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學分中的4個學分,勞動課學習內容與通用技術的選擇性必修內容以及校本課程內容統籌,應至少在通用技術選擇性必修內容「技術與生活」或「技術與職業」系列中選擇1個模塊,並從工業、農業、現代服務業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項目中自主選擇1-2項生產勞動技能,勞動所選擇的模塊不應與通用技術科目所選擇的選擇性必修模塊重複,學分不重複計算;
●剩餘的兩個學分屬於志願服務,安排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於40小時,應以集體勞動為主,適當走向社會,選擇服務性崗位和職業體驗崗位,以及大型賽事、社區建設、環境保護等公益勞動與志願服務。
臺海網8月2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從今年新高一開始,高中每周要上一節勞動課,可以學工學農。省教育廳前日發布高中新課程配套文件,「勞動課」是最大的亮點。
從2020年秋季起,福建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級全面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因此,省教育廳前日連發三份高中新課程實施配套文件,分別涉及高中課程設置和管理、高中學考、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等。
勞動素養是學生能否畢業依據之一
最引人注目的是勞動課。根據新頒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管理指導意見》,勞動共6個學分,必須在高中三學年持續開設,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
同時,此次將勞動素養納入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將勞動素養學段綜合評價結果作為學生畢業依據之一——在高中的綜合素質評價中,增加勞動素養評價維度,並對測評要素進行梳理重組,提高科學性和針對性。
省教育廳說,增加的「勞動素養」主要考察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情況。重點記錄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主動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情況,學時(每周不少於1課時)學分完成情況,注重課內外勞動過程和結果體現。
高中學考,音樂、美術和體育都要考
另一份《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涉及高中學考。《辦法》指出,高中學考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等13門科目,若藝術用音樂、美術替代的,則共計14門,也就是說,高中學考,音樂、美術和體育也要考。學生是否通過學考的合格性考試,決定他能否拿到高中畢業證書。
當然,《辦法》也指出,體育、音樂和美術的學考,由各地自己組織,可結合實際採取靈活組織方式,但應確保達到省定標準要求。按照之前的解讀,音樂和美術學考,平時上課也要計入成績。所以,沒有必要到培訓機構去補習音樂、美術,只要在學校上課就可以。
本報教育類微信公眾號「廈門招考」有詳細解讀。(記者 佘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