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通過智聯招聘app將供職公司名稱添加到「屏蔽企業」名單中,隨後投出自己的簡歷,5月4日,供職於北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王雅麗正在為離職做著準備。
和大多數想跳槽的人一樣,王雅麗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在找到合適的工作前,不讓供職公司知道自己離職的想法。
只是事與願違。簡歷發出後的第二天,供職公司的人力部門就找上門來,表示網投的簡歷信息已被他們獲悉。
王雅麗說:「不知道公司通過什麼途徑獲悉,現在已經不敢發簡歷了」,
對於網投簡歷被屏蔽的公司獲取,智聯招聘對經濟觀察網獨家回應稱,智聯招聘關注每一個在線用戶的權益,不會給企業提供此類服務。可能存在企業hr在智聯上註冊招聘帳戶的公司名和對外宣傳時使用的名字不同,比如營業執照上公司名和企業對外使用品牌簡稱不一致的情況,因此即使求職者屏蔽了某企業簡稱,但可能並沒有實現對公司hr完全的屏蔽。
與此同時,屏蔽生效的時間點也成為了原因之一。
5月6日,智聯招聘的微博客服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添加屏蔽企業的名單時,有一個溫馨提示是屏蔽企業24小時後生效。24小時以內,已投遞的企業和已下載簡歷的企業不在屏蔽範圍內。並且企業如果之前主動下載過員工的簡歷或主動查看過員工的簡歷,當員工屏蔽成功該企業後,員工的簡歷更新也可以被該企業看到。
該客服同時表示,24小時後生效是產品規則,不算隱私洩露,暫時無法設置立馬生效屏蔽。並且24小時以內,平臺不會進行委託投遞(根據簡歷信息,系統匹配來進行簡歷投遞),需要企業自己搜索相關簡歷。
智聯招聘的微博客服表示,平臺有會員客服,但即使是會員客服,如果在某投遞簡歷的屏蔽名單內,24小時後,也沒有權限隨時調取該簡歷。保護客戶隱私,是網招平臺的第一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