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多邊主義的裂變危機
半月談
近年來,伴隨著國際局勢的複雜化與個別西方國家領導人的任性舉動,國際多邊主義面臨著巨大壓力,國際秩序的走向備受關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近期發布報告稱,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多邊主義機制遭遇巨大挑戰。大國地緣戰略競爭逐漸升溫,國際衝突浮出水面,全球化趨勢遭遇逆轉,國際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眼下由美國和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秩序難以為繼。該報告認為,多邊主義裂變危機存在深層次根源,比如西方國家無法再使這一秩序符合其自身的政策目標,並且不願為之付出外交和經濟成本。
世界報業辛迪加的評論員文章則認為,多邊主義會在大國關係裂變的時代倖存下來。文章指出,儘管中美是戰略競爭關係,但兩國仍然依賴全球市場、金融和創新,也需要聯合其他國家和地區來維持影響力。多邊組織在發生改變,但不是在崩潰。
英國《經濟學人》的網站社評指出,世界需要一個更好的衛生組織。文章指出,世衛組織在全球性問題上的作用非常大。目前,各國已意識到加強對世衛組織支持的重要性,且其內部小組正在研究《國際衛生條例》的改革,人們期待未來世衛組織能夠更加及時地發布有關公共衛生緊急事態的信息。
當然,也有智庫和政客在打「小算盤」。北約前秘書長、西班牙埃薩德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哈維爾·索拉納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G20應對全球衛生和經濟危機時領導力不足的缺陷,應設立「全球領導力集團」繼承G20的使命並彌補其缺陷。他提議由經合組織在秘書處中發揮主導作用,以此維護西方國家的主導地位。更有甚者,有智庫或政客在鼓動對抗,比如上述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認為,西方國家應當重新認識多邊主義國際秩序,將其視為一個競爭場域,並與中國等拒絕西方價值觀的大國展開競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