主辦的第四屆家庭遊戲大會上,東方明珠宣布與上海體育學院、上海久事體育、群星職業技術學校等單位分別達成多項合作,期待從教育、場館、賽事項目等多方面全力推進電競產業和電競之都的建設。

上海的電競文化和模式領先全國。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電競,要立足於一線人才培養

東方明珠一直是中國電競產業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2004年成立了全國最早的也是唯一上星的遊戲頻道《遊戲風雲》,2014年則先後引入國際兩大主機遊戲巨頭微軟和索尼。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媒體集團先鋒,東方明珠的平臺和渠道優勢明顯,線上擁有IPTV、網際網路電視、有線電視、移動端等完整的用戶觸達渠道,用戶數量過億;線下則擁有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東方明珠塔、東方綠舟、國會中心等地標性硬體平臺。

站在行業的制高點上,身處產業井噴的黃金階段,東方明珠董事、總裁張煒強調:「要把電競戰略作為整體文創布局的重要部分。」

目前,中國電競產業正在以每年超過40%的速度發展,2018年產業規模預計突破880億元,用戶規模達到4.3億,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匹配產業的快速增長,人才的培養被當作是關鍵的一環。

有鑑於此,東方明珠當下與上海體育學院、群星職校攜手,展開電競教育領域的合作。

作為全國電競教育的排頭兵,上海體育學院今年設立了電競解說專業,並實現了第一期招生,而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是上海首家擁有電競專業的中職學校。

落實到具體的合作內容上,東方明珠相關人士透露:「與體院的合作,側重於共同實踐電競教育教材的編著、共同成立研究中心以及校外實訓、就業基地,並一起推動籌建國內首個專業電競學院;與群星職校的合作,則主要立足於一線人才的培養,完善整個電子體育的人才產業鏈。」

2018年6月23日,王者榮耀KPL東部賽區決賽在上海靜安體育館舉行。

實現滬上電競生態圈升級

如果說從教育力量入手,是為整個產業輸血,並從根基上培育規範正向的電競市場,那麼當下和久事體育的合作則是要更大程度激活電子競技中的體育基因。

久事體育擁有F1中國大獎賽、網球大師賽等多個國際頂尖賽事,並運營東方體育中心、上海國際賽車場等多個大型綜合體育場館,這次強強聯手的意義不言而喻。

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和久事體育達成合作,未來在競速類遊戲的引進和發行上會投注更多力量。

「比如賽車類遊戲,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類似產品豐富體育賽事的周邊,通過電子體育培育更多的賽車迷,與此同時,體育賽事中的觀眾和車迷也能成為我們賽車類遊戲的用戶……」

很顯然,在找到恰當的契合點後,東方明珠和久事體育都從從中獲益,而在傳統體育和電子體育之間,兩者實現了銜接。

一些業內人也指出,隨著兩家攜手,對於滬上電競場館資源的整合也不容忽視。目前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和東方體育中心是上海最高端的綜合性體育演藝場館,兩座場館此前幾乎囊括了所有在滬上舉行的大型電競賽事。

明年世界上獎金最高的DOTA2 Ti9賽事將落地梅奔,與此同時,東方體育中心敲定會舉辦2019王者榮耀冬季冠軍杯,而這兩座場館分屬東方明珠和久事體育,加上上海國際賽車場、東方綠舟、國會中心已經正在建造的徐家匯體育公園等場館,東方明珠和久事體育運營著滬上最知名的多個場館。

兩家公司步調一致,在電競賽事以及活動的統籌上將實現「1+1大於2」的效果,加之東方明珠在發行、直播等環節的先天優勢,有助於打通電競領域的全產業鏈,實現滬上電競生態圈的升級。

當然,張煒強調,當下東方明珠的工作主要還是關注對於全產業健康發展有益的『基礎性建設』,為整體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而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巡視員王瑋認為,在80%的電競公司、俱樂部和明星團隊集中在上海的優勢前提下,通過在電競賽事、場館和產業生態上的突破,「中國電競看上海」的說法將進一步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中國電競大賽意義是什麼?
    去年底,上海市政府頒發的「文創50條」明確了上海加快全球電競之都建設的發展路徑,上海在政策、資金、人才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隨著大型賽事、電競企業、戰隊、直播平臺等紛紛落戶,產業鏈日益完善,集群效應初顯,上海已成為當之無愧的電競重鎮。正在上海舉辦的第十六屆ChinaJoy,電競氛圍比以往更加濃厚。
  • 上海楊浦區出臺「電競23條」、「影視網絡視聽35條」
    其中,「電競23條」出臺四大專項措施,包括扶持企業創新研發、打造電競賽事基地、推動園區場館建設、構建人才培養體系等。楊浦區將依託北部江灣五角場、中部北橫通道沿線、南部濱江輻射區等構建電競集群生態圈;建設周家嘴路沿線以老廠房改造產業園區為中心的電競特色主題園,打造以頭部開發為前端的電競產業集聚地。
  • 高校的電競專業現在什麼樣?
    臺下正襟危坐的,是該校今年新開設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電競解說方向)」的21名新生。杜友君是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傳播與外語學院的院長,也是這個電競解說專業的負責人。「有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來到我們學校,要招收優秀的雙語電競解說。他說,優秀的電競解說,年收入是5000萬元。
  • 電競成新時代寵兒:官方正式認定!「全球電競之都」催生首批註冊...
    會上,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於秀芬發布《電競場館建設規範》和《電競場館運營服務規範》,對國內電競產業未來發展提出了進一步的指引和要求。從發布「意見」,到首批運動員成功註冊,再到現在提出電競場館的規範,在電競領域,上海已然成為了業內的風向標。
  • 溫州永嘉橋下鎮:完善產業鏈生態圈 讓教玩具產品「玩」出大市場
    活動旨在創設產業鏈上下遊對接機會,搭建全方位招商引資、引智、引稅新平臺,為橋下鎮教玩具產業發展升級注入新動能,完善橋下鎮教玩具產業鏈生態圈,同時打響「中國教玩具之都」金名片,助力「永嘉教玩具小鎮」建設。  橋下鎮位於永嘉縣西南面,鎮域面積150.8平方公裡,被譽為「中國教玩具之都」,是全國教玩具產業的重要產銷基地和永嘉縣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 瀋陽城市學院全國電競總決賽摘銅,高校電競人才培養新探索
    作為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體育運動,電競產業人才缺口巨大。,專項培養電競產業運營人才。由於課程體系領先、實戰基地完善,瀋陽城市學院還承辦了遼寧省大學生電競主播大賽,瀋陽城市學院與秀波優妮公司希望能為瀋陽電競產業升級提供可持續的人才支持。瀋陽城市學院電競運營實驗實訓室負責人喬睿介紹說:「近幾年,電競賽事以及與之相關的主播賽事也逐漸增多,這說明電競賽事服務型人才同樣非常重要。電競選手的巔峰期在15歲到23歲,從年齡段上來看,大學並不適合培養職業電競選手。
  • 中國高校的電競專業值得報考嗎?
    目前該專業教授電競課程的老師都同屬於遊戲系,電競只是其中的一個專業教學分支。但依託於中傳的名校資源,學校也會不定期邀請電競屆的大咖為在校學生們上課或開展講座。  從課程安排和培養方向來看,目前高校所開設的電競專業基本不存在電競選手的培養計劃,而是面向整個電競產業生態圈,並根據自身藝術院校原有的優勢向電競專業輸送文化資源,不過各自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
  • 電競教育丨上海商貿旅遊學校「電競進校園」社會實踐
    12月6日,上海商貿旅遊學校的同學們到競界電競館做社會實踐。本次社會實踐我們本著向同學們宣揚電子競技精神的目的,希望能夠讓大家更加了解電子競技產業的發展以及電子競技精神的內涵所在。上海商貿旅遊學校開展的第一次電競方向的社會實踐活動選擇了競界電競館。競界電競館作為一個綜合性的賽事運營中心,擁有直播間、戰隊訓練室、VR體驗室、導播間、星空水吧等,讓同學們能夠更全面的了解到電競產業的相關知識。
  • 上海版專學校與競界電競籤署「電競教育戰略合作協議」
    圍繞建設全球電競之都的目標,上海全面深化電競產業體系建設。目前,全國80%以上的電競公司、俱樂部和明星資源在上海聚集。從上遊廠商到中遊賽事、製作公司以及下遊的俱樂部、直播平臺,上海已擁有完善的電競產業鏈。
  • 高校客座教授首秀電競直播課 引眾多學生圍觀
    國內有關電競行業利好政策也是不斷出臺,如電競被列入了「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為產業投資者帶來積極信號。目前,多個省市已經明確提出了發展電競產業的相關政策。包括上海就提出要力爭在3年至5年內全面建成「全球電競之都」,各地的「電競小鎮」「電競體育館」也是紛紛拔地而起,一派欣欣向榮。
  • 電競人才緊缺,電競學校一年學費多少?錄取標準條件有哪些?
    從近些年電競行業的迅猛發展,電子競技的用戶基礎不斷累積,各地資本為搶佔市場份額紛紛大力布局電競產業,而電競行業賴以生存、發展來源於不斷的人才培養創新機制,《2019年度中國電競人才發展報告》中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電競相關行業從業者中,電競生態從業者7.1萬人。行業從業者整體勞動力需求規模將會達到33.15萬人,人才缺口將近80%。
  • 出版外拓合作激活教育生態圈
    今年3月,上海教育出版社與納米盒上海進馨科技籤約。6月,青島出版集團與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牽手合作。據智慧流公司董事長陳慶介紹,該公司在全國率先創新了「K12教材教輔+網際網路教育」的「智慧流K12數字教輔3.0模式」:出版社出品牌、版權和資源,智慧流出產品創新、技術開發和市場運營,雙方合力打造強勢品牌。  上海教育出版社與納米盒上海進馨科技的合作,意在共同推進「基礎教育學習平臺」建設,尋求在基礎教育數位化學習應用上的新突破。
  • 走進32所高校,覆蓋千萬學生:騰訊UCL會是中國高校電競的未來?
    「當一場電競賽事不知道要放在哪兒舉辦的時候,高校永遠是一個極佳的選擇,因為這裡是電競文化的發源地。」UCL《FIFA Online 3》項目解說卡卡對體育產業生態圈記者說道。你的母校,參賽了嗎?在賽制規劃上,主辦方將參賽高校分為了東南西北四個大區,大區之間各自先進行海選賽和大區冠軍賽,再進行全國總決賽。
  • 成都市產業生態圈頭部企業可直接推薦人才入選重大人才項目
    >繼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徵求「成都人才新政2.0版」意見後,成都在賦予用人主體人才評價自主權方面再出「大手筆」!人才計劃的核心亮點,絕對值得一提:「誰來評」「怎麼評」「給什麼」賦予用人主體自主權創新「誰來評」立足構建產業生態圈城市戰略
  • 艾斯電競攜手四川百大高校,開展《GK校園行》活動
    除了電競比賽,向高校學生宣講電競知識,引導高校學生正確看待電競,突出電競不等於遊戲。其中艾斯電競作為專業的電競學院,為高校學生講解國內電競環境,電競市場的規模,電競產業的現狀,並且圍繞我國緊缺的電競人才方面,與同學們深入探討。每次在宣講完畢後,都有不少學生了解諮詢,均表示對電競行業感興趣,希望畢業後參與電競事業。
  • 從師資培訓和課程體系建設切入,超競教育擬布局電競教育全產業鏈
    要解決專業人才不足,完整的教育體系是關鍵。超競教育CEO陳陽告訴芥末堆,超競教育選擇將電競講師培訓和課程體系建設作為切入點,為電競教育提供啟動資源,以推動電競行業可持續發展。2017年6月,超競教育與騰訊電競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制定電競人才教育培養五年規劃,將在課程研發、教材編寫、師資培養、人才實訓等方面合作。
  • 教育助力電競,搶灘千億電競市場的最好時代就是現在
    與此同時,隨著電競產業進入繁榮發展的黃金時代,同時也倒逼體育教育進入新一輪的改革升級。「電競專業」的橫空出世,預示著「體育教育」的更新換代,也預示著「電競教育」獲得社會信任。 2016年9月份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6年增補專業,批准電子競技成為最新的教育專業。
  • 電競從業人才缺口高達50萬 看電競教育走進大學課堂
    中新社記者 張瑤 攝  一方面,我國電競從業人才缺口高達50萬;另一方面,全國多所高校已開設電子競技專業,如何實現人才培養與崗位輸送的無縫對接,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清脆的噼啪聲,此起彼落。日前,在設計如電子競技賽場的瀋陽城市學院S.U電競運營實驗室,三五個大學生正在「打遊戲」,他們在上實訓課——如何調整遊戲UI(用戶界面)的整體設計。
  • 比球賽還精彩的CUEL全國高校電競聯賽上海賽區春季總決賽圓滿落幕
    以「激情電競·超越夢想」為口號的2017-18CUEL全國高校電子競技聯賽上海賽區春季總決賽於2018年7月7日在上海競界電競體驗中心隆重舉辦,本次賽事由國家體育局信息中心主辦,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上海九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上海網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立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瓏訊電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 電競行業真的需要高學歷人才的加入嗎?各高校電競專業發展如何
    每年的開學季,有明星的學校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其實,今年的上海體育學院除去孫博士的加入,還有一件事是需要人們注意的,那就是開學季,上海體育學院等多所高校迎來首批電競專業的新生,電子競技成為大學專業已經不是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