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媽媽一提到零食,就像是遇到了洪水猛獸一樣,連連搖頭。
「吃零食對身體健康不好……」
「寶寶天天吃零食,都不好好吃飯了!」
「吃零食會蛀牙、會肥胖、會消化不良、會營養跟不上balabala……」
她們堅決的和零食大戰三百回合,決不允許零食進入寶寶嘴巴裡。
另一類則媽媽擁護吃零食,在她們眼裡,沒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然而,她們的煩惱也不少:哪些零食可以給寶寶吃?多大的孩子可以開始吃零食?當然,還會因為給孩子吃零食而引發家庭大戰、婆媳之爭。
今天,重慶佑佑寶貝婦兒醫院梳理給家長的零食乾貨~建議家長們收藏學習~
中國營養學會告訴我們,零食是指非正餐時間食用的各種少量食物和飲料。也就是說,除了早中晚3次正餐,其餘時間添加的任何食物飲料都屬於零食的範疇。
比如,上午10點吃了一個雞蛋、下午4點吃了幾塊餅乾、晚上睡前喝了一杯牛奶,這裡的雞蛋、餅乾、牛奶都屬於零食的範疇。零食並不僅僅只是指辣條、薯片喲。
2-5歲年齡階段的寶寶胃容量小,一次進食量有限,每天僅三頓正餐是不能夠滿足他們全部的能量和營養素需求的。
而恰當食用零食能更好的滿足身體對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因此零食對於學齡前兒童是剛需。(當然是健康的零食啦~)
重慶佑佑寶貝婦兒醫院教給大家「五看」方法,幫助家長們為寶寶挑選健康零食。
購買時首選距離生產日期最近的食品,食用時更要核對保質期,同時需要注意開封後儲存要求、開封後的保質時間,確保在保質期內食用完畢。
食品名稱一般在食品的正面,應在食品標籤清晰醒目的位置,能夠一眼望去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產品種類並非所有食品標籤必須標註,如有標註,一般與「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一同標在食品的側面。
食物配料表是食物標籤上的重要內容,是指在製造或加工食品時使用的,並存在於食品中的主要原材料物,包括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等。
家長們看懂配料表需要了解兩個原則:
順序原則:食物配料的使用量,要按照由多到少的順序來排列。即排在第一位的,加入量是最多的,含量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後一位。
成分原則:通過閱讀配料成分,儘量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PS:反式脂肪酸是指對植物油進行氫化改性過程中產生的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改性後的油稱為氫化油。由於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人造黃油,人造奶油,人造酥油,精煉植物油,起酥油,植物奶油,植脂末等,都是反式脂肪酸。
另外,通過配料成分,家長還需警惕孩子過量攝入「食品添加劑」。
營養成分表通常有3項主要內容,從左向右依次為營養成分的名稱、營養成分的含量以及營養素參考值(NRV%,nutrient reference value)。我國採取的是「1+4」模式,即「能量+四大核心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除了部分豁免食物以外,所有的營養成分表上都必須要有這五個成分。
「營養聲稱」是指:食品營養標籤上對食物營養特性的確切描述和說明。我們見到的比較多的是「含量聲稱」,包括「含有」、「高」、「低」、「無」等,比如:「高鈣低脂奶」、「低糖食品」這裡的「高低」就是含量聲稱。
那麼,究竟怎樣為學齡前兒童選擇零食呢?
呂醫生為大家推薦了中國營養學會制定並發布的兩大法寶:「中國學齡前兒童平衡膳食寶塔」和「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為家長們提供了推薦和參考。
膳食寶塔中所有食物推薦量都是以原料的生重可食部計算的,而且並非讓每位家長根據膳食寶塔嚴格稱重食物後才給孩子進食,膳食寶塔只作為推薦和參考,更重要的是定期測量兒童的體重身高評估體格生長情況。
先看吃什麼?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第一,零食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爸爸媽媽們應優先選擇水果、奶類和堅果,作為寶寶正餐營養需求的必要補充。第二,零食應新鮮、多樣、易消化、營養衛生。
再看,不吃什麼?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含糖飲料是指製作過程中人為添加糖的飲料,包括碳酸飲料、果蔬汁飲料、運動飲料、茶飲料、含乳飲料、咖啡飲料等。
在選擇健康零食的道路上,家長們需要嚴格把控,否則,如果孩子長期選擇高鹽、高糖、高脂肪食物可增加發生肥胖、血脂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
最後來看看怎麼吃?家長們首先要明確這個最基本的原則:吃好正餐,適量加餐,少量零食。也就是說,零食不能撼動正餐的地位,只是對正餐進行補充。
早中晚三餐是規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科學的飲食規律,不僅對促進孩子生長發育非常重要,還將使其受益終身。
事實上,目前我國還沒有「兒童食品」的概念和相關食品標準,僅有的是針對0~36個月嬰幼兒的配方食品、輔食的食品安全標準。
對於3歲以上的兒童,我國還沒有出臺相關食品標準。即使標註「兒童」字樣或印有兒童頭像(卡通)的食品,也並沒有根據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等進行產品的設計和生產。
因此,目前所謂的「兒童食品」,在成分上和成人食品沒有太大差異,通常只是把大包裝換成精巧的小包裝,價格就比同類成人食品高出一大截。
含乳飲料是以乳或乳製品為原料,加入水及適量輔料經配製或發酵而成的飲料製品。和牛奶相比,含乳飲料的乳蛋白含量更少,相反,其中的食品添加劑、含糖量則更多。
長期飲用含乳飲料,會給孩子帶來身體臟器的負擔,以及增加肥胖症的風險。
因此,用含乳飲料代替牛奶是不可取的。
吃好一日三餐,適當給予健康零食,才能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