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尊重自己,也尊重世界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文化自信:尊重自己,也尊重世界

2019-02-11 11:03:56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房家梁

2019年02月11日 11: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 

  文化自信:尊重自己,也尊重世界

  一種成熟、健康、海納百川,與世界文明相擁相攜的文化自信,它的最高社會表徵就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世界!

  「文化自信」究竟重要不重要?讓我們從遠到近說起。

  80多年前,在中國還處在風雨如磐、積貧積弱的年代,魯迅就寫下了一篇犀利的雜文,專門談中國人的自信。他說,要問中國人有沒有自信力,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那裡有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的「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正是這些代表著中國自信力的人們才是「中國的脊梁」!魯迅在這裡把國民的精神素質與民族的自信力聯繫在一起,把具有這種精神文化自信力的國民視為中國的脊梁。先生這些箴言,對於今天我們去更好地理解習近平同志關於「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的講話,應該有深刻的啟迪和教益。

  古往今來,任何一場偉大的、深刻的社會改革都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就是器物類變革,國人最熟悉的近代史上的「師夷之長」的洋務運動、改革開放初期個人與社會的種種嘗試與探索,均是這方面的例子。第二就是制度性變革,既包括經濟制度、司法制度的大改革,也包括許多社會管理制度的改革。第三也是最深層次的變革,就是人們的價值觀和精神理念在受到各種碰撞後的主動變革與被動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之所以提出文化自信,正是社會變革遞進三階段規律的體現。這種提倡和強調也說明,在中國,進行一場涉及全民價值觀與精神理念的文化變革,已經被歷史地提到了議事日程上。為了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改革的深化,有必要樹立全社會的文化自信。

  作為一個偉大民族的光榮傳人,今日中國公眾眼下最重要的是要弄清,什麼才是正確的文化自信,以及正確的文化自信的表現形式是怎樣的。

  一個民族要具備良好健康的文化自信,必須與錯誤的文化觀念和文化心理嚴格區別開來。其一,要摒棄盲目的文化的自卑感。近代以來,中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確實遠落後於「工業革命」後的西方諸國,西方產品在器物層面不斷超越和擠壓中國軍械業和農業手工業,落後的挫折與被屈辱損害的百年,當然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國人內心產生沮喪和自卑。然而,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舉世震撼的成就,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曾經有過的文化自卑心態。揚眉吐氣,是新中國和改革開放給所有中國人帶來的最樸素的文化自信的底氣!

  其二,要摒棄狹隘的文化自大心理。文化自大與文化自信雖只有一字之差,卻有著天壤之別:其實,文化自大是一種沒有擺脫歷史窠臼的自卑,是與21世紀的時代特點完全脫節的。同時,文化自大也是一種愚昧的攀附,它只會有意無意地成為文化糟粕的保護傘。

  背靠著五千年文化積澱的中國人,完全應該有敢於和善於包容外來文化的自信,應該有以坦然自若、不卑不亢之心對待一切國家和民族的自信。只有以開闊的胸懷、虛心的態度去善待、欣賞和學習外來的思想和文化的民族,才會在不斷的比較與鑑別中真正懂得本民族文化在人類文明史中的準確地位,才能更加珍惜和傳承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才能真誠地尊重世界各國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並得到世界對中華文化的尊重。正如中國北方的農諺所言,「飽滿的谷穗才懂得低下頭。」

  一種成熟、健康、海納百川,與世界文明相擁相攜的文化自信,它的最高社會表徵,就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世界!

  秦曉鷹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在古代,將對方視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須重視的心態及其言行,稱之為「尊重」;而在目前社會形態中,將引申為平等相待的心態及其言行,稱之為「尊重」。不管是各行各業還是各個年齡段的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今天以尊重為話題,尋找雙方的心的平衡與厚重。方故事一:蘇東坡作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道、佛領域有斐然的成就,號稱鐵冠道人、東坡居士。
  • 做自己尊重的人
    做自己尊重的人北京大學 2015年 本科生畢業典禮教師代表致辭https
  • 要想別人尊重你,首先就要尊重自己,自重方能贏得他人尊重
    自身的分量取決於自己一個人只有看重自己的分量,別人才會同樣看得起你,所以一個人無論能力大小、地位高低、條件好壞,都應有充分的自信,而不應自感低人一等,這種平等觀念是職場中人所應具備的。名作家杏林子的《現代寓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 樂觀、自信的人生更值得被尊重
    最後,他沒有在親戚的建議下放棄自己。他仍然保持著熱情樂觀的態度,他用他勇敢而安靜的力量慢慢地改變了周圍的人。最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同學和學校的友誼,這是個奇蹟。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對世界充滿善良,才能夠生活得更幸福。習慣認同和接受同類,排他,這是世俗社會的特點之一。奇美和奇醜,都是異類。
  • 畏首畏尾vs放得開,讓孩子變得自信的開關就是尊重
    孩子只有被足夠的尊重滋養,才能由內而外地散發出自信。班級競選班幹部時,一定有著這樣兩類孩子:1、積極參與,哪怕自身能力可能並不匹配競選的要求,但他們聲音洪亮,主動地展現自己的優勢,談吐大方得體,充滿自信。2、明明能力匹配,卻顧慮重重,或顧慮著別的同學對他的看法,或顧慮著萬一選不上怎麼辦……瞻前顧後,缺乏自信。
  • 生活規劃師被尊重從尊重自己開始,尊重自己從尊重自己的物品開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螞小蟻小姐,ID:MissAnt_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被尊重從尊重自己開始尊重自己從尊重自己的物品開始是自身被外在環境掌控的表現整理不是目標整理只是達到目標的工具而已05馴化一詞來自拉丁文「domus」(房子)所以呀我們以為自己買了房子
  •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每個人都愛面子,在職場中同樣如此,不管是上下級關係也好,同事關係也好,尊重他們就是尊重自己。優秀的領導批評別人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之上,不會一味挫傷員工的積極性,不然目的沒有達到,反倒讓領導處於被動中,以後的工作更加不好開展。你自己經歷過,就知道別人會有多痛。因此,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會有辦法去解決,所以,多說些體諒的話,對別人寬容一些,可以減少對他人的傷害,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 西方人尊重狗狗,其實是尊重西方人自己 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己
    三場悲劇所賦予電影的是狗在完成自己使命的同時,人的使命又是什麼?這耐人尋味的沉思,成為了電影尤為出色的情感沉澱。不僅是寵愛,更是責任、尊重。英國脫歐時,有些人在關注經濟,有些人在關注政治,而我關注這樣一部分英國人,他們反對脫歐,因為他們無法對自己家的狗狗解釋,狗狗們出國的護照沒法用了。我當時是有一點驚訝的,連狗狗都有護照。後來一想,社會發展到成熟是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嚴格的檢疫,負責任的飼養,換來的就是帶狗狗出國的自由。西方人尊重狗狗,其實是尊重西方人自己。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己。
  • 尊重每個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恰到好處,是需要技巧的,但更多的還是需要互相尊重,因為我們不只是自己,還是很多人的一面鏡子,你對別人的態度,別人也會時刻反射在你身上的。不知你是什麼樣的人,但希望你一定是一個善良真誠熱愛生活的人,與此同時也是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天氣寒冷了,午飯出門到稍微遠些距離的商場點了一份披薩套餐吃,收銀員小姐姐可能是有些忙碌,所以與其同事和顧客的態度語言都充滿了一些焦躁的感覺,但好在事情總是可以被輕鬆解決的。
  • You'll respect yourself 尊重你自己
    唯一剩下的真正問題是:你是否充分尊重你自己的時間並給予它應有的尊重?這問題可能會讓人震驚,但你的時間確實很重要。它也應該受到尊重。Why is your time important?Your time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your time.
  • 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能幫助其建立自信。童年時代建立起來的自信,對其一生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沒有自信心,孩子便難以取得成功。  因此,爸爸應把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當作第一任務,換句話說,就是要從小尊重孩子,把小孩子當成年人一樣去對待,去尊重。
  • 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女性,因為女性值得尊重
    男性歧視女性,女性自己歧視女性,年長的女性與年輕的女性互相歧視,整個社會都歧視女性、壓迫女性。更可怕的是,由於上述歧視和壓迫存在已久、根深蒂固,人們甚至覺得那是正常現象。就連口口聲聲「女權」「尊重女性」的人,往往也沒能免俗!我尊重女性,也希望所有人學會尊重女性。為什麼?不是因為女性是母親——我不認為女性的價值僅限於生育。
  • 《特別的女孩薩哈拉》:家庭教育要學會尊重,孩子才能變得更自信
    2、能讓小孩變得自信家長如果能夠學會尊重孩子,其實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因為孩子在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也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所以需要別人尊重、肯定自己,從而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因此在這個時候,家長如果能夠學會接受孩子,並且對孩子表示尊重,往往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這樣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加樂於表達自己,也能讓他們變得更加願意思考。
  • 談「尊重」
    價值是主體性的,那麼,我們作為主體看待一切事物的價值的時候,就要有尊重的態度——對自然界、對世界、對事物。對事物的尊重,是基於我們對事物的本性,事物有它自己的發展規律,是對這點的承認和了解。世界上的事物是不可能完全按照我們的意願,按照我們的想像去存在和發展的。我們要和它打交道,我們就要承認它有自己的規律,有自己的本性。
  • 堅定果敢自信地表達自我assertiveness ▎學會自我尊重
    從左到右:被動順從(不尊重自己)、「堅定果敢自信assertiveness」(尊重溝通雙方)、攻擊性回應(不尊重他人)「自信行為assertivenes behaviour」◆第二種考慮到自己必須完成的任務,更堅定自信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堅定自信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家庭生活以及工作中都很重要。如果你不能拒絕別人的請求,你可能會被來自四面八方的任務(同事以及上司)壓得喘不過氣。當你做出消極回應時,你在以一種不那麼積極甚至讓自己失望的方式展現自己。如果你持續性的輕視自己,你可能會慢慢感覺低人一等。
  • 「尊重孩子」是樹立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的最好方法
    現在有些年輕父母由於自身受過良好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需求認識得比較到位,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尊重孩子。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父母雖說也知道一些尊重孩子的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做不到。在他們眼裡,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子女必須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這樣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置於完全依附於自己的境地,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
  • 守時,是一種人品 請守時,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作為一個學生,不遲到是對老師的基本尊重,也是對你自己的尊重。作為員工,不遲到是對你工作的尊重,是對自己負責。一個具有較強時間觀念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沒有時間觀念的人往往難以成功,成功的人一定有較強的時間觀念。
  • 你不尊重別人,憑什麼讓別人尊重你!讓孩子明白尊重的兩面性
    所以人類的這種渴望被尊重的心理是天性需要。但是想要的到尊重,首先要付出尊重,如果我們不尊重別人,憑什麼獲得別人的尊重?你不尊重別人,憑什麼讓別人尊重你!讓孩子明白尊重的兩面性在現代社會的人際交往中,對別人尊重的態度能夠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加的良好,畢竟沒有人會為難一個尊重自己的人。而且我們付出自己的尊重,也必定會收穫別人的尊重。那些不尊重別人的人,不僅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還會讓別人覺得厭煩和討厭。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學會尊重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先尊重別人。
  • 饒毅教授在北大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做自己尊重的人,值得一看!
    趣味答題領紅包 做自己尊重的人 ——饒毅(教師代表、科學家) 在祝福裹著告誡呼嘯而來的畢業季
  • 老師,要想學生尊重你,請先尊重學生,尊重自己吧!
    又是一年畢業季,我心底裡突然覺得悲哀,有人因為沒有收到學生禮物,對學生破口大罵,甚至罵家長,最後自己受了一連串處分,還害其他人被處分。1.老師,要來的尊重不如不要要想學生尊重你,肯定不是乞討,索要,更不是破口大罵可以換來,即使能換來,也不會是發自內心的尊重,所以看淡一點就好了。有人說我站著說話不腰疼,還真不是站著說話。今年我也帶的六年級,不過只帶了一年,說實話,孩子們對我感情還不太深,再加上考試前我們放高考假,要當監考老師,我每天都布置了學習任務,請組長檢查,晚上回家後還要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