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層面,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 興家文化

2021-02-18 心愛匯

        關於孩子的學習,許多父母都停留在「生理層面」,但這種方法實在是短期有效,長期無效,註定失敗。今天我們來分享,在心理層面,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當我們開始注重孩子心理的時候,我們才關始關注孩子基於「人」的屬性,因為動物也是有生理需要的,如果只停留在「生理層面」來培養孩子,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與培養動物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以下幾種在「心理層面」來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技巧:

        孩子從小就有對榮譽感的追求,這是人與生俱來的需求。例如,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會在放學時,獎勵每位小朋友一顆小紅星,並貼在額頭上,小朋友們開心極了,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用手指著自己的額頭給爸爸媽媽看,以展示自己的榮譽。特別有心思的老師,還會在周五的時候,讓小朋友們把周一至周積累的4顆小紅星,換成一個大紅星,這時孩子們更高興了,回到家自然又要展示一翻,這就是榮譽感。有的爸爸媽媽不理解,認為我用更昂貴和更漂亮的玩具給他,他都沒有這麼高興,而這期中的不同就是一個代表榮譽,一個與榮譽無關。由此可見,孩子對榮譽的需求遠遠大於對實際的物品的需求,也就是說,有時在心理需求方面的滿足可以為孩子創造更大的學習動力,世界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把這種需求稱之為高級需求。

        所以懂教育的家長就應該重視孩子的榮譽,去重視甚至去激發他們的榮譽感,例如,孩子在學習以及成長過程中所取得的獎狀,家長應該給予莊重對待,甚至是珍藏,這對孩子而言是一種莫名的鼓勵和支持。
        千萬不要在孩子得到榮譽的時候潑冷水,說什麼:這麼一點成就就驕傲了,你知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亦或者當孩子錯失榮譽的時候,用物質去滿足孩子,這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拜金主義,或者對榮譽的藐視,這對孩子的成長毫無益處;

        學習總體來說並不會經常讓孩子產生快樂的感覺,不同於遊戲那麼有趣,但學習也可以帶來遊戲無法達到的效果。比如孩子通過學習,他的寫作能力會提升,他的計算能力會提長,他的各種水平都會提升,而這時,我們就要為孩子創造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相當於為孩子的學習安裝一個動力十足的馬達。

        我的寫作能力自己從未懷疑過,就是緣於我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我的作文有幾次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朗讀,那個場景到今天還記憶猶新,也奠定了我愛上寫作的基礎,所以到了單位我的寫作能力也讓的「仕途」更快捷。

        懂教育的父母懂得為孩子創造成就感,孩子大了有力氣了,讓孩子提包,提菜,孩子更喜悅成長;孩子能背誦了,父母認真聽完孩子的背誦,並給予肯定,孩子很有成就感,從此背誦有了動力;孩子的計算能力提升了,讓孩子自己去買東西,計算應付款和找零金額,孩子很有成就感,愛上了計算;許多的培訓班,千方百計要做一些演出,就是為了滿足小朋友們的榮譽感,成就感。

        然而,許多家長卻不加以注意,常常說一些,打擊孩子的話,否定孩子的話,加之學習本身越來越難,不僅沒有成就感,反而增加了挫敗感,之後再送去做「抗挫訓練」,真的是苦了孩子。

        如果父母願意讓孩子多嘗試,多挑戰,多獨立完成一件事情而不輕易插手,那也可以幫助孩子製造更多的成就感。一個成就感越足的孩子,自我價值感就更高,自我價值感高的孩子,自然會追求好成績。看似與學習無關,實際上息息相關。

        想要為孩子製造成就感,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懂得一條十分重要的教育原理——最近發展區原理。這是俄羅斯一位教育學家維果茨基提出來的重要理論。

        通俗來講就是:跳一跳夠到的桃子更好吃。

        比如說在路邊有一顆桃樹,如果一個桃子結的位置很低,孩子隨手就摘到,那往往是咬一口之後扔掉,帶一上句:不好吃。如果這個桃子結的位置很高,孩子根本夠不到,不得不放棄的時候,孩子也會說一句:肯定不好吃。如果這顆桃子剛好結到孩子跳一跳才能夠到的位置,這個孩子會經過幾次努力,終於「得手」的時候,他會連吃都捨不得,而是揣在懷裡拿回家裡,向家長炫耀一番,成就感別提多高了。

        當父母懂得這條原理之後,就懂得如何為孩子設定有效的目標,即不會因為目標太低,孩子覺得乏味而不理睬,或者因為太高追趕不上而放棄。當目標處於孩子最近發展區之內時,孩子的動力自然產生。

        自我價值感表示一個孩子對自己的評價,而這種評價的來源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對他的評價。所以在家長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就是在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

        例如,一個孩子在別人的花園摘了一些花出來,一個媽媽會說:多麼漂亮的花啊,你能告訴我這花是從哪裡來的嗎?而另一位媽媽說,這些花是不是在別人家的園子裡摘的,我平時是怎麼教育你的?兩種對待對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帶來極大的影響。相同的事件,要看我們家長如何表達。

       如果一個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在85分以上,這是比較高的分值 ,他會傾向於自我建設,願意追求高分數來挑戰自我;

        如果這個分數是58分,說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比較低,如果你批評他分數低時,他會說,我的分數還可以了,還有人比我更低呢,這種心理叫自我保護,他不是自我追求而是降低標準,以求自己看起來沒有那麼差。

        有效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有以下幾種簡單的方法提供給大家,我們把它稱為之提升自我價值的「八個一工程」:

    1、翹一翹:多給孩子樹起大拇指,對他說孩子你真了不起;

    2、點一點:多向孩子點頭,傳遞肯定和相信的信息,而不是經常搖頭傳遞否定的信息;

    3、鼓一鼓:多給孩子鼓掌,掌聲就是價值;

    4、笑一笑:父母要多跟孩子微笑,孩子才會有被愛的感覺;

    5、抱一抱:無論孩子多大了,都要多和孩子擁抱;

    6、親一親:特別在孩子小的時候,親一親很管用;

    7、聽一聽:抽出時間聽孩子說,而不是我們一味地說;

    8、電一電:我們的眼睛可以「放電」,多電一電孩子,孩子內心很高興,所以要多電一電,少瞪一瞪。

       如果父母願意堅持這「八個一工程」,孩子的自我價值提升只是時間的問題,我們需要對孩子們多一些耐心,才會看到他們真正綻放的樣子。

        下一期我們將與大家分享《心理層面之信念對孩子學習的影響》歡迎關注,轉發,評論!

相關焦點

  • 《幸福課棧》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學習動力不足、興趣不夠這樣的標籤。這樣對孩子是非常不利的,有時候孩子其實沒有學習動力不足,是我們家長太焦慮了。因為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動力,往往是從別人家孩子那對比產生的。學習也是這樣,孩子本來對未知的世界是充滿好奇的,有著天生的學習的動力,但是生理層面痛苦和快樂,讓他們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因此,家長經常用打罵和獎勵可以用,但不可以依賴,必須還要從其他的層面來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還有就是這個階段孩子是青春期萌發,會有一些壓力問題,多跟孩子溝通一下,看看他最近學習方面和人際關係有沒有壓力,比如作業多,知識點沒能很好地掌握,人交往是否和睦,許多孩子也會因為關係問題而產生焦慮。要多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一些階段孩子身上出現的習慣,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消失。當然,家長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有空多陪陪孩子,一起看書,或者外出遊玩放鬆身心。
  • 教你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上周的家長V課堂中,「番茄育心」創始人番茄媽媽,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一堂課——《兒童學習動力培養》,教你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幫助孩子愛上學習。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上周的精彩內容吧。   學習動力是「要求」出來的?
  •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愛上學習?
    曾聽一位媽媽吐槽,自從兒子上小學後,她為了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花了大量的時間盯著他寫作業、複習功課。但讓她苦惱的是,只要在她視線不及的地方,孩子就完全沒辦法主動學習。其實,真正能幫孩子培養好習慣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因為這才是他嘗試並堅持的動力。什麼是內在驅動力?
  • 【培優有道】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很多家長往往通過一系列的獎勵、懲罰和監督等措施來推動孩子學習,也就是俗話說的「胡蘿蔔+大棒」模式。   然而,心理學家的研究卻發現:外部獎勵對於提高工作和學習的興趣並無幫助,反而會降低了孩子的內部驅動力。
  •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你可能需要這些方法
    這些顧慮都是很正常的,大部分時候父母都是全身心地把自己能給的東西給到孩子身上,可是也會有這樣的疑問,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知道父母盯著他們的學習是希望他們以後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孩子學習動力不足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普遍問題,孩子畢竟想得不夠深,學習的目的也簡單。
  •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此文值得深讀
    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我們看到很多報導,說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大考之後撕書、燒書等等,這些都是最可悲的。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呢?我覺得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一些嘗試。
  • 教育重磅課題: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動力
    教學亦是如此,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應該放到首位,一旦學生有了學習的內驅力,他便會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呢?這就要提到學習動機這個概念。也就是學生內心認為為什麼要學習,而且是持續學習。學習動機是學習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也是一個最難測量的因素。
  •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自我驅動的孩子?
    今天,我們將和大家分享《自驅型成長》這本書的最後一講: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自我驅動的孩子?一旦這些外在力量沒有了,動力也就消失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你推一下,他動一下,你不推了,他也就不動了的原因。所以,要想長久的解決孩子的學習動力問題,必須要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給他們加滿油,讓他們自我驅動。
  • 90%家長關心的:如何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動力?
    今天我講一個可能各位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動力,都覺得我自己的孩子就是不愛學習,學習沒有動力,是不是?怕吃苦,怎麼才能激發起來呢?說實話,您知道孩子為什麼學習沒有動力嗎?我跟您說那是因為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取勝的希望,他自然就會沒有動力了。
  •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小學生家庭教育不能不知!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導語家庭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正確的理念:孩子的學習動力分為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孩子在小的時候常常會問這問那,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但我們看到很多孩子進入小學開始正規化的學習後,卻常常抱怨說讀書很沒意思,提不起興趣。作為家長,實在厭倦了每天的催促、強迫,仿佛讀書變成了家長的任務。
  • 孩子不愛學習:如何提高孩子學習動力,讓孩子愛上學習
    再次,部分家長過度溺愛孩子,讓孩子失去面對困難的能力,或者對孩子不尊重,喜歡將孩子進行比較:「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這些都會導致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漸漸對學習失去興趣。02 學校方面對知識的接受因人而異,有的人輕鬆,有的人顯得比較吃力。
  • 「鳥籠邏輯」:幫助父母激發孩子學習動力,效果不輸物質獎勵!
    父母不妨利用「鳥籠邏輯」,幫助父母激發孩子學習動力陳媽媽的兒子,平時在學校表現不差,上課認真,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也都能按時完成,班主任還在陳媽媽面前表揚過他。但兒子回到家就像換了個人,不願意學習,就愛看動畫片。陳媽媽催促,他要麼是拖拖拉拉不去寫,要麼就是寫作業東張西望。
  • 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秘訣
    無獨有偶,我昨天也看到一個孩子談對某一學科學習感受的視頻,她說,學習的過程讓她很有成就感,而且她發現學完這個,還能促進另一個學科的學習,另一個學科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她很開心,也更喜歡這個學科的學習了。
  • "鳥籠邏輯":幫助父母激發孩子學習動力,效果不輸物質獎勵
    有的孩子在學校和在家的表現不一樣,在學校裡能認真學習、寫作業;但是回到家裡就很懶散,看動畫片、玩手機很積極,一寫作業就磨磨蹭蹭,一點學習動力都沒有,很多父母都為這個問題頭疼。孩子在家沒有學習動力?父母不妨利用&34;,幫助父母激發孩子學習動力陳媽媽的兒子,平時在學校表現不差,上課認真,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也都能按時完成,班主任還在陳媽媽面前表揚過他。
  •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老校長給出九大忠告
    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怎樣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動力?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就是不喜歡英語學習。其實孩子對英語學習並不像父母們想像得那樣討厭。只要經過合適的引導,很多孩子會轉變對英語學習的態度,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是很容易喜歡上學習英語的。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怎樣才能正確引導孩子,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呢?
  • 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
    導讀: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她教育|「幸福家計劃」第三十八課:志向引領孩子,提升學習動力
    她教育|「幸福家計劃」第三十八課:志向引領孩子,提升學習動力 2020-12-22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才能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動力?建議收藏
    很多家長問我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動力?我一直耗到今天沒有回答,為什麼?因為這個回答如果要是說真話的話,容易引起爭議,或讓很多家長聽起來心情不是很愉悅。怎麼說?家長我想跟您說的是,有人會經常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身教勝於言傳,其實還有一句比較直接的話,叫什麼?遺傳勝於言傳。如果您自己就是一個做事非常積極主動的人,其實你的孩子多半不會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