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孫翔峰)英國商品研究所(CRU)高級分析師4月8日參加「2020年上期所產業培訓基地線上金屬周」活動時表示,全球鋅消費明顯下降,中國鋅消費處於恢復期,但是出口市場惡化,拖累鋅消費增長。同時,疫情對鉛供應及需求均有明顯影響,鉛價跌幅小於其他基本金屬,國內鉛礦供應相對充裕,加工費緩慢下行。
「如果沒有暴發疫情的話,2020年全球鋅精礦市場仍然是過剩的,而且未來幾年過剩會增加,主要是因為鋅礦的增長量,有一些新建或者是擴建項目投產,鋅礦的增長量遠遠大於鋅冶煉產能擴張的程度,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預計鋅礦過剩會維持3年到5年。這意味著鋅的加工費會持續維持在相對高位,這對於鋅冶煉行業絕對是一個黃金期。」於秋萍表示,疫情的暴發導致了礦山產量的降低。
於秋萍預計,疫情對中國礦山直接產量損失影響大概是在11萬噸左右。在最近鋅價格暴跌之後,很多鋅礦山開工不積極產量下降。受鋅價下跌影響減少的鋅礦產量預計在4萬噸左右。
在海外市場,因為疫情導致的鋅礦產量損失預計約為22萬噸,受價格因素影響減少的產量預計將達到有15萬噸。2020年全球鋅礦產量因疫情的直接和間接影響預計會損失大概52.7萬噸。
「之前我們給出了2020年全球鋅精礦產量將有80萬噸的增長預期,扣除受疫情幹擾損失的產量,其實相比去年的話可能增長接近30萬噸左右。」於秋萍說。「損失的這部分鋅精礦產量會令國內市場鋅精礦供應趨緊,加大了鋅冶煉廠的減產風險。」
在消費端,疫情全球蔓延將打壓中國鋅及含鋅產品的出口市場,同時海外建築行業基本停滯,汽車產業蕭條,全球鋅消費將明顯下降。
在鉛市場,於秋萍表示,疫情全球範圍蔓延對鉛消費的影響大於供應端影響,2020年精煉鉛市場供應過剩將增加。
於秋萍認為,歐洲、北美大量汽車企業關停,海外大量鉛礦山停產或減產,再生鉛冶煉企業陸續減產、停產或檢修。在運行礦山及冶煉廠也存在不確定性。海外鉛消費在第一季度小幅下降,第二季度降幅預計將增加。海外精煉鉛產量第二季度預計下降2.4%。中國一季度鉛產量及消費量均明顯下降,二季度產量預計將小幅增長但消費量預計同比下降1.2%,預計2020年上半年全球鉛市場預計過剩7.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