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項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2020-12-20 中華會計網校

  權益性投資所得。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所得免徵所得稅;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繫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投資收益。上述投資收益均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技術轉讓所得。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國債利息收入。企業因購買國債所得的利息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

  虧損彌補。企業發生虧損,可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

  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所得。除從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海水養殖、內陸養殖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外,企業從事其他農、林、牧、漁業項目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

  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從事符合條件的環保、節能節水 項目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徵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徵收所得稅。

  加計扣除。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扣除。

  創投企業。創投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資源綜合利用。企業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國家非限制和禁止並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的產品取得的收入,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

  購置節能減排設備。企業購置按國家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後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不徵稅收入。一是財政撥款,二是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三是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徵稅收入。

相關焦點

  • 自查應納稅所得額調增調減的處理
    企便函[2009]33號文明確:本次企業自查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調減的應納稅所得額,若有多繳所得稅的則暫不辦理退稅,抵減以後年度應納稅額。這裡需要注意兩個問題:   1、關於企業自查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 國稅總局: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小微企業可減半徵稅
    中國網新聞7月17日訊(記者 魏婧 實習記者 李禕然)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貫徹落實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範圍有關徵管問題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指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其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的,可享受「減半徵稅政策」。
  • 全年利潤不一定就是應納稅的所得額!
    企業所得稅不是按照利潤來計算繳納,而是按照經過納稅調增調減後的應納稅所得額來計算的。具體計算企業所得稅的時候,稅率不一定都是25%,還要看看你是否屬於小型微利企業或者高新技術企業等。營業成本70萬元管理費用-工資10萬元管理費用-福利費2.4萬元稅金及附加0.6萬元利潤總額=17萬元福利費需要調增金額=2.4萬元-1.4萬元=1萬元應納稅所得額
  • 外資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原則的納稅籌劃
    現行稅法規定,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有以下四項原則,正確利用這些稅法規定,有利於納稅人節約稅收成本。  (一)權責發生制原則的避稅策略稅法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
  • 2010年註冊會計師《稅法》要點:應納稅所得額
    註冊會計師《稅法》科目第十二章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節 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彌補虧損   =會計利潤+納稅調增額―納稅調減額   一、收入總額
  • 如何理解企業所得稅中的「實際利潤額」與「應納稅所得額」?
    問:如何理解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中的「應納稅所得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中的「實際利潤額」概念?答:在企業所得稅中,「實際利潤額」與「應納稅所得額」有各自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規定,「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 稽查調增企業以前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如何補稅?
    答覆: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被稽查調增不可扣除費用應當補繳企業所得稅,如何補繳稅金需要考量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稅務部門稽查調增應納稅所得額是否可以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再補稅;二是稅務部門稽查調增應納稅所得額補稅時能否按照企業當年度的標準享受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
  • 2019年中級會計《經濟法》知識點: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一般規定
    2019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已經開始備考啦,那麼2019年中級會計新教材涉及哪些知識點呢?下面,中公會計小編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19中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知識點: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一般規定,大家快來學習吧!
  •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方法和繳納周期
    企業所得稅的是每一家企業都需要繳納的,只要是正常經營的,都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那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方法和繳納周期你知道嗎?如果不清楚,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企業所得稅的繳納時間和周期是多久?
  • 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以下小企業所得稅減半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的《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20萬元(含2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 2017年注會考試《稅法》第十章高頻考點:應納稅所得額的規定
    2017年註冊會計師考試考試臨近,中公會計網為幫助備考2017註冊會計師考試的考生備考,特整理註冊會計師考試高頻考點:應納稅所得額的規定(第十章),助力考生們輕鬆備考2017年註冊會計師考試。【高頻考點】應納稅所得額的規定【考頻分析】考試頻率:★★★★常考題型:單選題、多選題學習要求:熟練掌握本考點。
  • ...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企業所得稅負5%!
    疑問 老師,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所得稅負5%,100萬元到300萬元之間部分稅負為10%。 這項稅收優惠今年到期還是明年?
  • 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以及相關規定,現就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公告如下:   一、關於季節工、臨時工等費用稅前扣除問題   企業因僱用季節工、臨時工、實習生、返聘離退休人員以及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
  • 財政部: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提高至100萬元
    財政部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範圍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 小微企業應納稅所得額290萬,稅務局要求補稅和滯納金,為什麼?
    即非禁止行業,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員工人數不超過300人,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滿足認定條件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為,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企業實際所得稅稅率為5%;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且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企業實際所得稅稅率為10%。
  • ...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
    2019-01-18 19:04:57來源:FX168財經網 財政部發布《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指出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
  • 2012注稅考試稅法二預習:應納稅所得額扣除原則和範圍
    要求:計算2009年度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可直接扣除的稅費是( )萬元。『正確答案』向自然人貸款利息應調增所得額10萬元。假定不存在其他納稅調整事項,2010年度該企業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萬元。  要求:計算業務招待費應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
  • 小微企業減半徵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擴大到10萬元以下
    小微企業減半徵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擴大到10萬元以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07 15:28 來源: 中國政府網    2014年5月7日15時,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劉麗堅和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副司長劉寶柱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解讀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再擴圍 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提至100萬元
    為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業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昨日發布通知稱,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
  • 10月個稅調整後應納稅所得額、超額累進稅率、速算扣除數一覽
    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