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他們心中期盼父母陪伴自己的樣子(一)

2020-11-10 仰望天空154392847

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源自父母對於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那麼,怎樣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呢?

今天,我想以孩子的視角,真實還原他們心中期盼父母陪伴自己的樣子。(一)

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和我在一起

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和我在一起時,關心我這個人勝於關心我所做事的結果。

我很樂意和你們分享我經歷的、我看見的、我好奇的一切,我和你們談論的是事,其實分享的是我在事情中的心情,我希望你們在聽完我的分享之後,給到我情感的支持和陪伴,感受到我在事情中的喜悅和開心,或者是擔憂和煩惱。

我不希望當你們聽完我的分享之後,你們就開始用你們的人生經驗給我講道理:這件事你做對了或是錯了,下次如何做等等。

因為這樣的評判會讓我擔憂:好像我只有把事做好了,才代表我這個人是好的,如果我把事做砸了,我這個人就是不夠好的。

爸爸媽媽,我很在乎自己在你們心中的印象,當你們不停地評判我做的好與壞、正確與錯誤時,我開始琢磨:這件事我該如何說,才能讓爸爸媽媽覺得我是好的呢?那件事,也許在你們心中我做得並不夠好,我還是不說了吧?

可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總是會遇到困惑,總是會做錯事,由於擔心你們的評價,擔心你們的批評,於是這樣的困惑和煩惱我只能藏在心底,沒有人可以訴說,也沒有人可以幫助我。

我希望自己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我是開心的,放鬆的,不會因為自己說對了或者說錯了而感到緊張,也不用小心翼翼地觀察你們臉上的表情來決定我要不要繼續和你們分享。

【三人行家庭教育分享】


相關焦點

  • 真實還原他們心中期盼父母陪伴自己的樣子(三)
    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源自父母對於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那麼,怎樣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呢?今天,我想以孩子的視角,真實還原他們心中期盼父母陪伴自己的樣子。(三)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和我在一起爸爸媽媽,當你們陪伴我的時候,我希望你們也是專注的、投入的。我知道你們的工作很忙,即使在家裡也可能要加班,就好像我放學了還要去輔導班一樣。
  • 真實還原他們心中期盼父母陪伴自己的樣子。(二)
    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源自父母對於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那麼,怎樣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呢?今天,我想以孩子的視角,真實還原他們心中期盼父母陪伴自己的樣子。(二)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和我在一起爸爸媽媽,我希望我們能夠享受陪伴在一起的時光,而不是見縫插針地被你們教育。我知道在你們養育我的過程中,除了保證我的生活所需以外,還有一項重要的責任就是教育我。
  • 真實還原他們心中期盼父母陪伴自己的樣子
    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源自父母對於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那麼,怎樣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呢?今天,我想以孩子的視角,真實還原他們心中期盼父母陪伴自己的樣子。(四)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和我在一起爸爸媽媽,我希望不是只有你們其中一個人的陪伴,而是希望爸爸媽媽都可以陪伴我。我知道你們都很忙,白天要上班,晚上要輔導我的功課,周末還要送我上輔導班。
  • 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源自父母對於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源自父母對於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那麼,怎樣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呢?,今天,我想以孩子的視角,真實還原他們心中期盼父母陪伴自己的樣子。一、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和我在一起時,關心我這個人勝於關心我所做事的結果。
  • 高考進行時:莘莘學子的歷練,萬千父母的期盼與愛
    備戰高考的艱辛日子裡,其實還夾雜著父母的愛與期盼,或許身在其中的你還不能夠深深的體會這份愛與期盼,但是當你逐漸地走向社會的時候,走向以父母的角色看待世界的時候,你一定能夠理解當初父母在這段時間裡付出的遠比你日夜的付出還要艱苦。
  • 陪伴,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
    長大後,遠離父母,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母成了「空巢」老人。自己把太多的時間都給了工作和孩子,而忽略了父母的感受。陪伴父母,我們給的太少太少。轉眼,父母都已老去,真是「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看著滿頭白髮的父母,日漸佝僂的背影,日益笨拙的腳步,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在柴米油鹽中自己已人到中年,歲月的褶子爬滿額頭,只覺還沒好好孝敬父母,人已老去。
  •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對他們的成長有怎樣的傷害?
    ,就是父母是否會抽出時間陪伴自己。他們認為,能陪伴自己的父母才是好父母,自己才是幸福的孩子。季楊楊雖然表面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無拘無束的樣子,但內心卻十分敏感脆弱。其實,孩子就是父母一輩子最大的投資,關愛孩子是基礎,他們想要的不多,陪伴和理解僅此而已。
  • 父母的陪伴才能教出優秀的孩子(附1-9年級陪伴方法)
    此前,68位高考狀元真實身份曝光,他們的家庭教育都有這3個特徵: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父母及時表揚或督促孩子,讓孩子發揚長處,彌補短處。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和孩子一起交流學習,共同成長。
  • 父母在不遠遊,是子女心中永遠的痛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那一刻,孩子就是父母心中的寶。他們從襁褓中的嬰兒時開始期盼,小時候給孩子提供儘可能好的生活條件,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上學了,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希望起點高一點,能夠有一個好前途;終於等到孩子長大了,成家了,又為孩子的工作和婚事操碎了心。終於有一天雛鷹長大了,離開老巢展翅飛向了遠方,家裡只剩下父母無盡的期盼。
  • 兒童,需要還原到他們本來的樣子
    很多時候,兒童無法通過自己來進行社會表達。他們的聲音被成年人自以為是的意見所代替。兒童的價值也由成年人來進行度量,常常被視為有投資價值的下一代。在另一些時候,兒童也經常被玩偶化。人們認為兒童是弱小的、天真爛漫的、稚嫩的、並且需要照顧的。它實際上體現的是人類對自然啟蒙時代的嚮往,在這裡,童年被神聖化,孩童成為世人逃避世俗的情感寄託。兒童的自主性則被以愛的名義忽略和貶抑。
  • 如何陪伴孩子?(二)| 育兒知識
    (一)】中,我們說到幾種陪伴孩子的方式,今天我們具體說一下誘導和引導的陪伴方式。一彈指,小狗馬上會站立;一吹口哨,小狗馬上會奔過來,對方就會開始崇拜你。所以,這是我們要去檢討和改善的,父母要先把這個角色(玩伴,孩子的情人)做好了,才有辦法進到下一步---引導。誘導沒有做好,孩子都不肯主動來親近父母,跟父母在一起都很勉強,就想逃得越遠越好,這樣子我們就沒有辦法進入到引導。
  • 致父母:別再把放養孩子當成靜待花開!(再忙也要讀一讀)
    (一)教育孩子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一旦錯過就無法挽回我們總以為陪伴孩子的時間還有很多,不用急著管他,教他,反正他還小,不懂事,長大後自然就懂了。可一眨眼,孩子的身高一天天地長,年齡也一年年地長。再一眨眼,那個曾經非常依賴自己的小孩,已經能夠勇敢地說「不」了。孩子的成長是飛快的,父母一不留神,就會錯過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 父母陪伴孩子與孩子的逆反心理
    作者:胡豫(上海明德學習型組織研究所研究員)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赫克曼說,「孩子早期教育不需要投入很多錢,最昂貴一流的幼兒園,遠不如父母親力親為的教育!」換句話說,父母與兒童的陪伴對兒童一生的影響十分重要。那麼父母的陪伴能夠給孩子什麼?
  • 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父母不在孩子身邊,不知他心中所想,不知他語言的潛在含義,更不知如何與他更好地交流,雙方自然會感到陌生。放下身段,投其所「好」 很多父母總是「端著」,認為孩子必須敬自己,才會有做父母的樣子。父母們只有放下身段,讓孩子感到被尊重,孩子才會卸下防備,讓父母走進自己的世界,坦露自己的需求。
  • 期盼、惴惴不安的初中(1)
    五年漫長的小學時光終於結束,我要考初中了,自己期盼很久的、獨立的初中生活要開始了……自己當年考的一所私立的初中,這個學校師資很優、管理嚴格,比當時的公立學校好很多,當然學費也很漂亮,學生選拔也很嚴。(當時一個鄰居的孩子和我一樣參加考試,但是她大伯在那個學校有關係,走後門私自給她改了成績,把語文改成了80多,沒想到改過了,因為當時語文最高的分也就70多而已,哈哈哈,以至於這個事很多年後想起來還覺得很好笑)所以我就進了這所私立初中。開學的那一天也很烏龍,我和家裡人都記錯了開學時間,我家裡人出去溜達聽別人說開學了,然後趕緊回家告訴我。
  • 孩子多希望有父母的陪伴,就像小時候的自己一樣
    農村的孩子,至少在小學階段,很多都沒有父母在身邊,為了賺錢養家,父母都要出去打工。剩下爺爺奶奶帶著孩子。我小時候就是這樣,沒有什麼父母陪伴的深刻記憶,記憶最深的就是,爸媽從外面回來的興奮感,還有他們從家裡出去的不舍,以致於躲在被子裡偷偷流淚。
  • 每天兩個細節,學會做好父母(一)
    一般而言,2歲的時候沒人會責怪他不會吃飯,但當6、7歲吃飯依舊成問題時,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在餵飯時,總會一遍餵飯,一遍嘮叨:你看看你,6、7歲了吃飯還是這個樣子,你看你弟弟妹妹或者誰誰誰,才兩歲已經能自己吃飯了……
  • 師者匠心,桃李芬芳 ---學生心中的「老班」(一)
    如果有一種力量可以指引人生的方向,這其中一定有他們的光芒;如果有一種聲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思想,這其中一定有他們的嘹亮;沒有什麼比班主任的潛移默化更能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校2019——2020學年度評選的模範班主任,請看看孩子們對他們的評價。
  • 四歲萌娃為蝸牛撐傘:父母用心陪伴孩子的樣子真美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與呵護,這樣孩子的童年才會更幸福。但現在很多父母卻因為工作和家務等原因,常常在精力上和時間上不能做到全身心陪伴。真正的陪伴,需要我們全身心投入,接納和尊重孩子不同的個性,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我們的期待生活。
  • 韶關街坊對市兩會有何期盼?聽聽他們怎麼說→
    韶關街坊對市兩會有何期盼?市兩會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承載著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今日,記者採訪了幾位熱心市民,了解他們對今年市兩會寄予的殷切期待和2020年的美好心願。採訪中多位市民提到,一年來韶關的市容市貌變化很大。「2019年韶關大變樣,『白改黑』後的道路增添了行車舒適性、銅鼓大道等多條新開的道路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 家住曲江的李閆對韶關近年的交通變化評價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