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媽會客廳 | 「說」「說」青春期.

2021-02-08 C媽課堂



   我是C媽梁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青島大學心理研究中心諮詢師、C媽課堂創始人,專注青少年心理資本及學習能力提升、帶領更多父母一起成長。希望我的分享成為你育兒育己路上的溫暖陪伴。

C媽會客廳2020年重啟,每周一下午都會有家長到此做客,聊聊養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其中如何應對青春期的話題是特別的多。今天C媽就來說說青春期孩子的語言特點和做為家長如何應對的策略。

  青春期的話題常常見但帶著兩個引號的《說說青春期》到底要說些什麼呢?一提到青春期大多數人腦子裡立刻會想到什麼?青春活力還是強詞奪理、外門邪說諸如此類的叛逆?

        家長們能感受到當我們的孩子大約進入10歲後,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的家長們就會慢慢發現他們的變化越來越快,不僅僅是身高、體重和外形慢慢從兒童變得趨於成人,更是發現大多數孩子日常的話語表達開始讓人吃驚。時下最流行的網絡俚語常常掛在嘴邊:「整挺好」、「你要耗子尾汁」、 「又雙叒叕「,還有故意拖慢、拉長音、配合誇張肢體動作的說「我呸!「、「你聽我狡辯」等等,總之流行什麼、什麼搞笑能引起別人注意青春期的孩子們就喜歡說什麼。不僅如此常常讓家長們生氣抓狂的是在這個階段孩子們似乎變的格外較真,特別愛反嘴、犟嘴,說不好一場父母子女之間的交鋒就會開始。家長們常常困惑: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喜歡用這樣的方式表達,有話就不能好好講嗎?

    其實這些惱人的情形跟青春期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密切的關係。在青春期開始之前其實孩子們的大腦就已經悄悄的發生了巨變,前額葉皮層的突觸激增再次出現,聯結大腦內各個不同腦區組織的生長率會出現一次顯著的增長,而在青春期發育突進之後,不用的聯結被修剪掉,有用的聯結被加強,這一過程使得大腦變得更加高效,抽象能力得到快速發展,單詞量和語言表達能力突飛猛進,並且他們開始思考哲學層面的概念和定義,比如我是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希望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們也開始關注並討論與愛、公平、自由有關的話題。喜歡用:因為所以、然而但是、否則、無論、因此、也許、可能等詞彙來訓練、表達邏輯。青春期的孩子抑制不住的衝動想用「說」來向家長、老師們表現證明他們的長大,但畢竟認知有限所以有時他們會顯得強詞奪理和狡辯,搞得家長們生氣抓狂,爭吵衝突常常出現。面對這些青春期孩子讓人惱怒的「說」,家長們該如何應對,該跟他們「說」些什麼呢?

        首先家長們要了解這些行為屬於青春期發育發展階段中的正常現象並非你家孩子變壞了或者是態度不端正故意跟你對著幹,家長要了解孩子成長發育的特點,從心裡要了解並接納這些行為是成長帶來的必然,只有了解和接納後家長心態才可以平和,情緒才會穩定。接下來家長要做到:1、  不說:不說羞辱等傷害孩子自尊的話,比如:你就是懶、你就是笨、你就是跟某某一樣壞,你再這樣就給我滾出去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這些負面的評價會像魔咒一樣進入孩子心靈最深處影響著他日後的成長,這一點家長們要切記。2、  少說:多傾聽、少評價。面對朝氣蓬勃、大腦思維、體力都日漸優於家長的孩子們,多聽聽他們帶來的新語言、新信息,不要著急下判斷、引導,多給孩子自己覺察、糾正的空間和時間,把孩子成長的權力多多交給他們自己。3、  多說:多說鼓勵、支持、尊重溫暖的話語。青春期階段正值孩子學業壓力增加、心理日漸成熟複雜之時,孩子自身亦有很多的壓力與困惑。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當我們面對壓力、挫敗的時候希望聽到的是批評責備還是鼓勵和支持包容呢?答案顯而易見。值得一提的是,家長要多說感受少講道理,對於孩子們來說感受好才可以做的好。高興、難過、開心、失望、擔憂這些都是表達感受的詞彙,明明是擔心孩子過度使用手機影響視力和學習但偏偏說出來的話卻是指責、批評的煙火味道。「你看手機已經40分鐘了,我很擔心你的眼睛,如果影響作業完成又要睡的很晚,你睡不夠我會心疼。「同樣的問題是不是說說感受的表達更帶著關心更有溫度呢?青春期的孩子充滿能力與活力,這個階段敏感又關鍵,讓我們通過「說「更多了解孩子,學會更多陪伴青春期孩子的語言技巧,減少親子之間摩擦與衝突,助力孩子的成長。今天的」說說「你學到了嗎?

C媽課堂多年來持續服務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涯教育,帶領家長關注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助力成長。

孩子成長的話題不斷,C媽會客廳開放繼續,歡迎更多的家長來做客,讓我們抱團育兒,最後感謝讀完全文並幫助轉發的你。


下期時間:

2020年1月18日14:00-16:00

(每周一14:00-16:00,預約參加,謝絕空降)

地址:青島市南區海門路17號C媽課堂(萬象城附近)

規模:每期僅限8人私享

費用:公益免費

預約方法:添加C媽助手微信szy112q或文末掃碼,接頭暗號:C媽會客廳

特別提醒:感冒發熱身體不適以及十五日內返青者可延期預約。

 一杯暖暖的香茶,等你來……



梁燕

C媽課堂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HMI催眠師、心理繪畫分析師,美國正面管教註冊家長講師(CPDPE)、青島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心理諮詢師。


 

魏麗娟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婚姻家庭心理指導師,中國海洋大學心理諮詢師,青島市精神分析協會副秘書長。教育部首批本科一流課程《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主講教師,國家精品慕課《職熵-大學生職業素養訓練》設計主講教師


衣桂花

醫學碩士、精神科主治醫生,青島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心理諮詢師、青島大學醫學部醫學心理學、精神病學以及精神科護理學課程主講老師。


C媽課堂提供父母成長培訓、心理諮詢;青少年情緒、專注力及學習能力提升訓練。如需幫助請在公微平臺留言或長按二維碼與  我們取得聯繫。               




相關焦點

  • C媽線上會客廳周一開啟
    為什麼育兒書上說的都懂,可是一做的時候,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因為書籍中,文章裡都是育兒知識而非育兒能力。把育兒書上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能力~這個環節大部分家長都沒有完成。教育能力需要訓練,訓練最大的難度第一:找到合適的路徑;第二:堅持    當發現孩子有「問題」的時候,父母也是承受了很多壓力與焦慮的,家庭環境會處在一個緊繃的狀態下。
  • 從「焦慮媽」到「淡定媽」:我是如何應對孩子青春期的種種問題的
    都說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在很多教育論壇和媽媽群中常常看到面對青春期孩子焦慮的媽媽的各種發問及求招。平時做家務、坐地鐵時反覆聽媽心理默薇老師的《青春期逆反破解訓練課程》,讓正確的理念植入大腦,建立正向的神經連結,而後以此引導自己的行為。
  • 「媽,為什麼來月經會流血?」青春期教育,是他們最為缺失的一課
    「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為什麼會流血」「有時候不知道它(月經)自己就來了」「來月經的時候,肚子很疼」「來姨媽的時候,不喜歡和別人說話」「很討厭班上一個男同學,他有時候還會(因為月經)笑話我」「之前喜歡一個人我會非常緊張」青春期,不僅會帶來生理上的改變;在心理上,女孩們也面臨著一場拉鋸戰。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青春期是什麼?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什麼?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應該怎麼做?王玉新開篇先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將家庭教育分為三個階段,0—9歲早期家庭教育,10—19歲青春期家庭教育以及成人階段的家庭教育。青春期是什麼?王玉新表示,一般女孩10歲以後,男孩在12歲前後就進入青春期。世界衛生組織將青春期定義在10-20歲,而人腦的發育要到25歲才能完全成熟。
  • 「青春期的孩子不好惹」,寶媽跟娃鬥智鬥勇:每天活得像「宮鬥」
    文|秘籍君 青春期的孩子不好惹,這是父母們一致的心聲。 昨天跟一位寶媽聊天,她說兒子今年14歲了,正處在叛逆期。平時不愛跟父母說話,她有時候說孩子兩句,孩子就不耐煩,嫌她煩。
  • 青春期女孩子,長期戴眼鏡,顏值會有「3變化」,學生黨:咋不早說!
    現在很多女孩子都可能會有些近視眼,但是也有些姑女孩子的近視程度還不用戴眼鏡,可是有時候會覺得戴眼鏡真的還是蠻酷的,或者是覺得戴眼鏡可以很好的修飾臉型,所以就選擇了一直佩戴眼鏡。但是,青春期女孩子,長期戴眼鏡,顏值會有「3變化」,學生黨:咋不早說!
  • 「不能說」的青春期秘密導致11歲女孩貧血
    杭州網訊 進入青春期,女孩會經歷月經初潮、乳房發育等一系列生理變化。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缺乏正確引導的孩子往往會感到焦慮、不安和恐懼....近日,市一醫院集團瓶窯院區婦產科接診了一名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少女。    11歲的雯雯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10歲時就來了月經,比班上的同齡人都要早。
  • 困在作業中的青春期 「怪獸」被「釘」在了書桌前
    「這大概是孩子上了中學、進入青春期以來,我印象中唯一一個晚上,一家人沒有因為搶手機、玩遊戲、催促學習而大呼小叫。」沈峰的媽媽劉湘說。  劉湘所說的「唯一」,多少有些誇張,不過,沈峰絕不是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遇到的唯一一位因為寫作業而熬夜的青春期孩子。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如何說少年才會聽?怎麼聽少年才肯說?》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你們都會有哪些感受呢?個長高了,脾氣也變大了。越來越難溝通了,通常說不了幾句話就不耐煩了,嫌我嘮叨。不再和我分享小秘密了,回到家關起門,不是打遊戲、看小說就是跟同學在電話裡說個沒完,很少像以前一樣和我們愉快交流。在衛生間梳洗打扮的時間越來越長,特別注重自己的穿著了。
  • 孩子的青春期,家長的挑戰期,父母學會這麼說,輕鬆應對
    12歲的孩子,告別了小學即將走向初中,在身心上都會有巨大的改變:在身體上,女孩子可能會經歷「月經初潮」,男孩子可能要經歷「變聲期」;在心理上,他們可能會有崇拜的「偶像」,也期待自己也可以變得「成熟」,不再希望被小孩子一樣對待。而面對12歲孩子,除了是孩子即將面臨的第一個青春期外,也是對家長的一個全新挑戰。
  • 專家說現在青春期持續到了24歲,頓時我就逆反了!
    專家說現在青春期持續到了24歲,頓時我就逆反了! 2018年01月26日 11:37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專家說現在青春期持續到了24歲,頓時我就逆反了!
  • 孕媽愛長痘是生男孩的暗示?專家說:並不靠譜!
    周圍有過孕育經驗的同事看到她就會說,起了這麼多痘,應該是男孩。祁女士想,難道長痘也是判斷胎兒性別的方式嗎?孕媽愛長痘 激素搞的鬼記者了解到,在民間的確有一種說法,認為懷女寶,雌激素多,這會讓孕媽媽的皮膚變得更好,所以懷女孩的媽媽多是漂亮些的。而懷男孩則會醜媽媽啊,因為男孩雄激素多,會導致皮膚長痘痘。
  • 對於大多數青春期的男生來說,英語說心頭刺
    處於青春期的男生,他們對於文科方面的學科可能沒有那麼擅長,特別是英語,對於大多數青春期的男生來說,英語說心頭刺,所以說,對英語這一門課,無論是平時上課還是考試或者作業,他們都很應付。那麼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怎樣幫助孩子能夠加強對他們不擅長的科目的訓練呢?怎樣避免孩子偏科嚴重呢?
  • 客廳地板磚效果圖大全 誰說客廳只能鋪大理石
    很多小夥伴老說,客廳選的裝飾和家具都不錯,但總覺得少了一些感覺。殊不知,你有沒有想過是地板磚的選擇出了問題。那麼,客廳地板磚可以有哪些選擇呢?今天,小編準備了客廳地板磚效果圖大全,一起來看看吧!一、客廳地板磚效果圖大全1、木紋磚木紋磚,溫馨的代名詞,它是一種表面和木地板很相似的地磚。木紋磚的紋理從表面來看幾乎和木地板沒有任何區別,裝飾效果極強。經常被用於現代和北歐風格的裝修當中。相對比較一般的大理石和拋光磚,它可以賦予空間跳躍的動感。
  • 青春期不可怕,沒有說不聽的孩子,只有不信任的鐵子
    父母們對孩子青春期突如其來的變化,常常手足無措。此外,父母還會發現,孩子會開始意識到父母的不完美,有理有據地指出家長的錯誤,讓父母面紅耳赤、啞口無言不說,有時孩子說急了,還會在感情衝動之際說出讓父母心碎至極的話。
  • 能不能把客廳裝修成書房?設計師說:這種「去客廳化」設計超好看
    具體的表現如下:第一種改變:考慮到孩子學習,會將客廳功能改變成書房如果說在裝修新房時,家中的孩子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段,同時自己在工作上經常性要回家加班來處理,此時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繼續保留客廳原有的觀影中心已經沒有必要了,也是不符合居家生活的實際需求的。
  • 青春期的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可以這樣對他說
    女孩初一進入青春期,大學三年級才能結束;男孩初二進入青春期,大學畢業才能結束。一生最重要的奠基階段,如果因為青春期的貪玩與任性而白白荒廢,人生還有比這更悲哀的事嗎?關於青春期的溝通與學生的自我約束,想從我之前的一個心理疏導案例說起。一個高中一年級男生,向我說:他同鄰居叔叔阿姨、學校同學相處很好,一回到家,媽媽就和他作對?
  • 從英語小白到今天的行雲流水,C媽我用了這六招
    當然,我並沒有討厭英語,只是我身邊的環境跟群體,都沒有會說英語的人跟用到英語的地方,所以英語在我的生活中就並不重要或者說是一點也不重要。我也曾經羨慕那些能夠張口就說英語的人,只是被應試教育體系下的英語教學,讓我曾經對英語的熱情都給澆滅了。
  • 原來青春期並不可怕:孩子能否走出叛逆的漩渦,父母的力量是關鍵
    然而,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媽媽卻說:原來青春期並不可怕,原來它是人生中如此美妙的黃金時期。本文來自媽心理的一位學員分享。原來,只有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規律,才能如此淡定~以下是分享正文。我不知道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直到有一天,我因為工作原因疲憊的回到家,看到客廳門口隨地脫下的鞋子和孩子懶散的躺在沙發上玩遊戲,我控制不住的跟孩子抱怨:我成天辛辛苦苦的上班,回來還要收拾你這堆爛攤子。孩子厭煩的起身回屋,我聽到他對著手機說:咱們玩會兒遊戲吧,我媽又回來了,一回來就要聽她的嘮叨,煩死了,真不想在這個家待了。那一刻我有委屈,也有自責。
  • 《青春期》:處在青春期的90後,到底會怎麼變化?
    講述了一位正值青春期的90後問題少女程小雨,由於父母離異造成的價值觀錯誤,而生性膽怯的王小菲被程小雨深深吸引,從而追求小雨,在過程中為了保護小雨同時讓小雨找回自我,改變錯誤的價值觀做出了大膽勇敢的行為,直至用鮮血和意志喚醒了了小雨,用身殘的代價驗證了90後青春的價值。父母離異,正值青春期的90後程小雨,一直是同學眼中的問題少女,也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時而清新可人,時而妖嬈熱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