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一望無際草原的就是內蒙古了,內蒙古的區域非常大,很多人會去此地旅遊,在草原上策馬奔馳,就像電視中看到的那樣。
踏上內蒙古的土地,藍天觸手可及,草原指日可待,空氣中似乎充滿了無盡的自由感。在這樣的氛圍下,看一場馬頭琴的演出,聽一段深深傷感或歡快的音樂,無疑是體驗和融入草原生活的最佳方式。
中國大多數少數民族不僅會騎射,還會唱歌跳舞,蒙古遊牧民族也不例外。伴隨著悠揚的歌聲,草原的風聲,奔騰的戰馬,馬頭琴出現在成吉思汗的時代,以刻在琴頭上的馬頭命名,蒙古語稱為「潮爾」。它和蒙古人民一起走過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每一個琴頭和馬尾辮都充滿了這個民族的故事和歷史。
馬頭琴由一個頭、一根杆、一個盒子和一個弓組成,馬頭傲然聳立在它的上方,是整個琴身最醒目的地方。細長的琴杆連接在梯形共鳴箱上,整架鋼琴看起來就像一匹變了形的馬的半身像,像一匹馬一樣在演奏者手中一天一天地追逐著風,彈奏著觸動人心的曲子。
鋼琴的低吟和歌手的吟唱,把人們的思緒帶入了草原的深處。伴隨著鋼琴悠長深沉的聲音,人們和遼闊的土地,自由奔放的遊牧民族一起在草原上自由馳騁。
坐在音樂廳裡,天價的長調響起,優美的情調瀰漫著馬頭琴的聲音,令人讚嘆。雖然馬頭琴的外表簡潔明了,但他能拉出各種風俗的音樂。
在所有的樂器中,馬頭琴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樂器。這種用馬尾弓摩擦馬尾弦產生優美、渾厚、悠揚、優美曲調的方式,在古今中外的弦樂器中是罕見的。在演奏者手中,鋼琴似乎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雖然人在音樂廳裡,但就像來到了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感受著奔騰的駿馬、成群的牛羊,眼前是一片美好的草原風光。
鋼琴的聲音婉轉悠遠,訴說著牧羊人的喜怒哀樂,飽含著牧羊人的希望和期待,讓人感到無限溫暖。
生活在城市,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比起嘈雜尖銳的聲音,人們似乎更需要轟轟烈烈的音樂來安慰孤獨疲憊的靈魂,放鬆自己忙亂的心情。如果你也開始懷念草原和自由的聲音,你可能希望看一場馬頭琴的表演,聽聽草流動的雲,馬蹄聲和牧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