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寶力高,蒙古族,1944年2月出生於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國家一級演奏家。他曾經說過:「馬頭琴,只要與我同在,我就能與世界人民交流。」齊·寶力高三歲時被內蒙古科爾沁草原上的莫力廟確認為第五世活佛。隨著內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他的活佛生涯也結束了,前後只有一年時間。
從喇嘛廟回到家裡的小齊·寶力高對樂器極感興趣,善解人意的父親,請人給他做了一把「潮爾」(類似馬頭琴的一種古老樂器)和一把四胡。每逢過年,科爾沁草原上的人們都會請來民間藝人到村子裡拉馬頭琴、彈三弦,整夜不停。在這種環境中,不識譜的齊·寶力高憑感覺模仿著大人給母親演奏。八歲時,他就能和民間藝人合奏幾十首民歌了。
1958年10月,剛剛畢業於科爾沁左翼中旗道蘭陶布小學的齊·寶力高被內蒙古實驗劇團(後改為歌劇團)團長孟和選中。從此,他走上了專業化的藝術道路。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齊·寶力高有幸向馬頭琴大師桑都楞等學習馬頭琴,接受了傳統民間音樂的薰陶,嫻熟的掌握了馬頭琴演奏技巧。
1979年,齊·寶力高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0周年文藝演出,他以一曲馬頭琴獨奏曲《萬馬奔騰》,一舉奪得作曲銀獎和演奏金獎。同時,他創作的《草原連著北京》等馬頭琴曲,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電臺播出後收到良好的反響。齊·寶力高曾出訪亞、歐、美、非四大洲國家和地區。前後與眾多國內國際知名的樂團合作演出,在世界各地舉辦過千餘場獨奏音樂會。不僅在國內、國際舞臺上演奏自己的作品,而且邊總結邊研究邊傳授,讓傳統馬頭琴以群體化、科學化的形象出現在世界的舞臺上。
前後創作了近百部經典馬頭琴曲,其中《萬馬奔騰》《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獻給母親的歌》《蘇和的白馬》《初升的太陽》《草原·天駒》等早已成為金曲,為世人所賞譽。1988年,他作為第一位在蒙古國舉辦馬頭琴獨奏音樂會的中國人,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市成功地舉辦了個人馬頭琴獨奏音樂會。1989年,中國馬頭琴學會在呼和浩特成立。齊·寶力高擔任馬頭琴學會的會長。
1993年,在日本福島舉辦的世界青年音樂節上榮獲音樂大使獎。同年在日本大阪市國際室內音樂大賽中獲得特別一等獎。1996年,在全國色拉西馬頭琴大賽中獲得馬頭琴大師獎。1997年,在日本橫濱舉辦的世界和平文化音樂藝術節上榮獲世界音樂和平金獎。2001年,出版了自傳《馬頭琴與我》(蒙、漢、日文)。
2003年,榮獲蒙古國社會科學院與成吉思汗大學聯合頒發的世界遊牧文化最高獎——成吉思汗獎章。2005年,在世界音樂殿堂——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了世界上第一場馬頭琴專場音樂會。齊·寶力高始終致力於馬頭琴的宣傳普及和推廣工作。
2001年8月8日,在呼和浩特國際青少年馬頭琴藝術節暨呼市昭君藝術節開幕式上,他率領1000餘名來自國內外的馬頭琴演奏藝術家、演奏人員以一曲雄壯的《萬馬奔騰》直取金氏世界紀錄!齊·寶力高使馬頭琴成為世人所矚目的神奇樂器。外國人稱馬頭琴是「蒙古人的馬頭琴,草原上的切魯(大提琴)。」齊·寶力高,將繼續用他一生中最鍾愛的樂器——草原上的「切魯」,永遠做一個草原靈魂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