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唐氏症候群兒童的發育量表

2020-09-14 小希源媽媽


關於發育量表

針對唐氏症候群兒童,父母面對的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他們的孩子如何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他們的孩子能否趕上普通孩子的發育步伐?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有必要為唐氏症候群的兒童制定一個唐氏兒童發育量表。這個量表不僅為普通兒童提供了在嬰幼兒和學齡前發育所應達到的水平,也為唐氏兒童提供了所能預期的判斷。

每個孩子在不同階段都有發育先後的差別,他們按照自己的速度進步,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很難簡單地描述一個唐氏兒在某個特定年齡段就一定是什麼樣。並且,孩子的發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健康狀況。比如,如果一個孩子有聽力問題,哪怕只是中耳炎,這也會延緩語言方面的發育。如果這個孩子也表現出一定的自閉症狀,那麼這就會影響孩子的社會交往與語言學習。如果這個孩子的口腔肌肉發育不好,那麼這也會影響語言發展,會影響說出口的語句的通暢性,也會影響語言表達能力。

因此,對於家長來說,在尋求專業幫助時,了解自己孩子的個人情況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如何幫助家長清楚地了解發育過程中的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社交、認知、情緒和健康問題呢?

我們把唐氏兒童從0-6歲分成10個階段,製作成這樣一份發育量表。通過使用量表進行比較,我們能夠看到孩子的成長。


如何使用發育量表?

發育量表清楚地將唐氏兒童與普通兒童的發育進行了對比,可以使家長了解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在討論早期幹預、口肌訓練、言語刺激,書本閱讀和語言訓練之前,讓家長認識到將唐氏兒童融入正常教育課堂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孩子在開始輔導前,與普通兒童大相逕庭,但通過父母和專家的幫助輔導矯正後,他們可以取得顯著的成績。

0-5個月



在第一階段,出生到5個月,父母會期待孩子有時對聲音做出反應。但如果孩子存在中耳積液的問題,或者沒有真正關注環境,對聲音的不連續反應在這個年齡階段是常見的。

因此,唐氏兒不一定會將頭轉向聲源,或轉向正在談話的父母。建議帶孩子進行聽力檢查,因為唐氏兒更容易出現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傷,早點檢查孩子的聽力很重要。

唐氏兒在前5個月很少發聲,但是如果孩子的聽力檢查沒有問題,就不應該太緊張,只要每天不斷和孩子說話,一起看書。

6-10個月



在第二階段,即6-10個月,父母說話時,孩子開始看父母的臉,或當聲音突然出現時,尋找聲源。

孩子會注意到父母的譴責,比如說「不」,但並不真正明白詞的意思。

大多數唐氏兒一直到10個月才會出現呀呀學語或自言自語。

呀呀學語是孩子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會說話的重要指標,也有助於確定孩子將來是否會有語言問題。

孩子沒有呀呀學語,並不一定代表孩子以後不會說話,可能說明孩子需要更多的口腔刺激和言語刺激,來協助以後語言的發育。

11-15個月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表現出語言理解的跡象。

能理解大約20個詞,並嘗試通過看父母、打手勢來表達他們的想法。

這時候的孩子想要說話,但大腦的運動和言語中樞發育還不完全,所以應該鼓勵孩子使用手勢動作表達他們的需要。

口腔運動技能有所改善後,他們可以咀嚼半固體食物、吹泡泡、並且可以扶站。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說明很快就要說話了。

16-20個月



在這個階段,對詞彙的理解增加到40-60個。

孩子可以咀嚼固體食物、用吸管吮吸、站立和走路。

喜歡聽簡單的故事,並開始指故事中的物體和圖片。

孩子對聲音更感興趣,並試圖模仿聲音,尤其是動物的聲音。

但是,仍然沒有能讓人明白的語言。

開始更公開地表達情緒,例如當玩具被拿走時,表示不滿;或者玩具壞了的時候,把它扔在地上。

在這個階段,孩子對喜歡的玩具有一個明確的選擇,經常用手勢尋找或要求他們想要的玩具。

21-25個月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對語言的理解明顯增強,對詞語有了廣泛的理解,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

他們要成為一個社交人:想要與人互動,並成為家庭活動的一份子。

當孩子想要向別人展示最喜歡的玩具或尋找一個目標時,會通過與他人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觸進行等待,並在說話時做出回應,或者按要求重複一個動作。

然而,很多孩子(大約40%)表現出的跡象是口腔運動技能差,因此口腔運動技能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會對孩子的飲食、咀嚼和吞咽產生影響,同時對說話也有影響。

通常大多數唐氏兒童在這個階段仍然不會說話。

26-30個月



26-30個月的孩子準備開始說話了。

這是孩子說自己的名字、動物的名字、要「瓶子」或「果汁」、叫「媽媽」和「爸爸」的時候。

在這個階段,孩子應該大約能夠說出10-20個易懂的詞語,最多能夠理解150-175個詞語。

孩子可以指著他的腳趾、眼睛和鼻子,並按照簡單的一步指令,例如「將積木放在椅子上」、「請把書拿走。」

孩子也有興趣聽簡單的故事。

但是,有口腔運動問題的孩子說話比較少。他可能會嘗試說幾句話,可能只有一或兩句能讓別人明白,所以很少有人或只有家人能明白他們的話。

31-35個月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說更多的話,但還有一些詞語不太容易讓人理解。

在這個階段,孩子想說短語和句子,但並不能真正明白他們的意思。

孩子的理解能力已經發展到250個詞語,可以聽更長的故事,大約15 - 20分鐘。

有些孩子可以說兩個字組合的詞,在聽完故事後,可能會提高聲調問「為什麼」?

在這個階段發出的語音通常是p,m,n,w,h。但是,它們通常在末尾被省略掉。

由於這些孩子有聽覺記憶弱、聲音和符號的關聯差、所以導致說話發音不理想。

患有口腔運動障礙的兒童通常只用元音來發音,並且更容易發出需要用口腔後部才能發的音比如k和g。

他們很少能夠使用舌尖或閉上嘴唇發音,因此大家不容易聽懂這群孩子所說的話。

36-40個月



在這個階段,孩子很健談:他們可以使用2個詞語的句子與他人進行對話,並可以說出150個詞語,雖然仍有很多音是錯的,比如把s說成t,把p說成f,還有發不清楚摩擦音等。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提出簡單的問題,認識幾乎所有的顏色,會在句子中使用名詞、動詞、形容詞等。有時孩子也能正確使用代詞,但有時又會混淆。

患有口腔運動障礙的兒童會省略許多音,例如把「冰激凌」說成「冰凌」。

這兩組孩子的區別主要是語言的輸出不同。

41-59個月



在這個階段,唐氏兒可以理解900個詞語。

他們容易開口說話,用2-3個字的句子,可以複述短故事。

開始認識環境中的符號,如停車標識,麥當勞的拱門,並能開門。

他們知道大多數字母,並且可以閱讀15-20個詞。

60-72個月



當孩子大約5歲時,達到了發育量表的最高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說更長的句子,比如3-4個字的句子,也可以說5-6個字的短語。

他們的詞彙量可以超過10000字。

他們可以發出400個或更多個音,幾乎不再用手勢。

通常在這個年齡,唐氏孩子不再使用手勢。

他們可以數10個數,知道主要顏色,同時在句子中使用動詞和形容詞,對自己用代詞進行稱呼。

他們現在可以閱讀有短對話的故事,也會有一些攻擊性的語言。


特別說明:溝通技能的發育與普通兒童相比的差別

唐氏兒童很明顯跟不上普通兒童的溝通速度。

在較小年齡階段(即出生至幾個月,6-10個月,11-15個月),唐氏兒童似乎只比普通兒童落後6個月左右。

但是在說話方面卻落後一年。

此外,對詞彙的理解也存在差異。唐氏兒童對詞彙的理解是分階段的,不像普通兒童那麼快。但是在手勢、社交和玩玩具方面會有一些相似性,這些方面似乎只是略微落後。

在後期階段,從26個月左右開始,唐氏兒童與普通兒童的差距就拉開了。

雖然理解和語言能力增強了,但是即使到60-72個月,似乎也只相當於31-35個月的普通兒童的水平。

年齡較大的唐氏兒童會有社交的概念,但更像36-40個月的普通兒童。

相關焦點

  • 【發展測評】《0~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
    發育商的數值範圍也可以作為參考,但孩子究竟處於何種發育水平,還需要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與分析。本標準適用於0歲~6歲(未滿7周歲)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評估,是評估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診斷量表。1、能區 attribute量表測定的領域,本量表包括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適應能力和社會行為五個能區。
  • 4歲孩子不說話,原是患有唐氏症候群
    兒保副教授李英給孩子進行韋氏智力測驗檢查,卻發現孩子根本無法配合,進一步做丹佛發育篩查,測驗結果提示異常,孩子額頭偏低,雙眼角上揚,鼻梁低平,李英副教授建議孩子進一步完善核染色體分型檢查,結果顯示,丁丁竟然患有唐氏症候群。原來,丁丁媽媽懷孕的時候基本沒有做什麼檢查,孩子出生後,夫妻常年在外打工,奶奶只是覺得孩子內向,說話遲一點,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孩子到了4歲才來醫院進行檢查。
  • 《0 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261項指標測異常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了「0~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本量表於2018年正式開始實施。發育商的數值範圍也可以作為參考,但孩子究竟處於何種發育水平,還需要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與分析。 1 評估前一定要了解的事 本標準適用於0歲~6歲(未滿7周歲)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評估,是評估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診斷量表。
  • 昨日起,東陽戶籍孕婦產前篩查、0—3歲兒童發育監測和篩查...
    為加強出生缺陷預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同時,加強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兒童健康服務保障,促進兒童早期綜合發展,實現兒童發育偏離或發育異常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升兒童健康水平,我市從今日起,實施以下兩項免費政策:2018年6月11日起,我市免費實施東陽市戶籍孕婦產前篩查項目。
  • 「愛佑童心」救助唐氏症候群兒童
    「愛佑童心」救助唐氏症候群兒童 時間: 2013-01-30 14:4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杜立中很快弄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張某的孩子小凱,出生於2009年10月,因患唐氏症候群以及法洛四聯症畸形,至今無法說一句完整的話,身高體重也僅像一歲的孩子。  張某的妻子說,丈夫一直很擔心兒子的病情,帶兒子去廣州看病後,醫院說醫藥費最少需要20萬元,我們就不敢去看病了,此後一直努力地存錢,但感覺很遙遠。
  • 唐氏症候群不可治癒,會影響患兒生長發育,孕期唐氏篩查不可忽略
    唐氏症候群發生的原因暫時無法明確,但科學家懷疑它與孕婦年齡較大導致卵細胞老化有關。那麼唐氏患兒與正常兒童有什麼區別呢?>1、智力低下有研究表明,正常3歲兒童的智商在91.8左右,而唐氏症候群的患兒智商要比正常兒童低得多,唐氏患兒的智商往往位於20~50之間。
  • 唐氏症候群知多少?
    唐寶寶的那一條多出的染色體決定了孩子在體格與精神行為上的發育遲緩。唐氏症候群的孩子在外表和疾病表現方面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可以健康生活,有的則需要許多醫療護理。儘管唐氏症候群無法預防,但在孩子出生前是可以篩查該疾病的。唐氏症候群引起的健康問題也能進行醫療幹預,也有相當多的資源可以幫助到相關的兒童和家庭。
  • 孩子唐氏症候群別大意,唐氏症候群的危害,你了解嗎
    唐氏兒,大家都聽說過,就是患有唐氏症候群的孩子,什麼是唐氏症候群呢?全世界的唐氏症候群的患者都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俗稱「先天愚型」,是一種人類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疾病。他們的共同特點起源於第21對染色體比正常人多。
  • 微愛先行,關注唐氏症候群兒童
    2017年6月30日到7月1日,江科大15級財管一班於鎮江市殘聯啟明星幼兒園開展"微愛先行,關注唐氏症候群兒童"的愛心志願活動,財管一班的同學們真實接觸唐氏症候群患兒,真實體會他們當下過著的生活,受到的教育
  • 一文讓你了解唐寶寶(唐氏症候群兒童)!
    唐寶寶是患唐氏症候群兒童的一個暱稱,如果你對「唐氏症候群」這個名字還有些陌生,那它的另外一個名字你應該聽過: 21
  • 什麼是唐氏症候群,主要表現有哪些?
    每一個準備懷孕的準媽媽,可能對這個詞都不陌生,因為準媽媽群中都會交流孕期要進行的產前檢查包括一項:唐氏篩查。唐氏篩查主要就是篩查唐氏症候群。那麼到底什麼是唐氏症候群?1866年,英國醫生唐·約翰·朗頓在學會首次發表了這一病症。
  • 唐氏症候群在活產新生兒中的發生率
    核心提示:唐氏症候群的臨床表現:患者嚴重智力低下,頭小而圓,鼻梁低平,眼裂小而外側上斜,眼距寬,口半開,舌常伸於口外,耳位低(雙耳上緣在兩眼水平線以下);頸短粗,指趾短,指內彎,小指褶紋一節,通貫手;拇趾球部出現近側弓狀紋,拇趾與第二足趾間距離增寬呈「草履足」。常可伴生殖器官、心臟、消化道、骨骼畸形;免疫力低下,急性白血病的發生率較一般兒童高20倍左右。一般不能活到成年。
  • 科學網—目標:治癒唐氏症候群
    一方面,研究人員試圖控制胎兒大腦發育,使其恢復正常水平;另一方面,研究人員希望通過抑制「多餘的」21號染色體的基因表達找到唐氏症候群的發病原因。儘管在唐氏症候群的早期幹預治療還面臨很多挑戰,波士頓市塔夫斯大學胎兒遺傳疾病專家Diana Bianchi說:「這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
  • 唐氏症候群日,我們決定,與你們同在!
    是罹患唐氏綜合症的嬰兒,患者有特殊的染色體核型,亦稱21-三體症候群。它是最常見的一種人類染色體病,也是最常見的智力低下的原因。 唐氏症候群的發生率約為1/700~1/1000。根據世界各地統計,平均每六百個嬰孩中,會有一個是唐氏綜合症患兒出生。我國目前現有超百萬的「唐寶寶」。 據目前數據統計,曾生育過唐氏兒的家庭,其發生率更高。
  • 什麼是唐氏症候群?
    唐氏篩查是唐氏症候群篩查的簡稱,是孕婦產前檢查的一個重要項目。要弄清什麼是唐氏篩查,你需要首先了解唐氏症候群。什麼是唐氏症候群?每個人都有46條染色體,排列成23對。唐氏症候群就是其中的一種異常。有時在受孕時,寶寶不是從父母那裡各取一條21號染色體結合起來,而是又擠進來第三條21號染色體,然後,這條染色體又被複製到寶寶身體的所有細胞上。唐氏症候群有時也稱為「21三體症候群」,是最常見的一種染色體異常狀況。唐氏症候群有什麼特徵?
  • 二孩孕媽注意預防唐氏症候群
    據新華社電  3月21日是世界唐氏症候群日。唐氏症候群是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之一,它不僅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障礙,同時還伴隨著其他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專家表示,通過有效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及時幹預,是目前防治唐氏症候群最有效的措施。    唐氏症候群又被稱為「先天愚型」或「21-三體症候群」,是第21對染色體的三體變異導致的疾病,發病率約為1/700至1/800。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醫學遺傳中心主任強榮表示,每位孕產婦都有可能生育「唐氏兒」,風險隨孕產婦年齡遞增而升高。
  • 生了唐氏症候群的兒子,結果開辦了中國第一個唐氏症候群論壇
    5中國有100萬唐氏兒,但中國系統研究支持唐氏症候群的專家人數和方法論基本為0。而反觀自閉症,1982年才有第一例案例。因為唐氏症候群被認為沒有希望、沒有價值。沒有價值就沒有需求,沒有需求就沒有人會去為他們做系統和持續的努力。只有公益人聲嘶力竭的呼喊兩聲,而已。
  • 唐氏症候群是什麼?孕婦唐氏症候群檢查時間一覽
    唐氏症候群是什麼?孕婦唐氏綜合篩查時間表一覽  今日(3月21日)是世界唐氏症候群日設立11周年的日子。  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前診斷(胎兒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陳敏介紹,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現在不少35歲甚至40歲以上的高齡媽媽們都想生育二胎,然而,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加,發生率呈曲線性增加。「發生唐氏症候群機率也增加,普通人群1/600-800,35歲以上1/250,四十歲1/100,四十五歲1/50,五十歲1/20。」陳敏說。
  • 影響0~3歲兒童發育和行為的因素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對胎兒出生體格大小的影響較小,但是對兒童期的生長有明顯的明顯。出生時身長與其成人身長的相關係數為0.3,2歲時的身長與其成人身長的相關係數為0.8. 出生缺陷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其中25%為遺傳因素,10%為環境因素,65%為原因不明或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 西安市兒童醫院舉辦兒童發育量表中文版註冊評估師認證培訓
    Griffiths發育評估量表中文版(Griffiths Development Scales-Chinese Edition,GDS-C)基於2006年Griffiths 發育評估量表II版英文版修訂,歷時五年在中國7個城市完成中國常模研究修訂,其版本最新、年齡跨度最大、且使用兒童多維度能力測評方法,正是適用於開展0至8歲中國兒童發育評估工作的國際先進兒童發育評估診斷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