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建投集團加快推進吳公渠生態修復整治工程!38.8萬m大型生態...

2020-12-18 衡水頭條

「五一」小長假期間,衡水市建投集團作為衡水市吳公渠生態修復整治工程的建設實施單位,毅然放棄假期,積極增上人員力量,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加班加點協調推進項目建設,全力保障民生工程高效實施。

晝夜不停加快建設。

衡水市吳公渠生態修復整治工程是我市2020年度20項民生實事之一,是市委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項目建成後,我市既能增添一座佔地38.8萬平方米的大型生態公園,又能實現防洪防汛和抗旱灌溉,促進區域內建設發展轉型,具有巨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吳公渠生態公園的建設,標誌著我市向著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湖城目標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工程效果圖。吳公渠位于衡水市奧體中心西側南外環橋向南至植物園。

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多次來到項目現場指揮調度,統籌項目推進工作。針對建設地域廣闊、重點難點眾多、受疫情影響工期進度緊張、實施規範嚴格的項目現狀,市建投集團於「五一」假期期間增派基建管理部全體8名工作人員進駐現場,加強技術對接、協調現場管理、落實資金撥付、狠抓項目進度、嚴控施工質量,全面推進項目中河道、景觀、綠化、建築、設施等內容的建設工作。各施工單位緊密配合、團結協作,不畏艱難困苦,無懼驕陽如火,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民生工程的第一線。

集團領導現場調度。

市建投集團表示,將進一步鼓舞士氣,再接再厲,與施工單位密切合作、上下一心、銳意進取,確保吳公渠生態修復整治工程高效、紮實、穩妥推進,不負市委、市政府重託,不負衡水人民殷切期望,早日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壯觀的工程現場航拍圖。(可橫屏觀看)

監製:張起軒

來源:衡水日報客戶端

通訊員:劉洋泰恆

編輯:閆海雪

衡水頭條

微信號 : hengshuitoutiao

電話:0318-2065027

相關焦點

  • 衡水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承諾落實情況
    今年以來,市建投集團結合工作實際,通過層層動員,全面提升了集團全體幹部職工的政治責任感,形成了人人自覺參與作風評議、個個為集團良好形象爭光的良好氛圍,確保了集團機關作風評議工作紮實有效開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強化組織保障,壓緊督導檢查。
  • 天津加快推進重大生態建設工程 推動綠色發展
    天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鮮明導向,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肥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足生態保護 推進生態修復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被列入全國第二批試點以來,肥城市作為其間的「主陣地」,率先扛起生態重構大旗,堅持修復治理「一盤棋」 統籌推進,紮實推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突出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建設,全面鋪開了大汶河支流——康匯河流域採煤塌陷地治理、大汶河支流——康匯河流域礦山生態修復等7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 ——聚焦我區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
    目前,以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為抓手,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在浙江大地徐徐展開。在2020年4月22日第51個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聚焦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關注美麗鄉村「田園夢」。
  • 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連通物種遷徙擴散生態廊道;加快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  二、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和土地綜合整治、天然林保護、三北等防護林體系建設、草原保護修復、沙化土地治理、河湖與溼地保護修復、礦山生態修復等工程。
  • 唐宇文:「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思考
    2015年確立並著手推進了環湖路建設、蓄滯洪區建設、河湖連通工程、生態廊道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千億園區培育工程、安全飲水工程、鐵路工程建設、血吸蟲病綜合防控工程、城陵磯新港區建設等「十大標誌性工程」;2016年開始,推進了溝渠塘壩清淤增蓄、畜禽養殖汙染整治、河湖圍網養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及重點工業汙染源排查「五大專項行動」;為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全省還制定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考核評價暫行辦法
  • 三大工程 五項措施 強力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
    具體而言,第一階段,成都將力推三大工程:加快推進控源截汙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流域清淤工程、有序推進清水補水工程這三大工程。  怎樣加快推進控源截汙工程建設?  成都將強化汙染源頭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及擴能提標改造工程,進一步提升汙水處理水平。  加快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採取控源截汙、治理內源,活水循環、補給清水,淨化水質、修復生態等措施,對黑臭水體實施綜合整治。  排查和整治下河排水口。開展全域河渠下河排水口排查、標識和整治工作,對有汙水排放的下河排水口逐一制定治理方案,有針對性地採取治理措施,確保截斷所有「汙口」。
  • 修復生態 平江縣天鵝生態農牧興建萬頭豬場
    修復後修復生態 一舉多得興產業——平江縣天鵝生態農牧興建萬頭豬場側記□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胡 寧 通訊員 文 斌平江縣天鵝農牧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在平江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該縣梅仙鎮天鵝村廢棄的舊礦崗地,斥資3000萬元,興建一個大型綜合養殖場,年存欄萬頭生豬,集生態修復產業並舉於一體。
  • 解憂湖項目加快建設 打造生態修復治理「賈汪樣板」亮點工程
    解憂湖項目加快建設 打造生態修復治理「賈汪樣板」亮點工程 2020-05-14 0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惕長江生態修復過度景觀化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期在長江上遊採訪時了解到,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指引下,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加快推進,一大批生態「傷疤」逐步「癒合」。  但與此同時,一些困難和問題也逐漸顯現。  作為一家臨江而建、有著50多年歷史的老化工企業,中化重慶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積攢」了數十年的磷石膏渣堆積如山,滲濾液漫溢入江隱患突出。隨著長江大保護的推進,該企業啟動環保搬遷。從2018年開始,經過2年多的生態修復,這個曾威脅長江生態的尾礦庫,蛻變成了一座江邊「青山」。
  • 贛州市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作紀實
    全市完成廢棄稀土礦山環境綜合治理34.1平方公裡,礦山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254.21平方公裡,治理崩崗3291座(處),水土流失面積持續減少;完成低質低效林改造215.9萬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6%以上,森林質量和生態功能進一步提升;完成土地整治與土壤改良7.41萬畝,溝坡丘壑土地得到有效整治。
  • 泰肥一級路及省道330線兩側損毀山體生態修復項目加快推進 力爭...
    深秋時節,天氣轉涼,但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依舊如火如荼地進行,各項子工程進度持續加快。10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泰肥一級路及省道330線兩側損毀山體生態修復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在綿延幾公裡的山體作業面上,挖掘機、灑水車、霧炮機等數十臺大型機械正加緊施工,力爭2020年4月底前完成整個工程建設。
  • 湖北省「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現場推進會強調 加快補齊環境...
    全省「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現場推進會強調加快補齊環境短板提供優質生態產品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9月4日,省政府在隨州廣水市召開「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現場推進會,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出席會議並強調
  • 吳曉華到衡水市建投集團調研
    吳曉華在市建投集團調研時強調在服務衡水市發展大局中做大做強12月1日上午,河北省衡水市長吳曉華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市建投集團調研。吳曉華對市建投集團工作給予肯定。他說,市建投集團承擔著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促進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重要職責。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使命感緊迫感,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以創新舉措、嚴實作風高質量高效率做好各項工作,爭取年年有變化、年年有進步,加快做大做強,為衡水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武漢「兩江四岸」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正式啟建
    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總體效果圖作為擁有長江岸線最長的省份,湖北省通過深度推進長江生態修復和保護,把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落實到發展當中。關停整治碼頭、拆除養殖網箱、清退化工企業、優化利用岸線……從武漢、鹹寧到宜昌、仙桃,一場場攻堅克難的長江生態保衛戰不斷打響。
  • 錢塘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三年行動計劃印發
    02 主要依據《行動計劃》主要依據《關於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通知》(財建〔2016〕725號)、《關於組織申報第三批山水林田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的通知》(財辦建〔2018〕139號)、《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建〔2019〕29號)、《關於印發浙江省錢塘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 主動出擊多措並舉 陳旭輝要求加快砂石整治和沙坑生態修復治理
    7月21日,周至陳旭輝縣長在檢查砂石整治和砂坑生態修復治理工作時強調,全縣各級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把砂石整治和砂坑生態修復治理工作,作為檢驗「四個意識」「兩個維護」的重要標尺,作為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重大舉措,以最堅決的態度、最迅速的行動、最有力的措施抓好落實
  • 福建建甌: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示範工程
    建甌市山水林田湖草辦公室負責人說,該區域生態敏感性高,突出表現為人工純林佔比居全市高位,廢棄礦山數量、地質災害點數量大,造成森林質量不高,水土流失強度較大,水源涵養能力和生物多樣性維持功能弱,進行生態保護修復勢在必行,以提升區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態價值。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讓賈汪變「真旺」
    三年來,賈汪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大力推廣潘安湖生態修復治理經驗,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成功獲批國家級生態修復示範區。生態修復擴大賈汪綠色版圖百年煤礦開採給賈汪區留下了13.23萬畝的採煤塌陷區。近年來,我區先後實施了潘安湖、小南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82個, 治理面積約6.92萬畝。
  • 萬州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 譜寫高質量綠色發展新篇章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9日6時5分訊(特約通訊員 周曉瑜 通訊員 黃玉保)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對渝東北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打好「三峽牌」、建好「城鎮群」作出總體部署,重慶市萬州區作為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將進一步在國家戰略、市委部署中找準方位定位,堅決扛起使命、擔起重任,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