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終於要「霸屏」了,將老白茶、老普洱茶煮著喝,味道太濃了?

2020-12-18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凡事太濃了,都不太好。

寒冬臘月的時候,盼望著天氣暖和一點。

而等到立春後,陽氣逐漸生發,溫度不斷變高,一直等到大暑時熱量濃到極致。

形成了焦灼的暑熱,漫漫長夏讓人悶得難受。

好不容易等到出了伏,早晚間的絲絲涼意讓人鬆懈了一口氣,不再那麼悶熱。

而傳統的國畫體系裡,不求形似,而求寫意。

太濃太重的色彩放在山水畫當中,反倒不匹配。

像齊白石的作品,畫在水中的魚,沒用一點色,也沒有畫水,卻能讓人看到江河,嗅到水的清香。

恣意的筆墨,盡情的舒展,能將遊魚們的活潑勁全都呈現在畫布上。

至於舒適地享用一杯茶,也不宜喝太濃。

濃茶味苦,滋味濃釅,湯水裡還有比較多的茶多酚和咖啡鹼。

怕刺激的,怕失眠,怕腸胃不舒服的人,喝多了濃茶後會帶來不少的困擾。

有一天和朋友出去吃飯,剛落座,服務生貼心的給我們拿來一壺煮出來的熱茶。

正點著餐時,朋友順口提了一句:煮的老白茶算不算濃茶?

實事求是來看,這當然不是了。

《2》

什麼才算濃茶?

按基本的詞義理解,濃是指含某種成分多。

情商極高的老蘇,不動聲色的誇美女和美景時寫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濃」的含義,與淡、薄相對立。

濃眉,濃霧,濃墨,濃湯,以及濃茶等,概莫能外。

一杯濃茶由過量的茶味物質組成。因茶湯內部含有的茶多酚、咖啡鹼等苦澀滋味物質數量多,所以濃茶嘗起來的風味往往是苦澀刺激,沒有輕柔鮮爽的感覺。論飲茶的風味體驗,嘗起來並不美妙、愉悅。

那平時在喝茶時,濃茶究竟是怎麼來的?

很簡單,靠投茶量多,添水少,泡茶時間長。

三管齊下,保管能泡出一杯濃茶。

好像我們做南瓜濃湯,先將南瓜蒸熟碾碎,再加入淡奶攪拌並煮一煮。煮開之後文火慢慢熬一會,便能嘗到香甜味濃,滋陰潤燥,還很養胃的南瓜羹。

泡一杯白茶,投茶量放多一點,同時注水少一些。

前一增加,後一減少,茶水比例的均衡狀態被打破,泡出來的茶湯自然容易濃。

並且在用蓋碗或茶壺一類的茶具泡茶時,沒有及時倒出茶湯,反而是多悶十幾秒、半分鐘再出湯。

悶泡的時間越久,茶葉內在的滋味物質就會浸出過多。

自然而然的,整杯茶湯就悶濃了。

《3》

了解過定義後,再來看煮茶算不算濃茶?

客觀看,煮茶和濃茶畫不上等號。

單單認為將茶葉拿去煮,煮出來的茶湯就成了濃茶,這樣的理解未免太狹隘。

其實,煮茶只是衝泡方式的一種補充。

當「煮」作為動詞時,詞義是將東西放在有水的鍋裡,用火把水煮開。

煮茶煮粥煮飯煮麵,以及再文縐縐一些的詞彙,煮豆燃萁,青梅煮酒 ,煮鶴焚琴等,都屬於將某物煮開的範疇。

從詞義解釋上看,煮茶和濃茶擁有本質上的不同。

單單是用煮的方式,可不能得出一壺濃茶。

像那天出門在外面時的那壺茶,它的味道就一點都不濃反而是很淡。朋友嘗試性的喝了一口茶湯就挑剔的評價說不好喝,太寡淡,沒感覺。

可見將一壺茶煮濃是有前提的。要按上面提到的增加投茶量,以及延長茶葉的浸泡時間,得出來的茶味才會變濃。

縱使有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簡單的半兩白米,要煮出一鍋可供八口之家的濃粥,並不現實。

同樣的,如果只往煮茶壺裡投一小撮幹茶,然後加滿大半壺水後加熱煮茶。

如此,哪怕是直接煮上大半天的功夫,煮出來的也未必是濃茶苦湯啊。

《4》

好茶不提倡悶,為什麼還要煮?

對這個問題,連很多老茶友都想不通。

其實將話說白了,道理很簡單。

將老白茶、老熟普之類的煮著喝,在煮法恰當的情況下,別有一番風味。

但悶泡就不同了,直接將內在茶味豐富的好茶悶著喝,可沒有任何的積極效果。

好茶能煮,不宜悶泡的背後,可以從許多細節上找到原因。

首先,在投茶量上。

煮茶和泡茶推薦的投茶量是根本不一樣的。以喝老白茶為例,標準蓋碗泡茶投茶建議是5克,注水100-110ml。

但直接煮茶時,只需2-2.5克幹茶便能煮出一大壺的熱茶,煮茶的注水量是300-400ml。

按照這樣的投茶推薦,更能喝到一杯濃淡適合,風味極佳的茶湯。

不過從這茶水的搭配比例看,將白茶悶著喝,茶湯滋味容易變濃,嘗起來味道太過苦澀。

但按這煮茶的做法,茶少,水多,未必會將一壺茶煮濃。

其次,看水溫的變化。

關於泡茶的水溫,茶圈內有不少的說法。有說溫水泡茶的,也有沸水泡茶的,還有最近幾年開始變時髦的冷泡茶。

按村姑陳的立場看,為了不浪費任何一絲茶味和茶香,當然是選沸水衝泡更好。

不過回到泡茶和煮茶的對比看,熱水泡茶時,不論是溫水還是沸水,注水衝泡後水溫都處於不斷下降的狀態,較難浸出深層次的茶味。

但煮茶的過程則不同,將一壺水煮沸後再投入老白茶,壺內的湯水會持續較長的沸騰時間。

受到高溫的激發,白茶內部的深層次滋味更容易被浸出和釋放,好茶高沸點的風味物質更能完美析出,讓煮出來的茶湯獲得更加柔順的口感。

最後,從茶味的浸出效果看。

茶葉內部的香氣和滋味,有不同的釋放沸點。

就芳香物質而言,分高沸點,中沸點,低沸點的不同。所以沸水泡茶出湯後,趁熱聞到的茶香和過一會再去聞,感受大不一樣。

而茶味裡面,茶多酚和咖啡鹼的浸出快慢和水溫的高低呈正比,而清甜爽口的茶氨酸,則在各種水溫條件下都能釋放。

總之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物理現象解釋,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快。

煮茶過程中,持續較高的水溫刺激下,茶葉內高沸點的風味物質能夠更充分浸出。

比如說,煮一壺陳了三四年的老壽眉餅,梗葉內部的膠質和可溶性糖等,能更加有效釋放。讓煮出來的茶湯更順,口感更柔。

但在悶泡時,除了讓悶出來的茶湯變得更濃重澀口外,對茶味的改進沒有任何促進作用。

用蓋碗衝泡白茶時,內在物質豐沛的好茶,注水後「快快的」倒出湯水,泡出來的茶湯才能更加鮮醇甘爽!

《5》

濃墨的山水畫,不能當成重彩。

持續多日30℃往上的高溫天氣,不能理解成明媚和暖。

將老白茶煮茶喝,也不是直接就等同濃茶。

凡事先有因,才有果。

因果相連,才算是合理的邏輯。

文人的筆下寫,浮雲吹雪,世味煮茶。

好茶推薦煮茶,但不建議悶泡的說法,其實還與飲茶的意境有關。

煮茶喝,省去了一衝接一衝的泡茶,方便省心,還能嘗到不一樣的滋味。

秋涼漸起,暑去寒來時,煮茶還能暖身。

早在千年之前,某個秋冬之際,竹爐湯沸。

那位煮茶的茶聖回過身後,說道,「陽羨茶,已煮成了。」

重溫那些煮茶的文字,不由讓人感慨:天冷後煮壺熱茶是件多美妙的事。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都說黑茶、老白茶、普洱茶、紅茶煮著喝,如何煮茶,請留意細節!
    新白茶鮮爽,適合用衝泡法,哪怕是梗粗葉大的壽眉,新茶時期的它也只適合使用衝泡法,煮茶對於它來說並不適合。若是將新白茶煮著喝,過度釋放的茶多酚、咖啡鹼將破壞湯水的清甜感,終究只會讓茶湯變得苦澀難喝。而老白茶不一樣,在經年的陳華飛下,原本耀武揚威的茶多酚與咖啡鹼逐步減少,使得煮出來的茶湯,不再容易出現苦澀感。
  • 老白茶、普洱(熟普)煮著喝,煮幾次合適?
    這不,上午正準備泡2018春壽眉,再次收到茶友的私信:「陳,老白茶能煮幾次呢,是像普洱茶一樣的煮法嗎?」本文就與茶友們繼續聊聊煮茶的話題:老白茶究竟煮幾次比較合適。《2》茶能煮幾次,七分天註定!3.續水方式續水方式,也會影響白茶的煮茶次數。如傾倒茶湯時,沒有將茶湯全部傾倒乾淨,留下30%的茶湯,而後再續水至原來的高度,這種做法我們稱之為留母湯。留母湯,會讓茶也變得耐煮些。
  • 只有老白茶能煮茶喝?年份短的白茶不適合煮茶?這是真的嗎?
    平時煮茶,一般是選擇陳年白茶餅,老白茶餅,或老的散白茶。煮白茶,通常不推薦煮的是新白茶的散茶。但如果是新茶壓成的茶餅,在衝泡5、6次過後,若實在想嘗試煮茶,也可以將蓋碗內的葉底倒入玻璃壺內,添水開火煮它。
  • 秋季,老白茶該怎么喝?玻璃杯泡法,白瓷蓋碗衝泡,煮茶壺煮茶!
    《2》秋季,老白茶該怎么喝?答案是:熱飲!所謂的熱飲,自然是要趁熱喝。老白茶可以幫助身體以排汗的方式將溼氣排出體外,因此飲老白茶時,一定要是熱飲。老白茶衝泡,採用110毫升左右的蓋碗,搭配5克老白茶,100℃沸水衝泡,前四衝5秒快出。這種泡法,最為穩妥。接下來,要與茶友們細說關於煮茶的細節。自秋季到來,煮茶百分百要成為主角!
  • 綠茶、黑茶、普洱茶、白茶,深秋時節煮茶對象別選錯!
    煮茶,單單一個煮字,足以讓人慢下來,經過火焰的炙烤,茶器中的水隨著溫度變化,似蟹眼,似魚眼,似連續的水珠,而後投茶。經過文火慢慢烹煮,煮出茶的味道,有別樣的味道。煮茶,好像在做減法,可以讓你的生活節奏稍稍放慢。這也難怪,古代人的精神消費裡,就有煮茶一項。
  • 什麼樣的茶可以煮?煮茶到底好不好?
    還有把茶葉碾成碎末,羅細,然後衝水將茶末調成糊狀喝下,因而叫做"吃茶"。煮茶的方法繁瑣,喝起來失去了茶葉的本味。宋元以後,改煮茶為泡茶,不加入調料,人們嘗到了茶的清香。雲南茶樹的內含物要高於其他產地,所以普洱茶煮時,茶湯的濃度不容易控制,浸出物太多,對身體也是一種負擔。所以普洱茶根據個人口感,最好煮茶時間不要太久。
  • 那些適合煮著喝的茶-小喜年
    ,要是能煮著茶喝的話簡直太舒服了。  但其實煮茶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那麼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老白茶  不是所有白茶都適合煮,如白毫銀針、福鼎雪芽等芽茶不適合煮,因為茶葉如果煮的話,容易苦澀,失去了清甜醇爽的口感。
  • 你知道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與茶打交道,煮茶被視為泡茶的上階,茶經過一煮,茶香更加濃鬱。今天品中王小編和您聊聊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一般來說,相對陳年、粗老的茶都適合煮著喝,陳年的茶,粗枝大葉儲存的糖分比較高,越久越香,煮出來會苦澀,然而細枝嫩芽的茶,開水衝燙後就失去味道了,不適合煮著喝。
  • 煮老白茶,煮黑茶,煮紅茶,煮茶的說法這麼多,那茶都適合煮嗎?
    老白茶、熟普、黑茶、個別的紅茶,泡開過的足火肉桂葉底……《3》煮茶,是衝泡方式的補充。將茶葉煮著喝,能體會到不一樣的味道。煮老白茶,近年來的茶圈熱門。煮巖茶,不推薦直接煮幹茶。因為市面上的巖茶,常見為8克/泡袋裝,直接將一泡茶放進壺裡去煮,容易讓煮出來的茶湯味道偏重。平時在喝茶時,喝巖茶一般是用蓋碗衝泡。等到茶味被泡淡後,不好泡出味道的時候,再將葉底放進壺裡,還能煮出一兩壺湯水。去年冬天,曾煮過一壺足火的流香澗肉桂。
  • 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還是巖茶!
    可以煮,說明茶葉經過煮茶後,可擁有不同的口感,能讓我們感受到另類風味。但,可以煮的茶,並不意味著它煮出來就一定好喝。舉個簡單的例子,白茶。白茶,它屬於可以煮的行列,但並不是所有白茶都適合煮。如當年剛做好的新白茶,它就不適合煮著喝。
  • 寒冬冷月煮茶暖身,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就該煮著喝!
    而冬季飲茶的方式以煮茶為上,能進行煮飲的茶品也不在少數,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等都很適合煮飲。新白茶的茶性寒涼,不適合脾虛之人冬季飲用,而老白茶經過時光的磨練,茶性由寒涼轉為溫和,適合大部分人飲用。老白茶溫柔平和的性子也使其成為冬季養生茶的必選茶品之一,寒冷的氣候,迫使著人們選擇熱辣的食物來安慰自己,人體便開始積攢燥氣。
  • 如何才能煮出讓人滿意的白茶?從原料挑選到煮茶過程,請這麼做!
    一上海的小姐姐,最近就分享了一個結論:「陳,我發現2016年的蝶戀花也可以煮著喝哎,味道也很不錯,絲毫不遜色一些老茶。」有人好奇了,這2016年的白茶,不是才兩年麼,算不上老白茶吧,怎麼也可以煮著喝?別唬人的吧。這就是煮茶的第二個要求——品質好。
  • 哪怕是白毫銀針,老白茶就是要煮茶才好喝?這句話騙了你多少年!
    300毫升水純淨水,2.5克幹茶,煮個茶香水軟,在燈下捧一本書,看個目眩神馳。《2》時常聽到有人說,老白茶就是要煮才好喝。這句話跟緊箍咒似的,每隔幾天總會響起一次。而全天下最好的藉口就是——老白茶,就是要煮著喝。「老白茶」,內質少,泡不出味道,煮總會出味道吧。這樣客人就不會再來找磋了——我都叫你要煮著喝了,你還非要泡,泡不味道,你怪不到我!我家的老白茶,就是要煮著喝的!
  • 白茶是煮著喝,還是泡著喝?喜歡煮茶的人,這裡有你想要的乾貨
    可部分茶友的煮茶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與想像中的口感大相逕庭,因此不禁懷疑,白茶真的適合煮嗎?那麼,白茶到底要不要煮著喝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2》白茶可以煮著喝嗎?煮出來的茶湯便會又苦又澀,如啞巴吃黃連一般,有苦難言啊。因此,不建議茶友們煮新白茶。而老白茶經過了時間的陳化之後,內含物質發生了轉化。有一些物質增多,有一些物質減少。
  • 用玻璃煮的茶更健康
    俗話說:「煮茶可以很香,煮茶可以很濃的韻味。」 有理由說,某些類型的茶在煮沸和飲用時確實會具有更好的風味,例如我們常見的老白茶,煮熟的普洱茶和其他茶,煮沸後多喝以刺激茶的香氣, 味道越來越醇厚。尤其是老白茶,經過多年的研磨和洗滌,白茶中黃酮類,茶氨酸和咖啡因的含量增加了,味道也更加醇厚。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煮好茶,最先的一步就是要選擇好器皿。常見常用的煮茶器皿有玻璃煮茶壺、粗陶煮茶壺、鐵壺這三種,這三種壺可謂各有自己的優勢,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 圖文並茂,詳解煮老白茶全過程,撬茶、煮茶完整流程演示!
    取一壺山泉水,看壺裡的水慢慢地被煮沸,冒出細密的水霧,投茶,屋子裡的瞬間暈染上茶香。煮茶的選擇,也不少。如後發酵的黑茶、普洱茶,陳年的白茶,都是煮茶的對象。在陳年白茶中,還有具體細分。根據品種等級,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 話說,中國六大茶類裡,白茶、普洱、紅茶,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將茶葉煮著喝,能體會到不一樣的味道。 煮老白茶,近年來的茶圈熱門。 但其實,老白茶並非煮著喝最好,蓋碗衝泡能領略到的茶味層次更加佳。 至於煮白茶,除了新白茶外,上了年份的茶都適合煮著喝。
  • 熱茶暖寒冬,老白茶煮著喝,為什麼要留母湯?
    在喝茶上,能趕得上吃火鍋熱度的,莫過於煮老白茶了。煮壺熱茶暖寒冬,別有一份雅致在其中。將白茶煮著喝,要注意的細節可不少,之前的文章裡寫過不少煮白茶教程的內容。其中,煮白茶要留母湯這一小細節,就曾有茶友來留言。
  • 煮壺老白茶,讓這個冬季不在寒冷!
    老白茶為什麼要煮?煮,是一個溫情脈脈的動作,能體會到逐漸升溫的緩慢。茶在古時不僅是時尚飲品,更重要的是它有獨特的健康功效。茶最初被發現和利用正是因其健康價值,如白茶。老白茶非常耐泡,可祛風寒,將老白茶用來煮才能完全顯現出它的神韻和精髓。老白茶煮後,其富含的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黃素、咖啡鹼等有益成分能夠充分被人體吸收。煮出來的老白茶,有著淡淡的荷葉香,或是棗香之味香氣怡人,口感醇厚,令人回味無窮。
  • 夏天煮白茶,要用開水煮茶好,還是用冷水煮茶比較好?
    《3》煮白茶時,什麼樣的茶才要冷水煮?答案是,內質不太豐富的茶。冷水煮茶,連茶帶水一起燒沸,無形當中會增加不少煮茶的時間。當在喝茶時,遇上一款按正常蓋碗衝泡泡不出足夠味道的劣質白茶,那要用冷水煮茶,長時間煮茶的做法,利用高溫恆溫,榨一榨茶葉裡的滋味。另外,如果是煮白茶泡開過的葉底,也適用冷水煮茶的做法。當一泡白茶已經用蓋碗泡過了七、八衝,在輪番的沸水裡幾進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