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全面小康 追夢成長」全省青少年徵文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什麼是小康?」對於這個問題,學生們紛紛在作文中給出了自己的理解。「我不禁讚嘆,古人筆下『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美好生活,在南京的美麗鄉村,一步步由理想變成了現實!」南京市力學小學五(1)班的徐梓原通過對南京鄉村變化的描寫,為奇蹟般的中國速度點讚!本期【童聲話小康】欄目特邀徐梓原同學錄製了童聲作文,一起聽她講述老平房「變身」度假村的「神奇魔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欣
「難道這兒竟是『一畝方塘』?破落的老平房搖身一變成了現代的度假村,這是被施了什麼神奇的魔法呀?來不及細想,我和小夥伴們迫不及待地撲進了碧波蕩漾的泳池,高大的千年慄子樹在傍晚的落日中靜靜傾聽著我們的歡笑……」暑假期間,徐梓原隨媽媽和朋友們一起來到兩年前曾旅遊過的地方——龍尚村「一畝方塘」。徐梓原表示,兩年前這裡還是連手機導航都定位不到的泥濘鄉村,如今已「變身」如畫的度假村,速度之快令人驚訝。
徐梓原告訴記者,自己曾去過老山不老村、高淳慢城、谷裡薰衣草莊園等多個南京的美麗鄉村,被鄉村的美景所吸引,「以前我一直以為鄉村就是泥巴路,到處是塵土,沒想到現在的鄉村不僅景色宜人,而且人民生活富足,通過網絡直播帶貨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鄉村、愛上鄉村。我覺得百姓安居樂業,環境越來越好,這就是『小康』。」徐梓原認為,國家的進步與發展要感謝每一個為之奮鬥的中國人。
「我覺得現在學校對於學生的價值觀引領做得非常好,通過一些事例或文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建設祖國的接力棒未來將交到自己手上。」徐梓原的媽媽表示,愛國情懷應當從小培養,讓孩子從小就擁有使命感和少年責任感。
徐梓原的指導老師哈峻點評道:「在這群00後的眼中「小康生活」是什麼樣兒的?這篇文章給讀者帶來了新的視角。「一畝方塘」「小川藏線」,小作者以紮實的寫作功底漸次描寫了鄉村生活富足,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圖景。這樣的美麗鄉村,魅力江南,不正是一代中國人的奮鬥力證嗎?結尾處小作者情不自禁地暗下決心——『當有一天建設美麗中國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上,我們一定要奮力讓中國站在世界的C位。』這是當代少年的真情呼喚。『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後有所撰寫』,我們有理由相信:巍巍中華,山河壯麗,壯哉少年,未來可期!」
美麗鄉村變形計
南京市力學小學 五(1)班 徐梓原
對於一個每年暑假都「樂在旅途」的我來說,這個暑假似乎少了些盼頭。
媽媽看出了我的悶悶不樂:「遠的地方去不了,咱們可以去近的地方走走啊!約上石頭、暢暢他們一起去『一畝方塘』玩吧,那裡已經是網紅民宿啦!」
「一畝方塘」是媽媽的閨蜜濤姨在湯山龍尚村開的一家民宿,兩年前剛開建時我就去過,那是個偏僻得連手機導航都定位不到的地方,那天下著大雨,車子在泥濘的鄉間小路和農舍間來來回回開了許久,才找到兩扇生了鏽的大鐵門和山腳下的兩間平房……想到這兒我大聲回答媽媽:「我可不想再去了!」「去吧,濤姨新修了無邊泳池,你和小夥伴們可以盡情玩水!」「無邊泳池?我沒聽錯吧?能有這麼新潮?……」
周末,跟著導航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不一會兒,「龍尚漫谷,美麗邂逅」幾個大字映入眼帘。難道已經進村了?我有點疑惑。沿著開闊的林蔭道飛馳一陣,車子轉彎向著山裡駛去,遠遠地,青山環抱,一排排純白色的建築鑲嵌其中,仿佛飄浮在山谷裡的一朵朵白雲。真美呀!我正感慨著,車隊停了下來,我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難道這兒竟是「一畝方塘」?破落的老平房搖身一變成了現代的度假村,這是被施了什麼神奇的魔法呀?來不及細想,我和小夥伴們迫不及待地撲進了碧波蕩漾的泳池,高大的千年慄子樹在傍晚的落日中靜靜傾聽著我們的歡笑……夜深了,上燈的方塘恍如溫潤的夜明珠,蛙聲一片中,我和小夥伴們在榻榻米通鋪上酣然入睡。
清晨,山林的第一縷陽光喚醒了我們。「現在集合,我們去打卡網紅公路『小川藏線』!」濤姨一聲吆喝,我們又出發了。一條綠蔭籠罩的道路,橫穿青龍山南北,蜿蜒起伏,像一根白色絲帶,纏繞著翡翠般的山巒,「小川藏線」全長8.5公裡,竹林、水庫沿線分布讓人目不暇接,在其中2.8公裡的盤山路上有38個連續的彎道,整條路高低落差最大達七八十米,驚險刺激的路程讓我們尖叫連連。「其實它原本是一條只有4米寬的農村水泥路,又窄又顛,在南京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中,才被提檔升級成現在的美麗景觀路!當地人稱這條路為致富路,學習強國還評選它為2019年『十大最美農村路』呢!」濤姨一路驕傲地向我們介紹。
沿著「小川藏線」我們偶遇一處有機葡萄園,挎著小籃子拿著小剪刀,我們邊吃邊摘好不快活。黝黑的陳叔承包了十幾畝土地,草莓、桑葚、葡萄、梨,應著季節種植。「以前龍尚村是南京有名的貧困村,有4家陶土工廠、2家採石場和2家磚瓦廠,天天塵土飛揚,這幾年全關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路寬了,村子變美了,大家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正說著,順豐快遞小哥開著車來了,陳叔麻利地搬貨上車。「今年的疫情,讓我學會了在抖音上開直播賣貨,賣得比往年還多呢,現在我們坐在家裡就能做生意,一年能賺20幾萬!」陳叔咧開嘴開心地笑了。
「小川藏線」的盡頭是佘村,煙雨朦朧中,平靜寬廣的佘村水庫和白牆黑瓦的農家小院,構成了一幅水墨畫卷。「綠遍山野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我不禁讚嘆,古人筆下「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美好生活,在南京的美麗鄉村,一步步由理想變成了現實!
「媽媽,這個暑假讓我們去把南京的美麗鄉村一網打盡吧!」「哈哈,那你的時間可能有點不夠哦,到2020年底,南京會建成1000個美麗鄉村!」我徹底震驚了,為這奇蹟般的中國速度!看著如畫的鄉村,我心潮澎湃,夢圓小康並不是終點,當有一天建設美麗中國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上,我們一定要奮力讓中國站在世界的C位,讓世界讚嘆「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