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本文經授權後轉載。
摘 要:
疫情加速了教育線上發展,融合發展成為教育出版當下的迫切需求,積極開展跨界合作,打破壁壘,整合資源,是發展的重要方向。但盈利模式不成熟、體制機制待創新兩個老問題,仍困擾著這些合作,等待破解。
今年3月,上海教育出版社與納米盒上海進馨科技籤約。6月,青島出版集團與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牽手合作。7月,人民郵電出版社與IT人才職教培訓機構千峰教育達成戰略合作;廣東科技出版社與VIPKID大米網校籤約深度合作。8月,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與北京千秋智業圖書發行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市場的需求與供應同時出現了爆發性增長,出版機構眼光向外積極尋求渠道、平臺資源,業外機構更意識到權威專業教育內容資源的重要性,雙方互補,碰撞出許多火花——聯手打造優質內容、共建在線教育平臺等,激發出學校教育、校外教育、職業教育等生態圈的種種可能。
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教育出版的業外合作,大致可分為資源合作、資本合作和共建教育出版生態圈三大類。內容資源、渠道資源、版權資源、品牌資源等是傳統出版企業的優勢,但在技術開發、大數據應用等方面明顯弱於網際網路企業。今年多家出版企業與業外達成戰略合作,在傳統紙質資源的數位化上發力。
青島出版集團與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的合作,圍繞融合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主要體現在科普課程研發、科普圖書出版、科普研學、期刊出版、文化體驗空間打造等方面,以及共同策劃組織有影響力的全國性新能源高端論壇,在科技文化產業領域進行創新探索與實踐。人郵社高等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長劉博表示,未來該社將繼續與千鋒教育攜手打造更多高品質的IT技術教材。據廣東科技出版社介紹,將與VIPKID大米網校持續在教育、中小學心理、健康科普、動植物知識和數字平臺運營推廣等多領域進行深度內容合作,發揮各自平臺、內容和用戶優勢,策劃形式多樣的知識類線上公開課等。
有業內人士表示,教育出版內容進行數位化轉換後,其後續開發成本將大大減少,是核心資源「一次製作、多元共享」的數位化布局,減少紙質圖書的物流、渠道、推廣成本,實現了產業鏈融合的價值增值。
福建教育出版社、海南教育出版社等與北京智慧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數字教輔合作關係,開發了覆蓋中小學不同學段的「閩教」「海教」等系列教育類APP。據智慧流公司董事長陳慶介紹,該公司在全國率先創新了「K12教材教輔+網際網路教育」的「智慧流K12數字教輔3.0模式」:出版社出品牌、版權和資源,智慧流出產品創新、技術開發和市場運營,雙方合力打造強勢品牌。
上海教育出版社與納米盒上海進馨科技的合作,意在共同推進「基礎教育學習平臺」建設,尋求在基礎教育數位化學習應用上的新突破。
資本合作 利益共享
資源共享之外,出版與業外機構以資本合作方式實現共同經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不僅合作深度加大,有利於生產更多順應市場需求的優質產品,更有利於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形成品牌創新。
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前不久與北京千秋智業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北京世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個範本。雙方此前已有多年項目、內容資源合作經歷,此次「合體」,更加聚焦科學普及和人文社科兩大領域,圍繞國家科技強國戰略和全民科學素養提升計劃,實施精品戰略,開發優質科學普及和人文社科產品,以靈活的市場機制和快速的響應能力,不斷滿足讀者對提升科學人文素養的需要。
2019年12月,網龍網絡公司旗下教育業務子公司網龍華漁教育與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成立合資公司,打造面向全球的國際漢語教學平臺。雙方以權威的漢語教學理念和教學產品為核心,結合網龍提供的3D、AI、VR先進技術,旨在打造全球範圍內規模較大、教育體系完整、教學資源豐富、覆蓋範圍廣的國際漢語教育集成平臺,為全球國際漢語教育事業提供一整套數位化教學解決方案。
產業鏈整合 搭建生態圈
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傳統出版策劃企業匯聚了優質教師資源,不僅是教育出版數位化產品內容的提供者,也是產品技術設計的參與者,還是數字產品在校園推廣的營銷渠道。通過對產業鏈不同環節的資源進行整合,搭建教育集成平臺,形成更為豐富的教育出版生態圈,激發出更多可能。
就在近日,北教傳媒北京教育出版社與賽優教育達成深度合作戰略協議,雙方圍繞教師培訓、在線教育、職業教育、教材教輔印刷等方向,合力打造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在線教育服務品牌。
世紀金榜與中小學建立資源合作關係,獲得骨幹教師的資源支持,及時跟進校方考試的試卷內容、數位化教學工具的使用情況等,從而為教育數位化資源平臺提供持續的智力支持。
目前我國教育出版數位化建設面臨資源分散、盈利模式模糊、產業鏈缺失等問題,相關出版企業需要從宏觀層面規劃,推進企業間跨地域協同互助,最終形成數位化教育出版生態圈。
時代出版發起建設了「數字與新媒體出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超過30家企業加入,旨在打通企業在內容、技術、人才和運營方面的合作壁壘,幫助企業之間高效溝通、協作共進,從而提高區域整體教育出版數位化水平。
出版企業還與具備專業數字出版研究能力的高校展開合作,通過引入高校人才資源加強數字出版水平,實現產學研無縫結合。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旗下「愛課程」網則在教學方面聯合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在技術平臺方面聯合網際網路公司網易,形成由高校提供優質教學內容,由網際網路公司搭建資源信息庫的合作模式。中南出版成立數媒公司,與北京印刷學院合作,建立專業數字出版博士後基地,將學術研究與出版實踐相結合,培育新型數字出版產業人才。
疫情加速了教育線上發展,融合發展成為教育出版當下的迫切需求,積極開展跨界合作,打破壁壘,整合資源,是發展的重要方向。但盈利模式不成熟、體制機制待創新兩個老問題,仍困擾著這些合作,等待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