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赤嶺:完善民生基礎設施 發展特色品牌農業

2020-12-22 閩南網

­  近日,記者來到赤嶺鄉大行村蜜柚特色產業園區,一眼望去,綠油油的大片蜜柚園長勢喜人,一串串白色的柚花掛滿枝頭,陣陣濃鬱的花香撲鼻而來。期間彎彎繞繞的園區小道從山下直通山頂。在道路中段,部分工人正在加快路肩沙土攤鋪,挖掘機正在進行路肩填土碾壓,4.3公裡的排灌渠道也正在掃尾中,預計五月底可接受驗收。

­  大行村蜜柚特色產業園一期配套工程於去年10月開工建設,總投資約200萬元,現已完成園區3.2公裡長的道路、1.2公裡長的機耕路建設。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直接影響當地1000多戶村民的水果銷售與運輸。去年,大行村單蜜柚的年產量就突破450萬公斤。下一步,園區還將建設觀景臺、木棧道等設施,建成後,將把該園區建設成為集農業生產和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特色農業產業園區。

­  在赤嶺鄉,同步推進的民生工程還有位於南山華僑茶果場與楊美村交界處的頂坑徑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該水庫庫容量18萬立方米,直接承擔下遊250多畝的農田灌溉。今年初開始動工,現已完成工程量的50%。正在進行內迎水坡的鋪設,下一步進行橋墩基礎開挖,預計七八月份完成。

­  今年以來,赤嶺鄉充分發揮山地資源優勢,圍繞「發展特色品牌農業,打造生態文化名鄉」的發展定位,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優化自然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致力於建設美麗、和諧、生態、文化新畲鄉。(王文鳳 譚學覃 通訊員 何藝君)

相關焦點

  • 漳浦大南坂農場:特色種植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漳浦縣大南坂鎮不斷探索農旅融合新模式,拓展生態觀光、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空間。立足資源優勢,以依託「果樹」種植鐵皮石斛,發展石斛產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培育農業特色經濟,帶動農民實現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 統籌城鄉發展 夯實農業基礎
    工作會議舉行,提出要「更加注重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在數位化方面,《陝西省加快數字鄉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要夯實數字農業基礎、打造數字農業園區、完善鄉村流通服務體系、積極發展鄉村新業態。在物流運輸方面,西安以提升民生保障能力為目標,加快實施城鄉物流工程,統籌城鄉物流共同發展,不斷完善城鄉物流配送網絡體系。在教育方面,不斷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與城鄉建設規劃相銜接、與區域功能布局相配套、與人口居住分布相協調。
  • 漳浦:產業旺項目興 助推經濟提質增效
    閩南網9月15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漳浦宣 文/圖)漳浦縣赤土鄉溪東村是省級美麗鄉村,也是遠近聞名的「餘甘之鄉」。近年來,溪東村大力發展鄉村振興,不僅美化了村容村貌,還大力種植油茶樹餘甘樹,並發展形成特色產業。
  • 上杭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心,是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基礎。近年來,上杭縣緊緊圍繞發展特色現代農業,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出臺十大農業產業保障措施,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效提升了該縣農業品牌影響力、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鄉村產業興旺。
  • 漳浦這21個地方,真的很美!
    漳浦晨報微信採編組/特別呈現綏安夜晚的綏安,華燈煥彩,閒步街頭,喝碗四果湯,吃幾根烤串,在公園吹吹風,去看場電影。舊鎮古韻港口,石橋橫臥,幾葉扁舟,划槳蕩漾,一抹夕陽,灑下金波。長橋長橋國道兩翼,一條綠色農業景觀長廊蔓延開來,蘭花大世界、花卉集散中心、農業矽谷等在此匯聚。赤嶺看畲頭赤嶺是全省畲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鄉,有著閩南畲族博物館、漳州藍姓發祥地種玉堂、三官大帝廟等景點。
  • 品牌強農 中國農業特色品牌穩發展
    原標題:品牌強農,中國農業特色品牌穩發展   「農產品
  • 專訪漳浦縣委書記:以谷文昌精神為引領推進「富美漳浦」建設
    如何不斷從谷文昌精神中汲取改革發展的動力,全力推進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建設,成為福建上下關注的重大課題。近日,福建省漳浦縣委書記沈志平接受人民網記者的專訪,暢談如何以谷文昌精神為引領,全力推進「富美漳浦」建設,加快漳浦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步伐。
  • 明天起漳浦這些地方將停電 市民請提前準備
    1月15日8時00分—1月15日18時00分10kV漳浦沙西線#1桿至#119桿線路。1月15日8時00分—1月15日19時00分10kV赤嶺線南山3#變支線線路。(專)、電信公司(專)、赤嶺衛生院(專)、興嶺農業等一帶用戶。
  • 你知道漳浦最大的海灣在哪麼?
    在漳浦生活了這麼多年,你了解漳浦嗎?下面這些「漳浦之最」你又知道幾個呢?海拔最高的山——石屏山石屏山山脈西部是漳浦與平和的界山,北部是漳浦與龍海的界山。石屏山極頂海拔是1006米,是漳浦最高峰。最長的溪流——鹿溪鹿溪自西北向東南,注入東海,橫貫漳浦。鹿溪在漳浦境內全長約44公裡,是全縣最長的溪流。
  • 長沙天心區赤嶺路社區「赤嶺悅享家」文化活動中心開館了
    今日,長沙市天心區金盆嶺街道赤嶺路社區舉辦了「赤嶺悅享家」文化活動中心啟動儀式,以後這裡將舉辦各種文藝、主題活動,歡迎居民朋友們來這裡共享快樂時光。「這些功能室的設置實實在在推進了民生工程建設,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讓民生福祉看得見、摸得著。」
  • 福建漳浦:扮靚「浪漫之都」帶動經濟發展
    本報訊 「我們漳浦區位條件非常優越,交通非常便捷,人文非常厚重,風景非常地秀麗,氣候非常怡人,是一個宜居宜業又宜遊濱海新城,千年古縣、食品名城、浪漫之都大美漳浦歡迎您!」4月30日,由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承辦的「縣長帶你買好貨」系列網絡直播活動走進漳浦,當天,漳浦縣縣長黃慶華化身「主播」,向廣大網友推薦漳浦美食、農特產品,還有旅遊。漳浦作為一座千年古縣,已擁有6個A級景區,旅遊正在促使她成為日漸火熱的「浪漫之都」。
  • 漳浦美爆了的21鄉鎮,我帶你一天逛完!
    若在漳浦,漫步在舊鎮的長橋古道上,看赤湖之水緩緩流過,衝積成杜潯、官潯。行至前亭,折一段石榴枝,栽在湖西的赤嶺上,培一捧赤土,念一道佛曇之經,願它生根發芽。赤嶺赤嶺畲族情,華林滿風景。若來漳浦,我會帶你去赤嶺。在閩南畲族祖祠種玉堂,瞻仰「藍氏三傑」的事跡。
  • 漳浦也有一位「神探」——斷案堪比狄仁傑,公正猶如包青天
    (藍鼎元畫像)藍鼎元,漳浦赤嶺畲族鄉人。藍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別號鹿洲,福建漳浦人,其父與祖皆為當地有名望的儒士。藍鼎元十歲喪父,十七歲時,觀海廈門,泛舟閩海諸島嶼,遊蹤並至浙粵諸地。康熙六十年(1721),隨堂兄藍廷珍參與平定臺灣朱一貴之亂。雍正元年(1723年),藍鼎元以拔貢入京,參與《大清一統志》之編修工作。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平涼: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體育事業...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平涼: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2020-12-07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祿勸縣:建設特色農旅創新區 打造「祿」品牌
    建設特色農旅創新區,聚焦紅色資源、民族文化、特色農業、生態資源、自然風光,念響「山」字經、做好「綠」文章、打造「祿」品牌,深入實施旅遊強縣戰略,持續提高特色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基本實現綠色經濟體系現代化,建立綠色經濟發展體系,全面增強傳統產業競爭力,逐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綠色經濟發展新高地。
  • 介休市:不斷完善公園廣場基礎設施 打造群眾休閒好去處
    近年來,介休市狠抓民生投入,公園、廣場裡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園林綠化水平不斷提高,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休閒娛樂中感受著改革發展帶來的好處。一大早的新城公園熱鬧非凡,宋古鄉三道河村婦女自發組織的廣場舞隊伍早早地集合起來,踏著輕快的步伐,跳起了廣場舞,能在這麼幹淨愜意的公園裡跳舞,這都得益於介休市不斷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
  • 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原標題: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紅薯長在哪裡?紅薯怎麼挖?怎樣的紅薯才好吃?」三興鎮恆暉大農業的紅薯地裡,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提問聲。
  • 洛陽:「特色+品牌」農業更出彩
    洛陽市農業局局長歸寶辰說,近年來洛陽市依託優勢發展特色農業,搭建平臺打造品牌,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超過10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達到206個,綠色食品47個,有機食品12個,有15個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位居全省第一。
  • 質量興農 品牌強農——南縣以特色品牌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本版照片由南縣縣委宣傳部提供)「農業品牌化發展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要加快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產品認證』的農業品牌格局,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幫助涉農企業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 漳浦是哪個省的,已傳瘋,漳浦人頂起!
    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中國最具競爭力百強縣、2015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是「中國優秀旅遊縣」、「中國最具特色文化休閒旅遊勝地」、「美麗中國•生態旅遊十佳縣」.就是國家4A級景區和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均為全省縣級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