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白堊紀恐龍基地

2020-12-24 尋沿途風景

山東諸城,古稱密州。

傳說舜帝出生於此。

蘇東坡當密州太守的時候,留下了200多首辭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也是我的大愛,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其做賦的超然臺,便坐落於市中心,可惜此次行程沒有去,留點遺憾吧。

還有李清照的先生,趙明誠,出生於此。

此外還有清明上河圖的張擇端、宰相劉羅鍋、臧克家、江青等歷史名人。

但是此次的重點,卻是7000萬年前的主人,赫赫有名的諸城暴龍(最大的暴龍之一)、巨型山東龍(最大的鴨嘴龍)等等所居住的恐龍挖掘現場,千米長的龍骨澗、以及臧家溝暴龍館、還有恐龍博物館。

此三處為垂涎已久的白堊紀恐龍坑,是此次行程規劃的必去之處。

《山東龍的秘密》這本趙闖和楊楊編的雜誌是開啟此次行程的鑰匙,裡面講的山東龍和中國角龍是朋友,共同抵禦諸城特暴龍的故事,孩兒們喜聞樂見的同時,也啟迪了我此處恐龍種類之豐富,肯定不虛此行。

而且最早發現的村民以這種奇怪的石頭能夠止血而奔走相告,事後發現,這也只是因為空隙大表面積廣,而導致接觸面大而已,同時也被考古學家發現了,這是恐龍化石。

這三個場館裡,龍立方(千米龍澗)最遠,大概十幾公裡,然後暴龍館離他很近,離一兩公裡,最後回來酒店斜對面的恐龍博物館。

總體轉下來半天時間差不多了。

這一趟收穫頗豐,對於如此巨量的鴨嘴龍,密集堆積在龍澗,場面蔚為壯觀,暴龍館裡大量完好的白堊紀的化石,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輝煌。

在路上定的陽春國際,老牌四星級,而且還降價了,真是便宜,220元一間標準間還含雙早,最最主要的是,服務槓槓的,是我住過的裡面堪稱最好的了。

一進門水都已經燒開了,還留下了愛心小字條,給孩子送的小娃娃,滿滿的溫暖。

相關焦點

  •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恐龍是從三疊紀末活躍到白堊紀的,恐龍家族數量龐大,而且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恐龍的體型也在逐漸的變大,外形特點也在一直變化著。想知道恐龍到底是怎麼演化的嗎?我們且往下看。
  • 探秘白堊紀!國內超稀有恐龍化石青島首亮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 日前,「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史前恐龍化石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開幕。現場進行了多件珍品展示,國內超稀有恐龍化石首次在青島展出。11月15日,「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史前恐龍化石展開幕,現場,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接受北京北大寶石鑑定中心(青島)教學實踐基地合作方授牌,預示未來雙方將有更多的合作機會。此次展覽的珍品化石有譚氏臨河獵龍、完美巴彥淖爾龍、楊氏內蒙古龍、亞洲古似鳥龍,都是首次走出北大地質博物館與青島市民見面。
  • 「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恐龍化石展在青島開展
    齊魯網青島11月15日訊  15日上午,「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史前恐龍化石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開幕
  • 想看看恐龍是什麼樣的嗎?來到二連浩特,看看白堊紀恐龍公園
    想看看恐龍是什麼樣的嗎?來到二連浩特,看看白堊紀恐龍公園世界變遷發展了這麼多年,從毫無人煙到現在世界的繁華,中間經過了很多的變換。而其中最為珍貴的,就要說說恐龍時代的故事了。恐龍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的研究對象,也是孩子們喜愛的虛擬玩伴。
  • 穿越白堊紀恐龍世界 濰坊諸城市開啟五一恐龍之旅
    ,節日期間,研究中心將以「地質科普、文化旅遊」為主題,帶領參觀者開啟一場「恐龍之旅」。屆時,世界上最高大的鴨嘴龍——巨大諸城龍,頭頂上長著寬大盾牌和尖角的諸城中國角龍,體型巨大長滿羽毛的華麗羽王龍,不可一世的地球霸主——巨型諸城暴龍……將一一呈現,帶您穿越白堊紀恐龍世界。
  • 迪士尼定製動畫《小恐龍大冒險》,精美白堊紀場景圖曝光
    片中超過70個場景設計,製作精細,真實還原白堊紀。白堊紀是地質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歷經7900萬年。是顯生宙的最長一個階段也是最大的恐龍出現時期。雪山、極地、裂谷、草地、沙漠、火山、沼澤隨處可見……洛奇、瑪珠、比爾、泰妮四隻小恐龍和巨獸龍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
  • 同樣都是恐龍稱霸,侏羅紀和白堊紀環境有什麼區別?
    在此時稱霸天空是翼龍,而翼龍不是恐龍。而我們人類的祖先哺乳動物在此時已經出現,但由於恐龍的存在,使得它們只能在樹洞或者地底下,以夜棲的形式生存。白堊紀在白堊紀時,地球大陸逐漸形成現在的各大陸,只是位置以及地貌有所不同。
  • 闖入白堊紀《恐龍紀元XR》於VIVELAND 獨家登場
    HTC宣布全新自製內容《恐龍紀元XR》首度於臺北三創生活園區的VIVELAND 虛擬實境樂園及高雄大魯閣草衙道的KOSMOSPOT X VIVELAND 登場,此為VIVE Studios首款原創自製的XR 延展實境內容,通過最新XR 技術,帶觀眾闖入白堊紀恐龍世界,在環景360 度的遠古叢林內冒險探索,感受跨越於現場實景與虛擬科幻間的新體驗,猶如親歷遠古生物生動再現的震撼現場
  • 白堊紀恐龍化石中 發現血液寄生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新華社訊 (記者趙焱 陳威華)巴西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白堊紀研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一種血液寄生蟲的微小化石。巴西北裡奧格蘭德聯邦大學、聖卡洛斯聯邦大學和坎皮納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隻泰坦巨龍(白堊紀的一種草食恐龍)的化石中發現了這種寄生蟲化石,它可能與恐龍生前所患骨髓炎有關。 參與研究的北裡奧格蘭德聯邦大學的阿莉內·吉拉爾迪介紹說,2017年,他們注意到這隻泰坦巨龍的化石上有一些海綿狀腫塊。
  • 十大白堊紀恐龍,三角龍重達20噸,霸王龍名列食物鏈頂端
    相信大家都知道侏羅紀恐龍,那麼你知道白堊紀恐龍嗎?其實白堊紀時期才是恐龍的巔峰時期,白堊紀時期恐龍的品種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多呢!像大名鼎鼎的霸王龍、暴龍可都是白堊紀恐龍呢!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
  • 為什麼小小的蒼蠅能躲過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滅絕?
    蒼蠅作為「四害」之一,它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超過1.4億年了,也就是說它們在恐龍時代就以恐龍的殘羹冷炙,甚至是屍體為食了。 也就是說,蒼蠅可是吃過恐龍肉的存在。但是,在白堊紀的末期,恐龍經歷了一場浩劫,在這場浩劫中,恐龍滅絕殆盡。那麼,為什麼小小的蒼蠅卻能在這場災難中存活下來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哆啦A夢:大雄新恐龍》開啟全新白堊紀大冒險之旅
    蘭州新聞網訊動畫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將於12月11日在我市蘭州中心空間站影城IMAX、蘭州藝術空間影城、97國際影城格林店、太平洋影城(張掖路店)、千幕空間影城等影院上映。近日片方發布「歡樂飛行」版海報,海報上哆啦A夢和大雄一行人高高飛在遠古時代的天空,腳下和遠處是種類豐富的許多恐龍,令人對這場白堊紀大冒險充滿期待。
  • 「世界第一恐龍」「穿越「侏羅紀」「白堊紀」」老家河南旅遊熱
    它是「吃素」的恐龍,卻長成當時體型最龐大的動物;它的體重相當於20頭成年大象,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骨架最粗壯、最重的恐龍,可謂「世界第一龍」。老家河南。這就是河南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巨型汝陽龍」。以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西峽恐龍遺蹟園為代表的河南恐龍資源旅遊方興未艾,助力「中原崛起」經濟發展。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汝陽縣中南部,伏牛山北麓,汝河上遊,由恐龍化石園區和西泰山園區構成,總面積71.17平方公裡,是一座以恐龍化石、花崗巖地貌為主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煙臺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圖)
    而在距今約6500多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晚期,現萊陽一帶就曾經活躍著現已滅絕的大型爬行動物———恐龍。    10月16日,煙臺市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看著紅紅的圖層,很多人不知道,古老的膠東大地孕育著地球最原始的生命———這裡是世界發現恐龍化石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萊陽是我國發現恐龍化石品種較多、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裡是學術界認可的16個「恐龍之鄉」之一……中生代從早到晚依次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而煙臺萊陽則被眾多學者稱作「白堊紀公園」。
  • 鳥類起源於恐龍?科學家有新發現,白堊紀小恐龍竟然會「開屏」
    據報導,近日,在科學雜誌《白堊紀研究》上,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化石記錄,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恐龍物種,這種恐龍生活在如今的巴西地區,它們的大小和雞差不多,兩足行走,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一些小型的脊椎動物和昆蟲。
  • Cretaceous Res:科學家發現白堊紀"恐龍公園"
    中國、美國、瑞士、德國、加拿大、波蘭等國古生物學者近日宣布,他們在中國山東臨沭的下白堊統地層中發現了一個龐大的恐龍足跡動物群。該遺址保存了包括大型蜥腳類、中型四足類、兩種獸腳類、鸚鵡嘴龍類等豐富的足跡化石,對研究白堊紀早期恐龍的演化、遷徙具有重大意義。這一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白堊紀研究》上。
  • 四川5歲男童發現恐龍足跡,專家現場確認:源於白堊紀
    新京報訊(記者 徐茂祝)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恐龍專家邢立達確認,5歲男孩楊哲睿提供的「怪腳印」線索為白堊紀恐龍足跡。此前,楊哲睿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四川通江老家山中,發現「怪腳印」並稱其可能是獸腳類恐龍足跡。
  • 動物趣談:白堊紀的號手——副櫛龍!原來你是這樣的恐龍
    人們因為愛美,會為自己設計各種髮型,其實恐龍也有自己的「髮型」,它們的「髮型」就是指長在腦袋上的頭冠。有一種恐龍的頭冠非常特別,好像是在腦袋後面插上了一根長棍子,這種恐龍就是副櫛龍。距今7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在朝陽中迎來了新的一天,森林中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聲。在森林邊緣,一群副櫛龍正在享用早餐。
  • 當唐朝人集體重返白堊紀遇到恐龍……這故事厲害了
    人類集體重返白堊紀,與一億年前的恐龍狹路相逢,不同時期稱霸地球的兩個物種激蕩出劇烈的火花。古生物學者、恐龍科普作家邢立達首部科幻長篇小說《御龍記:史前闖入者》講了一個中國古人們與恐龍一起生活的故事。《御龍記》不僅全方位地展示了一億年前地球統治者的面貌,而且顛覆人們一直以來對於恐龍的固有認知,算是一部專業的恐龍科幻類型小說。小說誕生的背景源於邢立達對人與恐龍共生的猜想,他說,「我們如果沒有考慮到恐龍演化成智慧生命,如果恐龍還活著,我們可以怎麼去利用,怎麼跟他們在一起相處。」
  • 走進「恐龍之鄉」,在「千裡草原」赴一場白堊紀之約
    恐龍,這種曾在數億至數千萬年前雄踞地球的一代霸主、現已滅絕的大塊頭,一直撩撥著人類的好奇心。想了解恐龍嗎?想在這些龐然大物腳下感受下它們當年的雄姿嗎?在錫林郭勒盟,有著「恐龍之鄉」美譽的二連浩特不失為一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