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歷史上眾說紛紜,有說他不錯的,也有說他不咋地的,怎麼說呢,甲未夢認為,我們應該取其長處,迴避短處。好像每個歷史人物都是這樣吧,凡是能成為人物的,必定有其與眾不同之處,有好有壞吧,每個人標準不同罷了。
萬曆,這個人本身就是個傳奇,他當皇帝,某種角度來說,是一種偶然,因為他算是皇親國戚,但不是龍子,就好像我們普通老百姓過繼一樣,其實偶然中也有必然,他從外省進入皇宮,首先需要克服的障礙是他能不能叫他父親叫父親,很搞笑吧,沒辦法,具體可以看相關歷史,我這裡不是說研究歷史,而是瞎聊聊,但是他勝利了,可見他的天賦至高,這個沒辦法模仿,但是,我覺得這人有種,不為皇權低腰,這是一種氣節問題,為他父親爭了面子,給了大臣下馬威。厲害,可見,三歲看老還是有一番道理的。
贊萬曆
該伸不屈乃氣節,
偉大平淡又幾何?
高風亮節人情事,
小中見大為真知。
很多人都說萬曆幾十年不上朝,但是我看了一些史料,有說這是一種智慧的,換句話說,沒辦法上朝,看了《大明王朝1566》,我更對此人充滿了崇拜,幕後指揮千軍萬馬,也不過如此,萬曆年間,初期,據說有段盛世,後來萬曆迷上了道教,開始修仙,灑脫,確實灑脫,只能用這個詞評斷,萬曆中後期,國庫虧損,當時又沒有心理醫生,不信個教我真不知道萬曆怎麼能挺過來。嚴嵩,是個老油條,朝廷基本在他的手掌裡面,還有閹黨的那些公公們,簡單說,馮寶這個小太監,都不是等閒之輩,內閣的張居正還有徐階等人也很厲害,有點三分天下之態勢,萬曆呢?萬曆只能坐山觀虎鬥,沒辦法,山就是那個道教修仙,我覺得,如果他真的是道士的話,大明江山不可能坐了將近三個世紀,我也不相信,萬曆年間能持續下去一天!
當時的局勢限制了皇帝的威嚴,皇帝沒轍了,只能披著道教的袍子,做著天子的工作,所以,萬曆是聰明的,也是智慧的,存在就是合理的,這個哲學思維用到這裡,再美妙不過了。歷史就是歷史,已經發生了,我們沒必要去追究對與錯,更需要我們關注的是得與失的問題。
萬曆得到了什麼?得到了大明江山的穩固,他又失去了什麼?失去的僅僅是皇帝所謂的威嚴嗎,但是試問,如果成了階下囚,那麼所謂的威嚴又能怎樣?所以,萬曆走的這步棋太妙了。
從某種角度,萬曆把人們都騙了。為啥這麼說呢?試想,當時北方韃靼侵犯,南有倭寇,雲南還有造反的,萬曆作為皇帝,能不用點手段嗎?他的手段的高明之處,就是讓周圍人都覺得他是個廢物,從而制衡了朝內的那些大內高手們,要麼魚死網破,要麼維持,嚴嵩們,張居正們,你們看著辦吧,萬曆反正是不管了,你們看著辦,這樣更激發了大臣們的潛力,讓他們繼續為大明獻出了寶貴的精力,這招,妙!
總之,我覺得萬曆是個怪物,也是個高人,明朝皇帝好多都很奇葩,但是有句話說的好,瘋子想了也做了,天才想了沒去做。萬事都沒有絕對,明朝,這個歷史上的花朵,真的有好多有趣的事情,幸運的是,歷史還是傳下來很多,留給我們去挖掘,去歡樂,歷史很有趣,《明朝那些事兒》裡說,一個人最成功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萬曆真的是這樣一個人嗎?這不得不引起深思。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答案吧。
我們每個人 都是獨立的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是有潛力,有天賦的,在這個世界上,活著,雖然是一個隨機事件,但是,只要我們賦予了活著的意義,它就有了意義,萬曆是這樣,我們每個人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