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長的一場雨,持續下100萬年,科學家:未來也許還會發生

2020-12-17 騰訊網

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雨天都屬於「折磨人」的存在,若是碰到連續一周的大暴雨,更是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算算日子,位於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各大省份馬上就要迎來梅雨季節了(一般是6月中旬開始,7月上旬結束),屆時氣溫升高,陰雨綿綿,空氣溼度變大,衣服曬十天半個月都不幹,生出黴斑,光是想想都頭疼,所以南方人還把梅雨稱為「黴雨」,表達出自己的鬱悶之情。

根據資料記載,我國自建國以來,最長的梅雨季節發生在1954年,它竟然持續了2個多月,導致我國江淮流域出現百年難遇的大洪水,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人類實在是太過渺小。

但這場持續2個月的梅雨,和筆者接下來要說的這場大雨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因為這場雨,足足下了100多萬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時間回到20世紀90年代初,英國地質學家Alastair無意中發現,一塊紅色三疊紀巖石中,竟然有一層「化石夾心」,裡面包含淤泥、泥煤等沉積物的痕跡;與此同時,義大利和奧地利的地質學家們也發現類似的化石,立刻引起了關注。

經過放碳穩定同位素測量顯示,這一段「溼漉漉」的時期基本出現在2.32~2.34億年間,並且持續至少100萬年,同時德國哥根廷大學的植物學家表示,這個時期還出現了許多琥珀化石,一般而言,當植物遭受過大的環境壓力時,才會釋放出樹脂來自我保護,那麼當年地球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如此異常的天氣變化?

在2.35億年前,地球還處於剛剛形成的狀態,這時候的地球,幾乎沒有生物,也沒有如今的各大地質板塊,等到後來板塊運動發生,大陸發生變化,世界各地的火山也紛紛噴湧而出。

伴隨著無數火山的噴發,巖漿逐漸覆蓋大地,整個地球的氣溫急速升高(《科學》雜誌研究指出,當年赤道附近海面溫度達到40攝氏度,而如今為25~30攝氏度)。這樣可怕的高溫導致地表水瞬間蒸發,於是強對流天氣形成,雨水驟然降落,與此同時,雨水又不斷稀釋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溫效果,但地面上的火山沒有停止噴發,又製造新的二氧化碳,如此循環往復,大雨便一天接著一天下,似乎沒有盡頭。

終於,在連續下了100多萬年(或許更長)的大雨後,火山們停止了自己的肆虐,地球重新恢復平靜,而新的生命也開始孕育,科學家們將這一次可怕的降雨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

轉眼間,2億多年過去,如今的地球和當年比起來可謂大不相同,人類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人類怎樣進步,在大自然面前仍然太過渺小,科學家也表示,若是我們繼續無節制地對地球排放二氧化碳,導致地球失控,極有可能再發生一場百萬年的大雨,那時候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最長的一場雨,持續下了100萬年之久,後來是怎麼停下來的
    或許,各位會以為這就是地球上最長的一場雨了,畢竟連著下兩個多月雨,著實相當罕見。然而,這場梅雨跟2.34億年前的那場的大雨來說根本不值一提。那場雨總共持續了100多萬年,甚至比人類文明的歷史還要長。
  • 地球磁極反轉在未來100年內還會發生嗎?
    更不可思議的是,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的強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過去7000萬年的時間裡,它的強度一直在發生變化,甚至出現了上百次磁極反轉的現象。研究表明,過去的120年中,地球磁場的強度已經下降了10%—15%。如果地球磁場的強度持續減弱下去,將會再次發生反轉。而在計算機模擬中,未來100年地球磁場的強度有可能上升,但同時也有可能大幅度下降,直至出現磁極反轉。
  • 一場持續200萬年暴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寶座,形成原因或再現
    但如果說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之久,這樣的天氣你還會喜歡嗎?其實不僅僅是喜不喜歡的問題,200萬年連續不斷的降雨,會導致生物衰敗滅絕,當然也會有物種藉此機會蓬勃發展起來。此前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雅各布·科索、宋海軍,以及布裡斯託大學的邁克·本頓等17名科學家聯合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他們認為發生在2.33億年前那場持續了200萬年的降雨,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
  • 2.3億年前的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之久,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在春天裡,下一場雨是多麼喜慶的事,一場及時雨下完,就是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但是你可知道在地球歷史上,因為一場雨引發了一場生物大危機呢?這場雨甚至在未來還會再次出現!這場生物大危機就是地球上的第三次的生物大滅絕。
  • 據說地球上曾經下過一場幾百萬年的雨,這是不是真的?後果咋樣?
    換句話來說,人類真正意義上能夠思考未來、能夠探索自然甚至能夠上天開飛機,下地坐地鐵,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情。如果我們把這個時間線進行無限延長,人類對於地球所帶來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場延續幾百萬年的暴雨盤古大陸衍生之後的沒有多久,預估在距離現金2.34億年之前,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地球突然之間升溫,升溫之後水蒸氣自然上升,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空間,突然變冷,水份又以雨滴的形式降落下來。
  • 地球上曾經下過一場一百萬年的雨,這是真的嗎?
    於是專家推測在距今約2.34億年前的遠古時代,地球上曾上演過一場綿延一百萬年的降雨。該事件造成了當時一半的地球物種滅絕,但也將恐龍推上了地球之王的寶座,這就是「卡泥期洪積事件」。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地球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當時會產生如此驚人的降水?恐龍又是在那個時候如何崛起的?
  • 10億年後地球會發生什麼變故?人類還會存在嗎?科學家說出答案!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超過幾百萬年時間,誰都不想要看到有一天地球毀滅,實際上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有壽命可言,地球並非我們想像中的一直如此安穩,每隔一段時間內,地球都會發生物種變故,除了地球之外,地球附近的太陽即將發生變化,它的壽命大約在100億年左右,根據目前科學家研究的結果來看,它已經成功度過了
  • 未來10億年,地球會經歷哪些變化呢?聽聽科學家規劃的地球未來
    地球是一顆綠色生態星球,對於人類來說是溫暖的家園。但地球最初誕生時,環境也是極為惡劣的,哪怕和金星相比較起來,也不遑多讓。大約經歷了20億年的時間,地球上的藻類生物開始快速繁衍,地球上的氧氣開始大面積生成,地球才逐漸變成一顆具備孕育生命的星球。
  • 一萬年後地球會變什麼樣?未來人類存在嗎?科學家提出4種假設!
    一萬年後人類還存在嗎?地球會越變越好嗎?看看科學家的猜測!最近幾年的地球一直發生大變化,很多人不禁懷疑未來人類的走向,如果地球持續高溫的話,這個地球還能否提供人類生存?各種自然災害加快了地球的壽命,地球的壽命有限,加上人類活動頻繁肆意破壞地球,讓這顆地球已經喘不過氣。科學家曾經用電腦技術模擬未來地球的走向,或許在1萬年後的地球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加美好,也有可能會變成一片荒漠。
  • 地球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97%生物消失,持續了500萬年
    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目前以人類的文明科技探索,只能發現到歷史上出現過的五次的生物大滅絕。分別是發生於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和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大家最為熟悉的6500萬年之前的白堊紀末!
  • 地球上曾經下過一場幾百萬年的雨,這是不是真的?
    一場雨下了幾百萬年,在現在看來確實不可思議,但其真實性是很高的。而且這場雨把恐龍送上了地球霸主的寶座。暴雨形成原因大約在2.35億年前,在現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的一個名叫蘭格利亞的地區,發生了一場火山爆發,史稱「蘭格利亞火山爆發」。這次火山活動持續了近500年,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地球上的氣溫上升了約4-7℃,地球上的水大量蒸發。
  • 100萬年後的人類有多強大?科學家給出猜想圖,人類已不懼怕死亡
    ,但是如果地球上還存在其他生物的話,依然會存在進化現象,也可以這麼說,只要有生命存在,哪怕一個生命,就有進化現象發生。假設用進化論解釋生命起源之謎是正確著,那麼就意味著目前地球上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持續進化著,包括擁有高智商的人類,如果人類還在持續著進化著,那麼未來人類的樣貌肯定會發生改變,根據人類從100萬年前的南方猿人進化成為現代人類,樣貌發生巨大改變的時間應該是100萬年,以現在人類的樣貌為準,100萬年人類將會進化成為什麼樣子呢?
  • 地球可能再添第八大洲:每年移動幾十毫米,預計在100萬年後形成
    導語:地球可能再添第八大洲,每年移動幾十毫米,預計在100萬年後形成。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近代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們對地球的探索和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地理學中的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說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這些學說在理論上都能說得通,只是缺少明確的證據,畢竟劇烈的地質現象大都發生在距今非常久遠的古代,直到東非大裂谷進入人們的視野。東非大裂谷位於非洲東部,南起贊比西河下遊的谷底,一路向北經過希雷河來帶馬拉威湖,再往北則分為東西兩支。
  • 地球正在形成新的海洋!科學家確認要500萬年
    一條來自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 News的報導說,科學家們發出警告,未來地球可能會出現新的海洋。這個新海洋的形成時間,會在500-1000萬年後。這個速度雖然很慢,可是經過幾百萬年的變化,地球的地貌特徵幾乎就會「大換血」。有的板塊間互相擠壓,慢慢形成了山脈;有的板塊間互相脫離,慢慢形成了海洋或凹地。比如,喜馬拉雅山就是三千多萬年前,由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而東非大裂谷和大西洋就是因為相鄰的兩個板塊發生分離時形成的。
  • 地球歷史上曾經下過長達幾百萬年的雨,為什麼會這樣呢?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在演化的歷史進程中,曾經兩次出現過長時間的降雨過程,其中每個過程所跨越的時間長度,絕對要超出人類的想像,幾乎達到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年的水平。其中,第一次發生在距今約45-44億年間,那個時期地球剛剛形成。
  • 2億多年前那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形成原因再次出現,人類要警惕
    眾所周知,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是地球上水循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唯一方法。雖然雨水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某個時期突然連續降雨,不停地降雨,這雨水也將成為地球的「噩夢」。
  • 科學家警告!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已出現約56公裡長裂縫
    從現有的情況來說,七大洲,四大洋如今是地球上的主要板塊構造形成的地球表面結構,但是並不意味著這些情況會持續下去,我們上面也說了,地球的表面是在不斷發生移動,所以科學家們也在研究這方面獲得了一個重大的突破
  • 100萬年後人類啥樣?食物不再是能量來源,網友:那還有啥意思!
    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不過百萬餘年,可能對於地球整個整體而言,百萬餘年都不叫事兒,而對於人類而言,百萬餘年從零到現在,豈是一句歷時已久就能概括的,我們的科學技術發展進步到現代也幾乎用了一兩百年的時間才發展到這個地步,而又100萬年過後,人類將會變成什麼樣呢?
  • 若未來發生小行星撞地球,人類會毀滅嗎?
    科學家表示,小行星對於地球的威脅其實時刻都存在。比方說,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就曾經有一顆名為「2019TA7」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一過,創下了115年以來,小行星與地球最近的「親密接觸」記錄,當時它飛掠地球時,距離地球僅有150萬公裡,可想而知,如果它撞上了地球,很容易導致災難的發生。
  • 數十億隻「水龍獸」曾統治地球100萬年,後來被恐龍所取代
    我們知道,人類現在是地球的統治者,目前人類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70億,而且目前人口增長速度還在繼續增加。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恐龍時代之前,同樣有一種叫做「水龍獸」的動物,曾經統治了地球100萬年,而且數量曾出現過數十億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