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分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2020-08-28 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

一個好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01

老師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個人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

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

而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

老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

因此,想要讓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02

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

麻將桌旁、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肯定和愛看書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很大。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邊看電視,邊督促孩子認真讀書時,收到的往往是強烈的逆反。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麼能強迫孩子做到呢?

積極進取,有良好生活習慣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熱愛學習,能夠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小大人兒。

所以當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為什麼有那麼多壞毛病時,先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也許就會找到根源所在。

03

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讀書的興趣。

很多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

但是,請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愛看書呢?

孩子讀書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兩三歲的孩子就該開始讀書了,而不是等到了學校之後,讓老師培養你家孩子讀書的習慣。

你家裡的書多,孩子讀的書就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會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別的事情。

而是否從小閱讀的差距,在以後的知識層面,認知能力以及寫作水平上都一一表現出來。

04

老師不能幫你培養孩子的意志。

老師的職責,更多的教給孩子的是課本知識。

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人的道理、堅強的意志,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養的。

老師沒有義務幫你去培養,這些只能由家長從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許成績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點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05

老師給不了你孩子長久的幸福感。

原生家庭,對人一生的影響都很大。

夫妻恩愛,家庭和諧,在充滿愛的環境裡長大的孩子,註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鬧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要心裡陽光很多。

而這個是老師給不了的,卻能決定孩子一生的。

一個好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孩子不是老師的,是你的,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

教育你的孩子,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但你不一樣,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相關焦點

  • 棉花糖育兒觀念大作戰|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型直播
    而那些崇尚「靜待花開」的,也在轉發各種心靈雞湯文:不打不罵,孩子快樂最重要。」陣營和以小丹姐姐為代表的「靜待花開」陣營,在直播間內各抒己見。她說自己小時候,父母採用民主、寬鬆的教育方式,從來也沒有逼迫過她。長大以後,她在短暫的迷茫過後,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
  • 「家庭」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孩子的好與壞都是老師的問題。這個觀念顯然是錯誤的!無論多好的學校,多好的老師,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遠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1、老師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的品行一個人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
  • 棉花糖走進秋月楓幼兒園: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
    2020年8月25日,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閆志新老師和辛欣老師,受邀為秋月楓幼兒園30餘名一線教師帶來了《做孩子的情緒教練——跟孩子一起成為情緒穩定的人》專項主題課程。並立志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為孩子樹立榜樣的同時,跟著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而後,閆老師帶領大家進一步認知「情緒的起源」。的確,外部環境會影響到我的情緒,但這其實也是自己對環境中人事物的不同看法的反應而已。因而,不管我們是否承認,我們依然是自己情緒的主人。
  • 新手上路必學「棉花糖布丁」!簡單大氣的兩款棉花糖甜點!
    只要使用「棉花糖」,新手、懶人都能做出超簡單棉花糖布丁、棉花糖吐司喔!這道棉花糖布丁從日本卡通《我們這一家》被發掘出變成新手、懶人必備的點心清單啦!到底這道棉花糖布丁有多容易成功?料理新手、想變出甜點花樣的人,快試做看看!使用立體顆粒形狀的棉花糖,竟然也能變成布丁?
  • 「棉花糖·活動」《兒童心理諮詢師》培訓項目籤約成功
    2020年9月17日,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攜手劉博士心理諮詢陽光工作室、上海人才培訓市場促進中心、上海市心理學會社區心理健康與發展專業委員會,舉行《兒童心理諮詢師》培訓合作協議籤約儀式。籤約儀式在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總部舉行。
  • 「棉花糖 家庭教育」「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時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父母,打著「為了孩子好」的幌子,以「孩子還小,不要緊」為由,無所顧忌地打壓著孩子的自尊,讓孩子抬不起頭來。」中,宋丹丹半開玩笑當著全國觀眾的面,說自己生了個「廢物」。而那個「廢物」,正是她自己的一手帶大的兒子巴圖。節目裡,宋丹丹幽默風趣、金句迭出,令大伙兒忍俊不禁。可面對自己的兒子,卻又一本正經地恢復母親的本態。
  • 「棉花糖 專欄」:育兒觀念battle 你需要更加清醒的頭腦
    當下,這樣一種教育的聲音獲得了很多家長的認同:教育孩子關鍵時刻你要去逼一把。恨不得從今天開始,就要把孩子被逼出舒適圈。而那些崇尚「靜待花開」的,也在轉發各種心靈雞湯文:不打不罵,孩子快樂最重要。,在意和孩子的親子關係,讓每個孩子都有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讓每個孩子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並且做個幸福、健康的健全人格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精彩導讀說一千道一萬,你的孩子只是老師N個學生中的一個,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樣,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現如今,許多家長忙著工作,忙著事業,把孩子扔到學校,交給老師,什麼都不管......孩子的好與壞都是老師的問題。這個觀念顯然是錯誤的!無論多好的學校,多好的老師,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遠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 棉花糖放隔夜被「打回原形」 網友笑翻:差太多了吧
    棉花糖是許多人的最愛,一名女子日前購買一支棉花糖放在家中,準備隔天吃,沒想到一起床發現棉花糖整個被「打回原形」,讓她超傻眼,哭求「還我棉花糖來」。一名女子日前在臉書PO出一張「棉花糖照」,讓網友全驚呆,可以看到裝棉花糖的袋子還是鼓鼓的,但裡頭空蕩蕩地只懸著一支竹籤,底下一片棉花糖的「殘骸」,已完全看不出當初軟綿綿的樣子。女子表示,自己買了棉花糖本來想放到隔天吃,沒想到一早起床棉花糖就整個消風,直呼本來很期待要吃,「結果哭笑不得」!網友看到紛紛笑翻表示:「差太多了吧?!一整個消風!」
  • 走進棉花糖|講師專訪:張穎殊
    棉花糖是一個讓每個家庭都幸福,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幸運的地方,所以,我來了!」身為「父母課堂」老師的一員,張穎殊老師上過很多次父母課。而在她看來,最成功的一次父母課,永遠是下一堂課。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是「親子溝通」模塊中關於「積極傾聽」的課程。在那節課上,張穎殊老師讓家長們兩兩組隊進行角色扮演,一個人扮演「家長」,一個人扮演「孩子」。
  • 「棉花糖 自主學習」陪孩子寫作業氣到心梗?看看正確的打開方式
    被逼無奈,怒火中燒的劉先生不由地「獅吼」幾句,突然覺得胸口有點痛而且喘不上氣,於是叫來孩子他媽「接力」,但依舊雞同鴨講。比如:讓孩子報名參加我們棉花糖的「自主學習魔法訓練營」。「魔法」?關於孩子的自主學習,「自主」顯然比「學習」來得更重要。
  • 走進棉花糖 | 講師專訪:閆志新
    ,萬分焦急地和我說:「閆老師,只要你能讓我的孩子自發地去上補習課,付再多錢我都願意。」可以說,中國父母有著全世界最想要為孩子好的心,但卻不知道如何去表達這份愛。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在幫助孩子提升情商的同時,也能教會父母讀懂孩子的心,並嘗試著將這一想法付諸實施。
  • 一生E本分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現如今,許多家長忙著工作,忙著事業,把孩子扔到學校,交給老師,什麼都不管......孩子的好與壞都是老師的問題。這個觀念顯然是錯誤的!無論多好的學校,多好的老師,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遠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 棉花糖「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共度美好親子時光?
    適逢國慶假期前夕,如何陪伴孩子度過美好的親子時光,成為父母最為關注的話題。2020年9月29日晚,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於愷律老師(開開哥哥),受邀為羅陽河畔幼兒園的家長們,做了一場關於「親子溝通」的講座分享。該課程也在線上同步直播。
  • 《人民日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無論多好的學校,多好的老師,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遠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積極進取,有良好生活習慣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熱愛學習,能夠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小大人兒。父母在教育上會省很多心,所以當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為什麼有那麼多壞毛病時,先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也許就會找到根源所在!
  • 棉花糖公益講座: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內含回看連結)
    為此,2020年10月10日晚,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張穎殊老師(小米姐姐),受邀為嘟嘟雅歌幼兒園的家長們,做了一場關於「如何應對分離焦慮」的主題講座。該課程也在線上同步直播。」是嬰幼兒在離開母親,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情況下,產生驚恐、躲避的反應,也是嬰兒基本情緒發展重要的過程。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孩子的好與壞都是老師的問題。這個觀念顯然是錯誤的!無論多好的學校,多好的老師,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遠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一周學習計劃表、月度學習計劃表、各科成績對比一覽表...
  • 「棉花糖·心理」一張圖告訴你: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成績更重要
    從這個角度來說,心理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比所謂的智力教育來得更重要。而「母親」則是「安全感」代名詞的核心源頭。一個人最初的安全感,一定是來自於母親。因而3歲以前,媽媽的情緒穩定至關重要。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如果過多體驗被忽視、恐懼等不良情緒,就很容易形成「我不好」、「我不值得被愛」的潛意識,變得自卑和膽怯。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業
    現如今,許多家長忙著工作,忙著事業,把孩子扔到學校,交給老師,什麼都不管......孩子的好與壞都是老師的問題,這個觀念顯然是錯誤的。無論多好的學校,多好的老師,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遠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有多少孩子,掉進了棉花糖陷阱裡!
    當時,研究人員準備了一些棉花糖放在盤子裡,然後對孩子說:在你們各自的面前有一顆棉花糖,我現在準備出去多拿一些棉花糖,如果你們現在就吃掉這一顆,就不會有第二顆。如果等我回來後再吃,你就可以多吃一顆。這個由你們自己決定。說完後,研究人員轉身就離開了課室。5分鐘過後,孩子們開始東張西望,似乎在期盼著研究人員推門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