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普洱(熟普)煮著喝,煮幾次合適?

2020-12-18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冬季,正值煮茶的檔口。

一刷朋友圈,了不得。感覺整個茶圈在冬季都掀起了煮茶風。

喏,看村姑陳平時更新的文章主題就知道,煮茶到底是有多火!幾乎每天都會遇到一個與煮茶緊密相關的話題。

來排個序。

1.什麼茶適合煮

2.煮茶有什麼訣竅

3.茶要怎麼煮

4.茶要煮多久

5.……

以上,還是只是出現頻率高一些的問題。

這不,上午正準備泡2018春壽眉,再次收到茶友的私信:「陳,老白茶能煮幾次呢,是像普洱茶一樣的煮法嗎?」

本文就與茶友們繼續聊聊煮茶的話題:老白茶究竟煮幾次比較合適。

《2》

茶能煮幾次,七分天註定!

茶能煮幾次?

這就像是問一部手機續航能力有多久。八小時,兩小時,半小時?

這都是由手機電池的容量決定的!容量大,儲存電量多,續航時間長。

同理,老白茶能煮幾次,也是由茶本身的內質決定。而這些內質的儲備,完全是由「天註定」。

哦,不,是有茶園的環境決定。

毫無疑問,內質豐富的老白茶,會比內質不足的老白茶更耐煮,所能煮茶的次數也更多。

老白茶的內質豐富,是新茶風格的延續。

追本溯源,茶的品質要好,還是由茶園的生長環境決定。

如在茶圈廣受歡迎的高山茶,就是茶園環境好的產物。

1.茶園海拔高,晝夜溫差大,有機物積累豐富

生活的常識告訴我們:海拔高的地方,溫度低。

地理學上給出了專業的數據,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

溫度不太高的環境,能夠有利於一些含氮物質的積累,不會導致胺基酸被大量分解,從而保持鮮爽感。

同時,高山地區還有晝夜溫差大的特色。

白天,茶樹在太陽光之下進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之下,能夠不斷生產有機物,這些有機物會被儲存在葉片內。

到了晚上,茶樹改成呼吸作用,在呼吸所用過程中,會消耗白天產生的能量。但因為高山地區氣溫低,茶樹的呼吸作用減弱,有機物的消耗變少。

生產大於消耗,有機物被大量留存下來,這些有機物就包括胺基酸、茶多糖、茶多酚、咖啡鹼物質,這些多了之後,自然能為茶葉提供較多的營養物質,能夠奠定茶耐泡、耐煮的特點。

2.茶園海拔高,雲霧繚繞,含氮化合物含量高

在高山茶園,常年會有雲霧繚繞,這些雲霧,是天然的保護屏障,有了這層霧氣的存在,可以過濾對茶樹無用的光線,留下有利於植物生長的光線。

當陽光接觸地表,紫外線被水蒸氣反射,更多紅橙光的進入,為茶樹合成生長要素(胺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打下了堅實基礎。

3.茶園土壤疏鬆,茶樹紮根深,汲取營養物多

高山地區多以腐質砂石土壤為主,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酸度適宜。植被繁茂,枯枝落葉多,地面形成一層厚厚的覆蓋物,這不但讓土壤質地疏鬆,有機質和礦物質豐富,且茶樹在這種生態環境下,生長旺盛,芽葉肥壯,內含物也很豐富。

在這一系列外界的條件的綜合作用下,會讓茶樹變得更耐煮。

《3》

茶能煮幾次,三分靠技巧!

煮茶時我們會發現:同一款茶,在不同人的手上,香氣、口感都完全不一樣,就連煮茶的次數,差別都很大。

張三煮的是老茶壽眉餅,準三年的,一壺能煮上七八次,一個人自己能喝上一整天。

李四買的與張三是同款,同樣是用煮茶法,茶卻只能煮三壺,勉強煮第四壺,但香氣和口感都屬於強弩之末,實在是乏善可陳。

排除了茶原料因素的影響,煮茶次數能有如此大差距的,在於煮茶方式。

在煮茶過程中,會影響煮茶因素的有以下三點:

1.茶水比例

茶水比例,即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

如400毫升水,搭配2克茶。與1000毫升水,搭配2克茶,在相同的煮茶時長下,耐煮程度也不同。

在相同投茶量之下,水量少的,自然要比水量多的煮茶次數多。

茶水比例,要嚴格控制。

2.投茶順序

茶耐煮與否,與投茶順序有關。

相同茶水比例下,沸水投茶會比冷水投茶更耐煮。

沸水投茶後,茶與水共同達到沸騰狀態,電源關閉即可。這個過程,可能內在物質只要釋放30%足夠,要是從冷水開始投茶,茶水接觸時間長,茶的內在物質釋放度,可能就釋放了60%之多。

對比之下,茶的耐煮性就變差了。

3.續水方式

續水方式,也會影響白茶的煮茶次數。

如傾倒茶湯時,沒有將茶湯全部傾倒乾淨,留下30%的茶湯,而後再續水至原來的高度,這種做法我們稱之為留母湯。留母湯,會讓茶也變得耐煮些。

要是茶的續水前沒有留下母湯,相當於讓茶重新釋放物質,一切從零開始。此時內在物質釋放多,茶自然會變得不耐煮。

細節決定一款茶的耐煮度!

《4》

老白茶煮茶技巧tip 5,掌握這些,茶不僅耐煮還香甜!

1.老白茶可先泡後煮

內質豐富的老白茶,可謂潛力無限,建議大家採用先泡後煮的做法,這樣可充分體會老白茶的香醇。使用白瓷蓋碗衝泡白茶,還可以充分體會茶的香氣和純正的湯水。

衝泡過5次甚至是更多次數的茶,沸水投茶後煮茶的時間也要相對延長。

當然,若是您在冬季想偷個懶,直接煮幹茶也是可以的!

2.茶水比例控制到位

茶水比例,以個人口感喜好為出發點。

分享幾組常用的茶水比例。

【煮幹茶】

直接煮幹茶,投茶量要稍微少一些,一般投放2-3克即可,再搭配400毫升水量就好。

如果煮的是白牡丹,投茶量可適當減少0.5克。白牡丹中的咖啡鹼含量高一些,若是投茶量太大,煮出來的湯容易苦。

【煮茶底】

一般我們在衝泡老白茶時,會投茶5克。

煮茶底時,一般5克茶,搭配400毫升左右的水量即可。

3.留母湯,茶湯更香醇

每次加水前,須要保留約30%左右的「原湯」,這樣茶湯的醇厚感不會有比較明顯的落差,以後每壺茶煮沸的時間要適當延長。

4.沸水投茶,不易苦澀

沸水投茶煮出的茶香高,味醇;而冷水開始煮茶,容易導致茶湯濃度過大,影響風味。

5.續沸水,讓湯水風味得以保留

續水時,建議大家續沸水,這樣能讓茶中物質屬於均勻釋放狀態,不會導致茶湯濃度過大。

懂得這些小技巧,老白茶不僅變得耐煮,還可以輕而易舉煮出香甜的茶湯。

《5》

一款老白茶能煮幾次?

這主要是看老白茶本身的品質以及煮茶的方法。

品質好的老白茶,內在物質充足而豐富,稍微注意煮茶技巧,煮個三五次毫無壓力,若是從幹茶開始煮茶,甚至還能很足7-8次。

再次回顧煮茶的小技巧。

1.茶水比例控制到位

2.留母湯,茶湯更香醇

3.沸水投茶,不易苦澀

4.續沸水,茶湯風味一如既往

掌握這些,再也不用擔心自己選購的高山茶不耐煮了!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話說,中國六大茶類裡,白茶、普洱、紅茶,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從喝茶的經驗看,煮茶可以選以下的幾類。 老白茶、熟普、黑茶、個別的紅茶,泡開過的足火肉桂葉底…… 將茶葉煮著喝,能體會到不一樣的味道。 煮老白茶,近年來的茶圈熱門。 但其實,老白茶並非煮著喝最好,蓋碗衝泡能領略到的茶味層次更加佳。 至於煮白茶,除了新白茶外,上了年份的茶都適合煮著喝。
  • 煮老白茶,煮黑茶,煮紅茶,煮茶的說法這麼多,那茶都適合煮嗎?
    聽一壺咕嚕咕嚕的水聲,喝到的不僅是茶,更有一份閒適與溫情。話說,六大茶類裡有這麼多的茶,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2》傳統的茶類裡,哪些茶適合煮?煮茶,茶入水烹煮得飲。老白茶、熟普、黑茶、個別的紅茶,泡開過的足火肉桂葉底……《3》煮茶,是衝泡方式的補充。將茶葉煮著喝,能體會到不一樣的味道。煮老白茶,近年來的茶圈熱門。
  • 熱茶暖寒冬,老白茶煮著喝,為什麼要留母湯?
    「只有不好的白茶煮著喝才留母湯,品質好的白茶,根本不用留母湯。」事實真的是如此麼?白茶煮著喝,為什麼要留母湯?留母湯是基於什麼出發點?下面來一一探討一下。《2》白茶煮著喝,為什麼要留母湯?將白茶煮著喝,與蓋碗衝泡白茶出湯要徹底,蓋碗內不能剩餘茶水的做法截然相反。煮白茶的時候,要適當的保留適量的母湯。
  • 紅茶能養胃,那老白茶,熟普呢?六大茶類中,喝哪種茶比較養胃?
    針對朋友的情況,村姑陳給她提出的喝茶建議是適量喝老白茶、紅茶和熟普。《3》和其它茶相比,這三類茶相對更溫和,刺激性弱。老白茶,經歷了至少三年的轉化,茶葉內部的風味物質不斷的陳化。從茶湯的風味上,老白茶的風味以茶香沉鬱,藥香陳香粽葉香等沉穩的香型,聞起來讓人很安心。
  • 白露至,秋意濃,健康喝茶,老白茶、紅茶、巖茶,熟普該怎麼選?
    白露前後,老福州人有吃龍眼的傳統。按民間的意思是,白露這天的吃龍眼更能補身。但從喝茶的選擇看,隨著秋意的加深,健康飲茶同樣大有講究。為順應清冷的秋日天氣,喝茶養身,宜多喝性味溫和的茶葉。比如,老白茶,紅茶,巖茶,熟普等。秋氣乾燥,一盞清茶,潤肺降燥,自在無邊!
  • 玻璃煮茶壺、粗陶煮茶壺、鐵壺,誰才是秋冬煮老白茶最好的選擇?
    說的有幾分道理,有些品類的茶,確實是煮著喝會得到較好的風味,像我們常見的老白茶、熟普洱等茶,煮著喝更能激發出茶的香氣,滋味也愈加醇厚。特別是老白茶,經過歲月磨洗後,白茶中黃酮、茶氨酸和咖啡鹼等物質含量提升,煮出來的滋味更加醇厚。
  • 都說黑茶、老白茶、普洱茶、紅茶煮著喝,如何煮茶,請留意細節!
    先來介紹六大茶類的團隊成員,依次是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六種茶葉,並非每一種都能煮著喝,這對茶原料有著高要求。根據目前的經驗來看,能夠煮著喝的茶葉,有以下這些:1.老白茶2.品質好的武夷巖茶3.部分紅茶4.黑茶這些能煮著喝的茶,有共性,也有個性。
  • 白茶是煮著喝,還是泡著喝?喜歡煮茶的人,這裡有你想要的乾貨
    可部分茶友的煮茶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與想像中的口感大相逕庭,因此不禁懷疑,白茶真的適合煮嗎?那麼,白茶到底要不要煮著喝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2》白茶可以煮著喝嗎?一般來說,白茶可以分為幾大類。按照品類分,有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按照季節分,有春白茶和秋白茶。按照年份分,有新白茶和老白茶。那麼,所有白茶都能夠煮著喝,還是有條件限制呢?
  • 煮茶終於要「霸屏」了,將老白茶、老普洱茶煮著喝,味道太濃了?
    至於舒適地享用一杯茶,也不宜喝太濃。 濃茶味苦,滋味濃釅,湯水裡還有比較多的茶多酚和咖啡鹼。 怕刺激的,怕失眠,怕腸胃不舒服的人,喝多了濃茶後會帶來不少的困擾。 有一天和朋友出去吃飯,剛落座,服務生貼心的給我們拿來一壺煮出來的熱茶。
  • 什麼茶適合煮,該怎麼煮才會好喝?
    中國不但是茶消費大國,同時也是產茶大國,我國的茶葉種類很多,按照發酵程度來區分,可分為: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黃茶等六大茶類。而茶葉不同,其衝泡方法也不同,一杯芳香誘人的香茗,離不開科學的衝泡方法。泡茶可以用三才蓋碗衝泡,也可以用紫砂壺衝泡,還可以蒸著喝,同時也能煮著喝。煮茶就是茶葉衝泡中較為特殊的一種方式。
  • 煮壺老白茶,讓這個冬季不在寒冷!
    老白茶為什麼要煮?煮,是一個溫情脈脈的動作,能體會到逐漸升溫的緩慢。茶在古時不僅是時尚飲品,更重要的是它有獨特的健康功效。茶最初被發現和利用正是因其健康價值,如白茶。老白茶非常耐泡,可祛風寒,將老白茶用來煮才能完全顯現出它的神韻和精髓。老白茶煮後,其富含的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黃素、咖啡鹼等有益成分能夠充分被人體吸收。煮出來的老白茶,有著淡淡的荷葉香,或是棗香之味香氣怡人,口感醇厚,令人回味無窮。
  • 你知道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與茶打交道,煮茶被視為泡茶的上階,茶經過一煮,茶香更加濃鬱。今天品中王小編和您聊聊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一般來說,相對陳年、粗老的茶都適合煮著喝,陳年的茶,粗枝大葉儲存的糖分比較高,越久越香,煮出來會苦澀,然而細枝嫩芽的茶,開水衝燙後就失去味道了,不適合煮著喝。
  • 陳皮普洱,煮著喝更甜醇
    北方地區已經迎來了寒雪天氣,南方也開始變冷,大家開始了儘量足不出戶的「冬眠」生活——是時候煮一壺好茶來禦寒保暖了,最真實的人間煙火氣必不可少。煮茶乾亨德老陳皮古樹普洱茶,原料選用廣東新會3~5年老陳皮和陳放多年的雲南古樹普洱熟茶以合適的比例拼配而成。其中又以專利技術物理萃取添加了山楂、大棗、枸杞、甘草、蜂蜜等果蔬精華,更大程度發揮了其品飲價值。
  • 寒冬冷月煮茶暖身,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就該煮著喝!
    而冬季飲茶的方式以煮茶為上,能進行煮飲的茶品也不在少數,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等都很適合煮飲。【煮老白茶】冬季適合煮老白茶,老白茶內質豐富,多年轉化,時光饋贈其溫潤醇和之茶湯,滋味清甜,潤人口舌、心肺;層次豐富之茶香,老白茶的茶香多樣,平常有如陳香、花香、荷葉香、木質香,稀缺有如棗香、藥香,一杯陳年老白茶,可以讓你的五官都得到享受,觀其湯、聞其香、品其味,皆有其美
  • 大寒時節,煮壺老茶暖寒冬,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煮著喝!
    這這麼冷的天氣裡,飲食上就要尤為講究溫補,多燉些滋補的湯羹養養生,在養生喝茶上,不妨將茶拿來煮著喝。煮壺老茶暖寒冬,怎麼樣的茶,適合拿來煮著喝呢?1、甘和的老白茶;2、後發酵的黑茶;3、溫平的紅茶;4、焙火足的武夷巖茶。
  • 只有老白茶能煮茶喝?年份短的白茶不適合煮茶?這是真的嗎?
    提到悠閒飲茶,煮一壺甘美的老白茶,嘗起來和以往泡出來的新白茶又是全然不一樣的滋味。煮茶,將白茶煮著喝,對茶葉的品質有不少的考驗。內質不豐富的茶,年份太短的新茶,儲存不當的老白茶,煮出來的滋味都達不到最理想的狀態。
  • 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還是巖茶!
    可以煮,說明茶葉經過煮茶後,可擁有不同的口感,能讓我們感受到另類風味。但,可以煮的茶,並不意味著它煮出來就一定好喝。舉個簡單的例子,白茶。白茶,它屬於可以煮的行列,但並不是所有白茶都適合煮。如當年剛做好的新白茶,它就不適合煮著喝。
  • 煮白茶的五大問題,一篇文章搞定!
    為什麼要煮白茶?什麼白茶適合煮?煮白茶適合的茶具如何煮白茶?煮白茶的注意點煮白茶的五大問題,一篇文章搞定!就這樣拋棄葉底未免有些太浪費了,先衝再泡才算是喝了一壺圓滿的老白茶。平日裡咱們說的煮白茶,皆是指老白茶。老白茶經過長時間的儲存,內質愈加豐富深厚, 這樣的老白茶耐煮,適合用煮製的方式來飲用。
  • 那些適合煮著喝的茶-小喜年
    但其實煮茶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那麼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老白茶  不是所有白茶都適合煮,如白毫銀針、福鼎雪芽等芽茶不適合煮,因為茶葉如果煮的話,容易苦澀,失去了清甜醇爽的口感。
  • 煮茶驅寒暖胃,注意這三個細節,讓你的茶好喝十倍
    什麼茶適合煮煮茶雖好,但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著喝。一般年份較長、重發酵的茶葉更適合用煮的方式品飲。比如老白茶、黑茶、熟普等。這些茶的鮮葉採摘相對較老,內含物質豐富,貯存的糖分也較高,又經歷了長時間的轉化,褪去了原本的青澀,溫和的茶性用來驅寒再適合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