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爸爸媽媽會通過寶寶的便便性狀來判斷寶寶是否發生身體不適,雖然嬰兒無法通過語言來表達身體不適,但是便便卻能夠反映出寶寶身體的部分情況,那麼今天樹袋寶寶就和大家一起學習如何通過便便判斷寶寶身體情況。
1、綠黑色,粘性的嬰兒大便,又名胎糞:通常類似柏油狀。胎糞是嬰兒出生後最初的大便,是由羊水中帶來的殘渣形成的。
2、黃色,鬆軟的大便,又名母乳餵養型嬰兒大便:通常是黃色的凝固狀。母乳中含有完美的營養,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一般不臭,大便時伴隨放響屁,聽上去拉得很多。
3、黃褐色,厚實的大便,又名配方奶餵養型嬰兒大便:通常是糊狀。這樣的大便是配方奶的副產物,可以來自完全的配方奶餵養,也可以來自對母乳的補充餵養。
4、綠褐色,糊狀的大便,又名固體食物摻入型嬰兒大便:這是日常食品的混合產物,是正常的。當嬰兒開始吃固體食物時,通常會排出綠褐色的大便,但你也可能在這之前就看到過這種顏色。
5、水樣,褐色,鬆散的大便,又名腹瀉型嬰兒大便:通常呈水樣,夾雜塊狀物。
6、幹,褐色,硬的大便,又名便秘型嬰兒大便:通常外形和質地如泥土、粘土或卵石。偶爾的便秘是正常的,特別是配方奶餵養的嬰兒。
奶粉中含棕櫚油,棕櫚油分離的棕櫚酸會和腸道中的鈣質結合形成鈣皂,就會造成寶寶便便幹硬、便秘,同時影響脂肪和鈣質吸收。
7、粉紅色,半消化的食物,又名人為變色型嬰兒大便:寶寶吃進什麼就排出與吃進的食物外形相似的大便。
8、綠色、厚而黑的大便,又名為補鐵劑型大便:在某些寶寶體內,腸道細菌與補鐵劑或鐵強化配方奶中的硫酸鐵反應,使大便呈深綠色,甚至有時呈綠黑色。
9、亮綠色、綠色多泡的大便,又名前奶/後奶失衡型大便: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當攝入的前奶比後奶多時,有時候就會排出亮綠色的大便。通常前奶甜而稀薄,後奶濃而多脂。
10、帶有紅色血絲,帶有血或粘液的幹硬大便,又名血便:鮮紅色大便表明寶寶的肛門周圍有輕度撕裂傷或肛裂,是由於擠壓導致肛門周圍輕度開裂。
11、黑色、厚或柏油樣大便,又名黑便:黑便是又厚又黑的大便,可能含有來自上消化道的血液,如果寶寶拉出黑便,而又不是胎糞,應立即就醫。
12、粉狀,灰白色、無色或白色大便,又名非正常嬰兒大便:可能是膽汁缺乏的表現,可能出現肝臟或膽囊疾病。
新生兒每天的大便次數不定,不同的餵養方式也會導致大便次數不同。
1.出生2-3天:次數不定且會增多
孩子出生後的頭兩三天裡,會通過頻繁的排便來將積在體內9個月的胎便排出,每天能有3-5次,之後墨綠色的胎便才會逐漸消失。早產兒的胎便時間會有晚一些,但若是足月寶寶出生24小時內都無胎便排出的情況,媽媽們就得注意了。這種情況下,要及時帶小寶寶就醫,看寶寶是否出現了消化道先天畸形。
2.母乳餵養:大便次數多
母乳餵養對寶寶多有好處,母乳中的營養成分也更加易於寶寶的消化吸收。另外,母乳中的寡糖成分能幫助寶寶腸胃更好地蠕動,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通常大便次數較多,甚至每次吃奶後都要排便。一般寶寶每天排便2-5次,甚至會出現7-8次生理性腹瀉的情況,但是只要小寶寶其他狀況都正常,沒有脹氣、腹痛、排便困難的情況,體重也在正常增長,爸媽就不用擔心。寶寶出現此類腹瀉家長也不用著急,因為它屬於正常現象,待寶寶長大大些會自行好轉、消失。
3.人工奶粉餵養:大便較少
此類孩子排便次數不多,且經常較為乾燥粗糙,質地較硬,往往每天1-2次,有的寶寶還可能兩三天一次。但只要排便有規律可循,糞便不似羊便一粒粒,多為棕黃色或金黃色就沒有問題。
4.混合餵養:次數較多且量大
母乳與乳製品混合餵養的新生兒大便一般每天3-4次而且量多,但隨著小寶寶的成長,次數會相應減少。所排大便偏柔軟有明顯臭味,顏色一般是暗褐色。如果寶寶出現了腹瀉的情況,媽媽就需要注意平時的飲食,少吃冰冷油膩的食物,保證營養的前提下清淡飲食,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的消化吸收。
1.豆腐渣便
大便稀薄有粘液,顏色為黃綠色,有時呈豆腐渣狀。出現這種狀況的寶寶可能患上了黴菌性腸炎,同時還會出現鵝口瘡。要是寶寶多條症狀正好相符,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2.蛋花湯樣大便
寶寶排便次數增至每天五至十次,且大便中可以看到較多沒有消化掉的奶塊,但不含粘液。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喝配方奶粉的寶寶,如果是母乳餵養就沒有關係,可以繼續之前的餵養方式。如果是混合餵養或配方奶粉餵養,需要適當調整飲食結構,衝調的奶粉要比往常稀一些,還可讓寶寶少食多餐,或者適當餵點糖鹽水。但要是這種情況持續了兩三天仍不見改善,就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3.臭雞蛋便
指寶寶的糞便氣味像是變質的雞蛋一樣,這種情況是由於補充的蛋白質過量或是其消化不完全引起。平時要注意衝調奶粉的濃度或是餵的奶量,可適當將奶稀釋或一到兩天內限制寶寶的攝奶量。倘若此時孩子已添加輔食,那麼需要暫停一段時間,待排便正常再正常添加。
4.油性大便
寶寶排出的大便多呈液態,還會像油珠一樣發亮且可以滑動。這表明寶寶攝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過高,人工餵養的嬰兒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需要讓寶寶暫時改服低脂奶或增加每日攝入的糖分等。
5.綠色稀便
寶寶大便是否異常還可以從大便的顏色上來判斷,如果排出綠顏色粘液狀的大便,且便量少次數多,就有可能是寶寶攝入的乳糖過量或是餵養的奶量不夠。另外寶寶如果食用母乳或綠色菜泥也會有排出綠色的糞便,這時父母就要注意區分,防止出現異常情況。
6.水便分離
若是孩子大便中水分變多,整個如蛋花湯一般,且每天大便次數和量都變多,這些症狀很可能是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導致。家長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看診,並且保持寶寶奶具的清潔衛生。
7.粘液或膿血便
膿血便多為由細菌感染引起,常發於天氣熱的時候,夏季多見,寶寶要是出現這類情況應及早就診。
8.大便乾燥
大便乾燥是大便異常的另一種表現,多見於人工餵養的寶寶。若是出現了便秘的情況,寶寶排便會變得很困難,排出的大便甚至為乾燥的小顆粒狀。有時還會因為排硬便時造成肛裂,大便中還會出現帶血的情形。
本文轉自:樹袋寶寶官網
https://www.shudaibaby.com/show-188-7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