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近日,隨著一聲巨響,位於文昌市會文鎮朝奎村委會龍所園村的6棟違建樓房應聲而倒。至此,該鎮11宗違建全部處置完畢,除1宗符合條件給予補辦手續外,另10宗均屬屢勸不聽的頂風搶建,執法人員依法依規給予強制拆除,拆除總面積3382平方米。
逢建必報,違建必拆。這是文昌市委、市政府一以貫之的態度。
今年10月中旬,省委、省政府兩次召開會議,對全省「兩違」(指違法用地和違法建築)整治進行部署,要求各市縣充分認識整治的重要性和形勢的嚴峻性,嚴厲打擊「兩違」泛濫勢頭。對此,文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黨政「一把手」親自過問、一線督查,促進各部門形成合力,強力推進「兩違」整治工作。
高位推動
形成合力重拳出擊
11月20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文昌市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聯合指揮部,走進文昌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符展的辦公室,一張標註著各執法大隊管控範圍的地圖十分醒目。
「得益於社會發展、大項目落戶、農業產業興旺等良好發展勢頭,農村百姓收入越來越高,農戶建房需求也隨之增大,但由於此前監管不到位、農房報建途徑不通暢等原因,違法建設行為時有發生。」符展說,作為文昌「兩違」整治工作辦公室主任,他深感肩負重任,所幸文昌市領導高度關注和支持這項工作,使得「兩違」整治工作順利推進。
日前,在文昌「兩違」整治工作部署會上,文昌市委書記鐘鳴明強調,開展違法建設集中整治,是順民心、維大局、促長遠的戰略之舉,各鎮(場)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認清「兩違」整治的嚴峻形勢,同時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認真檢視問題,加快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兩違」整治。
根據工作需要,文昌市按照「強抽人、抽強人」的工作原則,從各有關職能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專門的隊伍,集中脫崗辦公,負責日常開展的「兩違」整治工作。
「我們每周召開例會,對存在的違法建築存量進行研討、分類處置,對於能夠通過合法手續進行銷號的,完善相關手續;對於違規佔用基本農田、生態紅線、公益林等需要進行強制拆除的,在依法依規履行相關手續後,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拆除。」文昌市龍樓鎮鎮委書記陳明雁介紹,龍樓曾在一天時間內拆除違法建築2.4萬平方米,「雷厲風行,絕不姑息」。
科學施策
堵疏結合網格化管理
打開文昌「兩違」整治工作人員的手機,在「兩違整治」APP上能清楚地看到疑似「兩違」建築圖斑在文昌的分布——
數據顯示,今年來,文昌已完成存量圖斑處置任務342.09萬平方米,其中整體拆除749宗,面積45.73萬平方米;補辦手續2968宗,面積115.75萬平方米;其他方式處置10085宗,面積180.61萬平方米。
整治工作能取得突出成效,得益於科學合理的處置措施。據了解,一方面,文昌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對違規違法建築堅決予以拆除,讓不法分子收手;另一方面,文昌有序推進農房報建工作,及時辦理農戶報建手續,讓住房剛性需求得到滿足。
「堵,能治標,疏,是治本。堵疏結合,才是整治『兩違』的長久之策。」文昌市打擊「兩違」辦公室工作人員陸聖齊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為方便群眾進行報建,文昌牽頭各職能部門不斷簡化農房報建流程,並下放審批權力到基層,大大提高了審批發證的效率,也提高了農戶報建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文昌還建立了市、鎮、村(居)委會三級網格巡查制度,把近4000名「網格員」分散到全市各地進行監督巡查的同時,通過發放宣傳材料、張貼宣傳標語、召開政策宣講答疑等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遵紀守法的意識。
「整治初期,群眾牴觸情緒強烈,控違工作一度難以展開,我們就安排鎮、村幹部主動深入各家各戶,面對面向群眾宣傳土地、規劃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知識,解讀農房報建工作流程,讓相關知識和政策法規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通過宣傳,我們贏得了廣大群眾的理解配合,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文昌市昌灑鎮鎮委書記符日偉說。
長效機制
遏制違法行為於萌芽
值得一提的是,為加強「兩違」日常管控,文昌還利用「文昌超算一號」衛星搭建起航天大數據服務平臺,藉助衛星圖的顯示,每月可查看比對圖斑信息和相關數據,從而及時地將違法行為遏制在萌芽狀態。
「衛星數據加持,突破了地面作業的局限性,實現了全面覆蓋、實時管控,提高了執法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文昌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昌將繼續保持高壓打擊態勢,嚴格按照「源頭嚴防、露頭就打、嚴肅追責」的要求,建立健全「兩違」整治長效管理機制。
在全市範圍,文昌還組建了一支由10人組成的「鐵軍」,分成4個督導小組進行巡查督導,一旦發現新增「兩違」,堅決予以整治。同時,文昌還嚴格落實「零報告」制度,要求對「兩違」發現一宗、處置一宗,且相關責任單位必須在3天內處置到位。
為做好增量控制,昌灑鎮還專門召集全體鎮幹部、村「兩委」幹部等召開「兩違」工作部署會議,要求各工作組挨家挨戶傳達堅決打擊「兩違」的決心,將責任層層壓實。在「兩違」整治過程中,除要求村「兩委」幹部從自身抓起,帶頭落實報建制度外,還要求相關責任人對違規違法行為「發現一宗、上報一宗」,實行無盲點全區域監管,真正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早處置」。
「將違建遏制在萌芽狀態,既減少了群眾違法建設的成本,也減少了行政機關的執法成本,對於幹群關係也起到了緩和作用。」文昌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昌灑鎮還加強了對鄉村工匠的教育和管理,讓鄉村工匠知悉為違建施工也是違法行為,主動拒絕違建施工。
(本報文城11月27日電)
短評
違建倒規矩立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數不少的違建背後,是錯綜複雜的背景關係和利益糾葛。文昌市積極開展「兩違」整治,以鐵一般的決心和手腕攻堅,一棟棟違建應聲倒下。
有形的拆違,彰顯的是無形的力量。
勢如破竹,原因為何?首先,需要堅強有力的領導,為強有力地推進「兩違」整治工作,文昌市四套班子主要負責人多次深入拆違一線,靠前指揮,一抓到底,體現了整治的決心和魄力;其次,「兩違」整治順利推進,還需要基層幹部迎難而上,日夜走訪違建戶做思想工作。連續工作在拆違一線,考驗的是責任心和執行力。
違建者,常常是為了一己私利漠視公共利益。因此,拆違實際上是一場非法私利和公共利益的「博弈」,是違法亂紀和公平正義的較量,倒下的是違建,立起來的卻是規矩紅線,騰出來的是發展空間。除去違建「毒瘤」,復耕還綠。人們會看到,城鄉更加美麗,發展更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