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許冬花在長沙縣梨江社區為一名男孩理髮。圖/記者謝長貴
1997年,許冬花孤身一人帶著女兒,從瀏陽來到星沙,幾乎身無分文。 鄰居見她一個人不容易,便幫她介紹了一份工作。之後,老闆也對許冬花頗為照顧,介紹她學修腳,還幫她找了其他工作。有一次租房時,房東是一位老師,聽說母女倆的經歷後,不僅主動提出減免房租,還答應幫她女兒補課。 如今,許冬花的生活已算是苦盡甘來,但她一直記得曾幫助過她的這些人…… 6月6日,在長沙縣梨江社區門口,「許大嫂」又準備為大家免費剪髮了,她戴著「長沙縣紅十字會志願者」的小白帽,提著裝有各式剃刀的工具箱,擺上兩個椅子就能開工。 做志願者11年來,許冬花已經免費剪過上萬次頭髮,有時是在社區門口擺攤,有時提供上門服務,更多的時候,她會跟著志願者團隊一起去各個福利院,她笑著對記者說:「長沙縣的敬老院我全都去過。」 長沙縣所有敬老院裡都有她的身影 6月6日中午,一位嗲嗲提著一袋蔬菜正要往金科·時代中心小區裡走,路過梨江社區的門口,見許冬花的「理髮攤」已經擺了起來,決定就在今天把頭髮打理一下。他和許冬花是江西老鄉,已經找她剪過兩次頭髮,對她的手藝很認可,「她剪得很好,都可以開個店了」。 許冬花按照嗲嗲原來的髮型進行修剪,再用電動理髮器把耳邊的碎發剃掉,「我這買的都是飛利浦的」,許冬花說,她每年用來買剪髮工具的錢都有一兩千元,一個電動理髮器就是三五百元,因為使用太頻繁,工具壞得也快,有時甚至用了一兩個月就要換新。 許冬花向記者介紹,用來給男人刮鬍子的刀片都是一次性的,「我每次一買就是100天的量」。不過,這筆費用不需要許冬花自己出,她承包了給女婿剪髮的工作,作為回報,女婿提出為她每年更換工具買單。 在過去的11年裡,許冬花免費幫人剪髮的次數少說也有幾萬,「這個算不清的,你問我一周剪了幾個都記不住」。6日上午,來找許冬花剪髮的就有10人左右。許冬花有嚴重的腰椎突出,不能久站,也不能久坐,所以她定了規矩:只剪半天。但如果到了中午,還有人在一旁排隊,她也會剪完再收工,「不能讓別人白等那麼久嘛」。 除了長沙縣紅十字會,許冬花還加入不少公益組織,常常跟著其他志願者一起,去各個福利院幫忙剪髮,「長沙縣所有敬老院我都去過」,她隨便就能說出一串養老院的名字。有時,她還會為一些外出不便的重病患者提供上門服務。 最初,許冬花去養老院做義工並非是出於純粹的無私奉獻,「現在年輕人的壓力都大,我就想現在做一點善事,萬一哪天我要去住養老院,他們也能對我好一點」。但她的女兒鍾珂一聽媽媽這麼說就不開心了:「我怎麼會讓你去住養老院呢。」 老闆曾幫她找工作,房東主動減租 如今的生活對於這對母女而言,算是苦盡甘來。30歲的鐘珂已經結婚,丈夫話雖不多,但為人踏實可靠,對母親也孝順,兩人有了一個2歲的兒子。許冬花不願意打擾女兒的生活,堅持要搬出來一個人住,便用自己的積蓄買了一套50平米的複式公寓。 23年前,許冬花離開前夫家,從瀏陽獨自一人來到星沙時,幾乎是一無所有。 許冬花本是江西人,但和前夫結婚後便一直留在湖南。直到現在,她提起前夫時還是會說:「我是真的很喜歡他。」 1996年,許冬花的前夫突然不告而別,甚至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一點音訊。1999年,她與丈夫正式離婚。 鍾珂現在還記得父親離家時的場景:「那天特別冷,他給我的口袋裡塞了5毛錢就走了。我當時也還小嘛,覺得5毛錢挺多的,還挺開心。」 前夫離家之後,許冬花通過各種方式去打聽他的去向,但都一無所獲,直到幾年後她才知道,前夫是去東莞打工。那段時間,許冬花過得很艱難,只好在前夫出走後的第二年外出尋找生計。 第一份工作是鄰居幫忙介紹,有個老闆新蓋了一棟房子,因為暫時閒置,需要請一個人看守,說好給許冬花的工資是每個月250元。開始上班之後,許冬花見屋裡還堆著不少建築垃圾,就用撮箕一點一點向外運,還用水把地面衝得乾乾淨淨。 等老闆過了一段時間來檢查時,意外發現屋裡十分乾淨,「其實這些都不是老闆讓我做的,後來他說『我請了20多年的保姆,都沒有你這麼能吃苦的』,所以給我的工資漲到了400元。」之後,老闆也對許冬花頗為照顧,介紹她學修腳,還幫她找工作。 這段和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也是鍾珂難以忘記的時光。「我記得最清楚的一頓飯就是我們實在沒有吃的了,就把蒜頭一蒸,和辣椒一起配飯吃。」還在上學時,鍾珂就常在假期和外婆一起四處撿礦泉水瓶來賣錢。 許冬花總說,現在做志願者其實也是回報那些曾經幫助過她的好心人,日子艱難時,旁人一點點的關心都會讓許冬花記掛很久。有一次租房時,房東是一位老師,聽說母女倆的經歷後,不僅主動提出減免房租,還答應幫鍾珂補課。當時只讀4年級的鐘珂不記得這位老師給她上過幾節課,卻記得她常常把不要的礦泉水瓶送給她們,有時還會送來一些好吃的飯菜。 女兒曾瞞著母親去地震災區做志願者 生活的轉折點在女兒的畢業,學習護理專業的鐘珂在醫院找到了工作,起初每個月工資有1200元,包三餐,這給許冬花減輕了許多經濟壓力。而她自己也靠著省吃儉用買了一套房,當時房價還不高,但等她住了幾年再賣出時就漲了不少,「本來不是為了炒房,沒想到還從中賺到了一些錢」。 過去生活的艱苦讓許冬花至今仍沒有安全感,她還是保持著曾經省吃儉用的習慣,鍾珂也忍不住說:「你都不知道她有多摳。」即使襪子穿出破洞,她也不捨得扔,飯菜都有些餿了,她還將就吃下,鍾珂也拿她沒辦法。 鍾珂擔心母親的身體,自己有了收入後便不願意母親再出去打工,開始許冬花還會偷偷出去找活幹,但總會被發現,「因為她腰椎突出很嚴重,有時候一回來就痛得不行,我就知道她出去打工了」。而現在,許冬花把時間都放在公益上,沒有再出去打工,有時卻比之前更忙更累。 許冬花說,父母常教育她要懂得感恩,所以她才想用做公益的方式,回報曾經得到過的幫助。 鍾珂也深受母親的影響,2013年雅安地震後,鍾珂主動向醫院報名前往災區做志願者,但她不敢告訴母親,許冬花喊她回家吃飯,她也只說「工作太忙了」。原本每周都要回家兩次的女兒,突然連續40多天沒回家,許冬花也覺得奇怪,她跑去鍾珂上班的醫院,一進門就看見志願者表彰海報上有女兒的照片,這才知道女兒去了哪裡。 見鍾珂被曬得黝黑,人也十分憔悴,許冬花又心疼又氣惱,「這麼大的事都不跟我說,災區又危險,萬一她出了什麼事,我怎麼活啊」。讓母親擔心,鍾珂也覺得愧疚,但後來她發現,母親會把這件事講給鄰居聽,語氣裡全是驕傲。 瀟湘晨報記者王佳箐 長沙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