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晚上,慧談課程如期而至,給即將結束的春節假期增添了非常棒的儀式感。
經過很多周的參與,大家基本認同這個環境裡非常安全,隨機分組時聽到有擔心感覺的情況越來越少,所以我每次都是聽清練習方法就期待屏幕對面的人出現了。可是今天有所不同。
今晚的主題是「深度聆聽」,Dave老師講深度聆聽的關鍵是用身體去聽,而不是用頭腦去聽,用頭腦聽很容易被故事帶走。我們嘗試去聽整個經驗,而不是用力抓住某些話語,讓語言像刷子一樣輕輕划過,感受身體。
練習一:
兩人分別用三分鐘表達當下身心感受
分別用七分鐘分享春節假期一件事情的體驗
當我聽到「三分鐘」時生起一個想法「只有三分鐘,以前都是五分鐘啊?」,再聽到「七分鐘」時又產生一個擔憂「這麼長時間啊,不太想講啊」。這麼注意時間暴露了我的防禦,當下身心無所謂,事件體驗可不可以深入講我有猶豫。
接下來進入分組時猶豫消失了,一對一的交流中從來都沒有陌生感,直接開始問候和商定順序,身在心在。
這時出現了一個小意外,對方掉線了。靜靜等待兩分鐘後,她回來,並表達了抱歉。我有被顯示器模糊問題擾動,她有經常網絡信號不好的憂慮,體現在身體某些部位的緊張上,分享依然順利。
緊接著是我講述事件,相對平和喜樂的假期,雖然也有印象深些的事情,過去卻不再有回憶的衝動了。當下還影響著自己的,同時身體明顯的感受,是最直接的語言。
所以我告訴夥伴現在體會著焦慮,假期結束這個時間點的焦慮,從昨天到今天,以睡眠錯亂的方式出現,是我習慣的逃避模式。這一次比較輕微,好在我覺察到了,知道它仍是出於習慣,已經有自我關懷,有傾訴交談過,在正念感受它,並投入課程和練習。
隨著時間的推進,表達過程的障礙變少,意識到身體在放鬆,對即將發生什麼缺乏掌控感的事實只有接受。
之後就是轉換角色,她說我聽,這期間起伏不斷,直到時間終了彼此道別。
練習一結束時夥伴合十感謝,我報以微笑,1秒後回到主會場卻抑制不住想哭。在聽她講述時身心跟隨著,仿佛當事人是我,也因為自己做過同樣事情同樣的苛責。
練習二:
三分鐘依據當下的身心體驗給對方反饋
剩餘時間開放互動
再次與夥伴見面,我把體會告訴她,這時已是平靜的。她非常感動,隨即愧疚地說明其實之前我講的七分鐘,她網絡不好沒有聽完整,但仍然很理解。
可以正念看待,分享並未受影響,她也有正念練習,開放互動中我們交流的更深入具體,身體的緊繃,情緒的流淌,彼此的照見,那麼自然而然。
如果不是在慧談中,很難見到陌生人輕易暢談更別提打開心扉。即使可能,也未必同頻,或者帶著不安讓談話無法深入下去。
因此答疑分享結束,離開課程前我們要感謝房間裡的所有小夥伴,看著這一張張笑臉,誠摯地送上祝福。一同學習的基礎和練習的經驗就是交流的深層語言,就是信任的基石。明白了「暫停,放鬆,開放,隨觀呈現,深度聆聽」,我們為對方出現,相互懂得,鏡映自己。
練習的目的不是只局限在這個房間裡,從最容易之處入手,建立起信心和習慣,之後便可以帶入生活,在人際互動中踐行,在關係中深度聆聽他人。
很高興假期裡一直在保持覺察,傾聽自己,也在漸漸聆聽別人。
陽光和愛療愈我,我願用愛溫暖你。
***走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