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原創第125篇
做一個|炙熱的|擺渡人
數據,從數據中看出機遇,
從數據中看到我們距離實現財務自由還有哪些路徑可走?
讓數字變成數據,讓數據可視化;
這在技術層面能夠實現。
讓數據服務化,讓數據定製化;
讓數據學會說話,讓數據人性化;
DT時代技術雖然可以辦到,
但是在Pyon的時候,
還要提高人的思維水平,
更需要具有商業思維的人才。
2018年數據:中國目前有13.9億人口
(1) 月收入低於1000元的人群有6億人;
月收入低於2000元的人群有8億人;
月收入低於3000元的人群有9.8億人。
(多數為農村人口)
(2) 有重大疾病的佔比15%,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有80%,
只有5%的人群屬於完全健康狀態。
(3) 有大約10億人沒坐過飛機, (這個數據在幾年前僅為大約1億人坐過飛機)
大約1.4億人出過國, 有6.68%的人口受過大專及以上學歷教育(9729萬人).
(4)中產階級佔全國成年總人口的11%,
人數大約為1.09億, 按造百萬級財富劃分 底層中產階級為4億人左右, 月收入在4.5萬元以上的才有資格進入中產階級劃分。
(5)中國大約有0.5%-0.8%的人實現了財務自由, 屌絲版財富自由的人口大約在500萬左右, 全球0.9%的富豪控制著全球54%的財富資源。
不知道你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完這幾組數據的,歡迎在讀完這篇文章後在評論區留言。
1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定義:什麼是財務自由?
我們來看一下百度百科上怎麼說。
百度百科上定義財務自由:是指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一個人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他的日常開支,如果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
打個簡單的比方:你每個月的開銷是1000元,且你無需靠著勞動、勞力,從而掙得1001元的收入,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實現基礎的財務自由啦。
也就是說非勞動性收入能夠滿足你日常的開支,如果還有盈餘,你就可以稱為一個財務自由的人。財務自由不是你非要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才算得上財務自由。
一場疫情給我們了很深刻的感受,不能出去工作,收入直接為零,生活變得緊縮,有些人負債開始上升,他們都不能被稱為財務自由的人。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不用工作,你的收入仍然源源不斷,你的生活質量不受任何的影響,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步入了財務自由之路。
不管是996還是888制,抑或是朝九晚六,都不能讓你享受到金錢帶給你的財務自由快樂,因為一旦你停止工作,你的收入立馬停止。
這幾年感觸比較深的是因為租房子,換過好幾個房東,辛苦工作賺來的錢有一部分都給了房東,讓他(她)們實現了一點財務自由。
就算再努力賺錢,每個月提前交租,住一輩子,這房子也不是我的。
我算了一筆帳,按照一套房子租金1500塊錢,一年就是18000元,10年就是18萬,20年就是36萬,拿房子70年產權這個維度來算,就是1260萬元。也就是說,我們租房住一輩子,間接的為房東買了一套房。
所以不要聽那些成功學忽悠大師說如果房租比例達不到每個月房貸比例,勸你別買房,搞投資,房子就是負債。在我這裡,房子就是資產,而且是非常穩定的資產,並且能夠有力的讓你的資產不會隨著人民幣貶值而貶值,房東收的每一分錢都是屬於資產的衍生品--非勞動性收入。
還是要勸你早點買房,咬緊牙買房,先買經濟住房,條件好了買改善住房,經濟住房租出去,如果經濟條件更好一點,再買高端住宅,買高端小區配套高端物業,改善住房再租出去。
2
我們先看一下下面這張圖裡面這四個象限,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給自己目前的工作情況一個定義,你在哪個象限。
羅伯特清琦在他的《窮爸爸富爸爸》系列書籍裡面反覆提到這這張圖,以及這張圖所代表的四大象限。
E象限:代表僱員,即為企業工作者,以通過付出工作時間和工作勞力賺取報酬的人群。這裡面包含的人群基數特別龐大,教育程度也參差不齊,當然也是經濟得以正常運轉的中堅力量。
S象限:代表企業擁有者,一般指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還有很少比例的自由職業者,像主播,獨立撰稿人,獨立設計師等。也需要自己辛苦付出,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獲得回報性收入。承擔的風險一般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主>自由職業者。
I象限:投資者,一般指將自己的資產投入市場,獲得穩定性或非穩定性收入的人群,為什麼有時候會不穩定?因為市場是開放且不穩定的,投資也很有可能失敗,變得血本無歸。像投資企業,購買股票,基金,債券,理財產品等都屬於這一範疇。
B象限:企業擁有者或系統擁有者,這裡一般指大企業,這個企業有一套近乎完美的制度和良好的生態鏈,甚至是生態圈。像馬雲,埃隆馬斯克,孫正義等。系統擁有者這裡面也包含很多種,比如你建了一個外賣系統,賣給了美團,只要美團不倒,你的系統就一直能幫你賺錢,或者你發明了一個專利,在專利保護期內,這個專利都能為你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或者你創作了書籍,音樂等等,版權收入也是你這個系統為你帶來的收入。
羅伯特清琦在經歷了無數人後說:在左邊E、S象限到右邊I、B象限中間就像一堵牆,左邊很難向右邊跨越。
所以他費盡心思要找到方法,讓更多的人實現右邊的財務自由,於是他創辦了財商教育,結果先讓他走上了財務自由之路。
他的思想成為了他最大的系統。當然他也搞投資,買股票,買房子,不過他的思想一直流傳至今,是讓他收益最大的部分。
在這裡,我特別佩服那些真正直銷行業的締造者,像完美,安利,無限極等。他們不僅特別了解人性,而且確實打造了很好的產品,更重要的是讓無數直銷員在德智體美勞健全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財務自由。
有時候想想也挺可怕的,怪不得愛因斯坦說:世界上第八大奇蹟就是複利。
直銷的複利模式真的是所有行業裡面最神奇的,你能想像一下,有一個64格的棋盤幫你賺錢:
第1格賺1塊,
第2格賺2塊,
第3格賺4塊,
第4格賺8塊,
第5格賺16塊,
......
第10格賺1024塊,第10格你成為了千元「富翁」
......
第20格賺1048576塊,第20格你成為了百萬富翁
......
第30格賺1073741824塊,第30格你成為了十億萬富翁
......
第40格賺1099511627776塊!
第四十格你的財富比整個蘋果公司的市值都要大不用等到第64格,你的財富已經遠遠超過了世界所有財富的總和。這就是最理想化的投資回報率。
3
前面講了很多概念型的問題,這一節我們來講講實際情況,看一下何時我們才能真正走上財務自由之路,不用再每天一醒來就想著如何賺錢維持開銷和保證生活質量。
詩和遠方以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究竟離我們有多遠?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企業成為了與西方國家對比,最容易失敗。
平均企業存活率不到3年;10年以上經營的企業存活率不到6%;20年以上經營的企業存活率僅為1%-2%!
工作真的很穩定嗎?非也,處於E象限的人群是最不穩定的一個群體,也是承擔風險性極高的一個人群,因為企業不穩定啊!在這裡不是為了讓大家放棄工作,並且,我們一定要好好工作,畢竟努力與收穫是成正比的,但是我們應該換一個維度去思考。
改革開放之前,大家都很窮,企業也很穩定,鐵飯碗真的很香。改革開放之後,資本進來了,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了,鐵飯碗頓時不香了,街上賣雞蛋的,賣早飯的都比教師等從業人員賺的多,公務員下海了,一大波人創業了,中國GDP增長了,房地產興起了。
資本就像一頭狼,擁有極其敏銳的嗅覺,追求短平快,資本去到的地方,一定有大機會,你什麼時候見過大量的資本在農村打轉了?
在實現財務自由的道路上,老一輩的創業先驅們披荊斬棘,為我們創造了現在舒適的環境,可是有一大波人迷茫了,說他們把機會都搶走了,我們環境再好,沒機會還怎麼翻身?
錯!朋友們,是我們該改變了!改變我們的仇富論,改變我們的思維邏輯。
用工荒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是目前的群體已經適應不了現有的產業結構了。人數沒變,但是,人的綜合素質還停留在幾年前,已經跟不上企業更新的速度了。
我們還有機會,而且是很巨大的機會!
大家都看到了第一節列舉的五組數據,這不是機會嗎?
10億人沒做過飛機,城鎮化比例還不到1:1,只有6.68%的人受過高等教育,國家統計局預估到2022年百萬級別的人群將達到7億,這些人教育程度增長,收入增長也就意味著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會有更多的人進入高端消費市場。
只有5%的人身體處於完全健康的狀態,有95%的人處於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也就意味著大健康產業不單單會是現在的10萬億規模,甚至是百萬級,千萬級。
中國的市場依然潛力巨大!
為什麼這兩年錢難賺了?不是你錢難賺了,是大家都錢難賺了,中國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變革的時期,未來1-2年也不一定變得錢好賺。
不過還有機會。
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也代表了一定程度的經濟衰退。
不要慌,沉住氣,靜下心,經濟衰退並不可怕,因為任何危險的來臨都有機會。
經濟衰退也有周期,大概在1-3年之間。
中國開國以來大概經歷了7次經濟衰退,1969-1971年、1974-1976年、1981-1983年、1990-1992年、2002年、2008-2010年,可以看出經濟衰退一般維持在1-3年。
我第一次聽到中國GDP放緩是在2019年,也是聽到專家所謂的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開始變大的那一年。
2019-2022差不多有3年時間,但是5G技術的到來和慢慢成熟,我相信我們不用等到2022,就可以再次看到中國經濟走上巔峰。
最後,要給各位講的是:現金為王,無論是企業還是家庭,這兩年也可以跟著國家經濟腳步,多存錢,少盲目消費和投資,讓存量資金池儘量的大一點。
乾坤未定,你我皆為黑馬。
加油!祝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