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小夢
定稿:筱沐
「母慈子孝是家家戶戶都希望看到的景象」
最完美的家庭是什麼樣子的?大概是兩個孩子個個都孝順,父母之間關係和睦,孩子和父母更是親密無間,這就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景象。
在過去也許孝順不難,因為孝順是每個孩子從小就被傳輸的中華美德之一,但是現在孩子孝順變成了一種奢求,這種奢求還真的可望不可即。
「為啥我家孩子就不懂得心疼我呢!」,這是我聽過身邊寶媽們抱怨最多的一句。
「我高燒,讓女兒倒杯水她都嫌麻煩」
小靜是一個全職媽媽,她原本也是一個事業心很強女人,原本想的是生完孩子差不多了就上班,找個保姆照顧孩子。
但是孩子出生以後他心態就變了,不是還這離不開她,而是她離不開孩子了,找了很多個保姆她都無法完全放心放手。
最後丈夫也看出她的不舍就說:「你就別上班了吧,反正我們經濟也允許,你就替我照顧好我們的小家,我出去掙錢好嗎?」
小靜很暖心就答應了,孩子一天天長大她任何事情都是親力親為,並且從來不讓孩子做任何家務,這天她生病有點發燒。
但是女兒快中午放學回家吃午飯了,沒辦法就簡單下了一碗掛麵,女兒回來後看了下桌子上的麵條,很生氣的走進媽媽臥室大喊:「怎麼就吃麵條啊!昨天不說好了我要吃燉雞腿嗎?」
小靜愣了一下,然後安撫孩子說:「媽媽今天生病了,身體太難受了,就先委屈你吃這個吧,晚上媽媽給你做」。
女兒生氣的摔門而出,吃了幾口就上學了,小靜躺了一會想到要給女兒做雞腿就出去買菜,忍著不適給女兒做飯。
晚上女兒吃完飯她就回房間了,明顯感覺到自己在高燒,就讓女兒給她倒一杯水,結果女兒說:「你不能自己倒啊!我還要寫作業呢!麻煩死了!」。
這一刻小靜心涼了,回到被窩她委屈的哭了,無法理解自己怎麼就養出這麼一個白眼狼。
為啥現在孩子不心疼父母?
其實現在這樣的孩子真的太多了,父母做了一點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孩子就會恨不得對父母拳打腳踢,尤其是之前看到一個孩子醫院對媽媽拳打腳踢。
就因為媽媽說了一句話讓孩子不願意聽了,結果就這樣對媽媽,看得人真的很心寒,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怎麼都不知道心疼父母了?
其實要真說願意和問題,那父母是應該反思的。
保姆級父母活該不被心疼
保姆級父母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那就是任何事情都替孩子打點好,甚至連牙膏都給孩子擠好,孩子只需要自己拿著刷牙就可以了。
這樣的媽媽很容易養出白眼狼,因為在孩子看來你們為他們做的這些都是理所應當的,因為從小他就接受這樣的教育這樣的伺候。
並且父母還沒任何回報和要求,這樣孩子就更加認為父母對自己做這些都是應該的,久而久之要是你們那一天有事情為他們少做一件事情。
孩子就會很不適應甚至發脾氣,所以要說這是孩子的問題嗎?這更多是因為父母的教育讓孩子變成這樣了。
逞強的父母很難讓人心疼
父母本身在孩子眼裡就是超人般的存在,而你們為了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也是將這超人能力發揮到極致,但其實很多時候你們都是在逞強。
但是你們以為孩子會知道?那你就錯了,孩子其實真的沒有那麼懂事和精明,他們的內心就是個孩子,他們還是單純和無知的,很多事情是需要你們告訴孩子孩子才會知道的。
而不是你需要孩子去猜你是不是累,這就像是你們和另一半,都是成年人也都猜不透你們的心思,也會因為你們的逞強就是自己能做。
那更何況另一半是孩子了,所以當你不說孩子就會認為你是可以做的,你是理所當然做得,這樣的父母你們真的很難讓人心疼。
請做這樣的父母,給孩子一個孝順的機會
適當撒嬌,在孩子面前變弱
霍思燕和嗯哼的相處模式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因為我們可以看出嗯哼被教育的很好,很有教養並且很善良,情商很高很在乎別人的感受。
尤其是對媽媽那更是小暖男一枚,而其實她並沒有什麼別的相處模式,就是在嗯哼面前不是一個媽媽,而是個需要被他保護的小女孩。
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教育榜樣,就是要適當的撒嬌,在孩子面前變成弱者,需要孩子幫忙,儘管孩子做的不好,你也需要讓孩子做。
這樣孩子才會更加有責任感,才會更加有成就感,才會不會做一個甩手掌柜,進而孩子就會明白孝順是他們的責任。
並且還會在幹活中樂在其中,這也是我們需要明白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盲目心軟
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盲目心軟,其實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我們不可能讓孩子坐一些超負荷的事情。
只不過是我們要培養孩子動手能力,不要任何事情都依賴別人,比如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自己的碗筷要自己收拾。
每次吃完飯後要明白謝謝做飯的媽媽,在別人給予自己幫助的時候要知道說謝謝,這都是需要父母幫助孩子養成的,不要盲目心軟。
當你心軟的時候就想一想,你現在不教育好,以後孩子出了社會一定會有更殘酷的後果等著他來承擔,社會會替你收拾好他的。
等到那時候才是對孩子最殘忍的時候。
你們家孩子會照顧生病的你嗎?你們對孩子最心寒的一次是因為啥?歡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