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這種手法最簡單,一張粽葉包一個,不破皮不漏米,值得一試!
還有幾天就是端午了,相信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呢!小時候,一到端午農村人忙著包粽子的場面一直記憶猶新,大家用一個超大的盆裝了滿滿的糯米,大家圍著一圈,有現場「教學」的,有跟著包的,一會兒功夫在大家的嬉鬧聲中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了。那會兒我不愛吃粽子,所以也沒有興趣跟著母親學,以至於到現在老家那種包粽子的手法我一直都學不會。
不過網絡的力量總是強大的,搜索了好多包粽子的視頻,我終於學會了最簡單的一種手法,只要一張粽葉,就可以包一個稍微小巧一些的粽子。之前在外面買粽子吃,有時候一個粽子太大都吃不完,而用一張粽葉包的這種小粽子正合我意,也比較適合孩子吃。
今天包了傳統的蜜棗粽子,添加了一些花生米,給孩子包了一些水果味的。一大鍋粽子沒有一個破皮漏米的,如果你還沒有學會包粽子,不妨試試我這種簡單的包法。
【蜜棗粽子】
主要食材:糯米、蜜棗、花生、粽葉。
【具體做法】
1、先處理粽葉,我買的是野生幹粽葉,買回來的粽葉用開水浸泡兩個小時,刷乾淨表面就可以了。買幹粽葉的好處是一次包不完,剩下的粽葉可以放很長時間不會壞,平時蒸肉、蒸饅頭的時候還可以鋪在下面當墊子用,而且這種野生大粽葉的味道特別香濃。
2、糯米清洗乾淨,提前浸泡兩個小時,準備一些蜜棗、花生米。如果用紅豆的話,需要提前浸泡更長時間。
3、左手拿粽葉的末端,右手拿著頂端順時針往裡旋轉兩圈,一個非常完美的漏鬥形狀就出現了。
4、先放入糯米,用筷子往底部搗一搗,再放入蜜棗、花生,再放入糯米,糯米是浸泡過了,已經膨脹開了,所以包的時候可以壓緊實一些。
5、放好糯米,我們將靠著糯米平面兩邊的粽葉往中間摺疊,然後中間部分的粽葉覆蓋過去,用繩子捆起來就可以了。
6、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倒入沒過粽子的清水,我用的砂鍋,大火煮開轉小火煮1.5個小時就可以了。煮好的粽子不要立刻拿出來,繼續燜上一兩個小時更好吃哦!
煮好的粽子一次吃不完可以分袋冷凍,下次吃的時候直接拿出來蒸一下就可以了,建議下次吃的時候一定要蒸,而不是水煮,再次水煮的粽子味道口感都不如蒸的好吃。
這種包粽子的手法大家學會了沒有呢?是不是超簡單?小巧可愛,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去包入各種餡兒。趕緊動手試試哦!
我是若愚媽媽,喜歡做飯,喜歡與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喜歡分享我的一日三餐,分享我的做飯心得!關注若愚媽媽在廚房,每天跟您分享美食菜譜!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期待您在留言區跟我分享!圖文均為本人原創,嚴禁搬運,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