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末有財務自由等級表,大家可以看一看)
別掉進「xx自由」文化的陷阱
近兩年,「xx自由」成了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從最早的車釐子自由,逐漸演變成了奶茶自由、香椿自由、優衣庫自由等等所謂的「萬物皆可自由」。其實有的時候我真的特別喜歡這種披著諧謔外衣的自嘲。
在「xx自由」文化的背後,其實是當今社會的一種「消費文化」。買什麼樣的東西,你就屬於什麼樣的人,而這些消費觀的背後,其實隱藏著圈層、地域、年齡等各種秘密,這些屬性都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他們的消費行為。雖然處在不同的世界,但是不變的是「高攀的心」,每一個人在自己的消費維度中,都有著無與倫比的高攀欲望和行動力。
但想來想去,突然覺得不對勁。為什麼非要吃車釐子才能證明自己的消費格調呢?我本來就不怎麼喜歡吃車釐子,為什麼要買呢?
自媒體人的套路:「販賣焦慮」
有很多人發現自己沒有購買車釐子,或者沒有經常打車的習慣,以及喜歡去優衣庫買衣服,就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的財務自由。這恰恰是自媒體人販賣到你身上的焦慮。這種「販賣焦慮」的行為不僅能提高外界的關注度,還能帶來大量的流量與廣告。而「販賣焦慮」最大的殺手鐧就是「硬造概念」。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你說車釐子自由,我還能說火龍果自由,百香果自由,洋桃自由等等。這些都能設定為「想像中的奢華」。但關鍵的問題就是你真的吃不起車釐子嗎?你真的打不起車嗎?你真的除了優衣庫就穿不起其它的衣服了嗎?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意願罷了。
一種可以大膽追求的消費自由
我認為有一種消費自由是我們大家可以自由追求的。而且消費過後,你的幸福感不比一杯奶茶要小,不比一件漂亮的衣服要差。你們覺得是什麼消費自由呢?
小編個人認為就是文化消費自由。比如像「博物館自由」就很好嘛。
最近國內的文化消費是突飛猛進。無論是你買一本書,看一場展覽,踏踏實實的逛一次博物館,購買一些小文創,或者參加一次非遺活動,遊覽一次名勝古蹟,這些都屬於文化消費,而且它滿足的是你精神層面的追求。你可以試試看,沒準這些文化消費最後會變成你獲得幸福感的主要來源。
結語和等級表
真的以「xx自由」來判斷自己的消費力,有點過於天真。請記住,這不會是最後一次的爆款概念,今後越來越多的新概念會層出不窮,但是它們背後的套路和綁架情緒的手段是不會改變的。有時候稍微分析一下,就能看到裡面的「玄機」。其實要說「xx自由」,我相信大家現在最想要的,就是「不戴口罩自由」和「出門自由」。
好了,下面的圖大家可以看一下,不過千萬別當真別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