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讀書|如何成為合格的寫作者③跨越百年的寫作手冊|桂池專欄

2020-09-17 七一網

威廉·斯特倫克(1869–1946年)曾任教於康奈爾大學英語系。《風格的要素》是斯特倫克為寫作課編寫的教材,成書於1919年。這本僅100多頁、包括22條規則的寫作手冊,經歷百年考驗,成為後來寫作教材的重要參照,並受到眾多作家的推崇。如史蒂芬·平克的《風格感覺: 21世紀寫作指南》就是對斯特倫克的致敬之作。作家埃爾溫·布魯克斯·懷特曾是斯特倫克的學生,受後者影響,寫出名著《夏洛特的網》。

不過,斯特倫克將本書定位於「日常基礎寫作手冊」。他在前言中寫道:「在能夠根據這些規則進行日常寫作後,再嘗試通過閱讀大師的作品來探索寫作風格的奧秘。」

規則1:先謀篇布局,並始終如一

先構思、再動筆,已經是寫作共識。斯特倫克認為,書信、隨筆等無需構思,即興發揮,更能流露真情。大多數情況下,寫作要先有結構或「骨架」,再逐步增添「血肉」。結構越清晰,寫作越順利。

規則2:強調的詞放在句首或句末

斯特倫克提出,強調的詞放在句首或句末,強調的內容放在段落開頭或結尾。這樣能給讀者更深刻的印象。需要說明的是,這條規則在英文寫作中更有效。因為在英文句式中,單詞和短語的前置、後置更靈活。

規則3:以段落為文章的基本單位

段落是相對獨立的單位。段落開頭的表述,要向下一階段推進。

只要語意連貫,段落長短皆可。但為了兼顧視覺效果,過長的段落要一分為二。在對話中,每換一個講話者,通常要另起一段。

需要補充的是,新媒體文章為適應手機閱讀,呈現段落變短的趨勢。這要求寫作者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也要有所調整。

規則4:使用明確、具體的語言

那些讓讀者身臨其境的描寫,得益於具體生動的細節;一切深入人心的觀點和論證,其論述必然清晰明確。肯定而不含糊、明確而不籠統、具體而不抽象,這樣的語言,更容易吸引讀者注意力。

規則5:以相似形式表達並列內容

該規則也叫「平行結構規則」。以相似形式表達並列內容,讀者更容易辨識。如果並列內容過多,比如有20項,那麼先分類;如分成三大類,將此三大類按平行結構表達。

除上文提到的5條規則之外,《風格的要素》中還提到「使用主動語態、刪掉多餘的詞語、避免使用一連串的散句、將相關的詞放在一起」等寫作規則,筆者已在「如何成為合格的寫作者」系列文章中提到類似內容,本文不再贅述。

系列文章:

如何成為合格的寫作者?

如何成為合格的寫作者(之二)

相關焦點

  • 七一讀書|如何成為合格的寫作者⑤為解決問題而寫作|桂池專欄
    愛德華·戴默在《好好講道理》一書中提到議論文寫作五步驟:一是解釋問題,二是陳述立場,三是論證立場,四是反駁對方,五是文章結尾、問題解決。此外,動筆之前,作者需要先研究問題。針對問題,發掘最靠譜的立場並提煉出觀點,解決(答)問題。
  • 七一讀書| 如何成為合格的寫作者(之二)|桂池專欄
    之前,筆者在《如何成為合格的寫作者?》一文中,簡單提到史蒂芬·平克的《風格感覺:21世紀寫作指南》。近日細讀,收穫頗多。儘管這本書針對的是英文寫作,但其中很多理念與中文寫作相通。以下是從中歸納的六條寫作法則。1.成為好讀者,是成為好作者的起點嚴格來說,閱讀不屬於「寫作法則」。但閱讀之於寫作,恰如飲食與烹飪,重要性不言而喻。好作者不一定上過寫作課,但一定從閱讀中汲取了寫作方法。遇到好文章,想想它好在哪裡,進而提煉技法,養成習慣。
  • 被平臺綁架的寫作者
    [摘要]新媒體的寫作平臺集中湧現,以至於有人說:平臺太多,作者都不夠用了。作者:孫驍驥(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政治經濟史研究者。) 2016年被不少網際網路觀察者認為是自媒體爆發的一年。於是,我看見很多作者每天花時間最多的事情不是讀書寫作,而是把文章拷貝複製到n個不同的平臺,然後根據不同平臺的特點修改標題、導語和配圖,然後看著手錶點擊發送按鈕。這一圈發布下來,一兩個小時時間說沒就沒。接下來,開始忐忑地盯著各個平臺的後臺統計——多少讀者閱讀,多少人點讚,多少人打賞。
  • 《寫作7堂課》:4個關鍵點,讓普通寫作者輕鬆實現複利式寫作
    對於普通的寫作者,與其追求爆文,不如建立起複利式寫作思維,寫作中的複利思維是指:讓一次寫作帶來多元化的回報,成為優質資產,並讓這份回報的生命周期延長,從一次性寫作分享發展到可持續分享,類似我們所熟知的「一鴨多吃」。
  • 七一觀察|和孩子關於祖國的一場討論|餘勝前專欄
    我撫摸了一下孩子的頭,「但是,除非非常特殊的情況,爸爸是不主張移民成為外國人的。姑且不說現在中國發展得非常快、非常好,讓其他很多國家的人都非常羨慕,就算是倒回去幾十上百年,中國千瘡百孔、滿目瘡痍、饑寒交迫,包括錢學森等一大批有識之士,還都放棄了國外的優厚條件,想方設法回到祖國。他們為的就是要建設好自己的國家,這樣才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子孫後代。因為這裡才是他們的家,是他們的根。
  • 【七一「雲端」朗誦】堅定理想信念 做合格共產黨員
    【七一「雲端」朗誦】堅定理想信念 做合格共產黨員 2020-07-03 15: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書報告英語寫作手冊
    反饋最近刷的最快的一本書——丁往道教授的《英語寫作手冊》。
  • 寫作者的聖經:《寫作指南:非虛構寫作指南》
    距離這本寫作指南首次出版的時間1976年已經過去了四十來年,人們寫作的方式隨著電子化而變得更加便利,這讓「好作家寫得更好,差作家寫得更差」。歸根到底,寫作所依賴的,還是語言。因此,如何運用寫作技巧優化語言仍然是一門最重要的功課。
  • 讀書有「道」 七一青城山學校動靜結合傳承經典
    在都江堰市七一青城山學校裡,閱讀是一件很「國學」的事。因為背靠國家5A級旅遊景區——青城山,長期的文化積澱與土壤的影響,讓學校在閱讀方面漸漸形成了動靜結合的讀書之「道」。誦經典,讀國粹,已成為七一學子每天在校的第一件事,「這是一個學校的良心與責任擔當」,校長莫茂林告訴四川在線,學校不僅要對孩子有知識的培養,更要有責任與意識,讓他們在中國文化的浸潤下健康成長。
  • 如何成為高效率寫作者?也許你缺的不是技巧,而是思維方式
    不只是關注寫作技巧,更多的是想關注這個行業的發展動態,以及想了解在這個時代,在這個領域裡做得好的人,他們究竟做對了什麼。當看到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這本書時,很有種令人很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寫作7堂課》,顧名思義,從七個角度概括講解了關於寫作的七個方面,幫助寫作者養成好習慣,提高寫作能力。
  • 如何高效改變人生——《人生效率手冊》讀書筆記
    這裡是木榮的第1篇讀書筆記人生效率手冊是一本規劃人生的手冊,書中作者結合一些成功人士和自己的實踐,總結出一套幫助你規劃人生的方法,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結合我的想法,我把書中的主體分為三大部分。二 高效學習①好了,現在你的大目標和小目標都定下來了,接下來要教你如何實現目標。要實現目標就必須要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你一定要讓你的知識成為一個體系,你的知識就好比是一些碎片,每讀一本書,你就會獲得一些碎片,你用這些碎片逐漸地構建一座專屬於你的知識宮殿,這個就是你的系統了。
  • 師北宸:2個月,如何從寫作小白到專欄作家?我把走過的「捷徑」都告訴你
    很多寫作的初學者因為「寫作沒有捷徑」,開始了每天打卡、持續練習的寫作之旅。但這樣的寫作練習不僅沒有帶來寫作能力的提升,還會讓很多人逐漸放棄了寫作。寫作真的沒有捷徑嗎?應該如何學習、練習寫作?對於如何在國外工作和生活,我沒什麼發言權,但對於打造個人品牌以及快速學習,我倒是有一些心得。在電話中,我給她分享了我的成長方式。2011年初,我辭掉當時的工作,花了將近兩年時間讀書與寫作。第一年是完全不工作,第二年雖然在工作,但實際上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與寫作。
  • 寫作者的入門寶典,我在寫作課上學到的東西都在這本書裡了!
    這本書的作者保拉·拉羅克是知名專欄作家,出版過多本暢銷書籍,在學習寫作、教授寫作方面具有長達30多年的經驗。她寫的這本書入選美國出版商協會「十佳圖書」,《出版人周刊》評價此書:「寫作入門者將從這本書中找到清晰有用的指導 」 。
  • 第二十二講:不讀書,你如何寫作?
    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閱讀經典不一定要成為作家,至少好過花同等的時間去讀一部爛書。在本專欄其中一篇文章裡,我們談論當文章寫不出時要多多讀書,在書中尋找寫作靈感之源。但有一位讀者跟我說,從寫作者而非知識論者來說,大量閱讀的作用並不大,不應誇大了讀書的作用。
  • 情感寫作新手2020年讀書計劃|你得學學系統寫作
    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寫作新手,有忐忑,有迷惘,有失落,大多數的我們面臨著相同的困境,我將這些困境結合自己的感受,整理如下:新手寫作面臨的困境不知道如何選題,看著別人每天往寫作群裡發文章,內心很焦急,越急心越亂。
  • 推理大師的三個寫作建議:如何通過拆解,掌握小說的寫作技巧?
    然而,當我按部就班完成這一系列繁瑣而精細的事前準備後,我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寫作欲望。那些人物小傳、情節卡片和寫作大綱,都被我扔到了一個廢棄的箱子裡,我最終還是沒有寫出一個合格的小說來。說實話,我有點沮喪。
  • 自媒體寫作者的小秘密,被田中泰延的這本書點破了
    01取悅自己才是寫作者的原動力取悅自己,才能將寫作繼續下去。作為日本的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說,他並非是為了給很多人看他寫的文章才從事寫作的。工作之餘的寫的一篇文章的收入僅僅夠他喝一次酒。這和我們自媒體寫作者很像,熬更守夜地寫,卻無人點擊,無人點讚,更無人轉發。長期下去,當初的寫作激情之火早就熄滅。田中泰延是怎麼堅持寫了幾十年,且成為了人氣專欄作家的?為自己而寫。「只要寫出自己想讀的文章,自己便會很開心。」
  • 7個寫作步驟幫你養成寫作習慣
    這本《非虛構寫作課》的中文版已經再版3次,跨越20多年,每次改版,他都會根據最新的寫作環境,跟閱讀這本書的寫作者分享在新的寫作經驗和技巧。今天我會結合自己的經驗分享的是,書裡的一小部分「寫作的基本步驟」,書裡更多的內容,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分享。《非虛構寫作課》裡把寫作總體思路分解為7個步驟:1、確定主題。
  • 寫作的精髓:如何填充有價值的信息,優秀的寫作者往往這樣做
    後來,我去學習那些大佬們寫的文章,並揣摩他們的寫作結構和精髓的時候,才領悟到差距有多大,原來真正優秀的寫作者他們往往都會這樣去做:01 學會搜索素材對於寫作者來說,要想不停地創作,就需要持續去獲取新的知識,這個時候不僅要抓住創作靈感,還要學會去搜索素材。
  • 初學寫作者如何拆分爆文,並進行模仿寫作?
    模仿的基礎,是我們能夠對一篇文章進行拆分,這段時間我自己的寫作也遇到了瓶頸,閱讀量總是不高,因此我去拆分了一些頭條青雲獎中閱讀量在十萬+以上的作品。做文章拆分的時候也要從文章的主題、結構、語言這三個主要方面進行拆分,接下來給大家看下我做文章拆分時做的邏輯思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