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敦煌·慈悲頌》北京保利劇院演出好評如潮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2020年10月3日晚10點,北京保利劇院,《敦煌·慈悲頌》演出落下帷幕。

  現場氣氛熱烈,最後一個音符結束,觀眾席上立刻傳來叫好聲,表現出北京觀眾的素養。接下來是長達八分鐘的掌聲與歡呼。譚盾率眾向觀眾鞠躬,臺上的藝術家們笑容滿面,倒是臺下的觀眾淚光閃閃。

  由於疫情原因,劇場座位只允許開放75%,演出完畢,《敦煌·慈悲頌》以往特有的長時間鼓掌、數次返場謝幕等也表現得十分克制。

  然而觀眾的震撼與激動之情,即使戴著口罩也難以抑止。

  「非常感動,沒想到東方的哲學能用音樂表現得這麼精彩!」一位知性女子表示,一邊迅速擦了擦眼角。

  「音樂的旋律和歌詞的內容結合得非常好,真的具有治癒人心的效果!」和她同來的一名醫生說。

  「印象最深的是《九色鹿》!」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複述了一遍。他媽媽在一旁對記者誇獎:孩子在家學習二胡,這是第一次聽交響樂,沒想到從頭到尾能聽下來,特別專注。

  「譚維維那段把我唱哭了!她自己也一直在哭,其實她那會兒都唱完了,但是情緒還在那兒止不住,眼淚就默默地流下來呀,又不能擦,閃亮的一道,我覺得那是她最美的項鍊……」這也是一位帶著孩子的媽媽。

  「這是譚盾作品中臻乎巔峰的一部!它是關於哲學與信仰的,不過你完全可以放下來聽,不用端著!它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很東方的。時間會顯示這部宏大作品的魅力!」一位從事作曲的觀眾給出結論。

  《敦煌·慈悲頌》取材於絲綢之路上敦煌壁畫中的故事,是國際知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歷時六年,十數次拜訪敦煌後的最新力作。敦煌壁畫中記載的4000多件樂器、3000多名樂伎,以及500多個古樂隊,令譚盾深深感動,他仿佛從畫中聽到從遠古而來的聲音,於是決定用交響樂形式寫出來,帶去全世界。

  千年中華文明之浩瀚宏大,一度讓譚盾無從著手,直到他拜訪一位智者,得到啟示:「藝術的創作要獨立和與眾不同,才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但是寫《慈悲頌》,你一定要從普羅眾生、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把話講清,把音寫明。」這讓譚盾如醍醐灌頂,一下打開創作思路:用老百姓喜歡的旋律和節奏,用老百姓熟悉的音樂故事來寫,讓他們的心靈可以參與,能產生共鳴。

  這就是今天大家聽到的《敦煌·慈悲頌》。作品於2018年在德國德勒斯登音樂節首演,後應邀到澳大利亞、香港、洛杉磯進行世界性巡演。2019年6月開始中國巡演,先後在西安、敦煌、長沙、青島、上海、海口等城市演出,所到之處均一票難求,觀眾表示:「感受到中國人和中華文化的高貴」,媒體則稱之:「西有歡樂頌,東有慈悲頌」。

  事實上,譚盾一直在尋找一個東西方共同的哲學平臺,一個可以溝通的平臺,讓自己的作品既能被西方人接受,更讓父老鄉親喜歡。通過《敦煌·慈悲頌》的創作,譚盾從結構和技巧上找到了這種溝通方式,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重溫了那些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如何做人的故事,也看到了未來,因為壁畫藝術其實具有很強的未來感,我從中感受到了未來音樂的力量」。

  貝多芬曾經要求自己的作品要「出自人心而直抵人心」,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譚盾更希望用音樂和人們的精神溝通,在危難中與聽眾心貼心、心動心,讓作品具有通向未來的永恆價值。

  本次演出團體:西安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

  指揮:譚盾

  男中音:沈洋,女中音:朱慧玲

  男高音:王傳越,女高音:郭森

  原生態女高音:譚維維

  原生態男低音:哈斯巴根

  敦煌反彈琵琶樂舞:陳奕寧

  《敦煌·慈悲頌》巡演由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韻洪傳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聽音尋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承辦,2020-2021年規劃演出城市包括:南寧、瀘州、成都、南京、杭州、長沙、深圳等地,首席合作夥伴瀘州老窖·國窖1573全程鼎力支持,一起用音樂讓世界品味中國。

相關焦點

  • 譚盾:「從《武俠三部曲》到《敦煌·慈悲頌》,是我的心路歷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丹 錢瑜 圖/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在美妙的樂聲中,千年敦煌壁畫穿越時光撲面而來。1月8日晚,由譚盾指揮,作為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開年首場演出的《敦煌·慈悲頌》在珠海奏響。這也是2021年珠海迎來的首位「音樂大咖」。
  • 譚盾攜《敦煌·慈悲頌》唱響黃河之濱
    譚盾攜《敦煌·慈悲頌》唱響黃河之濱譚盾指揮樂團排練23日記者獲悉,由國際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歷時5年創作的音樂巨製《敦煌·慈悲頌》將於26日、27日晚在蘭州音樂廳正式上演。近日,譚盾已經正式抵達蘭州開始了和蘭州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的緊張排練,期望著為蘭州觀眾帶來最佳的藝術呈現。
  • 譚盾《敦煌·慈悲頌》& 廣州交響樂團銅管五重奏
    心經第六幕涅槃*具體節目以現場演出為準作曲家譚盾曾說:「我把對生命的理想放進了《敦煌·慈悲頌》裡,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譚盾在大英圖書館追蹤到唐代10世紀心經古樂譜和舞譜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敦煌·慈悲頌》想要表達的理念,譚盾說那就是「讓千年古畫溶解穿越至今天的舞臺」。敦煌的每一幅畫都是畫中人的經歷,承載著整個家族的信仰、慈悲和對未來的祈願。
  • 取家鄉之水,奏天地人和——譚盾《敦煌·慈悲頌》震撼長沙音樂廳
    1月4日晚,譚盾《敦煌·慈悲頌》在長沙音樂廳湘江大廳奏響。下半場第一樂章《禪園》,兩名打擊樂手用水杯敲打水面,「水鼓」之聲奇特靈動。演出現場。這是譚盾第二次在他的家鄉長沙演奏《敦煌·慈悲頌》。觀眾中,有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鄭建新以及各界名流。此刻,他們都是譚盾的老鄉、老友、愛樂者,以及譚盾作品的支持者。
  • 取家鄉之水 奏天地人和——譚盾《敦煌·慈悲頌》震撼長沙音樂廳
    這是譚盾第二次在他的家鄉長沙演奏《敦煌·慈悲頌》。譚盾每次回長沙演出,都是一票難求。現場氣氛更是與別處不同,謝幕時間長達一個樂章。臺上臺下的交流互動透出令人驕傲的熟絡氣氛,很多旋律片段,家鄉的人們一聽便心領神會,熟悉之餘又佩服他可以把它們合上交響樂的轍,變身為具有國際範的音樂語言。
  • 譚維維跨界古典交響音樂會 助力歌劇《慈悲頌》北美首演好評如潮
    美國當地時間2月8日晚暨北京時間大年初五,譚盾最新歌劇力作《慈悲頌》(Buddha Passion)世界巡演洛杉磯站暨北美首演在迪士尼音樂廳盛大揭幕,譚維維繼德國德勒斯登、澳大利亞墨爾本、中國香港之後第四度助力演出跨界古典音樂,並於次日晚繼續登臺連演兩場,均取得北美觀眾和古典音樂界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 譚盾來貴陽了!本周五將攜龔琳娜與貴陽交響樂團首度合作
    當天演出的曲目有:斯美塔那《沃爾塔瓦河》(選自交響詩《我的祖國》)、譚盾《水樂》、譚盾敦煌壁畫劇《心經》(選自《敦煌·慈悲頌》)、拉威爾《波萊羅舞曲》。此次,譚盾將帶著他的「慈悲天地」和「有機自然」,攜手新藝術音樂歌者龔琳娜、原生態呼麥男低音與古代奚琴獨奏哈斯巴根(蒙古族)、打擊樂演奏榮辰初和林喆,與貴陽交響樂團一起,為美麗的貴州發聲。
  • 國際音樂大師譚盾將於8月21日在貴陽舉行首場音樂會
    是國際音樂大師譚盾! (選自交響詩《我的祖國》) 譚盾《水樂》 譚盾 敦煌壁畫劇《心經》 (選自《敦煌·慈悲頌》) 拉威爾《波萊羅舞曲
  • 北京保利劇院春節期間演出取消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新京報記者從保利劇院獲悉,原定於1月25日—1月29日(大年初一至初五)上演的多場演出均已全部取消,目前劇院已開放退票渠道。 北京保利劇院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落實國家及政府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加強公共場所管理,避免人群聚集,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防止疫情傳播擴散,確保廣大觀眾度過一個安定的春節,原定於1月25日-29日(大年初一至初五)晚19:30上演的俄羅斯芭蕾舞劇院 多媒體芭蕾舞劇《天鵝湖》、《吉賽爾》演出取消。
  • ...音樂家、藝術家、教育家譚盾籤約湖南電廣傳媒,攜手共創...
    譚盾將攜手數名尋音者,將用五年的時間走遍全球,收集各國的聲音遺產,探尋中華文明在浩瀚時空裡流淌於絲路的嫋嫋餘音,最終形成一個集視頻、展覽和現場演出為一體的全新物種,一個基於高科技和新藝術而產生的博物館,將聲音流傳於世。
  • 北京保利劇院重啟上演公益演出,8月多部話劇及活動回歸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8月2日晚19點30分,伴隨著中國愛樂樂團所演奏《紅旗頌》的旋律,北京保利劇院迎來了闊別180餘天后的首場公益演出——獻禮「最可敬的人」公益交響音樂會。保利劇院供圖據了解,為保障復演工作的安全、順利推進,北京保利劇院疫情間從未鬆懈日常的消毒防疫工作,北京保利劇院總經理馮寶坤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7月24日,在劇院復工復演前,劇院特邀東城藍天救援隊對劇場各區域展開了全面細緻的消殺工作。為了此次復演,劇院各個重要區域也引入了大量的智能測溫儀,及防疫物資,以杜絕疫情再度發生提供準備。
  • 北京保利劇院春節期間演出取消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新京報記者從保利劇院獲悉,原定於1月25日—1月29日(大年初一至初五)上演的多場演出均已全部取消
  • 北京保利劇院、北京人藝等多家演出機構取消春節期間演出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月24日凌晨,北京保利劇院發布公告,原定於1月25日-29日(大年初一至初五)晚19:30上演的俄羅斯芭蕾舞劇院多媒體芭蕾舞劇《天鵝湖》、《吉賽爾》演出取消。一併發布關於兩場演出的退票方式。
  • 譚盾大師攜龔琳娜等行業高手與貴陽交響樂團合作 向全世界傳遞來自...
    據了解,此次演出售票300餘張,上線僅13分鐘就售罄。而在當晚的音樂會現場直播上,記者看到,有20餘萬觀眾在線聆聽到自然之聲。自然之聲 貴州之聲音樂會一開場,樂隊奏響了著名的《沃爾塔瓦河》,優美的旋律,將觀眾帶到了沃爾塔瓦河如畫般的自然風光及如詩般的美麗傳說中。
  • 上海保利城市劇院6月開業,主打話劇、舞臺劇演出
    閔行一直是新老上海人的匯聚地,城市劇院更有「閔行人民家門口的劇院」之稱,是閔行人最常走動的文化場所。2020年初,坐落於上海市閔行區的城市劇院,加入了「保利」大家庭,成為北京保利院線全國第71家劇院,也成為上海第4家加盟保利的劇院。
  • 保利劇院簡介
    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立足北京、面向全國,以現代企業制度和先進質量管理標準參與國內各大中城市劇院經營管理。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下設20個子公司、4個分公司,經營管理著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保利(北京)劇院建設工程諮詢公司、保利廣告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劇院、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東莞玉蘭大劇院、武漢琴臺大劇院、深圳保利劇院、河南藝術中心、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煙臺大劇院、常州大劇院、重慶大劇院、泰州大劇院、溫州大劇院、武漢琴臺音樂廳、合肥大劇院、馬鞍山大劇院、青島大劇院、寧波文化廣場大劇院、烏蘭恰特大劇院等多家國內一流的公司與劇院
  • 上海保利大劇院發布七月演出安排
    樂團活躍在上海各大音樂廳、學校、社區中,在為樂迷帶來高質量的演出同時,普及並推廣這種風靡全世界的銅管重奏形式。多年來,樂團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品位與藝術水平,受邀參加了上海市民文化藝術節、烏鎮戲劇節、上海國際藝術節等重大文藝活動並廣受好評。
  • 北京保利劇院復工首演獻禮「最可敬的人」
    8月2日晚,伴隨著《紅旗頌》激動人心的旋律,北京保利劇院迎來了闊別180餘天后的首場演出——獻禮「最可敬的人」公益交響音樂會。 此次公益首演,保利邀請中國愛樂樂團共同致敬那些抗疫工作者,以及始終堅守陣地扛起保國利民責任擔當的保利人們。當劇場的大門再度打開,久違的樂曲復又響起,喜悅與希望在每一個人心中湧流。
  • 雷佳譚盾攜手費城交響樂團全球首演《九色鹿》
    最近,著名歌唱家雷佳攜手費城交響樂團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全球首演了譚盾的聲樂協奏曲《敦煌壁畫·九色鹿的故事》。這次高規格的演出可謂讓現場觀眾過足「耳癮」,指揮、作曲、演唱、樂隊,所有環節無一不體現著演出陣容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