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總是會遇到很多問題,大多數父母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和孩子講道理,但是不論父母們說了多少次,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
事實上,很多家長的初心沒有錯,說的東西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可是大家卻沒有意識到,孩子有時根本聽不進、聽不懂家長所說的這些道理。
孩子聽不懂,家長卻還硬要講,這就是父母沒用的體現了。
人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兩個部分。所掌控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左右腦的功能分布如下: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右腦發育比較靠前,這意味著他們在思考問題時更多的是依賴右腦,這也就導致了他們不能理性的看待問題。
由於孩子的思想和心態和大人的不同,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與大人不同。
孩子會從自己的觀點去看待問題,大人們也會以自己的觀點去看待問題,那麼這兩者之間的不同就會很容易產生碰撞和摩擦。
對於孩子而言,所謂的道理是抽象的,讓孩子從其中找到引導自己行為的「指令」,並不容易。
孩子需要具體的語言邏輯和行為邏輯來決定他的行為。大人們自認為有道理的「長篇大論」,或許在孩子眼裡,就像是「唐僧在念緊箍咒」一樣,雖然聽不懂,但是還是很痛苦。
除了講道理,父母還能用哪些方式來幫助孩子成長呢?
親身的體驗是孩子明白事理的一個途徑。從螞蟻搬家明白團結協作的道理、從親自下地勞作明白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
有時父母說一千遍,都不及帶孩子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眼,親自體會生活中的種種不易。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我們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往往會把「利弊」置於「是非」之上,教訓孩子時更多地是在說孩子做了某件事,對自己和他人有不好的影響。但其實,家長只需要告訴他們,怎樣做是不對的,並且適當地施以懲戒。
孩子會主動去分辨是非,雖然有時孩子會不小心再次犯錯,但在犯同樣錯誤的時候,孩子內心就會產生警示了。在孩子明白自己犯錯的基礎上,再進行教育,孩子才會真正開始思考。
如果家長僅僅使用「講道理」的方式,試圖讓孩子接受家長的教育,一些孩子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效果。不妨「不講道理」,只講「對錯」,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依靠家長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去「念咒」,而是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狀態,從而使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
給大家推薦這套《正面管教》育兒套裝,全套共有4冊,分別針對4種不同的情況,教會家長不同的育兒方式。
本篇文章中所講到的內容,就是出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
文章所講到的方式雖然有效,卻不如書中的細緻、準確,感興趣的朋友們,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這套書,學會更專業、更具體的育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