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學習,許多父母都停留在「生理層面」,但這種方法實在是短期有效,長期無效,註定失敗。今天我們來分享,在心理層面,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當我們開始注重孩子心理的時候,我們才關始關注孩子基於「人」的屬性,因為動物也是有生理需要的,如果只停留在「生理層面」來培養孩子,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與培養動物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以下幾種在「心理層面」來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技巧:
孩子從小就有對榮譽感的追求,這是人與生俱來的需求。例如,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會在放學時,獎勵每位小朋友一顆小紅星,並貼在額頭上,小朋友們開心極了,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用手指著自己的額頭給爸爸媽媽看,以展示自己的榮譽。特別有心思的老師,還會在周五的時候,讓小朋友們把周一至周積累的4顆小紅星,換成一個大紅星,這時孩子們更高興了,回到家自然又要展示一翻,這就是榮譽感。有的爸爸媽媽不理解,認為我用更昂貴和更漂亮的玩具給他,他都沒有這麼高興,而這期中的不同就是一個代表榮譽,一個與榮譽無關。由此可見,孩子對榮譽的需求遠遠大於對實際的物品的需求,也就是說,有時在心理需求方面的滿足可以為孩子創造更大的學習動力,世界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把這種需求稱之為高級需求。
所以懂教育的家長就應該重視孩子的榮譽,去重視甚至去激發他們的榮譽感,例如,孩子在學習以及成長過程中所取得的獎狀,家長應該給予莊重對待,甚至是珍藏,這對孩子而言是一種莫名的鼓勵和支持。
千萬不要在孩子得到榮譽的時候潑冷水,說什麼:這麼一點成就就驕傲了,你知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亦或者當孩子錯失榮譽的時候,用物質去滿足孩子,這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拜金主義,或者對榮譽的藐視,這對孩子的成長毫無益處;
學習總體來說並不會經常讓孩子產生快樂的感覺,不同於遊戲那麼有趣,但學習也可以帶來遊戲無法達到的效果。比如孩子通過學習,他的寫作能力會提升,他的計算能力會提長,他的各種水平都會提升,而這時,我們就要為孩子創造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相當於為孩子的學習安裝一個動力十足的馬達。
我的寫作能力自己從未懷疑過,就是緣於我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我的作文有幾次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朗讀,那個場景到今天還記憶猶新,也奠定了我愛上寫作的基礎,所以到了單位我的寫作能力也讓的「仕途」更快捷。
懂教育的父母懂得為孩子創造成就感,孩子大了有力氣了,讓孩子提包,提菜,孩子更喜悅成長;孩子能背誦了,父母認真聽完孩子的背誦,並給予肯定,孩子很有成就感,從此背誦有了動力;孩子的計算能力提升了,讓孩子自己去買東西,計算應付款和找零金額,孩子很有成就感,愛上了計算;許多的培訓班,千方百計要做一些演出,就是為了滿足小朋友們的榮譽感,成就感。
然而,許多家長卻不加以注意,常常說一些,打擊孩子的話,否定孩子的話,加之學習本身越來越難,不僅沒有成就感,反而增加了挫敗感,之後再送去做「抗挫訓練」,真的是苦了孩子。
如果父母願意讓孩子多嘗試,多挑戰,多獨立完成一件事情而不輕易插手,那也可以幫助孩子製造更多的成就感。一個成就感越足的孩子,自我價值感就更高,自我價值感高的孩子,自然會追求好成績。看似與學習無關,實際上息息相關。
想要為孩子製造成就感,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懂得一條十分重要的教育原理——最近發展區原理。這是俄羅斯一位教育學家維果茨基提出來的重要理論。
通俗來講就是:跳一跳夠到的桃子更好吃。
比如說在路邊有一顆桃樹,如果一個桃子結的位置很低,孩子隨手就摘到,那往往是咬一口之後扔掉,帶一上句:不好吃。如果這個桃子結的位置很高,孩子根本夠不到,不得不放棄的時候,孩子也會說一句:肯定不好吃。如果這顆桃子剛好結到孩子跳一跳才能夠到的位置,這個孩子會經過幾次努力,終於「得手」的時候,他會連吃都捨不得,而是揣在懷裡拿回家裡,向家長炫耀一番,成就感別提多高了。
當父母懂得這條原理之後,就懂得如何為孩子設定有效的目標,即不會因為目標太低,孩子覺得乏味而不理睬,或者因為太高追趕不上而放棄。當目標處於孩子最近發展區之內時,孩子的動力自然產生。
自我價值感表示一個孩子對自己的評價,而這種評價的來源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對他的評價。所以在家長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就是在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
例如,一個孩子在別人的花園摘了一些花出來,一個媽媽會說:多麼漂亮的花啊,你能告訴我這花是從哪裡來的嗎?而另一位媽媽說,這些花是不是在別人家的園子裡摘的,我平時是怎麼教育你的?兩種對待對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帶來極大的影響。相同的事件,要看我們家長如何表達。
如果一個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在85分以上,這是比較高的分值 ,他會傾向於自我建設,願意追求高分數來挑戰自我;
如果這個分數是58分,說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比較低,如果你批評他分數低時,他會說,我的分數還可以了,還有人比我更低呢,這種心理叫自我保護,他不是自我追求而是降低標準,以求自己看起來沒有那麼差。
有效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有以下幾種簡單的方法提供給大家,我們把它稱為之提升自我價值的「八個一工程」:
1、翹一翹:多給孩子樹起大拇指,對他說孩子你真了不起;
2、點一點:多向孩子點頭,傳遞肯定和相信的信息,而不是經常搖頭傳遞否定的信息;
3、鼓一鼓:多給孩子鼓掌,掌聲就是價值;
4、笑一笑:父母要多跟孩子微笑,孩子才會有被愛的感覺;
5、抱一抱:無論孩子多大了,都要多和孩子擁抱;
6、親一親:特別在孩子小的時候,親一親很管用;
7、聽一聽:抽出時間聽孩子說,而不是我們一味地說;
8、電一電:我們的眼睛可以「放電」,多電一電孩子,孩子內心很高興,所以要多電一電,少瞪一瞪。
如果父母願意堅持這「八個一工程」,孩子的自我價值提升只是時間的問題,我們需要對孩子們多一些耐心,才會看到他們真正綻放的樣子。
下一期我們將與大家分享《心理層面之信念對孩子學習的影響》歡迎關注,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