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生物信息學」線上學術研討會舉行

2020-12-15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新聞網5月9日電 5月5日晚,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聯合主辦的「疫情下的生物信息學」學術研討會在線召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戴瓊海院士出席會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主任張兆田、生命學部副主任谷瑞升和兩個學部的處長潘慶、宋朝暉和王璞玥,以及來自全國4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多位生物信息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生物信息學領域的廣大學者做了大量有意義的工作。此次會議的主題是「探討科學問題、思考學科使命」,旨在交流我國生物信息學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代表性研究,研討生物信息學相關的科學問題和學科發展使命。本次會議是第一次由三個全國學會組織的跨學科聯合研討會。會議由清華大學北京信息國家研究中心生物信息學部主任、自動化系教授張學工發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生物信息學與人工生命專委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計算生物學與生物信息學專委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健康與生物信息專委會(籌)與清華大學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共同承辦。

專題報告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章張、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郝沛、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曾堅陽、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後王光宇分別圍繞國家生物信息中心新冠病毒信息庫的構建、新冠病毒基因組分析、針對新冠肺炎老藥新用的機器學習探索和新冠肺炎臨床診斷中的AI影響分析等被國內外同行高度認可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分析了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參會同行們圍繞報告進行深入討論。

8位論壇嘉賓結合疫情背景下當前和今後生物信息學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問題發表見解。來自抗擊疫情一線的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王徵教授從臨床角度指出,從「防」的角度如疫情預判和評價、病毒變異/重組、靶點快速篩查以及自動化預警平臺,到「治」的角度如疾病快速分揀/診斷、個性化治療、病毒的致病機制等,生物信息學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薛宇、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員鮑一明分析了生物數據安全、分級和管理機制的重要性,並倡導重視數據基礎性、系統性的資源建立與管理工作。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秀傑呼籲建立高效科研供需溝通平臺,對接研究供給方與臨床、政府的需求方,促進科學界更高效地在國家重大事件中發揮作用。北京大學教授陸劍、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王超龍、醫科院系統醫學中心研究員蔣太交、浙江大學教授張亮生圍繞生物信息學對於防止新冠疫情反覆、防控將來可能出現的其他新病毒疫情可能的貢獻進行了討論。他們認為,雖然短期來看公共衛生防控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疫情,但從長期來看,在疫情全球蔓延、人類可能與病毒長期共存的情況下,生物信息學應抓緊寶貴時間,結合其他學科,對疾病機理和人群差異等進行深入研究,為將來的防控和診治提供充分的科學依據。

張學工主持專題論壇討論並對論壇發言進行了總結。他認為,生物信息學家在這次疫情中表現出了強烈的專業責任感,為疫情科研攻關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疫情研究也凸顯了生物信息學中基礎性方法性研究的重要性。

在線會議

戴瓊海、張兆田和谷瑞升在發言中高度評價了此次會議的意義和作用。他們一致認為,生物信息學是生物問題驅動的方法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將推動生命科學研究範式的改變。生物信息工作者在新時代面臨新的挑戰,所建立的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方法、模型、工具將為國家作出重要貢獻。

供稿: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

編輯:呂婷

審核:程曦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講席教授組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講席教授組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清華新聞網5月24日電(實習記者 王 蕾) 5月22日,清華大學曹興誠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講席教授組成立六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信息技術大樓召開。
  • 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在滬舉行
    他特別指出,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始於2001年,已成為我國生物信息學研究領域學術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全國盛會。近兩年來生物信息學在我國得到了蓬勃發展,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已經得到中國科協的批准,本屆大會首次以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的名義舉辦。
  • 浙江省-全羅南道第22屆學術研討會線上舉辦
    副省長朱從玖首先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今年以來,浙江省與全羅南道積極開展抗疫合作,助力兩地全面復工復產復學,加強正常交流交往和合作關係,成為疫情期間兩國友城的典範。浙江省-全羅南道學術研討會是促進兩省道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對增進兩省道民間交流和學術合作關係,推進務實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 銘記抗疫情,獻禮教師節——首都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骨質疏鬆學組線上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2020年9月10日,時值第三十六屆教師節,首都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骨質疏鬆學組秉承尊師重道的中華傳統,不忘提高診療水準之初心,順應當下網際網路時代的特性,成功舉辦了第一期聚焦於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的線上研討會議——「識微知遠·助力抗疫--首都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骨質疏鬆學組線上學術研討會。」
  • 全國多倍體生物育種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開啟校慶學術交流之旅
    9月24日、25日,2016年全國多倍體生物育種學術研討會在湖北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多倍體生物育種與創新」,聚焦植物遠緣雜交和多倍體育種領域原創思想和最新成果,交流多倍體生物育種研發現狀,商討中國多倍體生物育種研發戰略、發展方向及應用前景,籌建多倍體生物育種戰略聯盟,以此推進多倍體生物育種,引領新的綠色革命,促進「中國種都」的建設。
  • 「德國古典哲學與詮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
    「德國古典哲學與詮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 2019-12-07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楚廷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開幕式後合影留念下午的研討會在我校教育科學學院101室繼續舉行(記者 胡明玥 歐陽小武 黃柳英)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5月28日,張楚廷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我校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行。蔣洪新指出,當前,我校正處於新的發展時期,舉行張楚廷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意義就在於營造尊師重教、崇尚大師的氛圍,樹立志存高遠、潛心鑽研、甘於寂寞、持之以恆的治學精神,造就我校新一代的名師、大家,全面推進學校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邁上新的水平。範笑仙博士代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致辭,祝賀張楚廷學術思想研討會的成功召開,並對張楚廷教授表示崇高敬意。
  • 「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的政府新聞發布」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12月18日,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主辦,首都對外文化傳播研究院、北京對外文化傳播研究基地、首都國際交往中心研究院、首都國際服務貿易與文化貿易研究基地承辦的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的政府新聞發布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 2020年社群信息學研討會在滇舉行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 NEWS of...
    11月28日,以「聚焦數字福祉,創造數字包容」為主題的2020年社群信息學學科研討會在雲南大學舉行。本次研討會由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主辦,是繼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2019年舉辦同主題研討會之後的又一次學術共同體會議。本次會議匯集了中國社群信息學領域主要學者,以期共同推動社群信息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 第七屆「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2018年11月9日至12日,由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舉辦的「現代諸子學發展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七屆『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以及美國、韓國、新加坡的120名專家學者,就「新子學」發展、諸子學研究轉型、子學的當代價值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在會議開幕式上,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以《四論「新子學」》為基調,介紹了「新子學」發展的最新成果。
  • 2019兩岸清華大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2019兩岸清華大學學術研討會舉行清華新聞網7月12日電 7月5日,2019兩岸清華大學學術研討會在青海大學舉行。會議由清華大學和新竹清華大學共同主辦、青海大學承辦,議題內容涵蓋信息科技與納米科技兩大領域。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新竹清華大學副校長陳信文、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出席會議。
  • 青島農業大學-首爾大學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舉行
    青島農業大學-首爾大學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舉行 8月30日,青島農業大學-首爾大學第十一屆農業與生物技術學術研討會(The 11th QAU-SNU Symposium on Agricultra and Biotechnology)在青島農業大學舉行。
  • 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信陽舉行
    本報12月10日電(記者金晨)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河南省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共信陽市委統戰部、信陽市臺胞臺屬聯誼會協辦的第29屆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9日在河南省信陽市舉行。本屆研討會以「研究新形勢下臺灣民情新變化,增進臺灣同胞和平統一認同」為主題。研討會中,來自大陸知名對臺研究機構、團體、院校的約110位專家學者,重點圍繞世界大變局新時代、兩岸關係新形勢、臺灣民情新變化、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徑和增進臺灣同胞和平統一認同新工作等議題展開探討。
  • 第22屆上海交通大學與大阪大學學術研討會在線舉行
    2020年11月27日,第22屆上海交通大學與大阪大學系列學術研討會開幕式通過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在線舉辦。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大阪大學副校長河原源太分別代表兩校出席了在線開幕式並致辭。
  • 第五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舉行
    第五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舉行清華新聞網6月15日電 6月10日-11日,「第五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生物醫學研究模型」在醫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會議以「生物醫學研究模型」為主題,涵蓋癌症、免疫、傳染病學、藥學、結構生物學、幹細胞及發育生物學等6大領域,來自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張林琦、程功、那潔、向燁,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Mark S. Roberts、Gilles Clermont、James F. Conway等12位報告人與大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及進展。與會師生充分討論,氣氛活躍。會議由張林琦教授主持。
  • 第九屆中泰戰略研討會開幕 線上線下兩地聯動
    (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臺海網12月10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12月8日上午,由華僑大學與中國東南亞學會、泰國國家研究院、泰中文化經濟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泰戰略研討會開幕。本屆中泰戰略研討會在中國廈門市和泰國那空那育府兩個線下會場同時舉辦,中泰會場通過雲端會議進行線上同步連接。
  • 紀念朱陸鵝湖之會84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上饒舉行
    原標題:紀念朱陸鵝湖之會84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上饒舉行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7月22日上饒訊(記者 胡康林)7月21日至23日,「尊德性與道問學:紀念朱陸鵝湖之會84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上饒舉行。此次研討會為期三天,來自海內外的120多位專家學者將就尊德性與道問學等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 2007全國生物信息學研究生暑期學校將在清華舉行
    2007全國生物信息學研究生暑期學校將在清華舉行 來源:清華新聞網 2007-07-20 09:39     生物谷報導:由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
  • 香港創新科技助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線上研討會舉行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劉歡、查文曄)為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配合內地企業「走出去」,推動香港和內地企業在創新科技領域共同發展,「2020外洽會系列論壇——香港創新科技助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線上研討會」於30日舉行。  研討會由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共同舉辦。
  • 西藏高原生物學術研討會在拉薩召開
    2020年7月11日,由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學會主辦,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和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協辦的西藏高原生物學術研討會在拉薩召開。來自中國農科院、西藏大學、西藏農牧學院、西藏農科院、西藏林規院、西藏林木科學院等區內外科研院所和學會代表約80餘人參加本次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