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多元化學習方式,智慧型選手直面「開放大學」新時代 | 推薦

2021-02-19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0年初爆發並延續至今的全球疫情,讓更多的年輕人在對未來的規劃上,做出越來越多的思考和探索。一專多能、身兼數職,在十年前或許用來誇讚鳳毛麟角的精英人士,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此卻早已司空見慣。

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和運用,特別是5G、AI和物聯網大潮的到來,改變了生產組織形態,也解放了對工作場景的束縛。多元化社會對複合型人才實幹能力的要求與日俱增, 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進步,在線教育市場也日漸成熟。學習,不再局限於學生或者老師同時出現於某個物理空間。突破時空維度的立體化、多元化的「開放大學」正在形成,「斜槓青年」也日益成為職場上的中堅力量。

在此複雜多變的大環境之下,科技產品的迭代更新,賦予人們打造自身多元化的工作場景以及智慧學習方式的可能性。而擁有硬核標配的優秀電腦作為多元化智慧型學習方式必不可少的利器,不僅可以輕鬆將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整合為一體,同時支持多元交互與多向交互,實現 「教與學」的無縫融合,最終促成工作與學習的共同提升。

如何利用科技產品和網際網路優勢,創造適合自己的多元化學習方式和技能增長方式,有以下幾點建議:

多元化學習方式第一步:專心攻主業,穩霸「圖書館」C位

時代大潮襲來,斜槓青年需要應對更加多元化的生活挑戰。他們大多腳踏實地且精力過人,普遍擁有較高的學歷和較為不錯的職業,甚至本身就是某些領域的箇中翹楚。他們知道,只有在自己的主業上紮實經營、穩步成功為基礎,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效率和技能,最終才有足夠的資本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空閒時間和發展空間,從而開始慢慢開啟輔助技能,並持之以恆。這也充分說明,唯有專心致志地攻克主業,才能有更多機會迎接大環境帶來的變革和挑戰。

告別學歷教育的應試學習之後,以拓展職業能力為目的的多元化學習,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保持高效和專注。「專注」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沉浸式深度學習。有研究表明,人類的大腦在進行沉浸式深度學習時,神經元的深度刺激能獲得最暢快的思維流動,效率更高效、收穫也更多。

傳統大學的圖書館是普遍認知中最適合專注學習的外部環境之一,而融合了信息技術的現代化圖書館則更趨近於先進教學理念倡導的「沉浸式學習」環境。現在,信息現代化校園的學生們除了查閱圖書館書籍之外,更需要合理利用科技產品來實時收集資料,甚至在很多時候需要利用在線的學習社群討論眼前遇到的難題。

在大眾的理解中,每當需要專注學習時,學生們一定是需要起個大早奔襲去圖書館,以便搶到好位置。其實,只要合理配置自己的學習環境和資源,就可以隨時隨地搭建起專注學習的「圖書館」,心無旁騖地坐穩C位。

微軟Surface Laptop Go商用版非常適於構建屬於學習者自己的沉浸式學習環境。基於Surface設計理念的易用性與Laptop的舒適性結合,筆記本形態更適用於充當學習和生產力工具。長達13小時的超長續航能力和1小時快速充電可達80%電量的快速充電技術,完全擺脫對電源不足的焦慮。僅重1.1千克、體型與12.4英寸平板電腦相當的小巧的體積對空間的需求更低,開蓋即用,即刻開始學習。使用者不需要對Surface Laptop Go商用版的工作狀態擔心,只需要專注於自己要完成的學習和工作,它所擁有的人性化設計能夠幫助大家從容應對全天需求,實現不被打斷的沉浸式深度學習。

多元化學習方式第二步:為大腦充電,時刻準備提升輔助技能

在當今信息嚴重過載、個人時間被不斷碎片化的時代,若想高效地提升技能,那麼各類在線教育網站是最為恰當的選擇。

在線教育的優勢在於其並不受物理空間的限制,隨意可調配的時間讓學習更有靈活性。高速直播技術的逐步普及,更讓在線學習擁有更加豐富的交互性和協作性。老師不僅可以及時回復同學們的提問,在進行問題討論的時候,大家更能集思廣益,擁有更多更好的解題思路和方案。同時,在線教育網站可以根據學習者自身的需要,重聽和重學重難點內容,這種設計能夠幫助學習者充分且不斷地鞏固學習效果。而打卡制度、獎勵制度等小功能又能在學習者自主安排學習進度的同時,不斷監督和督促學習者要自律,從而實現更加有效率、相對有結果保證的個性化學習。

疫情期間,全球的教育系統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線上教育、雲上教育被迅速推向歷史的潮頭。正如北大光華學院院長劉俏所言:「特殊時期,別樣凝聚。」這種別樣的凝聚背後是微軟與北大光華學院在疫情期間用14天,基於微軟 Azure 的 Teams Live Event 為全院8000餘名身處全國及世界各地的師生開啟了「雲上」的春季新學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微軟智能雲 Azure 對於遠程平臺的有力支持,圍繞 Office 365 以及 Teams 提供的在線平臺,將人機接口延伸至 Surface Laptop Go商用版這類高效安全的個人設備,微軟從雲到端地給予了新常態下教育模式全面支持,將多個維度的新技術高效結合,幫助用戶快速適應後疫情時代下的教育新場景。

而作為硬體支撐的微軟Surface Laptop Go商用版,在擁有極強的便攜性的同時擁有強大處理能力,搭載第10代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最高16GB內存和256GBSSD存儲,支持更快速的WiFi6無線連接標準,更適合工作的3:2長寬比屏幕。還有前置720P高清攝像頭和音效出色的 Omnisonic 揚聲器、矩陣式遠場雙麥克風,為遠程視頻聯絡提供出色的使用體驗。

多元化學習模式第三步:個性自主,讓智慧學習環境觸手可及

不難發現,智慧學習環境將和真實世界的工作和社會環境更為相似,這種融合可以更好地促進互動和跨學科解決問題。學習空間和時間由學習者自主掌控,更個性化也更人性化。雖然以更大平臺和空間所構建的智慧學習環境尚在雛形階段,但對於學習者本身而言,通過科技產品的合理應用,以及網際網路的優勢加成,在現階段就擁有屬於自己的個體化的智慧學習空間並非難事。而對大學生而言,個體化、個性化的智慧學習空間,將以功能強大的筆記本電腦、軟體應用以及云為一體的綜合性解決方案作為觸發點。 

微軟致力於成就「智能雲與智能邊緣計算」時代的數位化轉型,不論是教育機構部署還是企業部署,或者是個人加入線上學習組織,這種更趨於集成化的轉型同樣是構建多元化學習空間理念的重要實現手段。

微軟Surface Laptop Go商用版作為可靠的終端產品,兼顧了安全性、便捷性、用戶體驗和預算的平衡。Windows Hello一鍵式指紋登錄令用戶擁有更安全的企業級安全防護技術。配備了擴展性強大的USB-C接口,可以擴展連接多種設備,瞬間升級生產力。而用戶在Microsoft 365上做出的投資更會在應用軟體層面贏得出色的技術支持,激發無盡的創造力。藉助 Microsoft EndpointManager 和DFCI 6 實現設備雲端優先部署和管理,便捷管理受到眾多企業用戶的歡迎。實惠的價格避免了高昂的投入,使用者完全可以在激發創造力、享受身心愉悅的同時,創造性地搭建更加多元化的的智慧學習空間,為未來的職場競爭中佔得先機。

覺得好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創一流開放大學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開放辦學服務終身教育40餘年來,山東廣播電視大學辦學取得顯著成就,為開放大學的轉型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山東開放大學,將在繼承與發揚「開放辦學」這一優秀歷史基因的基礎上,實現升級與突破,闊步走入新時代。數不勝數的城鄉居民,參與到山東廣播電視大學舉辦的社區教育、老年教育中來,在「山東終身學習在線」註冊學習達61萬餘人。以濟南電大「泉學e站」、諸城電大「百千萬教育培養工程」為代表的社區教育品牌,叫響全國。開放辦學,已經成為山東廣播電視大學持續發展的「根」和「魂」。山東開放大學,將在繼承與發揚「開放辦學」這一優秀歷史基因的基礎上,實現升級與突破,闊步走入新時代。
  • 新商科智慧學習工場:打造新平臺,賦能新商科
    隨著「網際網路+」傳統業態的跨界重組、融合優化,傳統商科人才培養面臨著改革創新的要求,為適應數位化時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新商科複合型創新型人才,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持續推進智慧學習工場平臺建設,推動商科教育高質量發展。
  • 國家開放大學學習資源部(數字圖書館)部長程罡:打造全體系全網開放教育的新載體
    國家開放大學學習資源部(數字圖書館)部長程罡表示,共同打造一個面向終身教育的開放型學習資源庫,是國開對於未來學習資源「提質擴容」的整體願景。比如通過學習強國等一些主流平臺推送數字資源,這些資源在學習強國取得了較好的用戶反饋,經常被推薦到首頁,許多課程的點讚量高達3萬甚至5萬。2019年年底,學習強國開通了國家開放大學慕課專區,國開成為繼北大和清華等知名高校之後,第七個開通慕課專區的高校。此外,我們也積極地向其他學校和機構輸送優質的學習資源,包括地方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大學)、職業院校,以及一些比較知名的企業和政府單位。
  • 專訪 | 國家開放大學啟動新技術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計劃
    會上荊書記表示,數位化、智能化、終身化、融合化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人工智慧將對教育形態和教學方式方法帶來革命性變革,國家開放大學將全面建設以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整合升級具有開放教育特色的「一路一網一平臺」,打造全民終身學習服務體系,積極探索智慧學習智能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為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做出貢獻。
  • 國家開放大學「新時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討會」 在武漢召開
    中國網12月12日訊(記者閆景臻)12月9日-10日,國家開放大學「新時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長張文斌,國家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楊志堅出席。來自國家開放大學體系47個單位的110多位領導和思想政治專業教師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研討謀劃國家開放大學新時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學習的城市 開放的大學
    我沒有上過正規大學,剛工作時只有初中二年級文化水平,後來都是通過在職學習的方式,完成了大學和研究生的學業。回顧自已的成長曆程,我從一名普通的碼頭裝卸工成長為全國勞模、改革先鋒,我始終認為,只要肯學習,勤用腦,在平凡的崗位一樣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業績。2017年,上海市總工會與上海開放大學共同組建了上海工匠學院。我有幸被聘為學院院長,自此開始與開大結緣。
  • 聚優福利創始人鄭旭元:開啟智慧化、多元化福利時代
    現今,多元化人才是一家企業的重要資本,能夠幫助企業塑造企業文化,提升財務績效。在過去的2018年,中國人才流動進一步加快,勞動力需求不斷增長,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吸引人才,並有效保證多元化人才的穩定,成為目前國內企業人員招聘面臨的最大挑戰。
  • 在華外資開啟4.0時代:打造開放型生態圈,與中企協同生長
    根據不同時期的發展特點,在華外資可謂經歷了四個時代的變遷。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引進外資從最初的引入製造技術為主,逐漸向以引入偏重研發技術和管理技術方面的外資傾斜,讓中企具有面向國際市場的能力。這也構成了市場與技術交換的外資1.0時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邁得越來越大,市場與資本融合的外資2.0時代在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再創新中應運而生。
  • 國家開放大學與百度達成重磅合作,聯手打造AI人才職業教育新範本
    百度與國家開放大學的系列合作,將有助於AI更深入地賦能教育行業,加速教育行業智能化轉型,助力5年培養500萬AI人才目標實現。8月15日,百度攜手百智天拓與國家開放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國家開放大學副校長鞠傳進,華東師範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錢衛寧,百度副總裁、ACG智慧城市事業部總經理劉雅雯、百智天拓董事長張建勝等出席了AI+教育論壇和籤約儀式。
  • 河海大學著力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中國水利網站訊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河海大學紮實推進一流課程「雙萬計劃」建設,著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教學方式改革創新,探索新的課程教學模式,打造品牌「金課」,不斷提高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  創新教學理念,推動課堂革命。
  • 重磅 |《智慧學習工場2020建設標準指引》發布,探索未來學校新型態
    智慧學習工場,作為產教融合的新載體、科教融合的新設計、未來教育的新探索,推動著產教融合向著試點更廣泛、要素更聚集、模式更靈巧、載體更豐富、內涵更兼蓄、創新更協同的方向演化升級。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在會上表示,人類對更美好教育的追求、新技術的集群突破、學習方式的轉變這三種力量正在驅動教育形態的深度變革,智慧學習工場正是在適應變革的新形勢下,做出的重大戰略創新。
  • 成都新世紀環球購物中心打造中心型超級綜合體
    新世紀環球中心超過1300畝的項目體量,對會展、旅遊、文化、購物、商務、休閒、娛樂、美食、藝術等經濟和社會功能的集合,完成了對「中心型超級綜合體」的詮釋。建成後,將以直面世界的胸懷,同步國際化發展潮流的理念,不斷釋放的功能和財富能量,成為天府新區國際化過程中無法繞過的標誌景觀和財富坐標。
  • 敢於直面問題樂於分享智慧 從十九大感受中國共產黨的開放與自信
    歷史的畫卷,總是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總是在新的奮鬥裡書寫。在舉世矚目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新形象,令人無比期待。 開放—— 一個敢於直面問題、敞開胸懷的政黨正鎮定地接受世界的注目禮「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堂『超級公開課』。」 巴基斯坦記者薩米爾這樣評價十九大。誠如薩米爾所言,在正在召開的十九大上,截至開幕第二日,就有34個代表團向中外媒體開放,共吸引3200多人次境內外記者到場採訪。
  • ...智慧賽事打造國際人才——2017「外研社杯」大學生英語挑戰賽...
    溝通交流碰撞智慧火花,思辨交融帶來快速成長。創新、開放、包容的「外研社杯」系列賽事在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成長之路上,塗抹出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指出,本次比賽讓人們看到,儘管科技進步使人們的關注點有所轉移,但新一代年輕人依然保持著熱衷思考、追求進步的優秀品質。
  • 借力雲管理網絡 蘭州大學開啟智慧校園新時代
    如果說智慧校園的建設是為了讓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智能,那麼網絡就相當於是智慧校園的「神經系統」。要做好複雜的「神經系統」管理並非易事,但在校園面積3800多畝、建有6個校區、擁有4萬多師生的蘭州大學,卻做到了上萬臺無線AP的運維管理只需要藉助一個雲管理平臺就可以輕鬆實現。蘭州大學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 讓智慧「燃動」課堂—宜春學院全力打造智慧課堂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
    新學期開學後,宜春學院第二教學樓的34間依託智慧互聯技術打造的「智慧課堂」讓不少同學們感到眼前一亮。沒有了以往粉筆灰漫天飛舞的場景,利用智慧大屏實現多媒體教學,老師和同學紛紛為更舒適的學習環境點讚。
  • 工業革命4.0時代下,智慧教育如何拉開發展新格局
    工業4.0時代,智能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有望破解上述教育發展瓶頸,推動教育系統的又一次革命性變革,打造智慧教育新格局,繪就大國教育新藍圖,為建設教育強國插上騰飛的翅膀。人類教育伴隨著人類的出現而產生,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進化。社會形態的變遷和媒介技術的發展,一直是推動教育變革的根本性力量。
  • 開放教育譜新篇 北京開放大學舉行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
    他指出,60年來,學校幾次易名、歷經波折,始終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堅持「學有所教,有教無類」的辦學理念,堅持面向行業企業、面向農村社區,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遠程開放大學的辦學之路。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注重學歷與非學歷繼續教育並重,成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各條戰線上的中堅力量。學校始終堅持植根首都、服務社會,緊跟時代步伐,堅持創新發展,成為全民終身學習和首都學習型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
  • 密涅瓦(Minerva)大學:MOOCs時代創新型大學的探路者
    儘管飽受爭議,卻以凌波微步般的姿態,不經意間侵蝕了象牙塔的地盤,痛擊了高等教育的軟肋,從而拉啟了學校教育革新的大幕。依靠名校發力、名企發威,這場從矽谷、MIT發端的在線學習浪潮,其目的在於通過數位技術實現學習的系統變革。正如《時代周刊》所指出的:「MOOC提供者將褪去高等教育的所有浮華外衣——品牌、價格還有設施——讓我們所有人記起教育的本質是學習。
  • 多元化合作辦學,走特色辦學、融合發展、開放辦學的新路子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學科專業設置,打造了信息技術、文化教育、商務管理、智能製造、音樂藝術、汽車工程、畜牧獸醫、農林園藝、規劃設計等骨幹專業群,構建了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新農科結構合理、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積極創建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而又朝氣蓬勃的高等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