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個省,為何會出現「蘇南富,蘇北窮」這樣的局面?

2020-12-19 曉喬聊社會

江浙地區的發展一直都是我們比較關心的一個話題,比起浙江的全境均衡發展,江蘇的發展兩極化就比較嚴重了。一度出現了「蘇南富,蘇北窮」這樣的局面,是因為江蘇省的政策嗎?還是有什麼其他原因導致的呢?

很多人不太清楚蘇北有什麼城市,連雲港,淮安, 揚州,徐州,宿遷等等屬於蘇北的,蘇南的話,有比較發達的城市,就是蘇州,南京,無錫,三座城市基本上每座城市的GDP都已經超過了萬億。但是蘇北城市除了徐州比較有衝勁以外,其他城市都比較平淡。

蘇南:

蘇南富有的原因有兩個。首先,蘇南臨近上海,上海是什麼地方,是中國經濟的排頭兵,是風向標。蘇南其實就是上海的後花園。蘇南的主要功能就是承接上海的產業轉移,上海放不下,淘汰的東西就全都搬到蘇南去了,雖然說比起上海這些產業已經落後,但相對於其他地方還是相當先進的。總體上來講,上海的發展帶動了整個蘇南地區的經濟聯動。

其次,就是國家政策,這個對蘇南的影響是很大的,當年如果新加坡投資的蘇州產業園,放在揚州,或者蘇北,那麼今天富裕的可能就不是蘇南了。當然更重要的是蘇州獨特的地理位置「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經濟蘇州都佔了獨天獨厚的優勢。而蘇南中的南京,是江蘇省會的同時也非常的發達。

蘇北:

蘇北地區雖為沿海沿江,地理位置也不差,但相較於蘇南地區來說還是有差距的,蘇南幾市強強聯手,聯繫緊密,不發達也不行啊。但作為蘇北幾市來說,首先自身經濟基礎就那麼點,沒有蘇南底子厚,再加上沒有好的政策支持,人家也不帶你玩,自個兒要發展的好是很難很難的。

但如今蘇北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蘇北了,蘇北幾兄弟的經濟已經佔據了江蘇省的半壁江山,未來經濟在省內的佔比只會越來越高,與蘇南城市間的差距也在一點點縮小,雖然要想達到或超過蘇南城市的水平還有很長路要走,但也不是不可能實現。

比如徐州,徐州算是蘇北地區崛起的中心城市,淮海經濟區20多個城市,徐州作為中心,在未來的發展中,必將脫穎而出。而蘇北只是在江蘇省相對較窮,放眼全國,蘇北地區的GDP,例如鹽城,還是可以和中檔次的省會城市相比的。

相關焦點

  • 蘇南蘇北的內鬥反映的是什麼?為什麼經濟大省廣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先看長期佔據GDP第一的經濟大省廣東,為什麼沒有出現省內各市打嘴炮的現象。 廣東省是我國經濟第一強省,全省常住人口1.1346億,同時也是我國第一人口大省,全省GDP總量107671.07億,人均GDP94898元,高於全國人均水平(人均GDP70892元),不過廣東省也是省內不同區域發展很不均衡的一個省份,GDP總量最高的地級市深圳市GDP總量達到26927.09億元,人均GDP203489元,GDP總量最少的是雲浮市,2019年GDP
  • 為什麼蘇南富有,蘇北卻很窮,網友:蘇中要扎心了
    在我國蘇南、蘇北、蘇中這三塊地區應該很多方向感不太好的人,都不是很會分清楚吧!今天就給大家聊聊蘇南和蘇北們吧。去年報告顯示,江蘇省重新定義了蘇南地區的城市,分別是南京、無錫、鎮江、常州、蘇州,然後蘇北地區城市分別有徐州、鹽城、淮安、連雲港,而蘇中地區城市分別有南通、泰州、揚州,導致網上炸成一鍋繼了,很多網友紛紛說,這麼明顯的來區分富、窮、中的差距嗎?蘇中要扎心了!看看蘇南地區的城市,簡直就是經濟強區,分別有三座城市GDP超過萬億元了,就是蘇州、南京、無錫。
  • 蘇南蘇北恩怨到底有多深?
    畢竟揚州再說自己是「小江南」,市中心依然有座蘇北人民醫院。面對「蘇北侉子」和「蘇南蠻子」的互相攻訐,也許我們不得不首先認清一個事實:江蘇人,本身就是一個偽概念。元代之前,蘇南蘇北兩地大多都屬於不同行政區管轄,分據長江和淮河,各自為政。
  • 皖南皖北、蘇南蘇北:他們內心走到一起了嗎?
    A笑著說:我和B才是老鄉,我們風俗一致,語言差別也不大,誰和你個蘇南跟屁蟲是老鄉······哈哈,果然是,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的節奏。結果A當天被木木頭我給灌醉了,報了一箭之仇。A的說法不無道理,想必也是,蘇北的文化和蘇南差別很多,尤其徐州和山東、河南、皖北的文化更為接近。這樣的省域區劃劃分有其歷史原因,但也帶來了一個尷尬。
  • 如果把蘇北「單獨成立一個省」,在中國大陸省份的排名依然是前10
    如果把蘇北單獨成立一個省,在中國大陸省份的排名依然是前10名的樣子,你們說窮不窮? 窮不窮有一部分是相對別的省份相比較而言的,還有一部分是江蘇省自己說的!不可否認蘇北與蘇南比,相對窮一點,但背靠大樹好乘涼。
  • 被忽略的北方,一個地級市GDP超過南方一個省
    作者 | 彭豔秋 南風窗長三角研究院研究員最新公布的經濟統計結果顯示,前三季度的GDP排名中,天津掉出全國前十,北京成為北方地區唯一一個位居全國前十的城市,掀起一波「南北差距」的討論。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省內同樣存在蘇南、蘇北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 江蘇最沒存在感的三個城市:沒有一個在蘇南,網友:還不是因為窮
    可以和廣東省比名氣的兩個省份非江蘇和浙江莫屬了,因為它們兩個省份有很多的城市都上榜全國百強名單,比如江蘇的南京、蘇州、無錫這些城市大家都是知道的,而且還有人說這些城市全部都是在富裕的蘇南地區裡的城市。然後徐州這個城市算是蘇北地區中被大家記住的城市了。可是最靠北邊處的地方有三個城市,卻很少有人知道。
  • 江蘇「最愛」往蘇南跑的3個城市人,一個是沿海城市,一個是徐州
    現在在江蘇的地域分布上,該地區內的很多地域文化都非常不同,雖然屬於同一省,但是對於蘇北、蘇中、蘇南地區的人來說,文化發展存在差異,另外,在這些地區城市中,那個地區的發展總體上也存在差異,要成為江蘇省很難。
  • 任督二脈打通,「高鐵上的蘇北」擁抱的不只是蘇南
    這一天會被載入江蘇鐵路史冊, 江蘇南北大地實現高鐵互聯,3556 萬蘇北人民與蘇南各地的時空距離大為壓縮,蘇北大地全面接滬融寧。01 被改寫的蘇北高鐵格局" 連鎮貫通後,我和連雲港朋友們見面容易多了。"
  • 如何看待足球解說「蘇北狗」風波
    地域攻擊、謾罵似乎成了中國球迷之間交流方式為何體育賽事的「地域歧視」如此嚴重?這是「群體極化」導致的。於是乎,上海在中央調配下建成了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成了「東方巴黎」,河南省在長期「確保農業基礎」下,開放程度在中部六省最低,2006年末的數據顯示相關開放指數僅為2%。2012年,復旦大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對於外來工人和外來衣民的地域歧視及戶籍歧視,結果發現,相對於本地工人而言,外地農民受到了56.5%的歧視。
  • 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卻越來越窮,普通人該如何改變這種局面?
    這樣,也慢慢形成了一種局面,也就是普通人經常抱怨的一點: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則越來越窮。當然了,大多數的普通人,都算是窮人,這,也是最讓人無奈的一點,窮人真的太多了。 那麼,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越來越窮呢?普通人,該如何改變這種窮人的局面呢?未來想要變成富人,又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呢?
  • 江蘇正在建設一條高鐵,預計今年完工,屆時蘇南、蘇北有望發展
    第二,如果該高速鐵路於今年竣工,預計蘇南和蘇北兩地的發展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因為新的高速鐵路線路建成通車後,將聯結蘇南,蘇北和上海城市,蘇南,蘇北兩個地區的資源更好地流入其他省市和城市,其他省的優質資源也可以進入江蘇境內,至此,帶動了沿線多個城市和地區的資源共享,使江蘇省及沿線多個地區的高速鐵路迅速增長,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得以提高,隨著居民們開通高速鐵路,過上了比任何時候都幸福的生活
  • 蘇南蘇北兩個城市,名字相近經濟實力相近,總被比較誰更勝一籌
    江蘇是我國吳越文化與長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古以來,江蘇就是經濟、文化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同時,江蘇地處長江經濟帶,轄區有13個地級市,並且所有地級市全部進入百強,所以江蘇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不僅經濟發達,在旅遊業上成績也是十分顯著的,江蘇旅遊資源豐富,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優秀的旅遊城市。
  • 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為何?
    寫於2020年06月02日 大金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為何?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為何?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為何?這樣的問題問三篇 答案自見。你知道了你自己能幹什麼,自己想幹什麼,自己能否有機會讓你去幹,你都知道了,我想你就不會覺得你自己會變窮了。「窮」字這個問題,我們一般指物質財富,在中國俗稱「毛爺爺」,你有「毛爺爺」,你就是大爺。
  • 散裝江蘇,原來是這樣
    在江蘇省內,他們通常以長江為界,將江蘇劃分為蘇南和蘇北。人們把長江以南的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五市算作蘇南,餘下的南通、揚州、泰州、徐州、宿遷、淮安、連雲港、鹽城八市為蘇北。2000年左右,為了從「蘇北歧視」中解脫出來。
  • 高分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同樣的家庭,為何命運如此不同?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一個成為千萬富翁,一個無家可歸。同樣的出身,命運卻天差地別。 我們不禁想問,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 新蘇南和新蘇北構想,增加2個萬億級別都市,江蘇有機會超廣東
    江蘇這兩個字來源於「江寧府」與「蘇州府」,可見江蘇的重心在蘇南地區,蘇北自古以來都是被疏忽的地方。目前江蘇的經濟總量稍弱於廣東,但是江蘇還有廣大的蘇北並沒有大規模開發,發展潛力巨大。廣東除了珠三角地區,其餘地區遠遠沒有蘇北的發展前景大。
  • 江蘇省GDP全國排名前十,蘇南蘇北地區教師工資差距和大
    江蘇經濟發達,但蘇南和蘇北的差距也是很大的。看看蘇南教師和蘇北教師的工資待遇差距就知道了,兩地同行的收入也太大了吧。1.江蘇阜寧,高級教師,教齡35年,到手每月8100。6.江蘇蘇北淮安工作25年,打卡6千多。7.我江蘇鹽城射陽的,中學一級教師,40年教齡,退休工資7400,比蘇州同級別的少3000。合理嗎?8.我也是江蘇宿遷的,你這個數據不準,沒這麼高,工作了16年,才五千。
  • 蘇南土地危機
    崑山開發區工委副書記夏梁鑫透露,自1995年起,崑山每年要向蘇北地區調劑補充1000畝左右的耕地用地指標。有統計數據顯示,崑山為此共花費了6400萬元,向蘇北地區調劑補充耕地10650畝。  土地緊張不僅僅是崑山一市。江陰國土局局長蘇士虎說:「江陰的人均耕地僅0.4畝,比崑山、蘇州還少。20年前,許多江陰人因為沒有土地耕種,離家到蘇州去種地。
  • 為首都,犧牲蘇北
    時過境遷,到了近世的明清時代,蘇南人終於在家門口盼來了蘇北的滾滾逃荒大軍,成功翻盤雪恥,並順手奉還了「啙窳」一詞。歷史的一幕發生時空逆轉,固然與江南得到開發後經濟地位的崛起有關,但能讓原先富饒的江北地區批量生產流民,並非易事。實際上,江北經濟社會全面衰退的慘烈局面,主要拜千裡之外的北京所賜。偉大首都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