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期開學」、「宅在家裡學」、「停課不停學」,成為最近一段時間的教育熱詞。
按照成都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中小學校要科學制定特殊時期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方案,合理制定學生學習課表和生活指南,並且進一步提出指導意見:
"
幼兒園鼓勵開展線上育兒指導,小學不得在線上講授新課,普通中學可選擇開展線上教學,中等職業學校在線教學以文化基礎課為主。成都不少學校也都發布了特殊時期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方案。
"
那麼,從2月17日算起,延遲開學兩天以來,孩子們居家學習的情況如何?家長是如何監督孩子在線學習的?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如果擔心電子屏幕損害視力,又有哪些好辦法?
19日,記者就這些熱點關注和成都多所幼兒園、小學、中學的學生家長聊了聊。
幼兒園篇
成都市金牛區機關二幼
聆聽、陪伴
把生活用故事的方式告訴孩子
受訪者:小四班趙芮涵媽媽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芮涵媽媽周麗來說,也帶來了不少考驗。由於工作原因,自己時常要奔走在一線,關心所裡的服務對象80餘位老人:了解每一位老人的行動軌跡、協作對單位住處的消毒以及為老人們送口罩和購買所需物資……
自己外出工作的時間裡,就由外婆陪伴著3歲多的小芮涵,工作之餘則是母女倆的專屬時光。周麗介紹,疫情發生後,老師們第一時間就給到了家長幼兒的作息時間表作指導,參照這個時間表,就是小芮涵一天的生活。與此同時,從2月1日起,幼兒園也是通過官方微信、班級群等多種方式對幼兒居家的生活、學習、鍛鍊方式做出了詳細的指導,「我每天都關注幼兒園的微信公眾號,然後學著更科學的育兒,指導孩子遊戲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想要把孩子的生活學習都安排在家裡,這是一項挑戰。孩子會有情緒,也是正常的。周麗說,結合幼兒園給到的指導,自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訴孩子,為什麼我們要呆在家裡,為什麼病毒是個壞蛋,然後引導孩子將負面的情緒發洩出來。同時,每天自己也會給孩子讀一些主流媒體的新聞,並告訴孩子武漢生病了,現在有無數醫生、志願者等叔叔阿姨正在給它治療著,還有鍾南山爺爺他們在研究新藥,大家都在努力讓武漢趕緊好起來。
聽完媽媽的講述,小芮涵跑回房間拿出了自己的行李箱,她說:去武漢,要加油……有時芮涵也會拿著媽媽的手機與家人視頻電話,告訴他們視頻電話安全,不要出門;在玩玩具的時候,芮涵說也想建一個火神山醫院。
加強家校溝通,將幼兒園線上的科學指導,用陪伴和聆聽的方式溫暖生動地傳遞給孩子,是周麗這段時間以來所總結的育兒經驗。她說,通過科學的講解後,在遊戲和玩耍中,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夠更好的給到幼兒指導。與此同時,以身作則也是對幼兒的一種引導,比如她會告訴孩子,自己外出是因為有人更需要媽媽,在這個非常時期,媽媽雖然不是抗「疫」一線的英雄,但也更不能當逃兵,「孩子雖小,但她還是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並配合著家長不吵不鬧,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會迎來燦爛的陽光。」
成都市蓉府陽光幼兒園
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計劃,
可以讓孩子更有執行動力
受訪者:大二班龍思爻媽媽
練鋼琴、畫畫、粘土、跳舞、下棋、看動畫片、做運動……這是成都市蓉府陽光幼兒園大二班龍思爻每天在家的學習計劃,龍思爻媽媽告訴記者,這個每日計劃,是根據幼兒園老師的建議,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孩子一起商量後制定的。
「我們每天的活動主要考慮了運動、藝術、動腦等幾個方面,中途也會給孩子一定時間看動畫片。」對於不少家長頭疼的「孩子一看動畫片就停不下來怎麼辦?」龍思爻媽媽表示,「給孩子制定計劃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商量,共同約定,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更有執行力。」
同時,龍思爻媽媽認為孩子在家尤其要注重兩方面:第一是教會孩子獨立成長,引導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讓孩子學會成長,第二是重視親子關係的培養,要有一定互動活動,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會有幫助。
具體怎麼做呢?龍思爻媽媽分享了自己的做法,「我們會引導孩子一起擇菜、切菜等,讓她洗自己的襪子,一起做美食,一起運動等。」此外,龍思爻媽媽推薦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下棋,「因為下棋可以讓孩子最短時間地運轉大腦,幫助孩子思考,並且當孩子戰勝家長之後,會有很強的成就感,能激發孩子的動力。」
此外,宅在家裡,龍思爻媽媽還和孩子一起發明了有趣的遊戲——自製保齡球。龍思爻媽媽認為,這更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創造性,她建議:「孩子學習英語、練習鋼琴,家長都應該有所陪伴的關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需要更多有效的親子陪伴。」
小學篇
四川師範大學附屬青臺山小學
居家學習要注意勞逸結合,
抓住培養親子關係的好時機
受訪者:一年級二班李周思彤爸爸
李周思彤是四川師範大學附屬青臺山小學一年級二班的學生,思彤爸爸告訴記者,在收到延遲開學通知之後,學校就給每位家長發了一個居家學習課程表,並給家長做出了介紹和指導,「課程表裡面不僅有語文、數學這些學科課程,還有眼保健操、美食課、體育課、科學課等,學校老師還和家長溝通了每周的安排,以及家長需要配合的事項。」
收到課程表之後,思彤爸爸做的第一件事是根據課程表,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與此同時,跟孩子做了一些溝通,積極調整孩子的態度。「一方面告訴孩子延期開學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正式告訴孩子居家學習課程要開始了!」
思彤爸爸向記者介紹,學校的老師會提前一天發布第二天的學習內容,自己每天都會提前去下載視頻和資料,了解第二天學習的內容。在上課過程中,思彤爸爸也不會閒著,他告訴記者,「因為在家上視頻課,沒有在教室上課的氛圍,孩子容易做小動作、開小差,所以我會督促孩子,並且在老師提問的時候,協助老師去啟發孩子去思考,引導孩子跟著老師的節奏參與課堂。」
除了學習視頻課程,思彤在家還會做課間操、幫忙擇菜、打掃衛生……其中,最喜歡的要數中午的美食DIY活動,「可能很多家長擔心燙著孩子,很少讓孩子進廚房,但是孩子參與之後會很有成就感,比如孩子拒絕吃蔬菜,只要她參與製作過程了,就會迫不及待地吃自己參與做出來的菜!現在孩子幾乎每天都會參與做午餐。」
思彤爸爸感慨,宅在家久了,自己在家都不知道怎麼和孩子玩了,算是從居家學習計劃中有了新發現!對於這些穿插在居家學習課程表中的活動,思彤爸爸覺得很贊,「不僅讓孩子做到了勞逸結合,也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促進了親子關係的培養。」
現在居家學習課程已經正式開課兩天了,思彤爸爸對居家學習的效果比較滿意,他表示,「居家學習課程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孩子從寒假的放養狀態,到現在有了規律作息時間的約束,並且有了居家學習課程表和學校老師的科學指導,讓孩子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有了學習的狀態和更多的學習動力。」
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
知識拓展以閱讀和複習為主
每天運動時間不低於1小時
受訪者:五年級陳宏宵爸爸
面對延期開學,電子科大附小為全校學生做了一個課程安排表,涵蓋7項活動和作息時間表。該校五年級學生陳宏宵的爸爸表示,「這幾天孩子基本沒上在線課程。因為學校比較關注孩子的健康,提倡保護視力。每天運動時間不能低於1小時。在知識拓展上以閱讀和複習舊知識為主。」
結合學校安排,在家裡陳爸爸也為延期開學期間孩子每天的作息時間和學習計劃做了詳細規劃。上午8點開始看書,可涵蓋課外閱讀與知識點複習。之後是體育運動和做家務,「教他洗菜做飯,最近的早餐都是兒子做的。」陳爸爸說,下午的安排是書法練習、閱讀和家庭親子互動遊戲,比如詩詞大比拼、成語接龍以及閱讀分享會等,「親子互動遊戲一定要有,這有利於和孩子培養感情。」
至於線課程學習方面,陳爸爸表示,「最近學校沒有硬性規定,自己也沒要求孩子上」。而是以學科專題探索、閱讀來代替。比如數學方面,圍繞這次疫情事件,引導孩子主動探究,了解社會與世界、人類與自然。時事科學方面,學校要求孩子每天收看新聞20分鐘,與家人和同學分享感受。
居家學習不是要減少與人溝通,而是要努力擴大人際交流的空間和渠道。陳爸爸認為,家長的引導不單單是陪著孩子看看視頻、看看書,而是要能靜下心來,和孩子商量每天怎麼安排學習計劃,怎麼讓每一天的學習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多給孩子空間,教孩子自己安排,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
中學篇
天府七中
加強家校溝通,營造和諧氛圍
有效破解孩子叛逆期的小情緒
受訪者:初2018級15班任溪言媽媽
「宅」在家裡是近期不變的主題。對於初中生溪言來說,延遲開學後,每天堅持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溪言媽媽孫怡介紹,早前學校就給到了一個作息時間表,讓孩子們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從早上8點30,到下午4點25。包括語、數、外、生物、地理等學科的學習,通常是老師在線給出指導或是答疑,其餘的均是孩子們複習課本查缺補漏。當然,居家的生活和學習中,考慮到孩子們接觸電子產品時間增加,因此在每天的安排中,上下午各有一次眼保健操和體育鍛鍊。與此同時,根據作息表建議,每天還安排了自主閱讀和勞動實踐時間。在這段特殊時期,學校也會對學生進行時政講解或是由主任導師給孩子進行心理微課輔導等,「作為初中生,孩子有一定的自律性,會按照學校給出的作息時間表來安排起居和學習。」
溪言媽媽說,疫情期間的心理輔導必不可少。學校對孩子進行了輔導,有幾句話,令她也記憶猶新,「在災難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情人性,但也要相信人性的光輝;網上的輿論鋪天蓋地,但要有自己的認知和判斷;也鼓勵孩子們要在這段時間裡不斷的豐盈自己的內心, 努力成為建設者,而不是墮落者……」
居家的生活學習,對處在青春叛逆期的溪言來說,偶爾也會有小情緒。此時除了與班導進行溝通獲取解決辦法外,溪言媽媽也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調整兒子的情緒。比如在孩子學習時,自己和丈夫放下手中的手機,陪著孩子一同閱讀,營造書香的氛圍,亦或者和孩子聊聊心,聽聽少年的煩惱;到了飯點,她會叫上溪言一起做飯。
溪言一家是東北人,面點是媽媽的強項。通常這個時候,媽媽會叫上溪言和爸爸一同參與進來,在媽媽的指導下,一家人開始了面點製作大比拼,很快,刺蝟、雲朵、小金魚等模樣面點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待面點蒸熟,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戰果」,讓孩子在家庭的溫馨氛圍裡慢慢的釋放掉壞情緒,「叛逆期的小孩通常會有些小情緒,不過沒關係,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學校的科學指導下,我們會持續關注到孩子的情況,陪著他一起健康成長。」
武侯實驗中學
孩子在家線上學習,
我也真實體驗了一下上課的感覺
受訪者:初一一班駱妍言媽媽
2月17日,武侯實驗中學在舉行線上開學典禮後,全校學生也正式進入了線上學習模式,藉助於網絡平臺,學校也以班級為單位,通過直播的方式,恢復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對於不少學校家長來說,讓孩子通過直播的形式進行線上聽課,既新鮮又有些許擔心,「學習倒是跟上了,但孩子能在網絡上靜下心來專心聽課嗎?」武侯實驗中學初一·一班駱妍言同學的媽媽起初也有這樣的擔心,但通過兩天的在線學習下來,駱媽媽也逐漸進入了陪讀狀態,「孩子在線學習的時候,我也跟她一起學習,又真實體驗了一下上課的感覺。」
在武侯實驗中學的安排中,每天上午8點20到11點10分,下午2點到3點40分是線上學習時間,每節課中途會休息幾分鐘,其餘時間就是做作業和老師在線輔導,晚上還安排了運動時間,學校體育教師專門教了運動操,讓學生在家學習之餘保證充足的體育鍛鍊。
在孩子學習的時候,駱媽媽也隨之同步進入學習狀態,「一是給她營造一個學習氛圍,二也可以監督她上課不要走神,畢竟不是在教室上課,對於初一的孩子來說,網絡的誘惑很大,必要的監督是必不可少的。」
在全天的陪讀時間裡,駱媽媽嚴格遵照學校的要求,幾乎不會碰手機,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在線學習進程中,除此之外,駱媽媽還會在每節課的間隙提醒孩子注意休息,讓她暫時不要看電腦,做一會眼保健操,在放鬆之餘也保護視力。
等到下午課上完以後,駱媽媽還會繼續監督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等到全部作業完成後,由自己提交給老師批改,一天的學習才算結束。
在駱媽媽看來,延遲開學期間,家長更需要與學校打配合,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對於家長來說,除了加強自律,給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氛圍外,也需要與學校密切聯繫,了解每天的課程安排與作業情況,並做好學習監督工作,同時,家長也應該提醒孩子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候該上課,在線上學習期間,做一名合格的「陪讀家長」。
成都南開為明學校
給孩子獨立學習空間之餘,
必要的溝通交流也很重要
受訪者:高一年級唐譽茜媽媽
「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有了獨立的思想和意識,作為家長,我不會過多去幹預她的學習,在一天的線上學習結束之後,我會跟她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了解她一天的學習情況與學習感受。」在成都南開為明學校高一年級學生唐譽茜的媽媽看來,延遲開學期間,高年級學生的家長應該更多扮演陪伴的角色,而不是監督的角色。
延期開學以後,唐譽茜一天的學習同樣也從上午的早讀開始,作為語文課代表,線上複課之後,唐譽茜會配合老師,提醒同學們按時進行早讀,一直8點15分結束。每天的學習安排為:上午3節課、下午3節課,每節課中間有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中午會有2個小時的午休時間,一直到下午5點結束,晚上以完成作業和運動鍛鍊為主。
在上下午的學習時間中,唐譽茜擁有自己的獨立學習空間,「在這個時間段之內,我幾乎不會去打擾她,也不會時刻去監督她,只是到一定的時間後,我會提醒她注意休息,到客廳來運動一下,比如上午提醒她做做操,下午和晚上打打太極之類的。」唐譽茜媽媽說道。
「不過於插手孩子的學習,並不意味著完全放任不管。」在線上學習期間,唐媽媽的做法是,用充分的溝通交流去代替無效的幹預和監督。早在正式延期開學之前,唐媽媽就曾與孩子進行過對話,提醒她雖然返校的時間尚不明朗,但並意味著假期就會一直延續下去,進入高中以後,學習的壓力會加大,一定要定好學習的計劃與目標,將這段時間好好利用起來,不要落下學習。
在每天的線上課程結束後,唐媽媽會與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她今天的學習情況與學習感受,有沒有不懂的知識點,或者困難的地方,並將孩子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老師,做好家校配合。藉助於線上學習軟體,唐媽媽還會時刻留意孩子的作業情況,一旦作業的錯誤率過高,便會及時與老師聯繫,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動態。
唐媽媽認為,高年級的學生自主意識很強,過多的監督和幹預都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在家學習期間,適當給予他們獨立的時間和空間,反而會取得不錯的效果,「比如在完成當天的學習之後,也可以看一看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除開保證一日三餐營養均衡,學習運動合理規劃外,唐媽媽也特別為孩子準備了緩解眼睛疲勞的護眼貼,「畢竟要長時間對著電腦,也要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許雯 陳興隆 應鑫
編輯 劉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