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看恐龍是什麼樣的嗎?來到二連浩特,看看白堊紀恐龍公園

2020-12-24 旅行遇到的那點事

想看看恐龍是什麼樣的嗎?來到二連浩特,看看白堊紀恐龍公園

世界變遷發展了這麼多年,從毫無人煙到現在世界的繁華,中間經過了很多的變換。而其中最為珍貴的,就要說說恐龍時代的故事了。恐龍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的研究對象,也是孩子們喜愛的虛擬玩伴。來到二連浩特,看看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裡都藏著什麼吧。

很多人對內蒙古的印象,就僅僅停留在大草原裡,覺得這裡所有人都住蒙古包,出門都騎馬。實際上因為內蒙古的面積很大,所以這裡不僅僅有草原,還有溼地沙漠等。而在這些不同的地質下隱藏的,是這塊土地的歷史。

二連浩特的白堊紀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主要是展示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來到這裡你不一定會看到很有意思的東西,也不能夠感受網紅景點的爆滿,甚至也不能在這裡喝上一杯奶茶,但是這裡仍然十分的受歡迎。

這裡有恐龍博物館,有哺乳動物產地,在這裡仿佛參觀的時候,仿佛時間一下子跳到了幾個世紀之前,回到了野生的狀態。而聽聽這裡的講解,看看這些有歷史年代的故事,也能充實自己。在參觀過後,還可以去市郊的風景區,去嘗試一次特別蒙古的出行,可以騎馬在草原上奔騰,也可以選擇和駱駝一起進入沙漠。總而言之,想要出門旅行,這裡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地方。

如果你想要來遊玩的話,記得在旅行之前,先上馬蜂窩。

相關焦點

  • 二連浩特竟是恐龍之鄉
    是的,二連浩特被稱為「恐龍之鄉」,幾千萬年前這不是草原,是氣候溼熱的湖泊沼澤,曾經是恐龍生息繁衍的樂園。這不僅是中國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也是亞洲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區之一,曾經出土迄今為止亞洲最大、最完整的恐龍化石,更是世界最大的白堊紀恐龍化石埋藏地。
  • 走進「恐龍之鄉」,在「千裡草原」赴一場白堊紀之約
    恐龍,這種曾在數億至數千萬年前雄踞地球的一代霸主、現已滅絕的大塊頭,一直撩撥著人類的好奇心。想了解恐龍嗎?想在這些龐然大物腳下感受下它們當年的雄姿嗎?在錫林郭勒盟,有著「恐龍之鄉」美譽的二連浩特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 中國最大的仿真恐龍公園,不在自貢、河源和二連浩特,竟然在武漢
    提到恐龍,人們會想到中國幾大著名的恐龍之龍,比如四川的自貢、廣東的河源、雲南的祿豐、浙江的東陽,或者內蒙古的二連浩特,因為這些地方都出產有很多恐龍化石或恐龍蛋化石,是名符其實的恐龍之鄉。但如果提到中國最大的仿真恐龍主題公園,大家會想到哪裡呢?自貢?河源?二連浩特?
  • 呼和浩特哪裡可以看恐龍?揭秘!恐龍與內蒙古2億年的故事藏在這
    2億多年前,曾有一類驚人的爬行動物,在內蒙古漫步,那就是恐龍。它們統治了內蒙古1.6億年左右,直到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突然滅絕了。直到今天,無論大人還是兒童,都對恐龍情有獨鍾,仿佛恐龍始終在我們身邊。恐龍化石,依然在講述著那個久遠時代的故事。
  • 北京陶然亭公園恐龍科普文化展,45頭仿真恐龍張牙舞爪亮相
    以前通常都是起個大早,在陶然亭公園北門附近吃個早點,然後趁著晨練的人還沒來的時候往中華名亭園裡面走走,爬爬小山坡,坐水上涼亭看看燕兒歡飛,運氣好還能看到在荷葉裡鑽來鑽去的小鴨子。想起來,還真是沒有在傍晚時分去過陶然亭公園,因為近日約了朋友在附近吃晚飯,來的過早了,想著炎炎夏日不如就進公園裡找個陰涼的地方溜達下還能順便賞賞景,養養眼。
  • 穿越白堊紀恐龍世界 濰坊諸城市開啟五一恐龍之旅
    屆時,世界上最高大的鴨嘴龍——巨大諸城龍,頭頂上長著寬大盾牌和尖角的諸城中國角龍,體型巨大長滿羽毛的華麗羽王龍,不可一世的地球霸主——巨型諸城暴龍……將一一呈現,帶您穿越白堊紀恐龍世界。  記者現場看到,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對諸城恐龍博物館「白堊紀恐龍世界」展廳布展,運用藍天、白雲、山川、綠樹、溪流等元素,營造出白堊紀時期諸城恐龍世界欣欣向榮的恢弘畫卷。整個布展設計精益求精,將科普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屆時,一個栩栩如生的白堊紀恐龍生活世界將展現在遊客面前。
  • 探秘「恐龍之鄉」扶綏龍谷灣恐龍公園(組圖)
    廣西新聞網崇左3月30日訊(全媒體報導組)30日,「心醉花山美 活力邊陲城——2017山水崇左全國手機媒體三月行」採訪團探秘扶綏龍谷灣恐龍公園。來到龍谷灣恐龍公園大門,映入眼帘是三個巨大的「恐龍」。長長的脖子,小小的腦袋,看起有有點憨厚,可它們卻大有來歷。
  • 除了常州中華恐龍園,國內恐龍主題樂園、公園、恐龍館還有哪些?
    常州中華恐龍園,是國家AAAAA景區,創立於2000年,佔地600餘畝,位居全國主題公園第5位。 著名景點有:中華恐龍館、4D過山龍、夢幻莊園 、庫克蘇克大峽谷等。 門票價格:230元雲南祿豐世界恐龍谷。 位於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2008年4月18日建成開放。是集遺址保護、觀光休閒、科普科考等為一體的恐龍文化旅遊主題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煙臺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圖)
    而在距今約6500多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晚期,現萊陽一帶就曾經活躍著現已滅絕的大型爬行動物———恐龍。    10月16日,煙臺市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看著紅紅的圖層,很多人不知道,古老的膠東大地孕育著地球最原始的生命———這裡是世界發現恐龍化石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萊陽是我國發現恐龍化石品種較多、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裡是學術界認可的16個「恐龍之鄉」之一……中生代從早到晚依次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而煙臺萊陽則被眾多學者稱作「白堊紀公園」。
  • 當唐朝人集體重返白堊紀遇到恐龍……這故事厲害了
    人類集體重返白堊紀,與一億年前的恐龍狹路相逢,不同時期稱霸地球的兩個物種激蕩出劇烈的火花。古生物學者、恐龍科普作家邢立達首部科幻長篇小說《御龍記:史前闖入者》講了一個中國古人們與恐龍一起生活的故事。悉心研究恐龍多年,邢立達將自己對於恐龍的全部狂想傾注於《御龍記》中,構建了一個讀者從未見過卻又無比熟悉的世界,一切是那麼不可思議又理所當然。我們所看到的《侏羅紀公園》裡巨大、危險、暴戾且殺傷力十足的生物,實際上只是恐龍家族的一小部分,還有無數形態不一、性情各異的恐龍未被我們認識。在《侏羅紀公園》等電影中,人類一旦與恐龍相遇,就難逃被吞食的命運。
  •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恐龍是從三疊紀末活躍到白堊紀的,恐龍家族數量龐大,而且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恐龍的體型也在逐漸的變大,外形特點也在一直變化著。想知道恐龍到底是怎麼演化的嗎?我們且往下看。
  • 霸王龍真的是最強恐龍嗎?專家:這4種恐龍,吊打霸王龍!
    著名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系列中,霸王龍,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種恐龍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恐龍。那麼霸王龍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恐龍呢? 霸王龍是暴龍的一種,而且是暴龍科中最大的恐龍,目前發現的最大霸王龍體長在14.7米,臀高5.2米,體重14.85噸,相當於兩到三頭非洲象的重量,霸王龍還擁有巨大的咬合力,它的咬合力可達12萬牛頓,是咬合力最大的恐龍,而且它還是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以下恐龍也許可以與霸王龍一戰,甚至能殺死霸王龍。讓我們來看看吧。
  • 探尋白堊紀恐龍之鄉 海航集團旗下首都航空恢復北京至二連浩特每...
    每年的夏季是二連浩特市最佳的旅遊季節,隨著國內新冠疫情的穩定,國內旅遊業陸續恢復,北京首都航空5月16日起,將恢復北京大興機場至二連浩特每周4班的定期航班。二連浩特市,位於我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隸屬於錫林郭勒盟,是我國對蒙古國開放的最大公路、鐵路口岸,是最接近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境內擁有134萬平方公裡國家級地質公園,是中國最早發現恐龍及恐龍蛋化石的地方,素有「恐龍之鄉」的美稱。
  • 恐龍復活能與人類共存嗎?看看科學家的說法:克隆再多也不夠
    但假如將之復活,與人類在同一現代社會中生存,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對於遠古的生物,我們有著一種謎之痴狂,只要電影院有與遠古巨獸相關的題材電影上映,人們都喜歡掏錢買票,一睹為快。專家對此分析稱,這是人類好奇心的一種體現,不管遠古時代是否存在著類似的生物,只要是現代地球上沒有的,他們都會懷著一種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去電影院尋求答案。
  • 「世界第一恐龍」「穿越「侏羅紀」「白堊紀」」老家河南旅遊熱
    它是「吃素」的恐龍,卻長成當時體型最龐大的動物;它的體重相當於20頭成年大象,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骨架最粗壯、最重的恐龍,可謂「世界第一龍」。老家河南。這就是河南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巨型汝陽龍」。以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西峽恐龍遺蹟園為代表的河南恐龍資源旅遊方興未艾,助力「中原崛起」經濟發展。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汝陽縣中南部,伏牛山北麓,汝河上遊,由恐龍化石園區和西泰山園區構成,總面積71.17平方公裡,是一座以恐龍化石、花崗巖地貌為主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 喜歡恐龍的娃娃更聰明?快來看看這本全方位科普恐龍的書吧
    具體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又有什麼科學依據,咱不知道,也不深究了,但是就孩子喜歡恐龍這件事,有孩子的媽媽肯定感同身受,沒有孩子不喜歡恐龍的,連我們鄰居家的小姑娘都對恐龍比對芭比娃娃喜歡。有一次看《侏羅紀公園》,裡面有些片段還是蠻血腥的,但是孩子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即使害怕,也想看下去,時不時的還問我這是什麼恐龍,那是什麼恐龍。
  • 品讀·記者行思|二連浩特:古驛站的前世今生
    聽雕塑創作者、旅法藝術家金雙雙說,他的創意源於二連浩特市東北9公裡處二連鹽池附近埋藏的白堊紀恐龍化石。當時,他在發掘現場支起帳篷,與化石「獨處」了一個月。一天深夜,耳邊仿佛傳來恐龍的吼聲,那種自然、淳樸和力量,深深震撼了他。白堊紀恐龍化石不僅吸引藝術家,還令古生物和地質學家著迷。
  • 遊記:白堊紀恐龍基地
    但是此次的重點,卻是7000萬年前的主人,赫赫有名的諸城暴龍(最大的暴龍之一)、巨型山東龍(最大的鴨嘴龍)等等所居住的恐龍挖掘現場,千米長的龍骨澗、以及臧家溝暴龍館、還有恐龍博物館。此三處為垂涎已久的白堊紀恐龍坑,是此次行程規劃的必去之處。
  • 如果恐龍被克隆出來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
    恐龍是曾生活在地球的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爬行動物,大約在6500萬年前,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了。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利用琥珀裡的蚊子血裡的恐龍DNA,成功克隆出了恐龍。雖然這只是電影情節,但是,如果恐龍真的被克隆出來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小編不禁大膽地想像起來。
  • 中蒙邊境「五畜之家」,牛馬羊駝價值500萬,邊境大道用恐龍裝飾
    對此我十分驚訝,難道這些牲畜真的如此值錢嗎?其木格見我對當地牧民的家產沒有具體概念,於是耐心地夾著手指頭算了一筆帳:一隻牛犢的市場價大約在3000元上下,一頭成年牛的價格在10000元左右,一匹馬價值12000元,一頭羊2000元上下,成年的駱駝10000元一匹……粗粗一算,牧民其木格家光這些牲畜的資產就值近500萬元了。即便如此,她家仍然只是當地的「普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