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前胎寶寶都在幹什麼?不愧是媽媽的暖心棉襖

2020-10-09 親貝網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孕媽媽到了臨產時,會經歷一場磨難。有人說開宮口的疼痛是人類能夠承受的疼痛的極限值。宮縮時的疼痛類似於在車禍中,被車輛反覆碾壓。而且生孩子本身就是一場危險,也就有了鬼門關一說。既然是鬼門關走了一遭,多少都得被扒層皮。

那麼,媽媽為了寶寶的降臨不斷努力,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又在幹嘛呢?

為了不讓媽媽生產時那麼辛苦那麼累,寶寶會努力調整姿勢,讓頭部朝下,慢慢下降,一點點進入骨盆。這樣不僅可以稍微減輕媽媽的痛苦,寶寶生存下去的機會也加大了。

臨產前,媽媽的子宮一陣陣的緊縮,疼痛感讓媽媽發出輕微的呻吟,輾轉難眠。子宮的蠕動收縮,一陣陣地把寶寶往下推。

寶寶像是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一樣,沿著子宮房子下端,尋找著一個開口,想要努力地爬出來,不想讓媽媽痛那麼久。在寶寶的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尋找後,終於頂住了入口。此時對於寶寶而言,新世界的大門就在眼前。

子宮還在一陣陣的收縮,仿佛是在不斷提醒寶寶該出發了。寶寶感受到了擠壓,心裏面覺得難受,就不停地往前鑽。往前的通道很窄,擠壓力越來越強。寶寶的頭骨擠壓到了一起,還好它們都很軟。寶寶的骨頭縫隙都很大,是為了讓寶寶更好地通過這個間隙而準備的。等寶寶出去了,頭骨等骨頭會隨著發育而慢慢變回正常的樣子。

媽媽揣著粗氣,雙手抓緊床沿,一滴滴豆大的汗水在往下掉落,醫生都顧不上去擦,只是不停地提醒媽媽,使勁,使勁,再使勁。媽媽知道,熬過了這一刻,寶寶就會降臨到這個世界上。

而此時,寶寶在間隙中不停的調整,不停地努力往前鑽。在一次又一次的擠壓下,慢慢通過這段「走廊」。

在這之後,寶寶通過了骨盆,來到了媽媽的趾骨,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就在前方。

雖然「門」很小,但是寶寶知道該怎麼做了,他把胖乎乎的下巴一收,用後腦勺往前探路,在子宮的一陣陣收縮下,慢慢的,慢慢的被往前頂。

一次次擠壓,一次次使勁,寶寶的身體在一點點的往外挪。

寶寶的身體伴隨著溫暖的羊水,被一雙手接住,滑了出來。

「哇~」,是寶寶的哭聲,響徹了整個房間。媽媽的笑容,爸爸的喜悅,還有孩子望向外面的整個世界。

相關焦點

  • 臨產前的這些症狀,是胎寶寶降生前發出的信號
    而準媽媽到了臨產前的1-2周,便會感覺這種「燒心感」突然「消失」了,原因是胎寶寶已經入盆,子宮底下降,沒有像之前未入盆前對胃部進行壓迫,準媽媽不僅會感覺到胃灼熱的症狀消失了,連呼吸也輕鬆暢快了許多,食慾也變好了。
  • 臨產入盆時,為什麼胎寶寶會乖乖將頭朝下? 臨產前身體有4個反應
    臨產前,胎寶寶都會為分娩做好準備,他會採用「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讓自己的頭部進入到媽媽的骨盆腔中,並與骨盆銜接而不浮動,這就是入盆。那麼為什麼入盆時胎寶寶會主動頭朝下呢?一、人類進化的原因對於準媽媽而言:老時候的醫療條件差,孕婦生產都是順產,而孕婦的骨盆寬度是很有限的,所以最好就是要胎兒身體最大的頭部先出來,這樣能促使分娩更加的順利。而對於胎寶寶而言:頭部先出來,也就能更順利的呼吸到空氣,存活率也就比較高。
  • 臨產前胎兒雙頂徑能達到多少釐米?孕婦注意這些,避免胎頭偏大
    還有,現在都偏大了,那到臨產的時候不知道要達到什麼釐米了?一連串的疑問讓表妹擔憂不已。其實到臨產前胎寶寶雙頂徑能達到什麼釐米是因人而異的,像有些胎寶寶還沒到預產期,雙頂徑就達到10釐米了,而有些胎寶寶到出生的時候,雙頂徑才9釐米左右。
  • 二胎臨產時,有哪些不同於一胎的臨產徵兆?
    二胎的臨產徵兆反應那些其實和第一胎的時候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是第二胎,很多孕媽對於臨產前的一些症狀就沒那麼重視,會比較容易忽視掉,可是二胎又很容易發生急產的現象,很有可能剛剛出現一些臨產反應,在還沒有到達醫院的時候,孩子就已經出生了,甚至是還沒到預產期,寶寶就急著要出來了,所以很多臨產前身體的症狀孕媽們要重視
  • 臨產前媽媽很辛苦,寶寶也做足了分娩準備,可不是吃喝玩樂加睡覺
    整個孕期,尤其是臨產前的幾個星期,孕媽媽和胎寶寶都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因為肚子的一天天長大,孕媽媽行動已經十分不便,還要忍受著孕晚期的尿頻、恥骨痛、坐骨神經痛,更糟糕的是,孕媽可能還會患有痔瘡和水腫,睡眠質量也一天比一天差,孕媽媽是十分辛苦的。
  • 準媽媽臨產「見紅」,淡定洗澡收拾化妝品,準爸爸一路催著上醫院
    孕媽媽順利熬過孕期,最期待的就是寶寶出生的那一刻了,很多寶媽都將分娩的過程稱之為「卸貨」,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胎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也是很暖心的,不僅呵護媽媽的心臟,還通過「控制」自己的身高,來呵護媽媽的子宮。這麼暖心的胎寶,在出生前,也會貼心的提前給媽媽發送「啟動」分娩信號,為了讓媽媽有準備,也是煞費苦心呀!
  • 臨產前,胎寶寶可能會給你3個信號
    而且寶寶的到來也不是無聲無息的大家庭之前寶寶也會給媽媽發出一些信號,只要能夠及時掌握,絕對不會耽誤分娩。今天準備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臨產前寶寶會給你媽發信號,一定要及時掌握喲。孕婦快生了是什麼樣的感覺?
  • 臨產前幾天的徵兆?臨產前幾天去醫院待產最合適
    臨產前幾天去醫院待產最合適臨產前幾天去醫院待產最合適到了孕期的最後階段,產科醫生應該會給一些明確的指示,告訴準媽媽什麼時候去醫院待產。這些指示取決於個人情況:比如準媽媽是不是有孕期併發症或別的高危因素,這是不是第一胎,還有一些其他的具體情況。
  • 分娩前一周,胎寶寶都在忙著做什麼?答案讓人很暖心
    導讀:分娩前一周,胎寶寶都在忙著做什麼?答案讓人很暖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分娩前一周,胎寶寶都在忙著做什麼?答案讓人很暖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準媽媽如何判斷寶寶何時「瓜熟蒂落」?臨產徵兆要知道
    當嬰兒即將出生時,還會給準媽媽發一些小信號。假如孕婦能把握好胎寶寶發動前的一些臨產跡象,密切注意每一個小信號,將對分娩更有好處。以下跟隨芽芽媽了解一下寶寶給您發來的小信號!01。發生有規律的宮縮在臨產前,宮縮逐漸由非常規假性宮縮變為常規宮縮。若孕婦接近預產期,則宮縮開始變得正常。
  • 懷孕期間媽媽在睡覺時候, 肚子裡的寶寶在幹什麼?
    首先要說一下,這是一個很確定的答案:孕婦睡覺寶寶不一定在睡覺!通常媽媽們在懷孕滿4個月以後就會感受到寶寶的胎動了,然而,有的人會明顯,有的媽媽會不明顯,這就看寶寶是否是那麼調皮嘍。那麼,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時間的寶寶都在幹什麼吧!寶媽睡覺時,經常被「牽扯」至醒,這時的寶寶是在翻身。
  • 分娩前有徵兆,但臨產也有真臨產與假臨產之分,記住這點很好區分
    相信媽媽們都聽說過,如果肚子一陣陣痛,那麼就是要分娩了,在足月後醫生也會交代如果見紅破水,感覺到肚子痛就要去醫院待產了,確實,寶寶要發動的跡象就是肚子痛,但是關於臨產還有假臨產與真臨產的區別,媽媽們要注意區分!
  • 臨產前怎麼飲食
    可愛的小寶寶終於快要降生了,孕媽媽就象馬拉松運動員已經看見終點線一樣,雖然身心有些疲憊,但是心裡充滿著喜悅和幸福。孕媽媽此時或許在家裡仔細地計算著預產期,或許正在醫院的待產室裡。可是對於孕媽媽來說,由於這個時期胎寶寶的頭部降入骨盆,較大的子宮壓迫胃腸道,孕媽媽可能會出現便秘或腹瀉的症狀。對於孕媽媽來說飲食是不可缺少的,越是臨近臨產,就愈要吃些食物。
  • 初產婦臨產前,最不應該有的3種行為,容易影響分娩
    臨產期快到時,準媽媽總會有這樣的擔心:分娩時會順利嗎?我能夠承受分娩時的疼痛嗎?我要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寶寶什麼時候就該出生了?寶寶不會有任何問題吧……準媽媽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不安。其實,準媽媽的這些擔心、焦慮,對自身和胎兒真的沒有一點好處,相反還會影響分娩。
  • 臨產前胎動厲害嗎?孕媽媽如果出現這幾種症狀,那麼預示快要生了
    孕媽媽們接近預產期,心裡總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就會來報到。到底有哪些症狀能預示孩子快出生呢?經常接到孕媽媽關於這方面的諮詢。那天,有孕媽媽問「快生孩子前胎動厲害嗎?」有的說不厲害,有的說很厲害,每個人的感受不完全相同。是的,胎動是否厲害,要看當時的情況,確實存在胎動不同的情況。臨產前胎動厲害嗎?
  • 真假宮縮有什麼區別?即將臨產的準媽媽別焦急
    到了孕晚期,準媽媽總會提前做好各種準備,一旦有臨產徵兆就立刻入院。宮縮(我們常稱為肚子痛)也是臨產徵兆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宮縮也有真假之分,假性宮縮並非真正的臨產信號,那麼準媽媽該如何分辨真假宮縮?真假宮縮有什麼區別?
  • 臨產前的五大徵兆,準媽媽必讀!
    孕媽們都是怎麼判斷臨產期的呢?用預產期來判斷?NO! 預產期只是一種推算,它並不是分娩的精準日期,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判斷什麼時候臨產呢?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臨產前的五大徵兆。
  • 臨產時媽媽和寶寶都會有哪些變化
    臨產前產婦和胎兒都會出現一些變化,了解了這些知識後,相信孕婦就能沉著地面對生產了。一、產婦身體的變化接近生產時,產婦的身體會出現各種變化,形成自然地完成生產準備的徵兆。這些徵兆可以由母體自己感受到,也可由醫生檢查加以確認。
  • 孕38周在高速路上突然臨產?臨產前的這些事項要注意,避免意外
    小語的案例雖是個例,但也提醒準媽媽們,到了臨近分娩的時候,為了保證分娩的順利進行,準媽媽更應多留意一些相關的禁忌知識,儘量避免觸及可能會對自己和胎寶寶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東西。通常來說,準媽媽在臨產前應注意如下6項禁忌:1.忌擔心和害怕很多準媽媽,尤其是初次分娩的準媽媽,由於缺乏必要的知識和經驗,在臨近分娩的時候,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如:害怕面臨分娩時的產痛,擔心分娩時會出現一些自己無法應對的困難、害怕自己無法順利完成分娩、擔心生出的寶寶有什麼缺陷等。
  • 孕晚期媽媽注意:為寶寶順利誕生,孕婦臨產前吃些什麼比較好呢?
    導讀:生娃是個力氣活也是個技術活,準媽媽生產時吃什麼有力氣生娃?對於每一個孕媽媽來說,都會希望生寶寶的時候能夠順順利利。特別是對於孕晚期的媽媽來說,越臨近預產期,就更想知道準媽媽生娃時吃什麼才有力氣生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