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本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探究

2020-12-14 騰訊網

作者:新風學術網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設置新穎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來。例如,在教學《氯元素》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述毒氣戰爭的有關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和德國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德國軍隊停止了戰鬥,法國官兵想從戰壕裡走出來休養生息,然而當他們走出戰壕以後,只見一團黃綠色的煙霧朝著這邊飄過來,瞬間士兵們感覺頭暈眼花,喘不上氣來。過了幾分鐘以後,法國官兵大批中毒暈倒,德國軍隊乘此機會乘勝追擊??故事講到這裡,學生都感到特別吃驚,眼睛裡充滿了好奇,這時教師接著講述,那飄過來的煙霧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士兵們都會感覺到難受甚至暈倒呢?這些疑問激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他們想弄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教師藉助這個機會給學生講述氯元素的性質和特徵,這樣,學生對化學知識就會掌握得比較牢固。

二、注重教學情境的設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巧妙的課前導入就好比是優美旋律的前奏,可以將人們引入到情境中來。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身邊的化學現象著手,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化學知識的神奇。教師在設計課前導入語的時候,可以設計一個學生比較熟知的日常生活常識,這樣可以使學生樂於接受新知識,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有明顯的提升。教師在設計課前導入時,可以學生日常生活的現實例子,也可以創設和學生日常生活有關的情境。比如,在教學《氯氣》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引用我們身邊的實際生活案例,可以問學生:"為什麼自來水不可以直接養金魚呢?在往魚缸注水的時候應該怎樣處理一下自來水呢?"這樣,學生就會比較容易接受。此外,教師可以藉助歷史事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講述國家大事引入所學內容,還可以藉助社會熱點作為課前導語。

三、藉助實驗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化學實驗對於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基本的學習方法來獲取知識,在實驗的過程中鍛鍊動手能力,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化學學習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化學實驗,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還可以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化學的神奇。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學生會隨時體會到化學的神奇,比如鈉可以在水中隨意舞動。在教學"鈉元素"這節內容的時候,以往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取出一小塊鈉,讓學生先觀察鈉的表象,接著用小刀把鈉割開,讓學生觀察鈉裡面的顏色,然而這樣展示時間比較短,鈉很快就會發生氧化反應。為了延長學生的觀察時間,教師可以改進實驗,將一塊鈉放入一支較大的試管中,再套入一隻小一號的試管,然後用凡士林封住試管口,輕輕按壓兩支試管,鈉會被壓成薄片,此時可以讓學生盡情觀察鈉的真實面目了。

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一定要依據課堂教學的內容來選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當作課堂教學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為學生提供服務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優化教學的程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例如,教學《金屬及其化學物》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讓每一個小組的學生以金屬知識為學習的主線,通過各種各樣的資源來對金屬元素和化學物進行探究,讓各個小組探索學習金屬元素和化學物與我們日常生活有著怎樣的關係。各個小組通過本組的討論探究將所掌握的化學知識製作成課件,在課上各個學習小組分別展示學習成果。

如此,即使學生提前了解和掌握了有關金屬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有利於接下來的教學活動的進行,又做到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勤於思考、樂於探究、勇於實踐的精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學應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注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注重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較好的培養,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綜合素質。

相關焦點

  • 探究式實驗設計|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冉冉新星
    高中化學實驗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僅起到配合作用,被動接受大於主動學習,探究性實驗旨在打破這一固定常態,將課堂還給學生,以獨具趣味和創新性的探究形式來進行化學實驗課堂的重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性,從觀察、學習、思考到設計完成的過程中掌握化學基礎常識,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和化學學科素養水平。本文將從探究式實驗的本質出發,對其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研究和闡述。
  • 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組合作;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重要性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課堂教學是由新課程改革提出來的,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的滯後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為宗旨。
  • 「素養為本」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研究
    為落實《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所倡導的「重視開展『素養為本』的教學」理念,需要開發與之相適應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體系。圍繞「素養為本」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在教學設計、教學活動、思維發展、素養達成等方面的核心要素,形成了以一個核心、四個維度、二十項指標為基本框架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體系,並採用專家諮詢、課例檢驗等方法使該評價體系更趨科學、全面、規範。
  •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與探究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改進、創新實驗教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創新,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將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化學實驗的操作能力。本文主要從化學實驗器材、實驗方法、實驗類型的創新切入,進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化學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 高中化學新課改教學問題與解決策略
    化學科目在高中課程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這就需要高中化學教師重視做好教學優化工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識,以此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時,要充分結合學生實際學情和教學內容做出優化調整,充分體現出教學價值,讓學生清晰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進而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化學學習活動中。
  • 新高考制度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微探
    引言實驗是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只有通過類型豐富的實驗,學生才能真正了解化學知識的本質,才能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培養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過於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卻忽視了實驗教學,導致學生在實驗技能與操作方法方面較為欠缺,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 高中化學老師,只要做好一件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就不難進行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告知立刪#高中化學教育教學#高中化學新課改倡導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調科學探究意識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主要內容。有效的探究性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的探究性實驗教學狀況不容樂觀,存在著很多問題,最終導致探究性實驗教學效果低下,直接影響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
  • 分組教學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探究
    將對我們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此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不利於合作學習活動開展、小組建設不完善、合作學習效率低下等。所以需要教師進行精細化分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 ...推進新課堂模式的構建——2020年邵東市高中化學新課標新教材...
    本網訊(邵東一中 李海平) 為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切實落實新課標教學要求,2020年10月28日上午在邵東一中舉行邵東市高中化學新課標新教材教學研討活動。本次活動由邵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邵東市申玢彥高中化學名師工作室協辦,參加人員有全市高一、高二年級所有的化學教師,邵東市申玢彥高中化學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邵東一中黨總支書記尹柱有帶領相關領導出席。
  • 高中化學新課標專家解讀:中學化學教育教學現狀和思考
    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改革課堂教學。本期為老師們帶來的是「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解讀——中學化學教育教學現狀和思考」的課程節選內容。本期內容提要新課標中提到的高中化學課程的基本理念:1.以發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主旨 立足於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化學課程的整體育人功能,構建全面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
  •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試題-高中《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試題及解析匯總,本次教資筆試試題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化學》(高中)答案及解析二、簡單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1題12分,第22題13分,共25分)21.
  • 科學探究的教學模式
    科學探究的教學模式科學探究教學模式的原理科學探究教學模式是理察·蘇赫曼通過觀察、分析科學家的創造性探索活動概括而成的。它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如何對一種陌生的現象進行科學探究,找出它的原因;教會學生掌握科學家在研究中所用的技能和術語。
  • 我校學生在全國高中化學競賽中斬獲佳績!
    2019年第33屆我校學生化學競賽獲獎證書近年來,我校化學組老師深度研究課程標準,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科學精神、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等高度出發,細化深化對化學課程在培育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方面的專業認知,不斷加強化學學科專業素養培養
  • 【談學論教】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探究
    不過此種教學模式的弊端亦顯現無遺,即處於此種教學模式之中,學生無法產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熱情。學生本應感受到知識學習的充盈感,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學生基本沒有感受到知識學習的樂趣,而是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之中表現出對於知識學習的無奈與抗拒。
  • 高中化學教學如何落實核心素養
    高考命題以知識為載體、能力立意,思想方法為靈魂,核心素養為統領,兼顧試題的基礎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展現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在平時的教學複習過程我們要基礎與能力並重,能力要求與核心素養並不矛盾,相輔相成。
  • 高中化學必修模塊教學,要全面理解課程目標,準確把握教學內容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課程目標。,要求全體學生經歷形成化學知識的探究過程,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強調問題意識的培養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 轉變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你們的課堂你們做主
    但長期以來,很多地方,特別是教育水平比較落後的西部地區,在日常教學中,高中歷史教學仍以傳統的"老師講授,學生聽講"為主要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內容單調乏味,教學手段機械僵化,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效率十分低下。這樣的課堂現狀,不符合國家立德樹人教育宗旨,培養德智體等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人才的需要,與國家的新課程改革格格不入,不能滿足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
  • 「高中化學說課」鐵與水蒸氣的反應_思鴻教育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一、說教材本節課選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進水的化學性質中的內容,通過本節的探究,學生掌握了鐵與水蒸氣的反應,同時了解了反應的裝置設計根據教材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特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原理。【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習科學方法,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 因材施教探究新型教學模式
    但受生源及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機械類專業學生所掌握的製圖技能並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探究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機械製圖課程一般在高職一年級上學期開設,學生生源大多是普通高中或中職學校畢業生,由於學生們學習製圖的起點不同,且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有很大區別,比如中職畢業生大多學過這門課,很多內容一點就通,而普高畢業生則是第一次接觸這門課,課程的抽象性讓其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所以講課的進度就要考慮到所有同學的接受能力,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高中時期所涉及的內容主要為微量元素的學習,需要了解其化學反應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在化學的學習中,可以培養學生探索和不斷進取的學習精神。化學學習具有抽象和複雜的特點,單一的課堂講解不能滿足學生對於知識理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