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集團正在籌劃讓一家非代工業務的子公司在中國內地股市上市。據外媒最新消息,1月31日,富士康宣布其股東大會批准了子公司「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公司」(FII)上市的方案...
富士康集團正在籌劃讓一家非代工業務的子公司在中國內地股市上市。據外媒最新消息,1月31日,富士康宣布其股東大會批准了子公司「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公司」(FII)上市的方案。
此前,富士康集團(在臺灣的上市實體為鴻海精密公司)向股東發出信件,表示將在1月31日舉行特別股東大會,討論子公司在上海上市的事宜。
據路透社報導,股東大會周三批准了方案。根據這一方案,FII公司的大約一成股票將掛牌交易,未來,富士康集團仍然持有這家子公司大約85%的股權。
富士康集團的聲明表示,這家子公司的具體上市日期尚未決定。
該公司將在上市過程中融資多少,尚不詳。
富士康在聲明中表示,通過FII在上海上市,可以進一步開拓工業網際網路市場,尤其是開發中國大陸市場的相關商機。
富士康還表示,將會在旗下製造工廠中增加部署機器人,未來幾年內,將從目前的6萬臺增加到20萬臺。
之前外媒報導稱,中金公司可能成為FII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承銷商。另外,富士康集團有可能把蘋果手機代工業務裝入到這家上市公司中。不過富士康集團並未證實這一消息。
富士康集團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企業,是蘋果產品的主要代工廠,在中國僱傭了100多萬員工。其中,位於鄭州的基地已經成為富士康生產蘋果手機的主要設施。在過去幾十年中,富士康的製造基地已經在全國各地進行了布局,比如煙臺、廊坊、山西等。
在FII上市案之前,富士康集團的業務已經分別在臺灣和香港股市上市,其中在香港上市的實體是子公司「富智康公司」,是小米手機的主要代工企業,為多家手機廠商提供設計到製造的全流程服務,富智康也是諾基亞手機的幕後操盤手之一。
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公司的上市,也意味著富士康集團的轉型計劃又取得了重要進展。在過去幾年裡,隨著蘋果公司幾大電子產品出現增長乏力,富士康集團啟動了轉型,從代工邁向技術研發、品牌產品、上遊零部件等領域。簡言之,富士康希望成為一家更有技術含量、在科技行業更有話語權的公司,而不只是依靠上百萬的工人在生產線上,把外部供應商的零部件組裝成為電子產品,賺取微薄的組裝費。
之前,富士康收購了日本夏普公司,獲得了寶貴的液晶面板技術,隨後該公司啟動了一場液晶面板「大躍進」。2016年底投資90億美元在廣州市建設一座大型液晶面板廠,此外還將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新建一座液晶面板廠,投資規模高達100億美元。
依靠夏普的品牌,富士康開始重振品牌智慧型手機業務,此外還通過諾基亞、富可視發展不同市場地位的智慧型手機。郭臺銘也在大舉加碼液晶電視機業務,準備將夏普電視的銷售量翻一倍。
近日日經新聞報導稱,在富士康集團的授意之下,日本夏普公司正在和東芝公司談判,準備收購東芝筆記本電腦業務,這一資產的估值在9000萬美元左右。需要指出的是,東芝是筆記本電腦的發明者,擁有良好的筆記本技術和品牌優勢。(綜合/晨曦)
(來源: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