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訓是成人之砥

2020-12-23 中國文明網

  校訓通常是一所學校精神和理念的凝練。學校的首要功能是育人,這就決定著古今中外眾多學校的校訓,主要是基於辦學者對人性的理解和對外在世界的認識,圍繞如何育人,如何認識世界,如何追求真理所做出各不相同的言說和表達。

  校訓的這種旨趣決定著校訓在成人方面有著強大且持續的效能,這種效能可以簡要地概括為校訓是成人之砥。

  從「砥」的字面意義理解,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砥礪、磨礪;二是砥柱,中堅力量。校訓在成人上的第一層含義,主要發生在學校的新生剛接觸校訓的階段,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與學習體驗理解校訓、認同校訓,並用校訓規範自己的言行,引導自己的志向確立、人格形成,檢討自己的過去,規劃自己的未來。在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將自己原來的個性與以校訓為旨要的規範進行反覆不斷碰撞、磨合,形成帶有自己個性特徵的校訓個性化理解模式。

  校訓在成人上的第二層含義主要發生在學生認同校訓,準確地理解校訓並在有了自己個性化的理解之後的人生旅程之中。現實中確實大量存在一些校訓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發生作用,這種理解是片面的。事實上對那些真誠、嚴肅地對待校訓對待人生的人,校訓發揮的作用是終身的。走出校門之後,每個人都會面對權勢、面對利益、面對各種情感的衝動以及各種自己沒有預期的榮辱,此時校訓就會成為自己安身立命的中流砥柱。

  現實中有一些人平時不注意修養,一些學生對校訓沒有敬畏心,走出校門便把校訓拋到腦後,遇到人生的關口,心中早無砥柱,做人輕易失去底線。於是有了不少出了名校之門便忘乎所以的人,其中一些後來蛻變為失節或貪腐分子。這一方面因為部分學校尚未確立適合自己的校訓,或任意為之、簡單拼湊校訓,或所立校訓未能準確反映人才成長與真理探求的規律。另一方面,學生在校期間對校訓沒有深刻理解,不少人連校訓的內容也記不住,更談不上形成對校訓的個性化理解。

  有鑑於此,各校亟須重視校訓的育人作用,對那些新建高校,要把校訓的確立作為育人的重要工作。在做這項工作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要,要意識到校訓應該是國家意志、社會趨勢與學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結晶,學校應自覺地將社會核心價值與學校育人目標結合起來,確定有獨特氣質的校訓。

  同時,所有學校都應重視學生在校期間的校訓磨礪過程,以良師為示範,以典型案例為內容,讓整個學校設置與運行的方方面面與校訓的精神表裡如一。讓校訓精神既內隱於教學思維,又外顯於校貌校容;既潛藏於學生之心,又體現於學生之行,成為彰顯學校鮮明個性與特色,促進學生成人的一種富有魅力的內驅力。

  校訓應成為學校內人人嚮往的高尚境界,人人可以享用並堅守的砥石,導引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共享激勵與鞭策,守住底線與規範,走向成熟與完善,追求創新與超越,直至終生。 (儲朝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媒體盤點校訓高頻詞:團結勤奮求實創新(圖)
    這些8字校訓還可分為兩段,每段四字的如北京第一實驗小學校訓「求真感恩,知恥礪行」;或是四段每段兩字,如人大附小校訓「健康、活潑、樂學、友愛。」  非8字校訓中,有的化自古語,如中國農業大學的「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艱」;或是直接源自口語,如光明小學的「我能行」。
  • 【今日關注】團結、勤奮、求實……你的校訓是啥?
    這些8字校訓還可分為兩段,每段四字的如北京第一實驗小學校訓「求真感恩,知恥礪行」;或是四段每段兩字,如人大附小校訓「健康、活潑、樂學、友愛。」非8字校訓中,有的化自古語,如中國農業大學的「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艱」;或是直接源自口語,如光明小學的「我能行」。
  • 北京106所學校校訓高頻詞: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這些8字校訓還可分為兩段,每段四字的如北京第一實驗小學校訓「求真感恩,知恥礪行」;或是四段每段兩字,如人大附小校訓「健康、活潑、樂學、友愛。」  非8字校訓中,有的化自古語,如中國農業大學的「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艱」;或是直接源自口語,如光明小學的「我能行」。
  • 盤點校訓高頻詞: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些8字校訓還可分為兩段,每段四字的如北京第一實驗小學校訓「求真感恩,知恥礪行」;或是四段每段兩字,如人大附小校訓「健康、活潑、樂學、友愛。」  非8字校訓中,有的化自古語,如中國農業大學的「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艱」;或是直接源自口語,如光明小學的「我能行」。
  • 【校訓我之踐行】校訓精神 我之踐行
    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是一個學校的精神、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的標誌性體現,是學校歷史和優良傳統的高度概括,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冀州中學有著70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歷代冀中人的拚搏奮鬥,形成了獨特的冀中精神,凝練成了「嚴勤活實」的校訓。
  • 略析北師大校訓之敗筆
    【笑悟江湖】「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是現時北京師範大學的校訓,由啟功先生手書,校方雖然刻意不提訓文來由,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是脫胎於陶行知先生「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名言。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用於對教師或師範生的要求,的確是最合適不過了。所以,我國許多師範院校都以之作為校訓。「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訓文,勉勵師生掌握淵博學識以成為合格的老師,形成良好行為以成為學生的模範。
  • 母校的校訓你還記得嗎?
    最基本的含義就是「所學要為世人之師,所行應為世人之範」。學的目的是為人師表,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結果。行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品行,行為世範,就是要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夠成為社會中的模範。「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和「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校訓精神,形成了「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
  • 中西方大學校訓之比較與欣賞
    古時對於「大學」一詞的解釋一般認為一是「博學」之意,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小學,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而現實中第一所大學的誕生,則是到了接近1600年以後的公元11世紀——義大利的博羅尼亞大學。
  • 百年老校校訓彰顯「德智並舉」
    原標題:百年老校校訓彰顯「德智並舉」 作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廣東的一些百年老校校訓古樸意深,其中無不傳遞著以德為先,德才兼備,做學問與做人的道理。 執信中學是孫中山先生於1921年為紀念民主革命家朱執信而創辦的。
  • 「江西校訓」徵集丨江西師大校訓:靜思篤行、持中秉正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是一個學校精神氣質、文化內涵、辦學治學理念等的集中體現。12月5日起,大江新聞客戶端啟動徵集「江西校訓」活動。這次,我們來關注江西師範大學校訓。江西師大先後七次遷址,六易其名,四度調整,砥礪出「靜思篤行、持中秉正」的校訓,孕育了「團結、勤奮、求是、創新」的優良校風,形成了「以人為本、面向社會」的辦學思想,「以生為本、以德為先」的育人思想,「百折不撓、艱苦創業」的辦學傳統,「質量立校、學術鑄校、人才強校、特色名校、管理興校、和諧榮校」的重點任務和「愛國榮校、民主和諧、求真務實、開放創新」的師大精神。
  • 中國中小學校名校校訓集錦
    校訓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的體現,有些學校的校訓僅停留在紙面上,但有些學校的校訓經過多年錘鍊,是學校中心思想的引領。1、陝西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健康的身,溫暖的心。解讀:不提學習,沒提創新,僅從成人入手,有一顆溫暖旁人的心,對世界充滿愛。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過好這一生。頗為推崇,值得借鑑!2、長沙實驗學校: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解讀: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看看身邊學校,晨會講學習講紀律,但是系統的、細緻的培養學習的習慣應該是基礎,是重中之重!
  • 盤點世界著名大學校徽校訓之國外篇
    3.麻省理工學院校徽麻省校訓:Mens et Manus 意為「心和手」,動腦也動手,用腦也用手。4.牛津大學 英國牛津大學校訓:真理是我的老師。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訓:為國家服務,為世界服務。
  • 大學校徽校訓之黑龍江大學!
    其實我們都知道,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國旗,國歌,以及國徽,因為這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尊嚴以及國家的榮譽,更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這些標準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人所在的學校都有每個學校的校徽,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歷史存在,也有不同的故事發生,那麼讓我們來介紹一下黑龍江大學的校徽以及校訓到底有什麼歷史意義吧
  • 中山大學校訓 中山大學校訓是什麼
    大學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學堂,特別是像中山大學這樣校史深遠的學校,受到了眾多學生的青睞,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中山大學的校訓是什麼,下面就來看看中山大學校訓。  中山大學校訓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是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11月11日在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時親筆提寫的,中山大學校訓原文出自儒家經書《禮·中庸》,第二十章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薦讀】中國名校校訓,詩意十足,勵志世人
    後來,廈大人將二者合在一起,定為校訓「自強不息止於至善」。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參考翻譯: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 遇見好書:《大學之魂》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大學之魂 短短幾句 描出了大學的名片寥寥數字 道出了大學的靈魂 校訓 大學文化傳統的精神符號 講述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領略大學文化精神傳承 遇見好書 推薦 《大學之魂-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 土鱉們的「哈佛校訓」和真正的哈佛校訓
    我一看就是中國的「勵志學家」們胡編濫造出來的,因為這些話中急功近利有餘而人性關懷不足,是雞湯與雞血的混合物。 雖然,我未上過正經大學,哈佛大學的大門朝哪開我更是不知道(據說洋鬼子的大學沒有圍牆),但由於哈佛大學是世界名校,我對所謂的「哈佛校訓」並不陌生。最早是在電影《偉大辯手》中看到哈佛大學代表隊的校徽上寫著拉丁文Varitas,也就是「真理」的意思。
  • 清華大學的校訓
    原載清華大學校史館網站,原題也談清華校訓。
  • 校訓育人使校訓成為學校名片
    校訓育人使校訓成為學校名片 發表時間:2014-09-18   來源:揚州文明網校訓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要求,是在學校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切入點。要廣泛開展校訓育人活動,用光榮的校史、傑出的校友和校訓背後的故事,用文化標識、文化活動等載體,讓學生銘記校訓、踐行校訓,使之成為伴隨一生的精神財富。(9月16日中國文明網)   一個地區的不同學校各有什麼特色,外地人不知道,但本地人很容易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 各大學校訓盤點,校訓雷同、沒有校訓、超長校訓,你一定好奇!
    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各大高校最容易重複當屬校訓,估計你一定想不到。有這樣一張圖片,或許會讓大家非常吃驚,為什麼有這麼多高校校訓重複,其實這僅僅是統計了900多所大學後得出的結論。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中國有近80%的大學校訓選擇了8個字,而八字校訓最常見的組合為XX, XX, XX, XX或XXXX, XXXX,畢竟這樣的組合會讓校訓更加工整、對仗、朗朗上口。此外,受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的影響,古籍文獻中有太多絕佳的成語或詞彙,其中的一些詞彙非常適合用於校訓,比如: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