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個體定製抗炎症治療新進展

2020-12-15 生物谷

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對阿司匹林的反應各異可能為炎症和痊癒的個體差異提供了線索。

Derek Gilroy及其同事使用除疣貼讓人類志願者的前臂出現了水泡,然後評估了受試者的痊癒過程。這組作者發現,此前對低劑量的阿司匹林顯示抗炎症應答的人表現出了在72小時內水皰的生長和痊癒,而那些免疫系統對阿司匹林沒有反應的人出現了痊癒更慢的水皰。已知阿司匹林能夠促進稱為脂氧素 ( lipoxins) 的炎症控制分子的製造。

該研究發現,水皰痊癒更快的人比水皰在72小時內沒有痊癒的人的脂氧素基準濃度更低。這組作者提出,發出開始痊癒的指示可能在天然產生高量脂氧素的人的體內飽和,而脂氧素濃度低的人們的免疫系統可能受到阿司匹林或外傷引發的炎症的刺激,從而表現出更迅速的炎症消退和痊癒。

這組作者說,這項研究可能幫助科學家根據個體免疫應答從而為患者定製抗炎症治療。(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

PNAS doi: 10.1073/pnas.1000373107


Dichotomy in duration and severity of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humans arising from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resolution pathways
Thea Morrisa, Melanie Stablesa, Paul Colville-Nashb, Justine Newsona, Geoffrey Bellinganc, Patricia M. de Souzad, and Derek W. Gilroya,1

aCentre for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Division of Medicin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WC1E 6JJ, United Kingdom;
bSouth West Thames Institute for Renal Research, St. Helier Hospital, Carshalton SM5 1AA, United Kingdom;
cCritical Car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s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Foundation Trust, London NW1 2BU, United Kingdom; and
dCardiothoracic Pharmacology Department, Airway Disease Section, National Heart and Lung Institute,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SW3 6LY, United Kingdom

Lipoxins (Lxs) and aspirin-triggered epi-Lxs (15-epi-LxA4) act through the ALX/FPRL1 receptor to block leukocyte trafficking, dampen cytokine/chemokine synthesis, and enhance phagocytic clearance of apoptotic leukocytes—key requisites for inflammatory resolution. Although studies using primarily inbred rodents have highlighted resolution as an active even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resolution pathways play in controlling the duration/profile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humans. To examine this, we found two types of responders to cantharidin-induced skin blisters in male healthy volunteers: those with immediate leukocyte accumulation and cytokine/chemokine synthesis followed by early resolution and a second group whose inflamma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over time followed by delayed resolution. In early resolvers, blister 15-epi-LxA4 and leukocyte ALX were low, but increased as inflammation abated. In contrast, in delayed resolvers, 15-epi-LxA4 and ALX were high early in the response but waned as inflammation progressed. Elevating 15-epi-LxA4 in early resolvers using aspirin increased blister leukocyte ALX but reduced cytokines/chemokines as well as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and macrophage numbers.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two phenotypes exist in humans with respect to inflammation severity/longevity controlled by proresolution mediators, namely 15-epi-LxA4. These data have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etiology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相關焦點

  • 日本開發出效果不亞於類固醇的抗炎症物質
    首頁 » 免疫學 » 日本開發出效果不亞於類固醇的抗炎症物質 日本開發出效果不亞於類固醇的抗炎症物質 來源:新華網 2007
  • 間充質幹細胞(MSC)治療新冠病毒肺炎顯療效!抗炎細胞療法reme...
    remestemcel-L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通過下調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增加抗炎細胞因子的產生、並能將自然產生的抗炎細胞招募到相關組織中,來對抗與多種疾病相關的炎症過程。remestemcel-L通過靜脈注射給藥,目前正在多項臨床試驗中,評估治療多種炎症性疾病,包括老年肺部疾病患者、成人和兒童類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 尿頻尿急治療有了新選擇:首個用於膀胱過度活動症治療的β3受體...
    尿頻,尿急也是病,不容忽視的膀胱過度活動症!北京,2018年9月6日—安斯泰來製藥(中國)有限公司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公司新藥米拉貝隆緩釋片(商品名:貝坦利®)在中國上市。該藥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用於膀胱過度活動症(OAB)治療的β3受體激動劑。膀胱過度活動症(OAB)是醫學上對尿急、尿頻、夜尿等膀胱過度活動的總稱。
  • 世界骨質疏鬆症日 多篇文章解讀骨質疏鬆症研究進展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今年的主題是「Love your bones - Protect your future」,那麼近年來關於骨質疏鬆症有什麼重磅級研究進展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各位!
  • PNAS:靶向鞘磷脂代謝如何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
    2020年4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者們做出的新研究,通過破壞神經元中一類脂質分子的合成過程,能夠有效改善神經變性的症狀,最終提高了患病小鼠的存活率。該研究結果於2020年4月13日在線發表在《PNAS》雜誌上,可能有助於開發一系列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方法。
  • 強迫症治療
    可能在你還不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你已經患上強迫症了。在心理學中,「強迫」一詞的含義是指個體意識到來自自我的一些觀念、行為、意願甚至情緒是不必要、不合理的而又無法自我控制的。當自我的這種強迫和來自理性的自我反強迫導致的心理衝突引致當事人痛苦、焦慮,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影響,長時間不能自我緩解時,強迫狀況已到精神障礙的程度,謂之「強迫症」。
  • 腰椎間盤突出症怎麼辦?——「階梯治療」
    去醫院檢查,很大一部分是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就是因為錐體之間的椎間盤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了突出,進而壓迫到錐體後方的神經,引起了腰腿痛。於是很多患者就問醫生:我這病吃藥能好嗎,需要手術嗎,要做什麼手術?患者的這些疑問,恰恰問到了現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一個先進的治療理念----「階梯治療」。
  • 兒童多動症的非藥物治療模式
    兒童多動症分為三種類型:一種為注意力缺陷型,屬於「安靜」的多動症,此類患兒多數在學習上不能專心,常常發呆,作業拖拉,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一種為多動衝動型,屬於「調皮」的多動症,表現在行為上不能自控,常常難以安靜,坐沒坐相,幹擾環境,不服管束,容易被人歧視;還有一種為「混合型」多動症,就是具備上述兩種類型的多動症特點。
  • 唯散寧為什麼能夠治療內異症,為患者緩解疼痛?
    地諾孕素(DNG)是新一代人工合成孕激素,其與孕酮受體的結合具有高度的選擇性,無雄激素、雌激素、糖皮質激素或鹽皮質激素活性,因此對雌激素、糖、鹽、脂代謝的影響微乎其微。唯散寧於2019年5月在中國獲準上市,是含有2mg地諾孕素的片劑,也是全球首個專為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而研發的口服孕激素,主要應用於內異症的藥物保守治療、術前用藥及術後用藥延緩復發,也可有效緩解子宮腺肌症的疼痛。那麼唯散寧為什麼能夠治療內異症,為這些患者緩解疼痛呢?
  • 北京那家治療腦出血後遺症醫院好
    那麼,北京那家治療腦出血後遺症醫院好?  一、腦出血的早期表現  1、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頭暈,頭疼的現象,並且隨著病情的發展,這些現象出現的次數會越來越頻繁,症狀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2、患者會出現說話含糊不清的現象,發音不清晰,導致患者的家人聽不明白患者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 【科室動態】骨傷科——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階梯治療
    ,即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階梯"治療。低一級的治療效果差後可選擇更高一級的治療措施,但是越是高級階梯的治療,對患者造成的創傷也越大。 階梯一:保守治療 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的首選方法,大部分患者經保守治療可緩解症狀,部分患者可以治癒,具有無創傷、費用低的優點。 1.
  • PNAS |中國臺灣大學在視網膜神經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原文連結: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8/06/28/1719548115▼點擊查看相關文章朱健康 | 湯富酬 | 張康| 李紅良| 曹雪濤| 施一公施揚|張鋒|David Liu|胰腺癌 | 肺癌免疫治療
  • PNAS: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新進展!SOD1三聚體或致神經元死亡
    2016年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北卡羅來納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首次發現了一種具有神經毒作用的蛋白三聚體SOD1,可引起神經凋亡,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疾病進展具有惡性影響。
  • 梳理Ω-3脂肪酸功能研究最新進展
    8.FASEB J: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劑補充劑或可對阿爾茲海默症有療效doi:10.1096/fj.14-264218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魚油補充劑和抗氧化劑對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可能有效。14.PNAS:Ω3不飽和脂肪酸或可抑制老年黃斑變性患者眼部的血管生成doi:10.1073/pnas.1401191111老年性黃斑變性(AMD)主要表現為患者脈絡膜新血管生成(CNV)或者血管生成,其是工業化國家中引發老年個體失明的主要原因,截至2020年該疾病的流行率將增加到50%,因此目前急需新型的藥物介入療法或者抑制手段來遏制AMD。
  • PNAS:復旦大學王志松納米馬達研究新進展
    復旦大學科學家在納米馬達研究中獲重要進展。以王志松教授為負責人的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分子納米研究組發現了納米馬達自主運動的分子機制,為發展一大類性能先進的新型納米馬達打開了通路。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近半個世紀前,著名物理學家費曼提出了實現類似汽車的納米馬達的可能性。
  • 矮小症患兒治療,莫談「激素」色變
    矮小症患兒治療,莫談「激素」色變 2020-03-23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三管齊下,多動症孩子這樣治療才科學
    馬靜副主任醫師在門診評估小巖的基本情況之後,將小巖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建議小巖媽媽在孩子服用藥物的同時要做孩子的個體心理治療以及父母培訓。為什麼醫生會建議三種方式同時使用呢?新皮質的前額區則專司特定行為的執行、停止或中斷。有注意力缺點的兒童,在這些發展上顯得不太合拍。中樞神經活動功能受損,或者調節功能太弱使得這部分孩子需要藥物的幫助。二、孩子的個體治療孩子的個體治療主要是指心理治療,包括遊戲治療、沙盤治療、社交技能訓練等。
  • 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新進展及展望
    近年,許多藥物如ADC(抗體藥物偶聯物)和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尤其是小分子TKI藥物在HER2+乳腺癌的治療中嶄露頭角,相關臨床研究結果不斷更新,此次2020年度ESMO大會又報告了一些HER2+乳腺癌治療的新進展,這些新進展對當前以及未來HER2+乳腺癌治療有何啟示?
  • 肌營養不良症最新進展 肌營養不良症2020最新突破治療法
    :肌病面容,閉目不合,噘嘴不能,口唇肥厚等;翼狀肩胛;上臂細瘦;肢帶型:四肢近端肌肉無力、萎縮;上樓困難,舉臂不能過肩 ; 其中以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最為嚴重:此類發病較早緩慢,走路延遲,動作笨拙,步履搖晃,起蹲或上下樓梯困難,12歲左右患兒失去獨立行走能力,生長發育遲緩甚至停止隨病情進展嚴重導致癱瘓,長期臥床,容易並發褥瘡、墜積性肺炎等。
  • 鍾南山院士:新型冠狀肺炎預測及治療進展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鍾南山院士以「新型冠狀肺炎預測及治療進展」為題進行了精彩報告。,需要儘早識別有可能進展至重症/危重症的患者,因為此類新冠患者的病死率非常高,基於10個危險因素建立的危重症預測模型(及AI技術升級版本)可儘早識別出疾病加重風險高的患者,通過入院時對病人進行分類,有助於加強疾病的早期治療和醫院資源的有效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